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高階會計師>

2016高階會計師考試評審指導之寫法技巧

高階會計師 閱讀(1.62W)

每年考試結束後大家最頭疼的就是申報材料的準備工作,因為每個省的要求不同,每個人所處的行業和自己的工作經歷也不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關於高階會計師考試評審指導之寫法技巧,歡迎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6高階會計師考試評審指導之寫法技巧

  一、適度包裝 決不造假

包裝本是一箇中性詞,比喻對人或事物進行形象設計,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貶義。幾乎可以說:包裝行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會,人們去參加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前,一般都會習慣地把頭髮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潔,鞋灰擦乾淨,男人會修刮鬍子,女人會化個淡妝,顯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自己覺得很有信心,他人看來也蠻舒服,適度包裝沒有什麼不好。但是,近年來,有些人和事包裝過度,成為造假且蔓延成風,欺世害人不淺。因此,社會上有些人誤把包裝等同於造假,成了貶義詞。我以為,我們應該把適度包裝與惡意造假切割開來,還包裝一個清白。業務工作總結作為申報者的自薦書,當然要著重寫成績、寫貢獻,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顯示出來,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讚美幾句,無傷大雅。當然,人無完人,瑕不掩瑜,對於一般的缺點或失誤,少寫甚至不寫,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沒有的事寫成有,把一分成績放大成十分成績,甚至把別人的成績變成自己的功勞,抄襲別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來,個別申報人員造假的情況時有發現,尤其在專業論文方面,請人捉刀代筆或從網上下載論文,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創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動地將原文中的錯誤也一併拿來,鬧出不少笑話。高評委的成員多數是會計專家,此類問題一經發現,都予以嚴肅處理,不僅被取消參評資格,還會對你的道德誠信形成一個汙點,影響以後的人生髮展。其實,會計實務工作者與會計理論研究人員、會計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同,評審中對論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現行規定除了對破格申報人員適用破格條件第三項時,有論文的數量、字數和刊物等級等求以外,正常晉升人員的論文,只要求能理論聯絡實際,結合本職工作,撰寫具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論文即可。應該說,對於要求晉升高階專業職務的人,這個要求並不很高。大學畢業後工作十來年、數十年,經歷了那麼多的工作磨鍊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要是有心人,總不會毫無體會、心得,把它們梳理一下,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命題,進行探討,只要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沒有寫過論文,也可以提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查研究報告、管理建議書等能代表自己專業水平的資料。我想,只要認真對待,應該不會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高師申報人員必須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誠信水平。決不造假。造假會被戳穿,即使僥倖矇混過關而獲得晉升,也於心有愧,一輩子揹包袱,何苦呢!

這裡需要提醒:申報高階會計師資格的專業論文內容必須與財會工作直接有關,與財會工作無關的其他專業論文,高評委難以評價,無法確認。其次,如果有多篇專業論文,在總結中可只選一、二篇代表作,介紹其寫作的背景、主要論點及其依據,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等等,其餘論文可只作概括敘述。

  二、實事求是 當仁不讓

會計人員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謹慎,處世低調,羞於談論自己的`成績,尤其是涉及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話題。過份謙虛,不敢顯示會計工作的艱難和成績,不利於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援,不利於會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長期以來,會計的任務是記賬、算賬、報賬。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只要會寫字、會打算盤的人,就能當會計。企業裡流傳:一線工人創造價值,供銷人員實現價值,他們都能增加經濟效益;會計人員嘛,收收付付,記賬造報表,會算企業經濟效益有多少,卻不能創造效益。改革開放後,會計創造經濟效益已經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會計通過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本運作、合理籌資、內部控制、防範風險、稅務籌劃、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待遇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效益,已是不爭的事實。申報高階會計師資格的同仁應該當仁不讓,理直氣壯地在總結中如實反映這方面的工作和業績,這正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目前的問題是:會計直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可以計量,也容易確認作出貢獻者,而間接創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蔘與,甚至是整個單位全員參與,並且效益遞延實現,時間跨度較長,情況非常複雜,較難計量,或雖可計量卻難以區分各人的貢獻大小。稍有不慎,會計人員就會涉嫌“爭功”,因此,寧願避而不談或籠統寫上幾句。對於這種情況,我以為不妨先把整個事情作一概括介紹,然後說明自己在其中擔當的角色是建議者、組織實施者或執行者,做了哪些具體工作,起了什麼作用,等等,審閱者自然會從中瞭解底細,作出判斷。

  三、突出重點 寫出特色

送審的業務工作總結中,有相當部分內容雷同,千人一面。最常見的是有關財會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內容,許多業務工作總結中都有類似“建立、健全一系列財會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內容,列舉了一長串制度的名稱,附送了一本本或一份份裝訂整齊的各種制度,但很少介紹制度的特點和具體作用。有的人每到一個新崗位,就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似乎他的前任從未有過任何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會計離不開制度。不過,要在一個單位真正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財會管理制度,並得到認真貫徹實施,取得成效,絕非易事。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定時間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初稿,徵求各方意見,多次修改補充定稿,經單位領導拍板,然後佈置施行。施行後還要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需要的變化,不斷修訂完善,監督執行,逐步見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領導的大力支援,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理解、配合。如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崗位職責、分工許可權與利益,實施中矛盾重重,不足為怪,會計人員特別會計機構負責人必須花大力氣進行溝通、協調,化解矛盾,取得共識,才能真正落實,貫徹執行,不大可能一訂而就。這種籠統的描述,有點應付的色彩,可信度不高。所以,建制度改制度,必須寫出背景,寫出特色,寫出實踐效果。

各單位的財會管理制度雖然都源於國家的統一制度,但由於各個單位的行業、規模、組織機構、內部分工及經營方式不同,其內容在“大同”的前提下,還是有“小異”的。基本相同的制度在實施中,由於組織實施的方法、措施和決心不同,效果也會有差異。總結時要重點突出這些與眾不同的差異,反映特色,才能分出強弱高低。還要寫清楚:制度是新建的還是修訂的?修改了哪些主要內容?為什麼修改?在制度建設工作中,申報人是組織者、起草者、參與討論者、定稿者還是執行者?如果是起草者,應同時附上草稿的影印件,並由單位蓋章證明。

類似的還有從事註冊會計師業務的審計工作業績,往往是承辦了多少家客戶的審計業務,涉及什麼什麼行業,出具了多少份審計報告、多少份驗資報告、多少份管理建議書,列舉了數以百計的客戶名單,附送了一些簡式的審計報告,至於審計中發現了哪些重大問題,解決了什麼困難,則付之闕如。眾所周知,被審計單位的規模有大小、業務有繁簡難易,基礎有好壞,誠信度有高低,單憑客戶和審計報告的數量多少難以判斷審計工作量的大小和質的高低,更無法衡量申報人的專業水平和工作業績。因為,一般而言不管被審計單位的賬目原來如何混亂,財務會計報表如何失真,經註冊會計師審計發現問題,被審計單位同意改正,調整後的財務會計報表應該已經符合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已公允地反映了該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那麼,註冊會計師就應該出具乾淨的標準審計報告,不附加任何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修飾性用語,更不能揭露任何一點已經改正的差錯。從審閱者看來,附送的簡式標準審計報告只能證明申報人曾經承辦過該項審計業務,不能說明審計工作的艱難和水平。而審閱者關注的卻是標準審計報告中沒有反映的,申報人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客戶哪些問題?怎樣發現的?糾正了哪些問題?怎樣說服客戶同意調整的?等等,藉以評價申報人的水平、能力和業績。所以,在業務工作總結中,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審計專案,對這些情況作重點介紹,凸顯成績。對此,有些人尚存疑慮,擔心涉嫌“侵犯商業祕密”。應對辦法是:只寫事情的來龍去脈、審計的方法和發現的主要問題,而隱去被審計單位的名稱以及相關的往來客戶。至於已經公開曝光的案件,則大可不必有所顧忌。

此外,還有幾個問題在此再提示一下:

一是認真寫好申報人及其所在單位的基本情況也很重要。這雖然不是評審條件,卻能有助於評審條件的準確掌握,是審閱者關注的內容之一。申報人員需要認真對待,儘可能概括而又充分地反映全貌,給人一個深刻的印象。對所在單位,著重描述其規模、性質、運作情況、經濟收支概況以及財會人數及其分工,如果是企業單位,還要說明其資產總額、淨資產額、職工人數、營業收入、盈虧情況等等。個人情況則著重說明自己的成長曆程、目前的職務和分工職責。實際擔負的工作與名義上的職務不一致的,要作必要的說明。

二是給學員講課雖然已不再作為破格申報條件之一,如果有這方面的業績,仍然應寫入業務工作總結。

三是業務工作正文內容應與附件相互印證。附件宜少而精,要求具有真實性、相關性、完整性。真實才可靠,相關才有用,內容完整、手續完備才有效。證件要注重質量,並非多多益善。

四是業務工作總結沒有一定模式,只要能適當控制字數,把申報人的水平、能力和業績寫明白就好。注意防止把它寫成一般的工作總結,也不要寫成先進工作者的推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