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營養師資格證>

公共營養師餐飲營養:中餐裡有哪些健康祕密

營養師資格證 閱讀(3.13W)

導語:中餐裡有哪些健康祕密你知道那?中國食品在英國部分人心中揹負著“壞名聲”,大米當道的主食和高脂肪肉菜均被視為肥胖症和心臟病的罪魁之一。這是真的嗎?

公共營養師餐飲營養:中餐裡有哪些健康祕密

但近日中國食品專家羅琳克里索德表示,事實可能恰恰 相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能夠治療很多疾病並能延長壽命。

克里索德在其著作《為什麼中國人不計算卡路里?》一書中指出,真正的中國食品並不會讓人發胖,中國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是由高糖含量和過度加工的西方食品導致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計算卡路里?》已經上市。以下便是克里索德在書中透露的中餐的十大祕密,以及帕特里克霍爾福德和伊恩馬伯爾這兩位西方營養學家作出的“裁決”。

  一、不要計算卡路里

中國人並不像西方人那樣關注卡路里,他們更看重食物的營養價值,而不是增加體重的可能性。1990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人攝入的卡路里較美國人相比高出30%,但肥胖問題並沒有美國嚴重。克里索德說,他們的祕密就是對甜食和零營養食物說“不”。

霍爾福德說:“最近有關減肥的研究顯示,控制卡路里的低脂肪飲食結構減肥效果低於低糖飲食結構,而中國的傳統飲食習慣恰恰是後者。”

在中國人眼裡,蔬菜可不是肉的“補充”,而是和其他食物一樣同等重要,這與西方人截然不同,後者只把蔬菜當成“附件”。

馬伯爾說:“我非常推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雙管齊下的飲食結構。蔬菜中雖不含很多的碳水化合物,但我們應該像重視其他食物一樣重視它們。如果你是以素食為主,不妨新增一些蛋白質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飲食結構才能趨於完美。”

霍爾福德:“蔬菜在飲食中的比重應該佔到一半,中國人在這方面做得最出色。”

  二、要用主食填飽肚子

大米脂肪含量低,但其他營養物質及纖維含量卻很高,克里索德表示,如果不吃大米,一個人很難真正吃飽。

“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一些中國人之所以身體矮胖,就是因為吃了太多大米。但從省錢的角度上說,吃大米當然是一種理想選擇,英國人的飲食習慣畢竟太昂貴了。”馬伯爾說。

  三、不吃飽不罷休

中國人總是在吃飽後才放下筷子。西方人則經常在暴飲暴食和勒緊褲腰帶之間徘徊。平時吃得很少,週末的時候則敞開肚皮猛吃。有時候,還會用幾塊蛋糕代替午餐,相比之下,中國人卻是每日三餐,餐餐認真對待,決不應付了事。

霍爾福德說:“典型中國人的飯桌上往往會出現這些食物,富含纖維的蔬菜以及其他含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吃飽前,他們決不會放下筷子。高糖、精製碳水化合物(白色食品)配以高脂肪的這種方式,允許你在短時間內攝入更多食物,直至身體發出‘閉嘴’的指令。”

馬伯爾說:“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飽了’的含義?在肆意揮霍的西方世界,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飽了’傳達的資訊。我們必須切記的是,大腦需要時間識別吃飽時分泌的激素———膽囊收縮素,也就是說,在意識到自己吃飽前,你實際上已經飽了。”

  四、流食優於水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幾乎每頓都可以看到湯,或者以湯為主的飯菜的身影,它們經常以粥的形式出現。相比之下,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則是“幹”字打頭,為了彌補這種不足,營養學家總是勸我們在用餐時多喝水,這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是很少出現的。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會將營養豐富的流食端上餐桌。此外,流食也是幫助消滅剩菜的一種有效工具。

霍爾福德說:“渴和餓經常是同時出現的,但喝水或者飲料並不能讓人填飽肚子,而湯就不一樣了,它既能消除飢餓感,又能控制食慾。”

馬伯爾說:“我個人是非常推崇湯的,比如說醬湯或者任何與發酵有關的食物。它們是一種益生菌,幫助釋放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五、飲食也要陰陽調和

在中國飲食習慣中,一個值得推崇的所在就是調和陰陽,陰指的'是溼和多汁食物,陽指的是乾和脆的食物。屬陰食物能夠為身體降溫,屬陽食物———肉、辛辣食物、酒和咖啡等———則起到相反的效果。中國人的混吃習慣意味著幾乎每餐都可在陰與陽間實現一種平衡。

馬伯爾說:“選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穀類食物混吃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提高用餐體驗。對於中國食品,很多英國人都選擇混吃,雞肉和腰果搭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既可以感受雞肉的鬆軟,又可以體驗腰果的乾脆,如果再配以米飯,那就再好不過了。”

霍爾福德說:“絕大多數蛋白質食物都屬陽,含糖類食品則屬陰。陰陽結合可幫助穩定血糖,而控制血糖恰恰是減輕體重的關鍵。”

  六、生吃沒必要

中國人不吃生沙拉。克里索德說,生食與熟食相比含有更高的維生素,但很多研究忽略了一點,人體更容易吸收稍微加熱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這種情況下,人體能夠儲存用於其他“任務”的能量。胃無法消化太多生食,多吃生食只能導致胃脹和增加體重。

  七、吃出健康

中醫認為,很多食物具有藥用功效,辣椒能夠增進消化和驅寒,大蒜則可以殺菌、抑菌和抗毒。

食療的最終目的是確保所有器官正常工作,允許能量或者說“氣”在體內穩定迴圈。

霍爾福德說:“兩千年前,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就曾說過‘讓食物成為你的良藥’。但我們西方人卻忽視了這一點。在對待食物週期及其如何支撐生命方面,農民往往表現出更大的尊重。”

  八、多喝綠茶

綠茶能夠清除毒素、幫助消化和減少飢餓感。科學家經研究發現,綠茶同樣可以對抗導致癌症和心臟病的自由基。

馬伯爾說:“我非常喜歡喝綠茶和藥茶。綠茶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如果每天喝上幾杯,便可收到很好的減肥效果。”

霍爾福德說:“中國人喝茶有個習慣,如果想再喝一杯,他們會保留茶壺中的茶葉然後繼續加水,這與每天只喝同一包袋泡茶泡出的茶類似。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攝入更少的咖啡因。”

  九、參加恢復性健身活動

不妨嘗試一下舒緩柔和的運動,比如打太極。出汗運動可能燃燒脂肪,但同時也對身體產生壓力。概括起來說,有氧運動為陽,可燃燒脂肪,呼吸訓練則為陰。

霍爾福德說:“飯後運動能夠提高新陳代謝並幫助控制食慾。雖然沒有人知道如何量化氣———打太極時產生的重要能量———但打太極確實是一種真正容易上手的運動。很多測試顯示,太極衍生的運動能夠提高能量水平並加強免疫系統。”

馬伯爾說:“太極能夠讓人獲得一種平衡、鎮定和平和的感覺。體育館出一身汗產生的效果雖然剛好相反,但我卻欲罷不能。我得承認,自己是一個虛榮、自負、淺薄和愛趕時髦的傢伙。在我看來,我們太在意身體的表,而忽視了它的裡,也就是內心的感覺,而這恰恰是我們真正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