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

社會工作者 閱讀(1.05W)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週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界定

(一)定義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週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二)現狀

據全國婦聯公佈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有近5000多萬。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比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大幅度上升,而且由於他們生活環境中約束因素、溝通與指導因素的缺失,使得他們分辨不清事情的好與壞,再加上社會這個大環境的浸染,小小年紀便開始產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負面情緒,衍生出偷盜、鬥毆、沉迷網路和色情等諸多道德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以,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一)自卑心理

農村留守兒童長期在缺乏父母關懷的環境下生活,使得他們與父母缺乏一種穩定而和諧的親子關係,長期處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環境中,極易表現出膽小、呆板、不與人交往、等不良的人格特點。這些不良的人格特點會直接影響到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致使他們在性格上變得自卑、缺乏自信等的心理問題。

(二)孤僻心理與人際交往

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在外,缺乏最起碼的心理交流機會,內心的煩惱與衝突無從傾訴也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導致對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這種情感的嚴重缺失直接影響其與他人的交往。同時,他們相比完整家庭的兒童,在心理上有落差,心境不如別人,父母不如別人,進而沉默寡言,封閉自己,最終導致在人際交往上出現障礙。

(三)性格與認知行為偏差

兒童對於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指導和幫助最早來自於父母,在其成長過程中逐漸的實踐才能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農村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呵護與關愛,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和性格發展的異常。一方面孩子因為父母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情感冷漠、行為孤僻和缺乏愛心,另一方面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性格失常和行為失範,最終導致性格與認知行為偏差。

(四)逆反心理嚴重

農村留守兒童的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由於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對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是充滿不信任。這種潛意識中的不信任導致他們的逆反行為,總感到別人在欺負自己,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對老師、監護人、親戚的管教與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三、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親情關愛的缺失

農村留守兒童大多處於中國小階段,在這個階段,正是兒童成長過程的第二關鍵期,親自關係的正常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父母的依戀是孩子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基礎,能夠滿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對社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對於他們來說,自小便遠離父母,長期缺乏一種穩定和和諧的親子關係,使得他們心裡受了委屈、有了問題也沒有傾訴的物件等問題,勢必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2、監護人不能勝任對孩子的教育

“留守兒童”大多數由祖父母輩進行監護撫養。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而且對於別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沒法管,於是採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錯誤即可。在這種特殊的教育環境下,“留守兒童”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後導致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問題。

(二)學校方面的原因

學校教育在兒童的早起發展過程中也具有特殊的作用,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存在很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這就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然而現在老師的教學觀念都是應試教育,他們更多地關注的是成績好的學生,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是放任自流,都忽視了情感方面的教育,沒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信任。尤其在農村學校大多都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等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更是加劇了他們的心理問題。

(三)社會方面的原因

政府的有關部門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認識不夠,沒有建立社會關愛機制。沒有整合社會力量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援。加之,在社會上往往會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認為有些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兒童受一些孩子的惡意歧視,教師的冷落等,這些社會偏見也會直接造成他們的心理問題。

(四)自身方面的原因

以上引起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均屬於外部因素,

而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而其內因就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原因。留守兒童正處於這個特殊時期,缺乏父母親情的滋潤,缺少與他人交流,常常處於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往往不能對自己建立正確地評價,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感覺處處不如別人,則產生孤僻、自卑、喪失信心、憂鬱等情緒問題。

再加上留守兒童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情緒、情感、學習心態和行為方面更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其人格的健康發展。

  四、社會工作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介入

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外出務工,在遇到困難時往往得不到家人等及時的支援,而且目前留守兒童在遇到困難時也很難得到政府等正式支援體系的有效的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求助於專業社會工作等非政府組織獲得有效支援,其中復原、預防和穩定的功能是社會工作最基本的功能。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群工作、家庭工作、政策分析等專業方法,為留守兒童提供服務,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其心理問題。

(一)個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所謂個案工作,是指運用專業的知識、方法、技巧,通過專業的工作程式,幫助有困難的個人或者家庭發掘和運用自身及其周圍的資源,改善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狀況。社會工作對留守兒童自身心理問題的介入一般採用個案社會工作方法。針對留守兒童的不同問題,社會工作介入可以採取不同的工作模式。如,當父母出去務工時,留守兒童由於父母的離開,生活的自動平衡被破壞或被打亂時,社會工作者可以採取危機介入模式幫助留守兒童找到新的平衡,達到穩定生活的.狀態;針對留守兒童學習下降、學習動力不足、自覺性差等學習方面的問題,社會工作者可以採取個案社會工作模式促進兒童改變;針對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可以通過疏導、鼓勵、支援等技術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治療;針對道德和社會行為方面的問題,可以採取行為治療模式修正不良行為;此外要開展針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他們自測、自控、自我調節,科學的認識自己。

(二)小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組工作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助人工作方法。社會工作者採用科學手段有目的地組織小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和相互影響,幫助組員利用小組過程來應付和解決個人社會—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個人發生轉變並得到成長。針對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問題,社會工作者可以採用小組工作方法幫助其植入希望、普遍性、正確的初級家庭團體要素、發展社會技巧、模仿行為、人際學習、團體凝聚力以及情緒宣洩等治療素。通過小組工作方法可以使“留守兒童”在良好的氛圍下獲得歸屬感,通過集體環境給他們注入希望,給兒童以自我表達和宣洩的機會,同時可以讓他們在團體中瞭解組員的共性,並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學會處理自己的問題。在處理“留守兒童”問題時,可以用到方法有榜樣示範法、情景模仿、競賽激勵、角色模仿等;具體的活動有團體輔導、集體活動、團體組織中小集體和小組的活動等;在此過程中,社會小組工作者可以為留守兒童舉辦一些諸如興趣小組生活技能小組學習小組等一些活動,例如組織留守兒童小組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留守兒童準備節目到留守兒童父母集中的工地或企業中進行慰問演出,這些都是可以提高留守兒童的社會交往溝通能力自信心,並且增進與父母的感情交流。

(三)家庭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

所謂家庭社會工作就是以家庭為本的社會工作介入, 即動員社會及家庭資源, 促進家庭正常運轉及發展的社會福利與服務。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進行家庭社會工作方法的干預時,不僅要對留守兒童進行輔導,更要從“家庭診斷”或“家族療法”的角度對整個家庭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整體的分析和把握。尤其特別要注意的是使用社會工作方法中的“人在情境中”這一方法原則,把“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去解決,例如社會環境、物理環境、臨時的環境等。因為只有瞭解人所處的環境對其生活的影響,才能夠比較全面地瞭解個人的問題以及問題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用這種方法進行干預的時候,家庭工作方法可以採取親子溝通方法,瞭解兒童當前面臨的一些主要心理問題,運用恰當、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社會工作者需要廣泛宣傳“留守兒童”心理存在的問題,引起家長以及監護人的重視。社會工作人員可以在流動人口集中的地方或者利用留守兒童父母假期回家探親之際組織他們進行一些活動,如進行家長監護責任教育和子女教育知識宣傳活動比較常見的模式就是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要努力改變家長外出務工時與子女的教育溝通方式,並做出合理的安排。同時,家長、監護人、 學校之間要保持經常性的聯絡,共同商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讓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下成長。

(四)學校及農村社群工作方法的介入

學校社會工作方法就是要以所需要幫助的人群為特定的服務物件,通過專業的工作方法來更好地協助學生解決他們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此同時也需要與學生家長、學校人員及社群人士進行溝通與協調或為他們提供諮詢。另外,這種工作方法不僅要解決如性格孤僻、自私、任性及其他不良行為問題,更要處理如厭學症、考試焦慮等情緒問題以及學校以外的教育環境問題。一般來說,在“留守兒童”問題的學校社會工作方法的干預上,有三個層次的介入:

發展性介入,例如學校可以組織開展心理教育課,

對留守兒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孩子懂得正確地自我評價,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做到從自身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預防性介入,例如多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來吸引學生,

如演講比賽、書法比賽、運動會等,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加,幫助其緩解自己的心理問題;此外還可以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增進與老師、同學間的關係,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

治療性介入,例如班主任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情緒變化和心理需求,對留守兒童進行細心地觀察和溝通,開啟他們的心扉,做到遇到問題能夠找老師解決,具體措施包括設法讓兒童願意親近老師、求助解決問題、建立兒童同輩友誼網路以及強化兒童的認知能力等。

關於“留守兒童”問題的社群工作方法的干預,要依靠傳媒的作用,加強村民對“留守兒童”的責任感和愛心的培養,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某種意義上能像關注自己的子女一樣關注身邊的“留守兒童”,對他們傾注關愛和呵護,從而建立一種無形的、有效的社群兒童保護體系。

(五)社會及社會政策工作方法的介入

社會及社會政策工作方法主要是由處於兒童社會工作體系中較高層次的人員所進行的關於兒童發展全域性方面的計劃實施、管理和監督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推動有關“留守兒童”問題的立法,在“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上向政府提供諮詢及建議,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護兒童權益等。 在政策體制方面,社會工作者也應該積極呼籲政府努力創造條件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弱化乃至消除與戶籍制度相配套的對農民工有歧視性的各種制度,如城鄉就業制度、教育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醫療與住房制度等,從而消除農民工城鄉流動的制度壁壘,給予農民工及其子女切實的市民待遇,廢除高過城市學生的教育費、學雜費等,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城鄉間的有序流動。還可以通過協調各組織間的關係,整合多方面的資源以增加農村教育資金投入,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妥善解決留守兒童在外地的就學問題。社會工作者在這些過程中充當倡導者、支持者、協調者、參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