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評估方法流程

社會工作者 閱讀(2.85W)

在社會工作評估的開始準備階段,要明確誰來評估、評估什麼、如何評估等一系列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制訂一份科學可行的評估計劃, 評估組織者與評估執行方簽訂評估協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評估方法流程,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工作評估方法流程

  開始準備階段

在社會工作評估的開始準備階段,要明確誰來評估、評估什麼、如何評估等一系列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制訂一份科學可行的評估計劃, 評估組織者與評估執行方簽訂評估協議。

  ---第一步:確定評估執行方

評估組織者(一般為專案資助或購買方)首先要確定評估執行方。目前國內實踐中分為評估組織者直接組建評估團隊、評估組織者指定評估執行方或者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評估執行方等方式。在社會工作起步不久或者發展程度不太高的地方,評估組織者更傾向於直接組建評估團隊,一般邀請高校社會工作專家、具有實務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專案購買方相關人員、財政部門人員等組成。在社會工作發展較快的地方,已經出現了專門從事社會工作評估的機構, 評估組織方一般通過招標方式來確定第三方機構開展社會工作評估。也有的地方根據評估費用來確定選擇評估執行方的方式,評估費用在一定數額(比如10 萬元)之上通過招投標方式,在一定數額之內則直接指定或邀請相關機構作為評估執行方。

  ---第二步:明確評估目的

評估組織者與評估執行方需要共同確定評估的目的。一般而言,評估目的分為兩種:一種是出於改進服務或專案;一種是出於總結判斷服務或專案。有時評估還出於知識積累和發展的目的,比如通過評估獲取更多社會工作服務或專案如何運作的實踐知識等;或者出於通過評估來增強社會工作服務效果的說服力, 向政府和公眾有交代等目的。

  ---第三步:明確評估內容和指標體系

明確評估目的後,評估執行方應在初步瞭解被評估專案情況的基礎上,確定評估的內容。根據民政部發布的《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績效評估指南》,評估的內容應該包括專案方案、專案實施、專案管理、專案成效等幾大項內容,每項內容之下,又分解出更為詳細的具體內容。比如,專案實施(專業人員配備與使用、物資配置、專業服務價值理念運用、專業服務理論運用、專業服務方法運用);專案管理(專案行政管理、專業規範性管理、專案進度管理、服務質量體系與督導、專案資金管理)。

評估執行方根據評估內容,再設定細緻的評估標準或評估指標。評估標準或指標應該清晰、可行, 並與評估目的緊密關聯。

  ---第四步:制訂評估計劃或方案

在明確了誰來評估、為什麼評估、評估什麼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評估的問題,評估執行方在分析各項可用資源後進行評估設計,根據評估組織方提供的專案週期、評估要求、專案經費匹配等內容,制訂出兼顧科學性和操作性的評估計劃或方案。《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績效評估指南》中,評估方案內容包括:目標任務、基本方法、進度安排、人員安排、經費預算與風險控制。

  ---第五步:簽訂評估協議

評估執行方將評估方案交評估組織方確認,雙方同意後簽訂委託評估協議書。委託評估協議書可以有不同的格式,《社會工作服務績效評估指南》附錄部分給出了社會工作服務專案委託評估協議書的樣式。

委託評估協議書主要對委託評估事項、雙方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做出約定。比如,委託評估事項應包含評估範圍、評估主要內容、評估時間要求、費用及付款方式等條款。

  實施階段

評估實施階段是評估執行方將制訂的評估方案付諸實施的過程, 主要工作包括組成團隊、發出評估通知書、進入現場、蒐集和分析專案資料等。

  第一步:組建評估團隊

評估執行方根據評估方案,組成評估團隊。評估團隊的構成目前沒有相關的法規提出硬性要求,《社會工作服務績效評估指南》給出了3 條指導性意見。實踐中,評估執行方根據專案的具體情況和評估組織方的要求確定團隊成員的人數和組成,人數一般為5人以上,成員構成為社會工作專家、資深實務工作者、熟悉社會組織財務的財會人員等。專業社會工作評估機構的評估團隊一般為機構的專職評估工作者構成。評估執行方應針對評估專案情況對團隊開展相應的培訓。

  第二步:發出評估通知書

《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績效評估指南》提出,評估執行方應至少提前30 個工作日書面告知被評估方評估的具體要求、評估標準、操作細則及安排。被評估方應根據評估要求提交自評報告並準備相關材料

  第三步:確定評估辦法

《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績效評估指南》提出的評估方法有四種——資料分析法、觀察法、問卷法和訪談法。

評估可以參考《中央財政支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專案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民政部《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績效評估指南》,各地各級政府或行業協會出臺的有關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辦法、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管理辦法、社會工作服務專案資金管理辦法、社會工作服務專案考核評估辦法、專案執行機構申報方案書設計的服務目標和服務任務、專案執行機構與購買方簽訂的專案協議以及各級組織主體制定的專案實施與管理辦法等。

  第四步:綜合運用以上方法開展評估

資料分析法主要用於對專案完成情況、財務狀況、人力資源情況、社會效益等內容的考核。對組織的基本資訊(如組織章程)、與專案有關的組織制度文字(如專案財務管理制度)和組織日常工作記錄(如董事會或理事會會議記錄)進行分析;對專案資料,包括專案計劃(如專案標書、專案服務方案)、專案服務檔案(如服務記錄)、專案人員檔案(如專案人員、志願者檔案)、專案財務資訊(如專案預算、決算表) 及與專案相關的各類管理制度檔案(如專案行政管理、專業規範性管理、專案進度管理、服務質量控制、風險管理)等進行分析;對測評工具(如服務滿意度問卷)、專案各類統計文字(如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統計)和專案各類工作報告(如專案中期報告、總結報告)等其他資料進行分析。

觀察法主要用於對專案完成情況和專業服務內容等進行考核。為了解專案的具體服務過程,評估人員應對每個專案的日常服務或活動過程進行現場觀察。觀察內容包括: 服務環境、服務內容、服務方法以及服務的社會工作專業性體現和規範、服務人員與服務物件的互動等; 對於已經結束的`服務專案,評估人員可通過觀察該組織與評估專案同類的日常服務和活動,從側面瞭解專案的服務過程。

問卷法主要用於對服務滿意度和專案社會影響等內容的考核。在專案評估過程中,評估人員可利用問卷調查收集專案服務物件滿意率和專案服務成效等資訊;依據專案總體目標和服務物件的實際情況, 科學設計調查問卷及抽樣樣本;在問卷調查結束後,評估人員應對問卷回收情況、問卷填寫完整性和內容真實性進行質量複核。

訪談法主要用於對服務滿意度、專案管理、人力資源、服務成效等內容的考核。評估人員應與專案的服務物件及開展服務的相關人員, 就服務滿意率、服務成效以及對服務的具體意見進行訪談;向執行方的負責人瞭解在專案運作過程中,有關專案監管、資源整合方面所採取的措施,運作該專案給組織帶來的影響以及專案運作中遇到的困難; 向執行方專案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瞭解專案的實際運作情況,包括專案體現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理論和方法的情況,專案完成情況,專案資金使用情況,專案管理制度及落實情況;與專案購買方代表就專案運作情況的滿意度進行訪談。

  總結和應用階段

評估執行方完成評估材料蒐集和分析後,就可以進入評估的總結和應用階段。在這個階段,評估執行方需要對經過分析的資料進行組織,形成評估報告,並對評估報告加以運用。

  第一步:撰寫評估報告

評估執行方根據評估情況形成一份書面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一般應包括:評估開展基本情況、專案及執行的基本情況、評估結論和建議等。

評估基本情況是對評估準備工作和評估標準、評估方法等做簡要介紹,這部分應該對評估的目的、問題、內容、指標等陳述清楚。專案及執行情況是評估報告的主要內容,按照評估標準對專案的人力資源、專案管理、專案實施與完成情況、專案成效等進行描述、分析和判斷。這部分應該注意對評估過程進行詳細描述,對資料的蒐集和分析等情況做詳細介紹。評估結論和建議則是對評估發現進行總結,尤其對於評估中發現的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特別提出,並據此提出相關對策及建議。評估結論一定基於評估發現做出, 提出的對策和建議應該合理並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評估報告的內容和結構應該完整,語言表述簡練、清晰。

為了確保評估報告的質量,有時評估執行方還會對撰寫好的報告進行評審,請同行專家評閱或者專案執行方確認。《社會工作服務專案績效評估指南》提出:評估執行方撰寫完成評估報告後,應以評估報告(初稿) 的形式,就初步評估結果與被評估方進行溝通,徵詢被評估方意見。

評估執行方出具正式評估報告並送達評估組織者。

  第二步:評估報告的運用

評估報告對於改善社會工作服務、促進社會工作實務實踐等具有重要作用。評估報告可以為未來該類專案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可以為專案購買方做出繼續或中斷專案、是否調整發展方向的決定提供參考;評估結論和對策建議有助於對專案經驗進行總結、反思,改善社會工作服務質量。評估報告也可以作為政策倡導、營造輿論氛圍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