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司法考試>

2015司法改革:京滬現法官離職潮

司法考試 閱讀(1.69W)

“不是司法改革來了,法官都跑了。媒體這麼寫標題會很抓眼球,但這並不是事實。”

2015司法改革:京滬現法官離職潮

近日,在被問及法官流失的問題時,上海高院政治部主任郭偉清的第一反應是,法官流失問題並不是一個新近才有的現象,“如果把它歸咎於司法改革,是與事實不相符的”。

一週前,筆者熟識的一位“80後”法官朋友王琦(化名),思慮再三後毅然遞交離職申請。他說,“其實領導待我不錯,我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我就是不太喜歡這種工作狀態和環境”。正如這兩天很火的那封辭職信一般,“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不斷重新整理的離職數字

近年來,上海法院的法官離職人數不斷增加。

2013年,上海法院辭職的法官超過70名,較2012年有明顯增加。據調查,這部分離職法官多為35歲至45歲的高學歷男性,法學功底紮實、審判經驗豐富,不乏中級法院副庭長之類的業務骨幹。某基層法院有10名法官離開法院,其中某庭甚至出現“集體出走”現象。此前5年,上海每年平均有67名法官“出走”。

2014年共有105人離職,其中法官有86名。值得注意的是,這86名法官中,有17個審判長,43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63人是年富力強的“70後”。毫不誇張地說,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審判中堅力量。

最新的數字同樣令人咋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法院已有50人選擇離開,其中包含18名法官,一個季度的離職人數已近去年一半。

  不斷增大的辦案壓力

2014年,收案數超過55萬件,增幅13.2%。之前,每年的收案數增幅從未突破10個百分點。今年第一節度,收案數已超14萬件,比2014年一季度增逾13%。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隨著立案登記制的實施,立案之門得以敞開,此前被立案審查制卡掉的一些案件,也將進入訴訟程式。業內預計,案件數量會有明顯增多。

這些案件,都要壓在法官們的身上。2014年,上海法官人均年辦案數超158.74件,位居全國第二,平均1.4天就要了解一個案子。可以預料,這一數字今年將被重新整理。

隨著司法改革中法官員額制的推進,一支佔總人數33%的“小而精的`精英法官隊伍”將被建成。案子更多,人數更少,顯而易見,人均工作量更多。

  不完善的職業保障制度

據某媒體報道,上海一名法官放棄了副庭長的職位,選擇去外企做年薪120萬元的法務,“要是留在法院,可能12萬都拿不到。”

2013年,上海中級法院副處級法官的稅後年薪是10萬元左右,而類似資歷的法律從業者若到企業工作,年薪起點在30萬元以上。據一位年輕法官透露,新進法官年薪在6至8萬元。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法官的職業尊榮感很低,法官外出辦案會遭遇恐嚇、跟蹤,有些法官甚至在外不敢亮明自己的法官身份。

其實,能做法官的都不是一般人。首先,你要通過司法考試這一中國最難考試,然後,你要歷經各種培訓和錘鍊,成為一名握有審判權的法官,之後,你要面對海量的各種各樣的案件,在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筋疲力盡。

更重要的一點是,你還要耐得住清貧,胸懷公平正義。昔日的大學同窗,當律師的早已開上寶馬奧迪,你卻一部電瓶車風雨中穿梭。

“法官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成為‘香餑餑’也就很正常。”上海高院司改辦副主任張新說,這與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也有關係,不少企事業單位都要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社會對優秀法律人才的需求驟增。張新坦言,外界向法院同志丟擲橄欖枝的很多,開出的薪水和待遇“誘惑很大”。

  改革開出了什麼藥方

上海司法改革的目標之一,便是建立符合法官職業特點的職業保障制度,即建立與法官單獨職務序列配套的薪酬保障制度,將法官薪酬標準與行政職級脫鉤,與法官等級掛鉤,切實增強法官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

目前,中央已經原則通過了該方案,上海法院正在配合市有關職能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具體規定,但具體落實還要本市有關職能部門配合。據知情人士透露,法官的漲薪幅度不小,可以彌合一些與體制外法律工作者的收入差距。

上海司法改革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審判權機制改革,將審判權更多放到法官手中。去行政化之後,領導不再過問案件,少了掣肘,法官說了算,這無疑將增加法官職業的自主性和吸引力。

王琦還不確定自己辭職後做什麼,以他的資歷,不愁沒去處。他可以選擇到公司裡做法務,但他更傾向於做律師,“自由一些,少一些管束”。

不同於北京某法院“5年內不得辭職”的“大招”,上海法院並無類似規定。張新表示,“走的人在增加,但更多的人是在堅守。看你要什麼。”

法官走了,如何補充?按照試點方案,基層法官將從法官助理中選拔,而中高院法官將從基層法院法官中擇優選任,將有年輕的高學歷法律人才源源不斷地補充到法官隊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