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生產管理師>

什麼是SCM供應鏈管理

生產管理師 閱讀(6.84K)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種整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終端使用者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從單一的企業角度來看,是指企業通過改善上、下游供應鏈關係,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中的資訊流、物流、資金流,以獲得企業的競爭優勢。

什麼是SCM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有效性管理,表現了企業在戰略和戰術上對企業整個作業流程的優化。整合並優化了供應商、製造商、零售商的業務效率,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對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是對供應、需求、原材料採購、市場、生產、庫存、定單、分銷發貨等的管理,包括了從生產到發貨、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顧客的顧客的每一個環節。

  供應鏈管理的作用

從上述定義中,我們能夠解讀出供應鏈管理包含的豐富內涵。

首先,供應鏈管理把產品在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對成本有影響的各個成員單位都考慮在內了,包括從原材料供應商、製造商到倉庫再經過配送中心到渠道商。不過,實際上在供應鏈分析中,有必要考慮供應商的供應商以及顧客的顧客,因為它們對供應鏈的業績也是有影響的。

其次,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於追求整個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和整個系統費用的有效性,總是力圖使系統總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應鏈管理的重點不在於簡單地使某個供應鏈成員的運輸成本達到最小或減少庫存,而在於通過採用系統方法來協調供應鏈成員以使整個供應鏈總成本最低,使整個供應鏈系統處於最流暢的運作中。

第三,供應鏈管理是圍繞把供應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機結合成一體這個問題來展開的,因此它包括企業許多層次上的活動,包括戰略層次、戰術層次和作業層次等。

儘管在實際的物流管理中,只有通過供應鏈的有機整合,企業才能顯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水平,但是在實踐中供應鏈的整合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

首先,供應鏈中的不同成員存在著不同的、相互衝突的目標。比如,供應商一般希望製造商進行穩定數量的大量採購,而交貨期可以靈活變動;與供應商願望相反,儘管大多數製造商願意實施長期生產運轉,但它們必須顧及顧客的需求及其變化並作出積極響應,這就要求製造商靈活地選擇採購策略。因此,供應商的目標與製造商追求靈活性的目標之間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

其次,供應鏈是一個動態的系統,隨時間而不斷地變化。事實上,不僅顧客需求和供應商能力隨時間而變化,而且供應鏈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會隨時間而變化。比如,隨著顧客購買力的提高,供應商和製造商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來生產更多品種更具個性化的高質量產品,進而最終生產定製化的產品。

研究表明,有效的供應鏈管理總是能夠使供應鏈上的企業獲得並保持穩定持久的競爭優勢,進而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統計資料顯示,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可以使企業總成本下降20%左右,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按時交貨率提高15%以上,訂貨到生產的週期時間縮短20%~30%,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生產率增值提高15%以上。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實施供應鏈管理所帶來的巨大好處,比如HP、IBM、DELL等在供應鏈管理實踐中取得的顯著成績就是明證。

供應鏈管理:它從戰略層次和整體的角度把握終端使用者的需求,通過企業之間有效的合作,獲得從成本、時間、效率、柔性等最佳效果。包括從原材料到終端使用者的所有活動,是對整個鏈的過程管理。

SCM(供應鏈管理)是使企業更好地採購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所需原材料、生產產品和服務並將其遞送給客戶的藝術和科學的結合。供應鏈管理包括五大基本內容。

計劃:這是SCM的策略性部分。你需要有一個策略來管理所有的資源,以滿足客戶對你的產品的需求。好的計劃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監控供應鏈,使它能夠有效、低成本地為顧客遞送高質量和高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採購:選擇能為你的產品和服務提供貨品和服務的.供應商,和供應商建立一套定價、配送和付款流程並創造方法監控和改善管理,並把對供應商提供的貨品和服務的管理流程結合起來,包括提貨、核實貨單、轉送貨物到你的製造部門並批准對供應商的付款等。

製造:安排生產、測試、打包和準備送貨所需的活動,是供應鏈中測量內容最多的部分,包括質量水平、產品產量和工人的生產效率等的測量。

配送:很多"圈內人"稱之為"物流",是調整使用者的定單收據、建立倉庫網路、派遞送人員提貨並送貨到顧客手中、建立貨品計價系統、接收付款。

退貨:這是供應鏈中的問題處理部分。建立網路接收客戶退回的次品和多餘產品,並在客戶應用產品出問題時提供支援。

  供應鏈管理(SCM)的意義

通過建立供應商與製造商之間的戰略合作關係,可以達到以下目標:

  (1)對於製造商/買主

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實現數量折扣和穩定而有競爭力的價格、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庫存水平、改善時間管理、縮短交貨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優化面向工藝的企業規劃、更好的產品設計和對產品變化更快的反應速度、強化資料資訊的獲取和管理控制。

  (2)對於供應商/賣主

保證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對使用者需求更好地瞭解/理解、提高運作質量、提高零部件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對買主交貨期改變的反應速度和柔性、獲得更高的(比非戰略合作關係的供應商)利潤。

  (3)對於雙方

改善相互之間的交流、實現共同的期望和目標、共擔風險和共享利益、共同參與產品和工藝開發,實現相互之間的工藝整合、技術和物理整合、減少外在因素的影響及其造成的風險、降低機會主義影響和投機機率、增強解決矛盾和衝突的能力、訂單、生產、 運輸上實現規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減少管理成本、提高資產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