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企業培訓師>

企業培訓的有效性如何提高

企業培訓師 閱讀(2.58W)

企業培訓是企業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員工對職業的滿足程度,以組織、計劃和實施的形式對企業各類人員進行的一種教育投資活動,是通過員工對培訓內容轉化為工作行動以有效地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的過程。那麼企業培訓的有效性要怎麼提高呢?下面跟yjbys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培訓的有效性如何提高

從投資與收益的角度進行考慮,員工培訓轉化為產出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它涉及到培訓工作本身——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方式是否恰當、培訓時機選擇是否合理等因素,也涉及到員工——對培訓的內容是否吸收、是否有效地運用於工作活動等。因此,培訓對企業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間接的過程,正因為如此,提升培訓的效果就必須更加註重培訓的過程管理。

  一、對培訓目的再思考

由於企業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面對競爭的壓力,對業績回報的要求等,企業進行培訓的終極目的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培訓是一種投資行為,投資是講求回報的,而培訓產生效果又是一種內化的轉變過程,因此,企業培訓目的應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企業目的和個人目的,並採取有效辦法將其統一。

企業培訓的雙重目的,一方面企業通過培訓希望在提高員工知識、技能、觀念等的同時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員工也希望通過培訓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觀念等,以增強自身職業競爭力。只有這兩方面的目的出現交集時才能達到企業的培訓目的,而且交集越大,對企業的培訓效果越明顯。

  二、影響企業培訓因素的.思考

企業培訓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其基本上貫穿於培訓的整個過程,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對培訓效果產生影響:

1、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是否具有針對性,這從對兩個問題的回答進行考慮。是組織需要的嗎——培訓內容是否與企業戰略、業務或變革等相適應;是員工需要的嗎——培訓內容能滿足崗位工作的需要、員工所不具有的、能幫助員工解決工作問題等。

2、培訓實施者,培訓實施者是整個培訓的組織與實施人員,他們主要從事培訓的需求調查與分析、培訓內容確定、培訓方式選擇、培訓地點安排、培訓的具體實施等工作。因此,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培訓的效果,培訓人員除具有必要的專業素質外,還應對企業經營活動、發展方向、員工情況等有清楚的瞭解。

3、培訓方式,培訓方式有脫產、不脫產、半脫產;也有長期、短期之分;按其授課形式可以分為知識講座、案例討論、場景模擬、團隊互動等,這些都要依據不同的培訓物件和內容對培訓方式的選擇,以符合培訓物件接受培訓內容的特點。

4、培訓時機,從需求的角度來講,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渴望程度越高,其產生的作用越明顯;把握好培訓的時機,可以提高培訓後的效果。如隨著企業戰略業務的調整,要對員工進行新知識、技能等培訓,就存在一個培訓時機的選擇問題。

5、培訓規模,規模是指每次參與培訓的人數,培訓規模將對培訓方式、培訓地點(環境)、培訓成本等均會產生影響。

6、培訓師,培訓師是開展培訓的授課主體,其知識豐富程度、語言表達方式、授課形式等均對培訓效果產生影響,培訓師可以來源於企業內部,也可以來源於企業外部,其選擇主要受到培訓內容和培訓費用的影響。

7、培訓成本,有多少開支辦多少事,這是培訓成本必須考慮的基本出發點,就企業和員工來講,培訓需求是多方面的。如何在既有的培訓成本範圍內,組織安排培訓內容、方式等,以達到最佳的培訓效果?

8、培訓地點與環境,培訓地點有國內與國外之分,國內又有遠近之分,還有企業內外之分,具體環境有大有小、有安靜和吵鬧之分,企業應該綜合多反面的因素選擇好地點與環境。企業在開展企業外部培訓的時候,要謹防假培訓、真旅遊的形式。

  三、建立完善培訓系統的建議

  (一)、進行全方位培訓前調查

1、培訓目標與內容調查,運用Rossett提出的基於意圖的培訓需求方法進行培訓調查。需求調查中應從不同角度收集具體資訊。所謂資訊的角度就是需求調查的目標,這些資訊包括:(1)理想狀況的資訊;(2)實際狀況的資訊;(3)受訓者對工作的感受;(4)產生績效問題的可能原因;(5)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通過對理想狀況(理想的績效狀況和職位對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要求)與實際狀況(員工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實際擁有程度)的差異進行分析,以及對工作的感受的資訊指受訓者、管理者或相關人士對目前存在的績效問題、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的看法和感受等,以判斷員工的工作動機狀況,確定員工的態度是否是績效問題產生的原因。

對產生績效問題的原因分析是培訓需求評價的關鍵環節。把產生績效問題的原因劃為四類,即環境阻礙、激勵、知識技能和動機。環境問題包括組織人事上的阻礙、政策問題和技術工具原因;激勵問題指管理層給予的激勵形式是否有效;知識技能問題指員工在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的掌握上是否有不足;動機問題指員工對工作所持的態度,即工作動機。此外,一般來說,受訓者對問題解決的資訊掌握的很有限,所以關於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方面的資訊更多的依賴於培訓專家和管理者的報告。他們提供的這類資訊,將有助於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在對培訓目標和內容調查的基礎上,針對被培訓人員進行培訓方式、培訓地點、培訓講師等的調查,結合培訓內容,針對培訓費用預算做具體的培訓選擇。

  (二)、建立培訓管理迴圈

1、明確實施責任,培訓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關鍵是落實負責人或負責單位。要建立責任制,明確分工。培訓工作的負責人要有一定工作經驗和工作熱情,要有能力讓公司領導批准培訓計劃和培訓預算,要善於協調與業務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的關係,以確保培訓計劃的實施。

2、確定培訓的目標和內容,在培訓需求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組織分析、工作分析、個體分析等以決定培訓重點、目標和內容。總之,應整合企業和員工的培訓目的,以使培訓目標準確,培訓的內容符合實際需要。

3、選擇培訓方法,關於培訓方法,前面已經有所介紹。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必須根據培訓物件的不同,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方法的選擇除了要考慮人員特點外,還要靠企業客觀條件的可能性。

4、決定被培訓物件,除了普遍性的觀念性培訓外,參加培訓的學員必須經過適當的挑選;因為培訓要花錢,這筆錢應當用在有一定潛力的人員身上。也就是說學員的可塑性。這樣就可以做到投資省、見效快。如果學員的可塑性較差,跟不上教學進度,不僅達不到培訓的目的,而且對他的投資將大大增加企業的經濟負擔。以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經濟實力,還不可能在這些人身上投入更多的培訓費用。

5、選擇培訓講師,對於培訓的順利進行也非常重要,是選擇企業內部還是外部要依據培訓的目標與內容來確定,同時也受到培訓預算影響;從企業各級管理人員中聘請培訓教師會更加了解培訓目標,有利於與員工進行溝通,獲得他們的信任和擁護等好處,但也受到對培訓講師知識、培訓技巧等限制,也可以聘請外部講師,特別是在企業進行內部變革時。

6、 制定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必須從企業戰略出發,滿足組織及員工兩方面的要求,考慮企業資源條件與員工素質基礎,考慮人才培養的超前性及培訓效果的不確定性,確定職工培訓的目標,選擇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計劃的目的是明確培訓的內容、時間、地點、方式、要求等,使人一目瞭然。同時也便於安排企業其他工作。

7、對培訓進行評估以不斷改善培訓體系,每次進行培訓後,應從培訓影響因素的幾個方面進行培訓評估,以利於有針對性地改進企業培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