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衛生資格>

2017年初級中藥師考試調劑學知識:處方常用術語

衛生資格 閱讀(1.59W)

導語:由於醫療需要,醫師為了表達用藥意圖和要求,在處方中常應用不同的術語對藥物的炮製、產地品種、質量等方面作不同的要求,一般醫師術語可分為以下七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初級中藥師考試調劑學知識:處方常用術語

  (一)藥名附加術語

1.炮製類

中藥採用不同的炮製方法,可獲得不同的藥效,醫師根據醫療需要和為了更好地發揮藥效而提出炒、炙、煅、煨等不同的炮製要求。如制大黃(酒蒸)緩和大黃瀉下作用;制首烏(黑豆、黃酒炙)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炙麻黃(蜜炙)緩和麻黃辛散之性,增強止咳平喘之功;煨姜溫中止瀉;醋柴胡增強其疏肝解鬱之功,炒焦白朮、蜜炙甘草、煅龍骨等。

2.修治類修治是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分,以潔淨藥材,以便進一步加工處理或使之更好的發揮療效。如金櫻子(去核)、山萸肉(去核)、巴戟天(去心)、烏梢蛇(去頭、鱗片)、烏梅肉(去核)、斑蝥(去頭、足、翅)等。(參考炮製學內)

3.產地類

中藥講究地道藥材,醫師在藥名前常標明產地。如懷山藥、田三七、東阿膠、杭白芍、廣藿香、江枳殼等。

  (二)其它常用術語

1、藥引引藥入經和協助藥物,起輔助治療作用。

(1)藥物類藥引一類引經報使類(如:太陽病用防風、羌活、藁本為引),二是調和諸藥類(如:

甘草、生薑、大棗)

(2)食物類藥引主要有粳米、蛋黃、蛋清、蜂蜜、西瓜汁等。如:白虎湯用粳米益胃養陰。

(3)其它類 主要有酒、醋、鹽、茶葉、荷梗、荷葉、西瓜翠衣、童便等。

2、忌口如:水腫忌食鹽,黃疸腹瀉忌油膩等

  (三)處方腳註

處方腳註是中醫處方的常用術語之一。

中藥的處方腳註,是指醫師開湯劑處方時在某味藥的上角或下角處所加的簡明要求,又稱為旁註。其用簡明的詞語指示調劑人員對飲片所要採取的特定處理方法。腳註的內容一般包括炮製法、煎法、服法等。常見的腳註術語如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炮、炙、炒、煨、打碎等。按法規要求,藥物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註明在藥品之後上方,並加括號;對藥物產地、炮製的特殊要求,應在藥名之前。

(1)先煎 礦物、貝殼類、動物角甲類藥物如石膏、磁石、牡蠣、龜甲、鱉甲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應先煎20-30分鐘左右再納入其它藥同煎;毒性大的藥物如川烏、草烏、附子、天南星等,久煎可降低毒性,也宜先煎45~60分鐘,以確保用藥安全。

(2)後下 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散,如薄荷、砂仁、豆蔻、沉香、降香、魚腥草等含芳香性的揮發油,入藥宜後下,待它藥煎煮5~10分鐘後,投入,煎沸幾分鐘即可。久煎破壞有效成分的藥物、鉤藤、苦杏仁、徐長卿、大黃、番瀉葉等。

(3)包煎 蒲黃、海金沙等藥材質地過輕,煎煮時易飄浮在藥液面上,或成糊狀,不便於煎煮及服用;車前子、葶藶子等藥材較細,又含澱粉、粘液質較多的.藥物,煎煮時容易粘鍋、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藥材有絨毛,對咽喉有刺激性,這幾類藥入藥時宜用紗布包裹入煎。

(4)另煎 人蔘、西洋參、羚羊角等貴重藥物宜另煎頻頻灌服或再與其它藥同服,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它藥渣吸附,造成浪費。

(5)烊化 阿膠、鹿角膠等膠類藥,蜜膏類藥材不宜與群藥同煎,容易粘附於其它藥渣及鍋底,既浪費藥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與其它藥汁兌服。

(6)沖服一些用量少,貴重中藥宜研成粉末,用煎好的其它藥液或開水沖服。

調劑人員必須按處方腳註的要求,認真執行,切不可有絲毫懈怠。有的處方雖未加腳註,但如果是需特殊處理的,仍應按炮製規範的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