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中醫執業醫師>

中醫執業醫師《鍼灸學》考試複習筆記

中醫執業醫師 閱讀(4.82K)

手太陽小腸經

中醫執業醫師《鍼灸學》考試複習筆記

(一)經脈循行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嚥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與臟腑器官聯絡:小腸、心、胃;咽、目、耳、鼻。

(二)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決: S I 十九手小腸,少澤聽宮起止詳,頭項耳目熱神志,少澤通乳經驗方。

1、少澤 (Shàozé,SI1)(小腸經井穴)

[定位]小指尺側指甲根角旁0。1寸。

[取法]“少澤小指尺甲角”

[功能]增液通乳,清熱利竅

[主治]

①****疾患:乳癰,乳少,為“通乳經驗效穴”;

②高熱、昏迷、中暑、癲狂等熱病、神志病;

③頭痛,目翳,咽喉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病證;

④小指麻木等區域性病證。

[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孕婦慎用。

[實驗研究]對產後20天以內產婦針刺少澤, 結合血液化驗,發現血中生乳素升高,收乳素降低。故針刺治療產後缺乳時機的選擇是滿月內,越早越好。

2、後溪 (Huxī,SI3)(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定位] 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取法]“後溪握拳節後取”

[主治]

①痛證:頭項強痛、落枕、肘臂痛及手指攣急,腰脊痛,尤其急性腰扭傷。

②神志病:尤癔病。癲狂癇、驚厥、痴呆。

③督脈病:“大人癲疾,小兒驚癇”“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④頭面、五官病。

[操作] 直刺0。5~1。0寸。

3、養老(Yǎnglǎo,SI6)(小腸經郄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取法]“養老轉手髁空藏”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按捺在尺骨小頭最高點上,然後掌心轉向胸壁,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是穴。

[主治]

① 耳聾眼花、目視不明;頭痛,面痛等;

② 肩背臂肘疼痛,項強,急、慢性腰痛。

[操作]

①直刺或向上斜刺(肩周炎)0。5~0。8寸。

②強身保健可用溫和灸。

手少陰心經

(一)經脈循行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繫,上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與臟腑器官聯絡:心、小腸、肺;心繫,膈,咽,目系

(二)主治概要:心胸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決: H T 九穴是心經,起於極泉止少衝,心胸神志及癢瘡,煩熱悸汗皆可用。

1、極泉 (Jíquán,HT1)

[定位]腋窩正中,腋動脈搏動處。

[取法]“極泉腋窩動脈牽”

[功能]理氣寬胸,活血止痛。

[主治]

①心疾:心痛、心悸等;

②區域性病:肩臂疼痛、脅肋疼痛、臂叢神經損傷等;

③腋臭、瘰癧;

④“醒腦開竅”法治療中風偏癱上肢不遂;

⑤上肢針麻用穴。

[操作]避開腋動脈,直刺或斜刺0。3~0。5寸。

2、少海 (Shàohǎi,HT3)(心經合穴)

[定位] 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取法]“少海骨髁紋頭間”盡曲肘,當肘橫紋尺側端處取之。

[主治]

①心病、神志病:心痛,癔病,癲癇,健忘、善笑,暴

喑(癔病性失語)

②區域性病:肘臂疼痛,尤長期伏案寫字,肘內側及肘尖部疼痛者。

[操作]直刺0。5~1寸。

3、通裡(Tōnglǐ,HT5)(心經絡穴)

[定位]腕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取法]“通裡掌後一寸取”

[主治]

①心悸、怔忡等心病;

②舌強不語,暴喑;“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

③腕臂痛;

④近代常用該穴治療心熱下移小腸之遺尿。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作屈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