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執業醫師>

2017臨床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考點串講:總論

執業醫師 閱讀(2.95W)

傳染病學是研究傳染病在人體內發生、發展、轉歸的原因和規律,以及傳染病的早期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從而促使病人恢復健康,進而控制傳染病在人群中傳播的科學。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2017臨床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考點串講:總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臨床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考點串講:總論

 我國法定傳染病

小結:甲類傳染病

1.鼠疫

2.霍亂

記憶:老鼠亂竄

傳染病感染過程的5種表現

病原體侵襲人體後,不出現或僅出現不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通過免疫學檢查可發現對入侵病原體產生了特異性免疫反應,應稱為
  A.健康攜帶者
  B.潛在性感染
  C.隱性感染
  D.顯性感染
  E.不典型病例

『正確答案』C

3.顯性感染

又稱臨床型感染,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不但引起機體免疫應答,且由於病原體本身和(或)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出現臨床表現而發病。

全有:有症狀;有體徵;有輔助檢查;有病原;有免疫

4.病原攜帶者

其發生於隱性感染或顯性感染之後,分別稱為健康或恢復期攜帶者。

由於攜帶者持續排出病原體無明顯臨床症狀,而不引起人們注意,成為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傳染源。

重要傳染源

5.潛伏性感染

病原體長期潛伏於機體內,一旦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顯性感染,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瘧疾、結核等。潛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體,因此與病原攜帶狀態不同。

潛伏—擇機(免疫低時)發病;一般不傳染別人

病原侵入人體後能否引起疾病,取決於兩個因素

3.數量

侵入人體的病原體要有足夠的數量,才能突破機體的防禦功能引起感染。

4.變異性

病原體因遺傳、外界因素如免疫力或藥物而產生變異。

傳染病感染過程中免疫應答作用

非特異性免疫-----無分別攻擊

特異性免疫------精確制導攻擊

1.非特異性免疫無分別攻擊

包括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和體液因子。

(1)天然屏障作用:

外部屏障包括面板、黏膜及其分泌物;

內部屏障如血腦屏障及胎盤屏障等。

(2)吞噬作用:

單核-巨噬細胞系統

(3)體液因子:

包括補體、溶菌酶及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6、腫瘤壞死因子、γ-干擾素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2.特異性免疫 精確致導攻擊

又稱獲得性免疫,是接觸某種抗原後產生的僅針對此種抗原的免疫反應,對其他抗原無作用。

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1)細胞免疫:

T淋巴細胞按其表面抗原分為CD4和CD8兩個主要亞群

T淋巴細胞

(2)體液免疫:

抗原→刺激B淋巴細胞使其致敏→漿細胞→與相應抗原結合的`抗體(免疫球蛋白)

→中和相應的病原體抗原及其毒性物質。

B淋巴細胞

免疫球蛋白分為IgA、IgD、IgE、IgG及IgM5種

IgM出現最早,持續時間短,是近期感染的標誌,可用於早期診斷

IgG則出現晚且持續時間長,故多用於回顧性診斷或流行病學調查

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區域性抗體

IgE主要作用於原蟲和蠕蟲。

傳染病流行過程中的3個基本條件

傳染病流行過程中的3個基本條件

1.傳染源

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並能將其排出體外的人或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