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執業藥師>

2017最新執業藥師中藥鑑定部分重要考點總結

執業藥師 閱讀(2.43W)

剩下複習執業藥師考試的時間已不多,怎麼做到有效複習呢?方法是關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執業藥師中藥鑑定部分重要考點總結,歡迎有需要的讀者參考借鑑!

2017最新執業藥師中藥鑑定部分重要考點總結

  一、有異型維管束的`中藥品種

1 懷牛膝、川牛膝、商陸-多環性同心環維管束。雞血藤:偏心形半圓環 3-8個,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成輪

2 何首烏:韌皮部4-11個類圓形異型維管束環列,形成雲錦狀花紋

3.華山參:內涵(木間)韌皮部 3 白木香:(國產沉香、木間韌皮部)

4 大黃:(根莖髓部有內韌型異常維管束,星點)

5 川烏、附子:(根有髓)

6 龍膽:龍膽—有髓。(滇)堅龍膽—無髓

7.澤瀉:周木型維管束

  二、礦石類的條痕色

(一)紅為主:硃砂-紅色至褐紅色;赭石-櫻紅色或紅棕色

(二)白色為主:爐甘石、石膏、滑石、芒硝

(三)其他色。雄黃-淡橘紅色。自然銅:綠黑或棕紅色

  三、採收加工總結

(一)採挖時間有異於一般規律的品種

1 綿馬貫眾:夏秋採挖根莖,除去雜質,晒乾。

2 太子參:夏季採收

3 附子:夏至至立秋間採挖

4 白芍:夏、秋兩季採挖

5 延胡索:5-7月植株枯萎後採挖

6 白芷:夏、秋間、葉黃時、挖取根部。

7 川芎:夏季當莖上的節盤顯著突出,並略帶紫色時採挖,除去莖葉泥土,晒至半乾後再炕幹,撞去鬚根。

8 半夏:夏、秋兩季均可採挖

9 川貝母:因地而異,西北地區、一般在 6-7月雪融後採挖。

10 浙貝母:初夏植株枯萎後採挖。

11 麥冬:浙江小滿至夏季採收,四川清明至穀雨採挖。

(二)產地加工需發汗: 厚朴、杜仲、玄蔘、茯苓、續斷

1 玄蔘:晒至半乾,堆放發汗至內部變黑色,再晒乾或烘乾。

2 杜仲:使之“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時,取出晒乾。

3 厚朴:幹皮煮後溼處發汗至內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蒸軟捲筒。

4 茯苓:“發汗”陰乾

5.續斷

(三)產地加工需蒸煮燙

1 狗脊:沸水煮或蒸後晒至六、七成幹再切片晒乾。

2 太子參: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晒乾或沸水中略燙後晒乾。

3 白芍:除去頭尾及鬚根,颳去外皮,置沸水煮透心立即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乾

4 延胡索:放入開水中略煮至內部中心有芝麻樣小白點時為度,立即撈出晒乾。

5 紅參:蒸透心

6 附子:黑順片,煮,複用調色液染成濃茶色,烘至半乾,再晒乾;白附片,先煮,剝皮,切成縱薄片,水浸漂,蒸,晒至半乾,再硫磺薰後晒乾。

7 百部:蒸或在沸水中煮至無白心,取出晒乾。

8 天麻:用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溫乾燥(60℃以下)。

9 厚朴:置沸水中微煮後,堆置土坑裡,上蓋青草使之“發汗”待水分自內部滲出後,內表面變紫 褐色或棕褐色時再蒸軟,取出,捲成筒狀,晒乾或烘乾。根皮及枝皮剝下後可直接陰乾。

10 木瓜:也有入沸水中約燙 5分鐘,外皮全部轉色時,撈出攤晒、日晒夜露,色澤變紅,皮有皺紋,乾燥即可。

11 連翹:青翹加工時,除去雜質蒸熟,晒乾。

12 梔子:入沸水燙隨即撈出晒乾,也可蒸熟後晒乾。

13 五倍子、桑螵蛸:蒸至殺死蚜蟲。

14 全蠍:入鹽水鍋中煮3-4小時煮至身能挺直豎立,背面抽溝,腹癟時撈出,置通風處陰乾。

15 水蛭:置沸水中燙死,晒乾或低溫烘乾。

16 *蝥:悶死或燙死,晒乾。

17 鹿茸:鋸茸、立即進行燙炸等加工、陰乾或烘乾。

18鬱金:蒸透心,取出晒乾

(四)乾燥特殊的品種

1肉桂:陰乾或放置陰涼處 2-3天后於弱光下晒乾。

2.青牛冬瀉兩辛:青蒿、牛黃、款冬花、番瀉葉、細辛、辛夷。

3金銀花:通風處陰乾或攤成薄層晒乾。

4商陸:晒乾或陰乾

5檳榔:用水煮後低溫烘乾,剝去果皮取出種子。

6砂仁:連殼低溫焙乾。低溫焙砂仁

7薄荷:晒乾或涼幹

8茯苓:陰乾

9烏梢蛇:柴火薰至發黑,晒乾。烏蛇柴火薰。

10麝香:陰乾或用乾燥器密閉乾燥。薄商晒或陰。

  四、表面色澤,斷面色澤和見水發粘的品種總結

(一)表面為類白色,白色 川貝、浙貝山藥(光山藥)天南星(類白色或淺棕色) 半夏(白色或淺黃色)桔梗(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 白及(灰白色或黃白色) 白芍(類白或淺棕色)

(二)表面為紅、棕紅、紫紅、紅棕色 1 甘草(紅棕色,暗棕或灰褐色) 2 紅參(紅棕色) 3南紫胡(紅棕或黑棕色) 4 紫草(紫紅,紫黑,暗紅色) 5 丹蔘(棕紅,磚紅色,暗棕紅色) 6 茜草(紅棕色或棕色) 7紫菀(紫紅、灰紅色)

(三)斷面黑色1 玄蔘 2 生地、熟地 3 胡黃連 (棕黃—棕黑色,中央灰黑色)

(四)見水發粘 見水發粘葶藶子,吳萸牽牛菟絲子。葶藶子:遇水粘滑性較強 ; 菟絲子:開水浸泡,表面有粘性 ;吳茱萸: 用水浸泡果實,有粘液滲出;牽牛子: 水浸後種皮呈現龜裂狀有明顯粘液。

  五、氣味方面

1、味極苦-----味極苦黃馬胡,穿心蓮參苦。 黃連(氣微)胡黃連(氣微)穿心蓮(氣微)龍膽(氣微)黃柏(氣微,甚苦,嚼之有黏性)山豆根(豆腥氣) 馬錢子(氣微,有劇毒)苦蔘(氣微)

2、味苦-------苦柏芩,北豆及,雲馬錢,川防己,金石斛,苦秦皮。 關木通(氣微),秦皮(氣微),金釵石斛(氣微),黃芩(氣弱),防己(氣微),北豆根(氣微), 川木香(氣微香,嚼之粘牙),白及(無臭,嚼之有粘性)

3、味澀:雞大五狗內紫澀 大血滕(氣微,微澀)雞血藤(氣微,澀)五倍子(氣特異,澀)狗脊(無臭,味淡,微澀)內蒙紫草(氣特異,澀)

4、味有辛(或清涼感) 薄冰荊砂豆辛涼,辛夷蛇床青牛黃。 薄荷(有清涼香氣,味辛涼),荊芥(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冰片(氣清香,味辛涼), 豆蔻(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砂仁(氣芳香濃烈,味辛涼,微苦),蛇床子( 氣香,味辛涼,有麻舌感) 辛夷(氣 清香,味辛,涼而稍苦),青蒿( 香氣特異,味微苦,有清涼感), 牛黃(氣 清香,味先苦而後微甜,入口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5、有麻舌感:麻舌商烏川長卿,半夏三細蛇床丁,牛蒡牽牛天南星。 商陸(甘淡,久嚼麻舌),川烏、草烏(辛辣麻舌),鹽附子(味鹹而麻舌),川芎(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後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