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護士資格>

2018護士資格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知識點

護士資格 閱讀(6.8K)

心律失常指心臟電活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或激動次序的異常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的2018護士資格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8護士資格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知識點

 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

心臟的傳導系統由產生和傳導衝動的特殊分化的傳導組織構成。在正常情況下,由竇房結產生衝動,沿結間束、房室結、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普肯耶纖維網傳導最終到達心房與心室而產生一次完整的心動週期。各種原因引起心臟衝動起源或衝動傳導的異常均可引起心臟活動的規律發生紊亂,稱為心律失常。

臨床上根據心律失常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可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按其發生原理可分為衝動形成異常和衝動傳導異常兩大類。

1.衝動形成異常

(1)由竇房結髮出的衝動頻率過快、過慢或有明顯不規則形成的心律失常,如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

(2)起源於竇房結以外(異位)的衝動,則形成期前收縮、陣發性心動過速、撲動、顫動以及逸搏心律等心律失常。

2衝動傳導異常

(1)傳導阻滯常見的有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房內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傳導阻滯)。

(2)房室間傳導途徑異常,如預激綜合徵。

一、竇性心律失常

心臟的正常起搏點位於竇房結,其衝動產生的頻率是60~100次/分,產生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竇性心律的頻率因年齡、性別、體力活動等不同有顯著的差異。心電圖特徵P波在

I、Ⅱ、aVF導聯直立,aVR導聯倒置,PR間期0 12~O.20秒(圖2—1)。

圖2·1竇性心律

(一)竇性心動過速 成人竇性心律頻率在100~150次/分,偶有高達200次/分,稱竇性

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通常逐漸開始並逐漸終止。

1.病因 多數屬生理現象,健康人常在吸菸,飲茶、咖啡、酒,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發生。在某些疾病時也可發生,如發熱、甲亢、貧血、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休克等。應用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亦常引起竇性心動過速。

2心電圖特徵 竇性P波規律出現,頻率>100次/分,P—P間隔<0.6秒(圖2-2)。

3治療原則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去除誘發因素和針對原發病作相應處理。必要時可應用B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減慢心率。

(二)竇性心動過緩

成人竇性心律頻率<60次/分,稱竇性心動過緩。常同時伴發竇性心律不齊(不同P—P間期的差異大於0.12秒)。

圖2-2竇性心動過速

1.病因 多見於健康的青年人、運動員、睡眠狀態,為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致。亦可見於

顱內壓增高、器質性心臟病、嚴重缺氧、甲減、阻塞性黃疸等。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13受體阻滯劑、胺碘酮、鈣通道阻滯劑和洋地黃過量等也可發生。

2心電圖特徵 竇性P波規律出現,頻率<60次/分,P-P間隔>1秒(圖2-3)。

圖2-3竇性心動過緩

3 臨床表現 一般無症狀,當心率過分緩慢,出現心排出量不足,可出現胸悶、頭暈,甚至暈厥等症狀。

4治療原則 無症狀不需治療;病理性心動過緩應針對病因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如因心率過緩而出現症狀者則可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但不宜長期使用。症狀不能緩解者可考慮心臟起搏治療。

(二)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頻率在60~100次/分,快慢不規則稱之為竇性心律不齊。

心電圖特徵:竇性P波P-p或R—R間隔長短不一,相差>0 12秒以上(圖2—4)。

圈2-4竇性心律不齊

 二、期前收縮

期前收縮是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興奮性增高,過早發出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根據異位起搏點部位的不同,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區性和室性期前收縮。期前收縮起源於一個異位起搏點,稱為單源性,起源於多個異位起搏點,稱為多源性。

臨床上將偶爾出現期前收縮稱偶發性期前收縮,但期前收縮>5個/分稱頻發性期前收縮。如每一個竇性搏動後出現個期前收縮,稱為二聯律;每兩個竇性搏動後出現一個期前收縮,稱為聯律;每一個竇性搏動後出現兩個期前收縮,稱為成對期前收縮。

(一)病因

健康人在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大量吸菸和飲酒、飲濃茶、進食咖啡因等可引

起期前收縮。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等可引起期前收縮。電解質紊亂、應用某些藥物亦可引起期前收縮。

(二)心電圖特徵

1房性期前收縮 P波提早出現,其形態與竇性P波不同,P—R問期大於0.12秒,QRS波群形態與正常竇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期前收縮後有不完全代償間歇(圖2-5)。

圖2_5房性期前收縮

2.室性期前收縮 QRS波群提前出現,形態寬大畸形,QRS時限>0.12秒,與前一個P波無相關;T波常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縮後有完全代償間歇(圖2·6)。圖2—6室性期前收縮

(三)臨床表現

偶發期前收縮大多無症狀,可有心悸或感到1次心跳加重或有心跳暫停感。頻發期前收縮使心排出量降低,引起乏力、頭暈、胸悶等。脈搏檢查可有脈搏不齊,有時期前收縮本身的脈搏減弱。聽診呈心律不齊,期前收縮的第一心音常增強,第二心音相對減弱甚至消失。

(四)治療原則

1.積極治療病因,消除誘因。

2.偶發期前收縮無重要臨床意義,不需特殊治療,亦可用小量鎮靜劑或B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等。

3.對症狀明顯、呈聯律的期前收縮需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如頻發房性、交界區性期前收縮常選用維拉帕米、B阻滯劑等;室性期前收縮常選用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等。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縮應立即停用洋地黃,並給予鉀鹽和苯妥英鈉治療。

 三 顫動

當異位搏動的頻率超過陣發性心動過速的範圍時,形成的心律稱為撲動或顫動。本章節重點論述顫動。可分為心房顫動簡稱房顫、心室顫動簡稱室顫。

(一)心房顫動 心房內產生極快的衝動,心房內心肌纖維極不協調地亂顫,心房喪失有效的收縮,心排出量比竇性心律減少25%甚至更多。房顫是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

1.病因 常發生於器質性心臟病病人,如風溼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甲亢、心力衰竭、心肌病、感染性心內膜炎、肺源性心臟病等。也可見健康人情緒激動、手術後、急性酒精中毒、運動後出現房顫。

2.心電圖特徵 為竇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態及規律不一的f波,頻率350~600次/分鐘,QRS波群形態正常,R—R間隔完全不規則,心室率極不規則,通常在100—160次/分鐘

3.臨床表現 房顫心室率<150次/分鐘,病人可有心悸、氣促、心前區不適等症狀,心室率極快者>150次/分鐘,可因心排出量降低而發生暈厥、急性肺水腫、心絞痛或休克。

永續性房顫,易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若脫落可引起動脈栓塞。如腦栓塞、肢體動脈栓塞、視網膜動脈栓塞。

心臟聽診第一心音強弱不一致,心律絕對不規則。脈搏表現為快慢不均,強弱不等,發生脈搏短絀現象稱之為短絀脈。

4治療原則 積極查出房顫的原發病及誘發原因,並給予相應的處理。急性期應首選電覆律治療。心室率不快,發作時間短暫者無需特殊治療;如心率快,且發作時間長,可用洋地黃減慢心室率,維拉帕米、地爾硫草等藥物終止房顫。對持續性房顫病人,如有恢復正常竇性心律指徵時,可用同步直流電覆律或藥物復律。也可應用經導管射頻消融進行治療。

(二)心室顫動 心室內心肌纖維發生快而微弱的、不協調的`亂顫,心室完全喪失射血能力,是最嚴重的心律失常,相當於心室停搏。

1.病因 常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黃中毒、嚴重低血鉀、心臟手術、電擊傷,以及胺碘酮、奎寧中毒等也可引起,是器質性心臟病和其他疾病危重病人『臨終前發生的心律失常。

2.臨床表現 室顫一旦發生,表現為迅速意識喪失、抽搐、發紺,繼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查體心音消失、脈搏觸不到,血壓測不到。

3.心電圖特徵QRS波群與T波消失,呈完全無規則的波浪狀曲線,形狀、頻率、振幅高

4.治療原則 室顫可致心搏驟停,發生室顫應立即作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建立靜脈通路,並經靜脈注射復甦和抗心律失常藥物等搶救措施。

 四、護理問題

1.焦慮 與嚴重心律失常導致的軀體及心理不適有關。

2.活動無耐力 與嚴重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排出量減少有關。

3.有受傷的危險 與心律失常導致的暈厥有關。

4.潛在併發症:心力衰竭、心搏驟停。

 五、護理措施

1.休息與活動 影響心臟排血功能的心律失常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協助完成日常生活。血流動力學改變不大者,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及感染,可維持正常工作和生活,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改善自主神經功能。

2心理護理 對於輕度心律失常病人,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以穩定情緒。對於嚴重心律失常病人,加強巡視,加強生活護理,給予心理支援,消除恐懼心理,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飲食護理 宜選擇低脂、易消化、營養飲食,不宜飽食,少量多餐,避免吸菸、酗酒、刺激性或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飲食。

4.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脈搏、呼吸、血壓、心率、心律,以及神志、面色等變化。嚴重心律失常病人應實行心電監護,注意有無引起猝死的危險徵兆,如頻發性、多源性、成聯律、Ron T室性期前收縮,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第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等。隨時有猝死危險的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如有發現,應立即搶救,報告醫師進行處理。同時囑病人臥床、吸氧、開放靜脈通道、準備抗心律失常藥物、除顫器、臨時起搏器等。

5用藥護理 正確、準確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觀察藥物不良反應。應用利多卡因須注意靜脈注射不可過快、過量,以免導致傳導阻滯、低血壓、抽搐甚至呼吸抑制和心臟停搏。奎尼丁藥物有較強的心臟毒性作用,使用前須測血壓、心率,用藥期間應經常監測血壓、心電圖,如有明顯血壓下降、心率減慢或不規則,心電圖示Q—T間期延長時,須暫停給藥,並報告醫師處理。

6.心臟電覆律護理

(1)心臟電覆律適應證:非同步電覆律適用於室顫、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同步電覆律適用於有R波存在的各種快速異位心律失常,如房顫、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等。

(2)心臟電覆律禁忌證:病史長、心臟明顯擴大,同時伴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房顫和房撲病人;洋地黃中毒或低血鉀病人。

(3)操作配合:準備用物如除顫器、氧氣、吸引器、心電血壓監護儀、搶救車等。病人仰臥於絕緣床上,連線心電監護儀,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靜脈注射地西泮。放置電極板,電極板須用鹽水紗布包裹或均勻塗上導電糊,並緊貼病人面板。放電過程中醫護人員注意身體的任何部位均不要直接接觸鐵床及病人,以防電擊意外。

(4)電覆律後要嚴密觀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壓,每半小時測量並記錄1次直至平穩,並注意面色、神志、肢體活動情況。電擊區域性面板如有燒傷,應給予處理;遵醫囑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維持竇性心律,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7.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後護理

(1)術後可心電監護24小時,注意起搏頻率和心率是否一致,監測起搏器工作情況。

(2)遵醫矚絕對臥床l一3天,取乎臥位或半臥位,不要壓迫植入側。指導病人6周內限

制體力活動,植入側手臂、肩部應避免過度活動,避免劇烈咳嗽等以防電極移位或脫落。

(3)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同時注意傷口有無滲出和感染。

(4)做好病人的術後宣教,如何觀察起搏器工作情況和故障、定期複查的必要、日常生活中要隨身攜帶“心臟起搏器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