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閱讀>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精選8篇)

英語閱讀 閱讀(1.35W)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精選8篇)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十年多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資訊、即時鞏固。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

新英語課程標準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為:朗讀課文並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的相關資訊。根據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來猜測生詞或片語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發展和可能的結局。通過推理、提取篩選、重組加工資訊,解決各種問題。進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通過今天聽了三節閱讀教學的診斷示範課,談談我的認知和想法。

1、教學觀念上的問題:在日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資訊、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意義。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日常教學中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大多數時候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就是講解生詞、補充片語、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有時候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上,劃片語,對對答案。學生自讀後僅瞭解一下故事情節。由於教學方法單、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閱讀興趣,很能鍛鍊他們的閱讀能力。

3、教學方法上的問題: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實踐不多,忽視了對教學方法的研究。

4、在課程設計上的問題: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雖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學生閱讀量和閱讀時間得不到保證,閱讀僅是體現於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訓練。上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問題的設定過於單一和簡單。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師,要重新理清思路,加大對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閱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3

轉眼間,為期三天的繼續教育即將結束,在尹老師的細心講解和自己的潛心學習下,我明白了語文的精髓,知道了教學的重中之重。這次學習讓我對語文知識的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似一盞明燈照亮我今後前進的道路。

通過學習,我知道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臺,“只要我們另起一行”,每名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也知道了語文的精髓就是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文章,我的語文課堂也必須時時刻刻從提高學生這四方面為宗旨。概括的說,就是通過語文學習,培養學生具有辨別語音、理解語意、評品話語、即用聽覺去辨別世界;能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同時能運用姿勢,表情,手勢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能正確完成閱讀活動。它包括認讀、理解和一定的速讀能力。能用書面語文傳遞資訊,反映客觀事物的能力。學習語文,興趣很重要,語文水平的提高要積以時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從培養興趣入手,必須創造一定的條件,構建一種語文學習的氣氛,為了引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解決精神食糧的不足,語文學習環境不佳的狀況,應有一定數量的藏書,如特別是中外文學名著(古代、現代);應有必要的工具書,如字典,詞典;有條件的話還應訂一些報章雜誌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且注

意引導示範,把精彩內容介紹給學生,以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除此之外,要想有高效的語文課堂,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應該認真研讀課標,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我覺得“開卷有益”確實是一個真理,每當我“開卷”時,總能獲得一些收穫,這正是激勵我不斷學習的動力所在。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在教學中,我們感到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1、師生互動型策略

這種策略有助與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係融洽。它的特點是:教師匯入,學生感知→學生精讀,教師講解→鞏固操練,內化語言操作過程:

(1)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併產生要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A Big Turnip》時,老師先用圖輔助動作講述了拔蘿蔔的故事,由於這篇故事學生們都耳熟能詳,而且有些語句在故事中反覆出現,因此他們不但表現出很強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在模仿老師做動作。

(2)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片語的含義與用法。還可以設計一些YesNo question或簡單的Choice。這一步要求學生反覆閱讀,仔細體會。

(3)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複述等憑藉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如五年級PEP教材中有“My favorite things”這樣的主題。根據學生對周圍的人物感興趣的特點,我們選了兩篇關於家庭成員和同學的小文章,讓學生們閱讀。雖然涉及了現在進行時和一般現在時,但由於貼近學生生活,是他們所熟悉的內容,爸爸正在幹什麼,媽媽在幹什麼,同學英語說得好不好等。因此學生容易理解,看起來也並不感吃力。接著老師就文章中的語法點、時態稍加點撥,學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時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穿插一些閱讀材料和PEP教材中的內容和句子結構。

2、主動參與型策略

它的基點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特點是:自讀理解→交流討論→ 小結鞏固這種教學策略比較適合高年級,一般選擇的閱讀材料語言難度不大,接近他們PEP教材中所學的內容,並儘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者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例如,下面是一首兒歌,你能概括出它的主旨大意嗎?

Spring is gay with flowers and songs,Summer is hot and days are is rich with fruit and grain,Winter brings snow and the New Year again。這首兒歌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情況,根據這些細節我們可以把這首兒歌的主旨大意概括為Four Seasons。以上兩種皆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第三種則適用於課外閱讀。

3、自主開放型策略

這也可以稱之為彈性閱讀,以課外讀物為本,進行閱讀教學。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級使用。可以有兩種安排:一是騰出課堂教學的1/3時間用以自讀,教師提供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材料自由地閱讀;二是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閱讀的內容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興趣愛好,是課堂所學的延伸。英語閱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使學生逐漸獲得獨立閱讀英語的能力。通過廣泛地閱讀慢慢摸索一些技巧,如:我們如何讀懂謎面,猜出謎底呢?(It has a big face,but it has no eyes and has no legs,but it has three hands 。It has no mouth,but it can say “tick,tick”。Can you gue?What is it?)第一步,我們仔細從謎面中找出線索。第二步,我們把這些線索聯絡起來。第三步,我們思考整合這些線索。最後,我們試著推斷結論,猜出謎底。

國小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

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實施過程中初步形成的兩種教學模式:模式一。對於內容文字難度不大的文章,我們以聽→說為主線,並以分→總的方式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教學流程圖如下:

Start是語言環境的創設,即閱讀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通過Pre—reading Activity,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幫助其找到閱讀定位。

Language inputs可有words、phrases或sentences。教師在一開始就進行語言點的輸入,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難點並掌握重要詞彙。我們遵循的原則是“從機械性操練→到意義性操練”。機械性操練是從語言的表象出發,解決語言的認知。意義性操練是從學生理解掌握的內容出發,達到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Paage的教學,我們要求學生全文理解,再進行語言點的講解。我們經常採用以下步驟:

a。聽錄音看範文,大體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內容。

b。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講解文章,對文章內容有更詳細的認識。 c。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

Output階段,我們做到讓學生及時反饋對文章的理解掌握情況,幫助學生的語言組織和積累,進一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具體方法有:

a。完成課後練習,口頭彙報。 b。複述並表演所學故事。 c。變換人稱重編範文。

模式二。對於內容難度較高的文章,我們以聽/讀→說為主線,即“總→分”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好使學生掌握聽、說、讀的技能。

教學流程圖如下:

在模式二的教學中,對於某些相對應的教學步驟我們基本可參照模式一的方法進行。只是,由於有些閱讀文章難度較高,我們就沒有start階段的教學,而是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讓學生直接聽或讀,一開始就直接接觸到文字。初次閱讀paage時,我們提醒學生劃下範文中的生詞、難詞,並試著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的意義,並讓學生獲得general ideas。

我們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或原文內容組織語言回答教師的問題,來檢驗學生是否對文章有了大概的瞭解。

教師作為指導者可根據作品風格採用幫助學生理解的方法。對於範文中的生詞或難詞,在高年級我們主要通過創設真實機語境進行Paraphrasing,或採用Body Language,也可給出Definitions/ Relevant Examples and Models,有時也和學生共同使用工具書來解決文中的新詞。

最後的Output,即閱讀反饋階段,我們採用以下的方法讓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a、變換人稱使學生Retelling。

b、讓學生對文章進行Silent Movie(配音)或Role Play(表演),配音是最基本的朗讀或背誦,表演是學生內化成自己語言後的輸出。

c、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文章內容進行擴充套件或改編。

d、給出另一篇相同形式和體裁的文章讓學生自行完成,以鞏固學生前面的閱讀學習。碰到新詞可藉助於工具書。

每篇範文學生都在教師的指導和點拔下完成學習。教師一般是在牆報的English Corner處公佈正確答案,讓學生自己檢驗閱讀成果,這樣其實也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當然,在以上兩種教學模式的運作過程中,兩種模式有時會交叉表現。但從總體上來講:五年級用得較多的是第一種,六年級則以第二種為主!

七、課題研究的結論與反思

我們的課題已實施了兩年,在實踐中,我們根據PEP教材的知識體系、語言結構以及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選擇了五六年級的配套閱讀材料,並在不斷改進調整中。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意願,並不斷完善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工作,我們隨機對五六年級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接受問卷的學生代表了全校五六年級學生,其中男生47%,女生佔53%。從五六年級學生的比例來看,五年級佔了48%,六年級佔了52%。

在學生們認真答題後,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我校56%的學生非常喜歡英語學科,44%的學生比較喜歡,0%的學生不喜歡英語;54%的學生對教師補充的英語閱讀教學內容非常喜歡,46%的學生比較喜歡,同樣0%的學生不喜歡英語

對於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出現的學習情況,51%的學生是比較輕鬆的,45%的學生有一定難度,只有4%的學生覺得比較困難。對於我們每週一次英語閱讀課的安排,有46%的學生認為很有趣,可適當增加,53%的學生可以接受,只有1%的學生表示有壓力,可適當減少。

所以通過英語閱讀學習,我們認為我校每位五六年級學生都有了不小的收穫。通過英語閱讀學習,孩子詞彙量猛增,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英語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通過閱讀技能的培養,語感也增強了,學生對英美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熱心的家長對我們英語閱讀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都相當滿意,並鼓勵我們繼續實踐和研究下去。有些家長又給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如,廣泛涉獵英美文化,讓學生更多地瞭解各國的文化。

當然,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目前還不是很成熟,有待於總結和提高。針對工作中的不足,我們會盡快使它完善。以後在英語閱讀教材的選擇上能考慮到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更多地給學生進行語言輸入,尤其是英美文化知識的提高,為學生更好地感悟語言而努力。我們還將繼續深化閱讀教學的實踐和研究,在已取得的教學模式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如何在課堂上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增加語言的輸入量。我們相信,經過不斷的調整優化閱讀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我們的閱讀教學研究一定會更加完善。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5

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積極思維活動,要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策略。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閱讀的效率。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閱讀,利用空餘時間讀一些短篇讀物,英語雜誌,英語作品等,可以選擇具有較強時代性和實用性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報紙,如《二十一世紀報》、《英語輔導報》、《英語週報》,學生可以從中瞭解語言的變化以及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動態,還可以做一些相應的練習,鞏固課堂上所學的英語知識。閱讀可以是隨意的、無特殊指向的、零星的,但必須是持續的。

二、運用整體閱讀法,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採用提問式、談話式、討論式教學法,將課堂教學引向激發——創造性模式。閱讀文章時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閱讀,尋找答案、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閱讀前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篇章結構,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預測性問題,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和討論,啟用學生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網路,使他們處於主動認知狀態,從而產生閱讀的願望和心理準備。不在閱讀前單獨教生詞,而在討論和語境中呈現生詞,並藉此檢測或鞏固學生對單詞的理解。教師在提問時注意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他們有話可談;在討論中,學生獲得了交際所需的語言技能和相應的語言知識,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逐漸培養起獨立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興趣,也要不斷的訓練學生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如何依據語篇情景正確理解句子和詞彙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閱讀教學既教學語言基礎知識,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雙重教學目標。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閱讀是語言資訊輸入的重要手段,是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豐富的英語閱讀有助於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擴大詞彙量,瞭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變得博學聰慧並且熱愛學習。同時,有效的英語閱讀也會提高學生聽說寫等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縱觀近十多年的英語大學聯考試題,不難發現閱讀理解試題佔有最大的分數比例,可謂英語試題的重頭戲。大學聯考閱讀理解題材多樣,資訊豐富,且選材多源於英美國家的圖書,報刊雜誌和網路媒體,英語文章原汁原味,地道純正,具有鮮明的英語文化的特點。因此,英語教師僅依靠課本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是完全不夠的,還應該合理安排時間,有策略地指導學生做課外閱讀訓練,以提高學生心智水平,擴大其閱讀領域,發展閱讀能力,使他們在大學聯考時從容應對不同題材的文章。下面是筆者多年在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選緊扣教材單元主題的閱讀材料教學。

從高一開始,我就把《閱讀訓練》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材料。此書中的英語文章與教材單元話題吻合,或為背景知識,或為深化主題。在每學習新單元之前,我要求學生自己閱讀基礎訓練部分的A,B,C三篇文章並完成其後的選擇題。這三篇文章是有關背景知識的,簡短易懂,學生能快速高效地完成,為學習新單元奠定了基礎。學完課文之後,我利用一節課讓學生讀能力提升部分的三篇文章,它們是對課文話題的拓展。學生利用二十五到三十分鐘的時間讀完並做練習。同時,我在黑板上按順序寫出重要的生詞和短語,學生閱讀時必須找出並能理解它們在語境中的意思。綜合演練篇是《閱讀訓練》中最難的部分,是教材內容的延伸。我在教完了一個單元之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次佈置閱讀任務,並將回答問題和課文填空題佈置成書面作業,這樣既做了閱讀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並且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2.選短小精悍故事性強的閱讀材料教學

要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讓學生具備基本語法知識和分析句子能力,真正培養他們英語四會能力,筆者認為《新概念英語》是很好的選擇。新生入學時,我就要求他們利用週末閱讀《新概念英語》第二冊,每個週末完成四課的學習任務。此書裡的閱讀課文篇幅短,故事性強,生詞少且有中文註釋,學生極易理解。讀完之後,他們聽錄音,然後再跟讀。之後,學生做詞彙和句型練習,擴大詞彙量,掌握重點句型和語法知識。這本書裡最好的練習是SummaryWriting和Composition兩部分,我要求學生把這兩個練習做成書面作業,週一上交,我逐一檢查,選出好的課文概括或小作文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並交流。經過一學期訓練,學生詞彙量明顯增加,閱讀能力有了提高,基本語法知識,句子分析也清楚了許多,這為以後的英語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消除了一部分學生尤其是男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心理。之後,我以同樣方法鼓勵學生繼續利用週末和假期閱讀《新概念英語》第三,第四冊。

3.選優秀英美國家文學簡寫本進行課外閱讀教學

高二假期時,我要求每個學生在假期選讀至少一本英語文學簡寫本(即英漢對照本)。事先,我推薦一些優秀外國作品給他們,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書店挑選感興趣的讀物。閱讀之後,學生要用英語寫出讀後感或故事梗概,字數不限,開學時交上作業供教師檢查。學生們都寫出了自己對故事真實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從中受到的鼓舞和啟發。一部分學生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體會,同時在英語語言表達上能運用課本中學到的亮點詞彙句型和語法知識,我給他們的讀後感加註了評語之後張貼在牆上供學生們閱讀欣賞或發在班群裡分享。閱讀簡寫本使學生接觸到了原汁原味,純正地道的英語語言,提高了他們對英語的領悟能力,瞭解了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節日習俗,家庭生活和自我奮鬥的人生價值觀,並拓寬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經過三年堅持不斷的課外閱讀指導和教學,我深切感受到學生的英語學習發生了很大變化: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更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掌握了閱讀技巧和方法,提高了閱讀速度和英語感悟力;鞏固了課本中所學的語言知識,促進了聽說寫等能力的發展,尤其是閱讀中的筆頭練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起了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的拼搏精神。大學聯考中,學生們對自己閱讀理解得分非常自豪,英語分數成為許多學生單科成績中的領頭兵。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獲得了很強的獨立閱讀能力,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7

一、閱讀材料的選取

在國中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立足於教材的基礎上,我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教學特別是每個單元的reading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瞭解基本的語法、句法知識。可以把它拿出來作為單獨的一節閱讀課進行指導訓練,在有效利用某種方法對課文進行指導之後,我還利用課外的閱讀材料來進行對學生閱讀方法的鞏固訓練,同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課外材料的選擇要根據所練閱讀技巧以及學習階段的不同,選取難易適度、長短適中、題材不同的閱讀材料,作為教材內容的有益補充。利用課外閱讀材料增加詞彙量、鞏固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興趣,最終達到培養閱讀能力的目的。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裡,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常見的閱讀方式有:

1、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係,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係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資訊。

2、跳讀:尋找所需資訊,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3、細讀: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資訊,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絡,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絡,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絡,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係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5、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度,這樣就能瞭解全文的概貌。概讀還有助於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對於這些閱讀方法我們要在閱讀課的過程中一點一點進行練習,每節課選擇一種主要的閱讀技巧讓學生來練習,然後進行綜合運用,不能急於求成。並總結一些做題小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握主旨推斷法。在某些情況下,文中並沒有直接提到與題目相關的資訊,但我們可以通過文章前後的邏輯關係以及暗示來推敲作者的意圖,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以主旨為核心答題。

三、有效的閱讀提問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狀,即一問一答多,獨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學生回答少;直接給答案多,分析過程少。因此我們要設計問題誘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

1、提問設計要設階梯,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我們儘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2、提問設計應有“度”。我們認為這個“度”必須是廣義的,它應該包括提問設計的難度、深度(鋪墊性設問)、亮度(講究感情色彩,抓住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和新接受資訊不適應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提出問題,打動學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點、難點,問得集中,施行濃縮法,加大問題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問設計中的難易度的把握。提問有一定難度,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

3、提問設計要“巧”。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中,教師對題型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從縱向看,它必須考慮因課堂教學流程中各個時機、環節的不同而不同;從橫向看,則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有所區別。這就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說,①要採用多種提問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選擇比較式、填充補續式、追蹤探因式、檢查整理式等。②要講究操作調控方式。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物件、提問的方式、答問的評價等。③要講究提問的邏輯:問題要合理,問域要適度,概念要清楚,表達要明確,答案要未知。在英語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巧” ,越來越顯出其重要作用,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此法必須持之以恆。

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8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訓練他們的閱讀思維,我們提出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在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的題研究以,我們每個成員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我對以下幾點感觸頗深。

一、閱讀材料至關重要

閱讀材料就像我們做美食的食材。新鮮、和口味的食材才有可能烹製出我們喜歡的美食。同樣,新穎、有趣的閱讀材料對於閱讀教學的成功至關重要。

二、教學方法錦上添花

教學方法就象是烹飪大師的廚藝。教師就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烹飪大師。英語閱讀教學過程就是烹飪大師烹製美食的過程。大師們通過對精挑細選好的精品食材進行加工。好的廚藝讓優質的食材變得讓食客們(學生們)愛不釋”口”,全盤消滅。當然,每個烹飪大師的工藝不盡相同,烹製出的美食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三、評價激勵事半功倍

及時、恰當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閱讀結果進行評價。教師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讚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誘發其學習興趣,內化學生的人格,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評價及時。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時機是他們興致高,心裡想做的時候。”所以在堂上,教師的激勵性評價應該選擇在最佳時機,要及時。事過境遷的激勵性評價,對學生是不起作用的。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並取得進步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他們讚許與肯定,激發他們繼續積極主動的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評價應該客觀、公正。既不能把學生說的一無是處,又不能言過其實說成十全十美。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了錯誤時,教師要及時指出並加以糾正,不能還說你回答的“很好”“真棒”,這樣對學生是一種誤導,學生會認為老師是在諷刺他。教師客觀、公正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比如,某個學生的字寫得不好,老師可以這樣說:“你的字寫得很正確,如果再寫工整、美觀一點就更好了。”這樣的評價語言,對學生既起到了激勵引導的作用,又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由此可見,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必須帶有賞識的眼光,必須動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當學生得到老師真誠的欣賞與肯定後,他們會充滿自信,自我激勵,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