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民族舞>

民族舞之身段、身法以及韻律之間的區別

民族舞 閱讀(1.04W)

在學習民族舞的時候,要學到形準神似、神形兼備的民族特色,就要更深一步探索它的韻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民族舞之身段、身法以及韻律之間的區別,希望能幫到大家!

民族舞之身段、身法以及韻律之間的區別

1、身段是傳統戲曲中的專有名詞,是傳統戲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戲曲唱、念、做、打的“四功”中,不論那一功都有由內而外、通過形體來表現情節、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動作。從最簡單的比擬手勢到複雜的武打技巧,都蘊含著極豐富的舞蹈動作,這些都稱之為身段。在傳統戲曲中,有不同行當的身段,有文和武不同性質的身段,有結合一定情節表演性的身段,有結合道具、服飾組成的身段,有通過武打、技巧構成的身段……

身段一詞從字意來講,“身”是指身體,“段”當術解。簡而言之,身段就是形體動的藝術,側重指外部的舞蹈技術;當然身段也含有表演因素。戲曲身段經過不斷繼承和實踐,在不斷創造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血路藝術程式,它的一舉一動都有尺寸,一看一望都有規定。因此在塑勢造型、形體動作、比擬手勢、步法行進、眼法傳神上都有它獨特色彩的身法韻律。身段總的說包括神和形兩個方面。形是客觀存在的外部舞蹈動作,神是表達內在感情的手段。神,廣義地講是通過內在感情表露在形體上的神態,也是形的動作依據。從外部技術來講,神又是指眼神的運用,神和形的凝結才產生身段的身法韻律。神無形則不顯,形無神則僵死。這種神形兼備的舞蹈動作,就稱之為身段。

2、身法:

簡單講就是身體動的方法。在身段中,把身體劃為“兩軸三面”:以腰為大軸、頸為小軸;頭、胸、小腹為三面。在身體動勢變化時,大軸運身、小軸運神(眼神),以“兩軸”支配“三面”,術語講“以腰為軸、四肢為輪、軸轉輪動”,形成以腰為源,以腰為操縱上下身的總樞紐。腰是身的主要部分,身是指揮四肢的,所以在手、眼、身、法、步中,雖然各自有法,但常以身法概括手、眼、步。身段動律要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動全動,脈脈相通。手、眼、步三法的任何區域性動,都要服從與身法,所以身法也是四法的總稱。下邊把四法簡單介紹如下:“手法”包括各種手型姿態。有欲攤先按,欲拍先提,欲託先端,欲推先合的各種變化方法;有欲指先活腕,指行身必隨,活腕圓指的指勢方法;有晃手身移,掄臂開合,揉球活肩的手臂運用方法;有手、眼神徐徐延長的送神;有訓練眼神集中、眼神穩定的凝神;有以眼球迅速鄞上下、或左右、或環轉靈活的運神;有利用眼瞼一閉一開的眨眼、展眼舒眉的傳神;有眼隨手,眼神上下虛、左右褥的用神等方法。“步法”包括各種腳的位置姿勢;慢步劃弧行走的步溘;圓場快跑的步法;雲步碾走的步法;有轉身運步的步溘;有轉換虛實的步法等。

身法從動態上可分為七種動勢,計有衝、移、伏、靠、擰、傾、長(音掌)。現把七種動態說明如下:“衝”,是以上身的胸向前推出的動勢,在身法“衝”時要從胸大半側向前“留八藏二”,就是身體八分向觀眾。例如用手示意向前進時,手伸,身隨之前衝,這就是以身法加深手勢。“移”,是身體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的擺動。例如用形體表現運望時,以上身左右移動來表現遠視。這就是以身法來助視,逢左必右的迂迴指勢,要以身移動使線形柔和而延長,身法的.“移”,多以肋帶身和,術語叫“衝肋”。“伏”在身法中有高低、起伏對比,伏不同於低,伏要胸向下,體前屈,身法“伏”要塌腰揚胸,例如老鷹展翅的上身就是伏。“靠”,上身以背向後貼為靠,術語說“前衝,後靠,左移,右擺”。身法的“靠”要以肩領身稍移然後靠。“擰”以腰為軸,上下身做相反轉,使胸面、小腹不停在一個方向上。擰又分大擰和小擰,小擰轉胸,大擰合腿(就是上身轉動時,下身不動,使兩腿成交叉狀合在一起,例如“臥雲”)。“傾”,歪斜的意思,這裡指身向左右偏斜,身法的“傾”,多是傾肩鬆腰,衝肋。“長”,是高起來,身法的“長”身要求收腹、劍臀氣上揚,抻身、拔腰由衝、擰、傾組合身法“擠”(就是擰身傾肩前衝),有衝、移、靠三者組合的“晃”,有由伏與衝組合的“探”,有以肩劃8字擰傾組合的“緩”……等。

3、韻律:在身段中常以“韻律”二字來要求身段的準確性和濃郁的民族特色,韻律在身段在是極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外部形體動作的要領和規律。用生理來比喻,形體動作是肢體,韻律比如血液,血液

停止流動,肢體便僵死。術語講:“無韻則神死,少律則風格無”,韻律是衡量身體風格的標尺。練習身段時經常以“韻律有無”來評價身段的優劣,以“缺少韻律”說明風格之不純。

韻律從語言來,它是含在字裡行間的,是字的韻腳,行的格律。從身段來講,它是含在神裡形間的,是神的韻味,形的規律。身段韻律就含在身法之中,它是神和形在一定規律要領下、統一協調錶現的整體。身段的“律”就是指的身法運用的規律。例如:逢開必合的規律,擰中寓傾的規律,身法迂迴的規律,轉體留意的規律,靜中顯動的規律,動中有勢的規律、塑形用線的規律……等等。律是外部手、眼、身法、步規定的做法和規格。韻是指內心表現在形體上的神韻。律是有形的,韻是無形的。韻包括了意、氣、勁、神幾個方面。

“意”從廣義講是內在思想意識,從身法講是內在動作的感覺。例如做劍刺、刀劈的動作,身法講“刺者抻,劈則夠”,抻和夠是身法的規律,同時刺和劈都要有動的感覺,象是觸在物體上的真實感,這就是用意。“氣”在這裡指呼吸的運用,在身法中講究用氣,以用氣來加深身段舞蹈的形象。身段口訣講,“驚者上提,氣者沉”,這是提氣和沉氣。長身必須提氣,單腿重心就必須用沉氣增加腿的力量,使重心穩定。手臂開合,身體起伏,就要隨開合、起伏而呼吸,用“開吸合呼”來助勢,使形象更鮮明。只有外在的律,沒有意、氣助勢,不論身法規格做得多準確,也會做到沒有韻味。氣又可分為提、沉、鬆、偷、浮、閉……等,提氣是把氣提到胸部要立腰收腹。沉氣是氣沉到小腹。鬆氣是以鼻自然均勻地呼吸。偷氣是快速用鼻口同時吸氣。浮氣是使呼吸急促。閉氣是氣暫時的停頓,使氣穩定。“勁”,一般解意,一是力量的勁,一是精神情緒的勁,勁有多種,有屬於性質方面的剛脆勁,柔韌勁;屬於發力方面的寸勁,爆發勁,合聚勁;屬於心理狀態的內勁、蓄勁、含勁;屬於速度的突變的勁,漸變的勁;身體各個部分又有各種不同的勁。“神”在這裡解釋神態和眼神。神態是用思想感情表達和體態反應,而它又是和眼神緊神相連的。關於眼的用神可參看眼神,除此之外還有表演上的眼神(外部用的眼神)。如遠望高,近瞧低,對面看鼻;悲盱、怒之睜。神從整體講是意、氣、勁的總和。綜上所談,韻體會,多分析,對身段學習要明其墼,得其勢,精其義才能得其法。學習身段除摹擬形象外,要立意、用氣、求勁、找神,才能使身段的民族風格更純,民族的身法韻律更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