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民族舞>

蒙古族舞蹈的動作和技巧

民族舞 閱讀(2.92W)

作為草遊牧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 蒙古族民間舞蹈,具有很多蒙古族獨有的動作和 技巧,這些散發著濃原鬱草原氣息的舞蹈動作,無不 來自蒙古族在大草原環境下生活的磨礪。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蒙古族舞蹈的動作和技巧,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族舞蹈的動作和技巧

  一、上肢的動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上肢動作比較豐富,包括 手部動作、臂部動作、肩部動作。 在蒙古族的早期,舞蹈動作還不是太 豐富,舞蹈形式多為集體舞,在部落重大集 會時,整個部落的人們都會“繞樹而舞”,動 作就是簡單的拍手、揮手、頓足、轉圈等。 這些簡單的動作一直延續至今,如著名的 “安代舞”的舞步主要以“頓足”、“拍手”、 “揮帕”為主,手帕是“安代舞”的主要道 具。在內蒙古額濟納旗、新疆蒙古族聚居 區等地流行的“託普修爾舞”,其表演形式 則是在樂器伴奏下跳舞,動作特點是繞臂、提壓腕和抖手,同時整個身體上下輕微顫 動,這些動作都極具蒙古族特色。蒙古族民間舞蹈經常 出現鷹擊長空、鴻雁高飛、天鵝翩翩的舞姿 形象,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鷹》 等。蒙古族舞蹈的男子動作技巧,經常模 仿鷹擊長空、展翅翱翔的形象,動作特點是 抖肩、昂首挺胸、雙臂舒展,模仿雄鷹在高 空飛翔的動作,使手臂呈波浪式擺動,表達 了蒙古族人民豪放博大的胸懷和頑強的生 命力。

“筷子舞”和“盅碗舞”是鄂爾多斯草原 上廣為流傳的蒙古族傳統舞蹈。由於要在 狹小的氈房中表演,限於室內的空間,舞蹈者道具較為簡單,多為筷子、酒盅或瓷碗等 小巧的物品,動作也較為簡單,沒有大幅度 的跑跳等動作,姿態多為坐姿、蹲姿和 跪姿,手拿道具,以上肢動作為主,通過手 部、臂部、肩部和腰部的動作變化形成舞蹈 動態。筷子和盅碗等道具在舞蹈中通過舞 者按照一定的節奏敲擊或碰撞,發出美妙 的聲音,配合伴奏音樂形成節奏,表現了蒙 古族舞蹈編創者的藝術智慧。 蒙古族舞蹈中上肢動作主要來源於對 鷹、雁、馬等動物的模仿,因為這些動物對 草原牧民來說是最熟悉、最重要的。馬是 他們必需的交通工具和生活夥伴;雁的南 去北歸告訴牧民季節的更替;鷹的凶猛自 由是蒙古族崇拜的物件。這些日常生活生 產中的因素深深地影響著蒙古族舞蹈。

  二、下肢的動作技巧

在蒙古族的傳統民間舞蹈中,由於牧 民日常居住在空間狹小的氈房內,在舞蹈 時限於空間,不能大範圍地移動腳步和跳 躍,所以下肢動作受到限制。而腰部以上 身體各個部位的動作技巧比較豐富,尤其 是手臂和肩部的動作成為蒙古族舞蹈的一 大特色,這是生活環境所決定的。蒙古族人民是天生樂觀、能歌善舞的 民族,他們有悠久的舞蹈傳統。《多桑蒙古 史》記載:“忽圖剌汗率部進擊篾兒乞部時, 曾禱於樹下,若勝敵,將以美布飾此樹,後 果勝……率其士卒,繞樹而舞。”“繞樹而 舞”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其下肢動作就是 蹬踏、頓足、走步、轉圈,舞蹈動作相當簡 單,但蒙古族人民卻樂此不疲,史料記載, 古代蒙古人跳舞竟然“直跳出沒脅之蹊,沒 膝之塵”。繼承這個傳統的是“安代舞”,它 是草原上特色最為鮮明的舞蹈,舞蹈動作 熱烈奔放,氣勢雄健、粗獷,主要以頓足、踏 步、跳、轉等下肢動作為主,跳起來激情四 射、熱情高漲。

遊牧民族需要常年騎馬,蒙古族人和 馬共同生活、不離不棄,馬在蒙古人生活中 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傳統蒙古族舞蹈 中,很多動作都是模仿和表現馬匹的動作 形態的。這些動作被稱為馬步步法,它是 蒙古族舞蹈特有的動作技巧。蒙古人長時間的馬上生活動作 也被融進舞蹈動作當中,像“打馬揚鞭”和 “單勒馬”等動作就是表現蒙古人在駿馬上賓士的颯爽英姿。由於馬上動作表現在舞 蹈中動感更強、更有氣勢,所以跟馬有關的 動作在蒙古族舞蹈技巧中佔有相當大的比 重,下肢的舞蹈動作的設計也以模擬人體 在駿馬賓士時的狀態為主。

  三、體態的動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的體態動作特徵主要模仿 駿馬馳騁的動態和繼承蒙古族傳統集體舞 蹈的步態。在蒙古族古代部落舉辦的盛大聚會 上,經常以跳集體舞為慶典儀式。在古代, 產生部落首領對任何一個部落來說都是重 要事件。蒙古族在選舉首領後就要舉行慶 典,慶典的高潮就是全民大跳集體舞蹈。《元朝祕史》中記載了一段古代歷史事件: “全蒙古,泰赤兀惕,聚會於斡難之豁納黑川,立忽圖剌為可汗焉。蒙古之慶典,則舞蹈延宴以慶也。既舉忽圖剌為可汗,可豁 兒豁納黑川,繞蓬鬆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脅 之蹊,沒膝之塵矣。

蒙古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是遊牧,草原 地廣人稀,牧民們需要不斷地更換草場,人 們聚少離多,生產和生活方式單一,乏味寂 寞。在單調的遊牧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為 了排解寂寞,蒙古人逐漸創造了特點鮮明 的民族舞蹈,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草原文 化。在長期的發展和演變之後,蒙古族舞 蹈的動作造型形成了基本的姿態――站 姿:雙手一位,臉向八點斜上方,開肩、屏息 挺胸、腳站四位,胸間一點,腰微後傾,抬 頭、目視遠方。此基本姿態舒展、挺拔,給 人以開闊、端莊的感覺,舞蹈動作族 傳統精神氣質的外化,而蒙古族豪邁的精 神氣質是長時期的遊牧生活所積累的。

總之,無論是四肢的動作技巧 還是整個體態的動作技巧,無不體現著蒙 古族深厚獨特的草原遊牧文化,蒙古族舞 蹈的動作和神韻都是典型的蒙古文化氛圍 的反映,體現了蒙古族傳統的審美意識。

  四、特色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彙,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盅碗舞,舞姿質樸簡單,沒有嚴格的規律動作。

二是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檯面)。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在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彙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三是安代舞。

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式,都由“博”來主持。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興安地區帶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復存在,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裡、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衝跑、翻轉跳躍、凌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等,這些優美瀟灑的動作,融穩、準、敏、輕、柔、健、美、韻、情為一體,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四是查瑪。

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查瑪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於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讚。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雲遊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範,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一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的動作沉穩獷悍,神態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奏明快,不拘形態,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某些規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於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範,確定名稱。

五是科爾沁“博”舞。

“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後即日漸衰落,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於科爾沁草原。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於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徵。

科爾沁地區的博舞動作基本相同,但風格各異,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柔相濟,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個別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細膩柔媚,別具風韻。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博們在行博時都須頭戴沉重的銅製五佛冠,腰扎九個圓形銅鏡,身著法裙、法服等;行博過程中要做出顫腿、扭腰、旋轉、跳躍等動作,並且能夠對神鼓、神鞭、銅鏡、寶劍、腰刀等運用自如。粗獷、熾烈、顛狂的激情表演是科爾沁博舞的獨特風格。

  五、種類

安代

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是古代"踏歌頓足"、"連臂而舞"、"繞樹而舞"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裡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裡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解放後廣大舞蹈工作者通過蒐集、整理、改編、創新,使古老的安代發展為反映生活,表現時代的新的藝術形式。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廣場上自娛性的集體舞,一種是在舞臺上表演性的。

頂碗舞

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佔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裡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子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有雙手胸前交叉擊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雙手胸前擊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轉圈打擊地面蹲轉;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順著打腿,再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腳下舞步有平步行進與後退,亦有點地步行進後退,或各種轉和跳躍動作隨舞者即興而做。筷子舞凝結著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盅子舞

流傳於鄂爾多斯的一種舞蹈。每逢佳節、喜慶歡宴之際,人們在酒足食盛之時,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來,以表達喜悅之情。每一隻手持兩個盅子,擊打出各種快、慢、碎、抖等聲音,隨著音樂舞動的雙手用盅子擊打出各種節奏。動作有雙手橫繞八字,上身隨左右八字(阿拉伯字)亦左右擺動;雙手上、下、左、右十字形擊盅,身體隨手上下起伏;雙手由裡向外或由外向裡劃圈;雙手向舞臺位置的二點或八點抖盅,身體隨手起落,臉和視線與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側,哪一側的耳朵便隨身探過去聽盅聲;繞圓動律一一手在頭上方另一手在身前側由裡向外繞圈;雙手從身後向一旁慢慢擺出,動作範圍在胯旁為小,在身體的正旁為中,一手至頭上一手在腰後為大,依次左右做即謂橫擺扭動律。 下身動作有雙腿跪著,亦有迂迴步等各種舞步伴之。頭可頂碗、也可頂燈。舞得端莊質樸,韻味持穩雄惲,剛柔相濟。

角鬥

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跤之鄉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跤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眾的喜愛。表演者要穿特製的服裝,身著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跤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紮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作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跤的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普修爾樂舞

又稱託普修爾樂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語跳民間舞稱為貝.貝伊勒,漢語意為身體的律動。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準格爾、陶爾扈特、杜爾別特、和碩特,每一個部落都有極其豐富的民間舞蹈,他們具有一種古老的兩根弦的彈撥樂器名叫託普修爾,按巴拉特蒙古的習俗,託普修爾一響必隨之貝·貝伊勒,貝·貝伊勒必在託普修爾的樂聲中進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間舞蹈又 稱託普修爾樂舞。託普修爾樂曲較完整儲存下來的有12—17支曲,以內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稱和不同的動作和跳法,如黑吉馬、育老人、慢撤布林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間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有表現勞動的,如剪羊毛、趕氈、擠奶等;有表現日常生活的,如梳頭、照鏡、戴頭飾等;有模仿飛禽走獸的,如鷹展翅、山羊跑跳、走馬、駱駝步等;有模擬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與帶道具2種,帶道具的有頂碗和雙手各拿一雙筷子跳。手拿託普修爾邊彈邊跳,其動作中除硬肩、聳肩、轉身之外有反彈託普修爾的舞姿和動作。跳法有達勒勒恩貝伊勒(招手式,指提壓腕動作)、敖德勒恩貝伊勒(纏繞式跳,指繞臂動作)、阿查貝伊勒(託重而跳,指甲用雙腿抱住乙的腰部,乙託著甲,二人面對面跳),整個舞蹈貫穿繞圍動律,以雙滕微微顫動,典型動作:硬肩、聳肩、壓提腕、抖手、繞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對舞中動作即興中可千變萬化。

圈舞

蒙古族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