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小知識:語言表達的藝術

播音主持 閱讀(2.97W)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有較高的語言藝術修養、廣博的學識、敏捷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口才。因為每檔節目,主持人總是首先亮相,並且穿針引線、貫穿始終。可以說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直接關係到節目的質量和播出的效果,對受眾起著示範、引導、薰陶的作用。因此,節目主持人必須時刻注重語言能力的提高和素質的修養,以更好地適應本職工作的需要。

播音主持小知識:語言表達的藝術

  一、語言能力是節目主持人主持創作的基本要素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載體。因此,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著與受眾的溝通,影響著節目的程序、質量和品位,影響著傳播效果。

當今一批現代藝術家和節目主持人,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藝術風格。像中央電視臺趙忠祥的自然、親切、莊重、平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方明的瀟灑、自如、真摯、流暢的藝術風格,都贏得了海內外受眾的普遍好評。還有一些主持人,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清麗委婉,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潑辣俏皮,都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節目主持人的知識結構都因所學專業與治學的範圍不同而有所側重;每一個節目主持人的性格、聲音、語調也有所不同,或外露、或內向、或纖細甜美、或明亮醇厚,或偏快、或偏慢等。雖人有各異,但作為一名主持人應該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最終創立自己獨特的語言藝術風格。

當然,語言藝術的創造並不是自己閉門造車,硬造出只有自己能懂的一套語言,而是運用普通的話語,經過千錘百煉,給語言注入新的生命,使其產生出具有個性色彩的新光芒。

 二、語言藝術修養是節目主持人必備的基本要求

主持語言作為語言藝術有著自己的規律和特性,節目主持人應熟練掌握這些規律和特性,並以此規範自己的主持語言,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

  (一)規範性——資訊傳播是否準確的關鍵

1.發音應準確、規範。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節目,除了少數外語節目、少數民族節目以及極少數的地方語言節目以外,絕大多數是使用普通話來主持的。作為節目主持人,普通話發音準確是其必備的基本素質,因為受眾是從你的語言中接受資訊的,資訊的傳遞是否有誤,與節目主持人能否讀準確一個詞的音節關係十分密切。

2.語言應遵循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節目主持人語言強調的是自然的口語,但又必須注意超越生活口語。口語較之書面語顯得散亂,缺乏邏輯性,在語法上會有成分殘缺、結構斷裂的不規範現象,但也有它的靈活性。主持人應將平實、隨意、精巧的生活口語與規範的語法要求有機地結合,使其既具有生活口語的靈活性,又具有書面語的邏輯性,唯此,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

3.習慣用語的規範性。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比如“高興得一塌糊塗”、“那麼”等等。有一檔地方臺的談話節目,40分鐘的節目時間裡,主持人說了18個“那麼”,這樣的節目即使內容再精彩,主持人的音色再優美,其傳播效果也是有限的。節目主持人必須使用規範的、受眾能夠普遍接受的習慣用語。好的語言習慣不但不會削弱傳播效果,反而能起到突出個性為節目增色的作用。

  (二)交流性——資訊傳播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語言是主持人與受眾交流、溝通的橋樑和紐帶,使資訊得以傳播反饋。所以,主持人的語言要有很強的交流性:

1.主持人與受眾的交流。主持人主持的節目是給聽(觀)眾聽(看)的,聽(觀)眾應該是主持人心裡的目標。有一位著名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曾說過,我在主持節目的時候,總是喜歡盯著話筒看,因為在我的潛意識裡,它就是我的聽眾,是我的交流物件。在這樣強烈的交流感的支配下,主持人的語言就自覺地帶上了物件色彩,而受眾也能夠從主持人的語言中真切地感受到這種交流感,從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2.主持人之間的交流。如果說主持人與聽眾的交流還帶有一定的虛擬性,那麼,主持人與主持人之間的交流則完全是兩個客觀主體之間的交流了。他們之間互為物件,基本上不分主輔。被譽為黃金搭檔的中央電視臺原“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趙忠祥和楊瀾,一個博學醇厚、老成持重,一個機敏聰慧、青春活潑;一個言語不多但字字珠璣,一個快言快語恰當靈活,兩個人你迎我接、語流順暢、語鏈清晰、環環相扣、互為補充,堪稱主持人之間交流的典範。當然,主持人與主持人交流的過程中也應注意到受眾的存在,兼顧與受眾的交流,這是節目主持的最終目的所在。

主持人語言的交流是多向的、立體的,如同一個線頭向外輻射出許多條線,每條線有粗有細,有平行有交叉,主持人就是要抓住這個線頭,將縱橫交錯的線條按節目的需要排列組合,推動節目的進行,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

  (三)個性——語言風格形成的主要條件

“不同的主持人,由於欄目不同、自身修養閱歷不同、音質不同、語言習慣不同等等,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語言風格。”這就是主持人語言表達上的個性。

語言的個性首先體現在聲音的個性上。聲音是一個主持人區別於他人的首要標誌。由於發聲器官構造上的差異,每個人的音質音色生來就有別於他人,只要發聲器官沒有毛病,就具備做節目主持人的聲音條件。當然,適當的發聲訓練是必要的,它可以增加聲音的美感。因此,一些初涉主持工作的新人總希望通過外在的手段把自己的聲音訓練得如同著名主持人一樣,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你就是你,你的聲音就是你的個性,是獨一無二的。總的來說,節目主持人的聲音女聲應柔和、純淨,男聲應醇厚、利落、清晰。

主持人語言個性的關鍵還體現在語言風格上。語言風格的形成與主持人的性格特點、知識修養以及語言習慣等有著較大關係。性格外向的主持人,語言熱情大方爽朗輕鬆;性格內向的主持人則含蓄內斂引而不發;文化內涵深厚的主持人辭采飛揚書卷氣濃郁。主持人的性格、修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言風格的形成。有的人喜歡使用成語等文學色彩較濃的語言,顯得很有文采;有的人喜歡使用歇後語等來自民間的通俗語言,顯得有生活氣息;有的人細聲慢語娓娓道來;有的人快言快語節奏急促。不同的語言習慣造就了不同的語言風格,而主持人的語言個性也因此凸顯出來。

  (四)審美性——綜合傳播效果的最終體現

1.廣播電視節目是一種文化產品,其節目主持人及其創作的基本手段——主持語言,是貫穿節目始終,與節目不可分割的整體,同樣也處於被欣賞的地位,具有審美的作用。但是,主持人語言的這種審美性是能動的。在受眾面前,它是作為審美客體出現的,而在節目製作過程中,它本身又是一個審美主體,以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經驗不斷地修正審美意向,提高自身的審美價值。受眾在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節目時,常常被主持人優美的語言、動聽的聲音和豐富的表情所吸引,從而在獲得資訊的同時產生審美想象,得到美的享受。

2.口語修辭向來為許多節目主持人所忽視,有些節目主持人為迎合受眾通俗化大眾化的審美觀點,將生活口語不加修飾地搬進節目裡,滿口大白話、俗俚語,這就失去了主持語言的藝術美。強調主持人語言的生活化,並不是要把原生態的生活口語直接作為主持語言來運用,而是要經過一番適當的規範修飾之後,再訴諸於受眾,達到整體的`和諧美。否則,如何稱之為語言藝術呢?

  三、節目主持人提高語言藝術修養的基本途徑

  1.提高文化品位,注重知識積累。我國古代思想家王充說過“人有知學,則有力矣。”英國哲學家培根也說“人有多少知識,就有多少力量。”良好的文化素質是節目主持人智慧的源泉、魅力的根本,是節目主持人職業生命旺盛持久、青春常駐的祕密所在。因此,節目主持人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廣泛積累知識,提高文化素質。

  2.豐富人生閱歷,增加人生體驗。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強調實踐經驗在學習成才過程中的重要性。節目主持人不僅需要運用書本知識,還要將自己的人生體驗滲透其中。熱愛生活,珍愛生命,一生的酸甜苦辣都會成為一筆財富,這是藝術家創作的源泉,也是主持人與受眾交流溝通的心橋,是增加主持人的真實感、可信度的重要因素。

  3.規範語言,提升美感。規範,一般人們只侷限於字音的準確,而無視它應該作為審美的基礎。我們一再強調,只有資訊共享,認知共識,才可能產生愉悅共鳴。普通話的審美價值,具有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認同。雖然在推廣過程中,時時遇到阻礙和干擾,但它頑強的生命力,處處表現出它那簡潔準確、深刻優美的品格,常常顯示出它那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達到審美層面的民族化風格化和意境美。方言雖具有其特殊的審美意義,帶有很濃厚的地域色彩,那只是邊緣文化的一隅,不能作為語言的主流形態。不過,普通話自身也有規範與否的問題,並不拒絕取其精華。

  4.形成語言風格,增添藝術魅力。獨特的語言風格代表了一個節目主持人鮮明的個性,是主持人成熟的標誌。主持人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探索積累、錘鍊昇華的過程。只有當你全身心地融入到節目當中,關注社會生活,用心思索感悟,真誠服務受眾,你的創作個性就會漸漸凸顯和形成。一些優秀的主持人,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成為觀眾喜愛的富於個性的主持人。

語言藝術修養是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駕馭節目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直接關係到節目的質量和播出的效果,對受眾的語言面貌和水平產生著耳濡目染的影響,這是任何傳媒都無法替代的。只有成功創造出個性的語言表達藝術,把豐富多彩、富有內涵的文字變成語言表現給社會大眾,才能使節目內容深入人心,也必將為節目主持人增添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