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形體>

身體各部位的形體訓練技巧

形體 閱讀(2.61W)

形體訓練是愛舞者的基本基礎,也是靠近專業水準的必修課,因為舞蹈是通過肢體的動作來傳情達意的。我認為,形體訓練要從正確的站姿,身體的方向,動作的姿態,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幅度,速度,靈活度和身體控制的穩定性等各方面來培養。通過訓練,提高身體各部位的機能,從而既達到了健身的目的,又愉悅了心情。

身體各部位的形體訓練技巧

  頭的訓練:

1.傳達感情:低頭——思索,歪頭——活潑,抬頭----盼望;

2.在旋轉和翻身中能產生動力和速度。頭的動作大致分為:低頭,仰頭,擺頭,轉頭,涮頭。作頭的動作時,要以頭頂來確定要找的方向,不要用下頜。

  肩的訓練:

肩是手臂運動的根,肩的柔韌性和靈活性直接影響著動作的舒展和幅度。肩的動作可以獨立表現(如蒙古舞)。肩的動作大致分為:提肩,壓肩,裹肩,展肩,前後轉肩(裹,提,展,壓連起來就是後轉肩)等。 手臂的訓練:

  手臂的訓練包括手、手臂(小臂和大臂)兩部分。

1、手在舞蹈中的動作和姿態,是最富有細膩感和感情色彩的,是最有特徵的一部分。所以說“手舞足蹈”一詞說明了手在舞蹈中所起到的重要性,特別是中國舞更強調手的動作。手的位置構成了動作的最基礎的框架和方位。

2、手臂有多種風格的表現,還承擔著平衡和協調的作用,特別是旋轉、跳躍和翻身時,起到了發力、平衡和協調全身動作的作用。手臂訓練時特別強調,要細緻,形態要特別準確,要強調手和手臂的協調配合,和動作的協調配合。

手的訓練,先從手型入手,舞種不同手型不同。以中國舞為例,手型分蘭花指、虎口掌、芭葉掌、空心拳、實心拳、單指、劍指等。基本手位又分為,準備位(背手位、插腰位)、山膀位(單、雙山膀)、託掌位(單、雙)、按掌位、斜託掌、託按掌、山膀按掌、提襟、蓋掌、撩掌、揚掌(也叫分掌)等。(訓練方法略)

注:腰、腿的訓練和舞姿與控制的能力在下部分探討。

  腰的訓練:

腰的訓練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腰的動律直接影響著舞蹈的風格和語言,它具有很強的表現性。腰的軟度和幅度是決定功夫的好與次的標記。常言道:“練功不練腰,終身藝難高”。比如: 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是“身韻”,“身韻”的基本元素如:提、沉、含、腆、仰、旁提、衝、靠、橫移、平園和立園等的技術特點都是以腰為軸,力發於腰,並且這些動律都是從內心的呼吸中帶出來的。可見腰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我們把腰分為上、中、下三截:胸腰(頸椎和胸椎的部分),中腰(胸以下和胯以上的部分),板腰(胯的部分)。

腰和技術技巧是緊密相連的。例1.點翻的動作要經過前腰(前曲)、右(左)旁腰、後腰、左(右)旁腰的過程;例2.踏步翻身的動作要經過前腰、旁腰、板腰、旁腰和前腰的過程。所以,踏步翻身是在中腰和板腰的基礎上完成的。

提:在“沉”的狀態上,慢慢的`深吸氣,使氣息均勻的由小腹提至胸腔,帶動腰椎、胸椎、頸椎一節節的拉開。

沉:在“提”的狀態上,慢慢呼氣,使氣息沉到小腹,同時帶動腰椎,胸椎,頸椎一節節下壓。

含:在“沉”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胸部的“含”、“收”,使上體前屈,腰部形成拱形,眼可看到腹部。

腆:也稱“展”,雙肩向後掰,胸向前探,頭微揚,肩和胸完全展開。

仰:頭和胸向後彎曲約25°,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胸腰”。

旁提:在“提”的過程中,一側的腰部發力,使同側的肋部向上提,上身呈彎月狀,並向旁提一側微轉腰。

橫移:先“提”,然後在“沉”的過程中,上體向旁橫向移動。

中國古典舞是劃圓的藝術,它講究“兩軸三面”的子午線,樂之韻、詩之韻和舞之韻,三韻合一是中國古典舞的韻味。

  腳的訓練:

一切舞姿和技巧都和站姿有著密切的關係,“站”的訓練有一種對抗的、矛盾的關係(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