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乒乓球>

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術要領

乒乓球 閱讀(5.78K)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又稱近臺的快抽技術,是乒乓球運動中攻球的一種方式,通過不同的乒乓球技術,來對球進行拍、抽、旋轉、搓等動作。那麼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些基本的運動常識,其中還包括了乒乓球發球技術的注意要點。

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術要領

攻球技術從大的動作上來說可以分為正手和反手攻球兩種型別。攻球是快速進攻中最重要的一項乒乓球技術,殺傷力極強,是贏得比賽主導權及分數的關鍵。

  簡析乒乓球的正手攻球技術

正手攻球的基本站位

基本站位姿勢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後(以右手為例),一般情況下球拍置於腹前,重心在兩腳之間,稍向前傾以利於起動。收腹、含胸,膝關節略有彎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較高的重心。

正手攻球的重心移動

當來球接近球網時,伴隨手臂開始進行重心移動。在重心移動時,腰部略有轉動,但不要轉動過大,只要感到身體的重心在右腳上就可以了。

重心移到右腳後,肩略有下沉。腿部彎曲,但不能彎曲過大,以免重心過低導致發不上力。在重心移動過程中腰腹部要收住,保持緊張的狀態。重心在全腳掌略靠前的外側,這樣可發揮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正手攻球的引拍

在重心移動的同時,球拍經腹前向右斜後下方移動。並且要自然。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體右側腰部下方,肩部要保持適當的緊張。

不能把肩部完全開啟,這樣會影響動量轉遞。手臂放鬆,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說手臂不能完全伸直,這樣容易造成僵硬。

在引拍過程中,一個致命的問題是向後拉肘,或向上抬肘,這樣極大的影響發力。在整個引拍過程中,肘關節幾乎始終與手在一條直線上。

如果在前後方向上超過手的位置,那引拍就有問題了,其順序是前臂帶動肘關節來移動,不能是肘關節拉著前臂做推動。在引拍過程中,上臂與身體的距離要開啟,大約有一拳的距離。

正手攻球的引拍的發力

發力是一個動量傳遞的過程。其傳遞的基本原則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傳遞,由身體的下方向上方傳遞,由身體的近端向遠端傳遞。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以右腳的外前側向前上方蹬地開始,重心逐漸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髖關節、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後作用於球拍擊球的一瞬間。

在這個過程中,髖關節要適當前頂,腰部和腹部收緊,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擊球的一瞬間要有內收動作,手指在擊球一瞬間抓緊球板。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正手攻球的揮拍與還原

球離開拍後,手臂還要繼續揮動一段距離,我們把這一段叫做隨勢揮拍。其作用是緩解手臂發力運動的慣性作用,對增加球的力量沒有什麼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否則動作將不夠連貫和自然,影響協調性。

有關還原的位置,要根據下一板球的擊球情況來選擇。正手位擊球還原時的重心就要偏向右側,以節省下一板進攻的時間,球拍置於開始時的腹前右斜下方位置。

  常見的正手攻球動作要領

側身正手攻球

首先在迅速移動腳步到側身位置,身體側向球檯,左腳在前,右腳稍後,上體略前傾並收腹。擊球時,根據來球情況,可以在側身位置用正手近臺攻球、中臺攻球、臺內攻球、拉球和扣球等技術擊球。

正手攻中的放短球

身體靠近球檯。擊球前做攻球姿勢,當球從檯面彈起時,手臂前伸迎球。來球如下旋很轉,拍面應後仰,觸球的中下部,快搓過網;來球如不轉,則拍面與檯面近乎垂直,常用借力或減力觸球的中部,不要求主動發力。

正手攻中的殺高球

兩腳開立,右腳稍後,身體右轉,手臂向右後方拉開,重心支撐點放在右腳。擊球時,上臂從下向上做環形揮動,拍面前傾,前臂和手腕同時下壓,在頭與肩之間高度擊球的中上部。擊球后,手臂隨勢下壓揮拍至左側,上體配合左轉,重心支撐點移至左腳。

正手攻弧圈球

回擊加轉弧圈球(快帶),可在來球將著臺時拉開手臂,球剛彈起即揮臂向前下方迎擊,拍面前傾與檯面約成60度,擊球的中上部。

正手攻中的滑板球

擊球前,重心支撐點放在右腳,左腳在前,身體略向右轉,球拍置於體右側,手臂由右向左前方揮動,在高點期觸球左側面,觸球瞬間順勢向左滑拍使球左側旋。擊球后,重心支撐點移到左腳。

正手近臺攻球

直拍正手近臺攻球時,(以下均在右手握拍為例),身體靠近球檯,右腳稍後,兩膝微屈,上體略前傾。擊球前,引拍至身體右側成半橫狀,上臂與身體約成35度,與前臂約成120度。

當球從檯面彈起時,手臂由右側向左前上方迅速揮動,以前臂發力為主。擊球時,食指放鬆,拇指壓拍,使拍面前傾並結合手腕內轉動作,在球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

橫拍近臺正手攻球時,前臂和手腕成直線並與檯面接近平行,拍柄略朝下。擊球的時間、部位、拍面角度及手臂揮動方向基本與直拍相似。

正手攻中的扣球

兩腳開立,右腳在後,重心支撐點在右腳。擊球前,身體略向右轉,引拍至右後方成半橫狀(直握拍拍端略朝下,橫握拍拍端略朝上)。擊球時,上臂帶動前臂由後向前用力揮擊,結合右腿蹬地和轉腰力量在高點期擊球。

來球上旋,擊球時拍面稍前傾,擊球的中上部;來球下旋,擊球前球拍要略低於來球,擊球的中部。擊球后,球拍隨勢揮至胸前左方,重心支撐點移至左腳。

正手攻中的拉球

站位靠近球檯,右腳稍後,重心支撐點在右腳上。擊球前,引拍至身體右側下方成半橫狀,拍面近乎垂直。上臂與身體約成35度,與前臂約成130度。

當球從最高點開始下降時,上臂和前臂由後向前上方揮動,前臂迅速內收,結合手腕轉動的力量磨擦的中下部。擊球后,重心支撐點移至左腳,球拍隨勢揮至頭部。

正手臺內攻球

站位靠近球檯。接右方近網短球時,右腳迅速向右前方跨出一步,上體略前傾,球一著臺就迅速將球拍伸進臺內。當球跳至高點期時,前臂內旋結合手腕轉動進行擊球。

來球上旋,食指就放鬆,拇指壓拍,使拍面前傾,擊球時前臂和手腕向前用力多些;來球下旋,則拍面稍後仰,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和手腕向上用力多些。

正手中臺攻球

右腳在後,重心支撐點在右腳,身體離臺1米左右。擊球前的.準備姿勢與正手近臺攻球相似。擊球時以上臂發力為主,帶動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上方揮動,在球最高點或下降前段擊球的中部。

如何正確盯球

盯球不是全程都盯,也不能只盯到球落臺,最重要的有幾個點:盯球-確認-移動-引拍四階段。

1、先確認再移動,第一階段的盯球要先有個確認,先確認方向與大致落點才能開始移動,不能亂猜或者有自己的慣性。

2、球過網到球落下這階段不能全程盯,全程盯會感覺移動反應反而變慢或者會等球落下才做確認這樣移動一定會慢,而且容易累,眼睛沒有休息機會。

3、先移動再引拍,很多人都習慣看到球來就先拉手引拍,腳反而會動不了。所以有時候不是步伐慢,是習慣太差,一但先引拍用手去牽就球腳一定動不起來結果是,只用上半身打球嚴重變形。

先移動再引拍並非要你完全到位才引拍,而是意識啟動上的先後,先開始移動,來得及到位再引拍,來不及當然是邊移動邊引拍。但有時候並非來不及,是意識上的問題。

4、球落臺彈起之後到擊球之前,也就是彈起之後在揮拍迎球過程還要再看一眼。尤其是越慢的球,球彈起之後的變化越多(測拐不往前走下墜等等)。

  乒乓球發球技術的注意點

1、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一隻手的上拋動作是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檯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

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是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2、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儘可能地瞭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是直拍還是橫拍、是左手還是右手、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是生膠還是半長膠、是反膠還是正膠、是近臺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

對於上述的這些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件的話,最好可以通過一些熱身、錄影或者是報導等,瞭解一下對方選手的特長以及對方發球、擊球、落點的規律和球路。

3、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球、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4、注意為發球搶攻做準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準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5、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

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