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戶外活動>

戶外露營入門基礎知識

戶外活動 閱讀(6.45K)

戶外露營是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的活動,因為露營可以讓我們更加親近大自然,增添了戶外活動的樂趣,但是呢,露營也是有著很多注意事項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戶外露營入門基礎知識

  一、基本介紹

露營,英文(Camp),從英文Campingyan演變來而,源於古羅馬衛戍部隊“駐紮地”的名稱。近代露營活動發源於1860年的美國,最開始是一群教育界人士為了讓當時青少年的人格發展更加健全,而倡導和組織青少年到野外生活、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

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的Camp文化傳入歐洲,被許多歐洲人所喜愛。浪漫的歐洲人更加提升了露營親近自然旅遊休閒的戶外生活品質。特別是在法國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區,相繼出現了一些高階度假勝地,不過由於海濱度假區的住宿花費昂貴,人們於是採用“露營”這種低消費的住宿方式,既滿足了體驗高階度假區情趣娛樂,而住宿費用又大大減少。因此露營Camp文化之風,在歐洲快速傳播,並且隨著歐洲人社會保障系統逐步完善,節假年假休息日的增多而逐步融入到平常人的休閒旅行生活中。真是“世界之大,只要有一個帳篷,處處皆是我的別墅!”

在我們中國,隨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逐年改善,從水泥大廈林立的都市生活環境奔向自然生活環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特別是2000年後露營群體蓬勃發展,無論是初學者或資深人士,都可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自然之地,搭個帳篷,感受無人打擾、自由自在的野外美景生活。 隨著我國經濟改善物質逐步豐富,伴隨戶外運動在我國遍地開花,露營(Camp)這項娛樂身心的精神需求專案,參與的人群越來越多;可以預見,我們也必將像歐美國家那樣誕生越來越多的專業露營基地。

目前露營普遍的分類方法,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特點分為房車露營、常規露營以及特殊形式露營三種:

  1.房車露營

是指出遊者駕駛一種被稱為“房車”的特殊旅行車到野外露營,這樣的車就像房子一般,有冷暖裝置和電力供應,露營者可以在房車中做飯和住宿。這種露營的方式在國外很流行,然而在我國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

  2.常規露營

通常以山谷、湖畔、海邊等風景優美的地方為目的地,是較為普通的露營方式。露營者可以健步或者駕駛車輛到某個露營點,搭起帳篷,一家老小、親朋好友、三五知己進行原野烹飪,燒烤、野炊,外加一些篝火娛樂等有益身心活動,主要以親子娛樂或者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等休閒味較濃的方式為目的。

3.特殊形式露營

特殊形式露營是指在從事特殊旅行活動時候的露營。比如海外遠征、高山攀登、徒步探險等風險性較大、專業性較強的活動。可能需要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時候露營就成為一種必要的住宿方式了。

二、那麼我們親近自然生活,在野外應該如何選擇營地?又如何進行營地的規劃與建設呢?

雖然說戶外露營不再只是勇敢者的遊戲,很多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但很遺憾,我們還是常常看到報道某地又發生營地選擇與建設不當所導致的傷亡事故。特別是我們國內,不像國外或者港臺地區,郊野公園政府指定露營點規劃及露營指引相對完善;大家都想離開熟悉的城市居家生活,走進大自然野營,體念自然生活或者接受挑戰,從而希望獲得成長及啟迪;想不到卻是意外叢生,真是讓人痛心。

(一)營地選擇需考慮

1.季節及天氣;

2.參加者的水平及人數;

3.營地周圍的環境與配套設施;

4.配合露營之目的需要如特定訓練、好友度假、家庭親子、 親近自然等;

  三、營地選擇的'五大原則

營地選擇,首先要考慮營地的安全性——也就是營地要遠離危險!其次在遠離危險安全有保障前提下充分考慮營地睡眠的舒適性及餐飲、娛樂、洗滌、衛生等生活功能的便利性;第三還需要因地制宜地選取對自然環境的最低限度衝擊之營地,身體力行堅守LNT(踏過無痕)的環保法則,儘量選擇在可耐受地面以及對露營地水源等最低衝擊的營地宿營與生活。

1.遠離危險

(1)勿於懸崖下或傾斜度大的邊緣;防止落石、塌方、滑坡、雪崩等意外傷亡事故;

將營地選擇在懸崖下面,一旦山上颳大風時,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事故;特別是土層疏鬆傾斜度大的邊緣,或者非常陡峭風化破碎的坡邊,在夜晚天氣突變起大風降暴雨觀察困難之時,容易導致塌方、滑坡、雪崩等帶來的集體受災。

(2)勿在枯木或者蜂巢下;避免“招蜂引蝶”和枯樹、枯木砸下造成傷亡事故;

在海南島曾經發生多宗在椰子樹下宿營或者休息,成熟的椰子“瓜絡蒂熟”大風一吹落下傷人的事件;戶外露營穿著黃色醒目的衣衫或噴灑花粉濃味香水,在營地被胡蜂襲擊的個案也時有所聞。

(3)勿在山頂或大樹正下方,避免遭受閃電雷擊。

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選擇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很容易招至雷擊;有些雷擊並不總是從高處“炸”下,從側面閃過來的“閃雷”同樣可以致人於死命。

(4)勿於獸道與動物覓水點,避免動物騷擾與傷害。

長年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動物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我們不過是匆匆過客,到“主人”家做客與留宿,讓道和少騷擾是上上之選,也是一種戶外基本品德。

(5)勿於河漫灘、河流中央、河道轉彎內側、小河匯流處露營,防止突然的洪水襲來;在海(河) 岸邊上紮營,注意潮水漲退位置痕跡與時間規律;

有些河流上游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一旦放水時將漲滿河灘;河道轉彎內側,在突發大水時更容易被危險衝及;在海(河)岸露營要注意觀察潮水的沖刷痕跡,營地務必要高於水位痕跡線,並推算和留意當天潮水漲落高低位時間。

(6)勿於河谷中央,谷底低窪處或者溪澗中央等處露營;

上游降雨和水庫放水,山洪突襲會導致集體受災 ;一些溪流,平時流量小,但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發大水或山洪暴發,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更需注意防範。選擇在河(溪)谷中央或者中間比較凸出大石或者高地平臺露營,因上游降大雨,每年被山洪沖走溺水斃命都有發生。

(7邊遠地區露營,須瞭解並遵循當地風俗習慣,務必留意治安警示情況。

很多戶外旅行愛好者都喜歡到我國西北部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的地區旅行和露營,因我國各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均衡,東西部之間目前的經濟發展貧富差距比較大。所以我們到西部地區參加戶外旅行,在選擇宿營地進行戶外生活之時,務必要了解和尊重當地的風俗文化,還需詳細瞭解計劃宿營地區過往的治安衝突人際衝突等情況,避免因這類風險帶來的人身傷亡以及財物損失。

 2.補給

經過一天大運動量的長途跋涉,選擇的露營地附近有水源補給非常重要。其一可以不必揹負多天無水補給,須負重大多的飲用水隨同行動增加體能消耗;其二宿營地有水源補給,可以於營地的生活用水,如餐飲、洗滌、衛生等都更便利與舒適。

野外尋找水源的辦法,通常主要有下面幾種辦法:

(1)觀察地形尋找水源

(2)觀察地層結構尋找水源,特別要觀察岩層的情況

(3)依照植物的分佈與生長情況來尋找水源

(4)觀察動物的足跡、航向尋找水源

觀察地形尋找水源:我們知道,水,往往都向低處流,因此,要到地形較低的位置才能更高效尋找到水源,比如,山谷、凹地等合水、集水線較低位置。但營地勿大靠近溪流及水潭旁邊,以免受水浸或蚊蟲影響;

觀察地層結構尋找水源:可以仔細察看巖壁的裂縫是否有水源滲透的痕跡,外露的表層巖壁是否相對較溼潤。但勿圖為取水方便紮營於谷底低窪處,以免潮溼影響和落石風險。

依照植物的分佈與生長情況來尋找水源:一般含水量豐富,生長較多較茂盛的植物區域,都比較潮溼而且水分通常會較足,如竹子、野芭蕉等成帶片狀的分佈。有些對生長環境要求較潮溼的稀有植物,如水芹菜、山嵛、羊齒等,附近地表含水量也較豐富,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在野外判斷尋找到水源。

觀察動物的足跡、航向尋找水源:有些動物,特別是喜歡棲身於水上生活的動物,比如青蛙,水鳥、釣魚郎鳥等;他們活動頻繁的區域附近必須有水源。夜晚,青蛙會在潮溼的地兒尋找食物,蛙聲響成一片的地點,附近水源相對較豐富;水鳥,通常喜歡於早上飛(停)在水源附近的高處鳴叫,也是作為判斷尋找水源的依據。野外活動,我們較熟悉的動物——蛇類,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陰冷的區域,也比較容易尋找到水源。大型的群居野生動物,如獅群、大象,牛群等,他們的野外生活,和我們一樣需要飲水,如果它們生活的區域飲用水不足,就會尋找並遷徙到水源較足的區域,這些也可以作為野外尋找水源的判斷依據。

水源補給的小經驗分享以上的野外尋找水源補給辦法,需要我們注意觀察尋找判斷;如果能夠滿足多個條件,那麼野外尋找到水源補給的可能性就更大。象我們2009年和2010年,多次組隊去廣東連州東嶽山—巖坑山—大東山一帶探路,就是充分利用及留意上面的幾種大自然呈現給我們的資訊及基本辦法,都在野外尋找到理想的水源補充。比如:我們2010年3月去巖坑山,到達海拔1450米的鞍部埡口位置時,我們就留意到海拔高度1390米處的某塊巖壁上,有水源從巖壁上滲透出來,雖然流量很少,但證明這個山體是富含水分的;上到鞍部較平緩的凹地,凹地四周都有幾個小山包,而且凹地附近一帶(片)植物生長茂盛,又發現有水鳥在高處鳴叫,基本可以判斷凹地肯定可以尋找到水源。事實上,我們派出隊員去尋找水源,也是很快就得到尋找到水源的確認。

選擇附近有溪流、水潭、河流、湧泉等有水源補給的地方紮營,需注意:

(1)水源要乾淨、無汙染,以能流動水源較好;

取水補給需注意觀察河岸、水潭邊的動植物生長情況來做出判斷。如河岸、水塘邊的植物生長茂盛,水裡有小魚、青蛙遊動,基本水源都沒有大的問題。對於不能確定是否可以供補給飲用的水源,建議用手取些水,用鼻子聞下是否有異味;還可以塗些在嘴脣或者面板較柔嫩、較敏感的部位,等候過不少於30分鐘以上,看看是否會有發癢等不舒服症狀,再判斷確定是否可以放心使用。對於河岸、水邊倒有動物屍體,或者生長的植物倒伏枯萎,水還發揮散佈出異味的水源,務必要認真辨別,需謹慎檢驗確認後,才確定是否可以進行補給。

(2)平整取水線路和取水點

選擇好水源點後要尋找和平整好上上下下的取水路線,以方便取水。很多情況下都是尋找好補水點,但卻沒有平整好取水路線,結果在漆黑夜晚摸黑去取水時發生意外。另外飲用水和生活用水最好分隔開不同取水點取用,通常飲用水取水點在生活用水取水點的上游。

(3)多層過濾法制水補水

把混濁的的水變清,通常用挖坑滲透法、靜置沉澱法、多層過濾法來因地制宜制水。上面三種濁水化成清水的辦法,可以根據汙水濁水的不潔程度,靈活加以利用,比如先用挖洞滲透化收集水源,然後用靜置沉澱法簡單處理,最後用多層過濾化進行淨化,基本可以把汙水濁水神奇變成清水。

 3.地面平整

理想營地地面應是:平整、乾爽、不潮溼

地面:以平坦乾爽地面較佳,勿帶刺、帶尖物的凹凸部;通常坡度不大於10度的坡地面,一般都是可以作為露營地。

地質:以砂礫地質滲水性強較佳;粘土及泥地下雨潮溼會粘腳;

排水:不潮溼,排水暢通,乾爽,勿在低窪溼地和排水緩慢處;

植物:勿在灌木林,樹林,草堆,矮灌木等;各種不平整凹凸不平點可用土、茅草、落葉等物填平;不要隨意移動營地石塊,這會使營地不平及破壞生態平衡。

排水溝:現在的帳篷設計精密,都採用了防水效能更高的材料,除非被逼選擇在低窪地紮營,否則請愛護環境勿挖排水溝。

圖為在原始森林陰暗潮溼的環境下露營,可因地制宜收集乾枯的樹葉、乾草之類鋪墊在帳篷底下;但不可亂砍伐樹枝,與LNT對環境的最低衝擊法則相違背之舉。

另外清早起床收營,要注意仔細查詢毒蛇、螞蝗之類動物,是否爬進揹包或者鞋子裡面保暖被咬傷。

  4.背風背光

(1)營地背風背光是能否休息睡眠好的關鍵,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選擇背風的地方紮營;

(2)帳篷拉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而是揹著風,在寒冷的環境下宿營將感覺更溫暖;

(3)如果是一個需要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應當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紮營;選位注意避免東邊日照,那麼早上睡懶覺可避免炎熱陽光直接照射;

(4)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早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裡就不會太悶熱;

  5.其他需要考慮的

交通:交通利便,附近有村落較好,近村的同時必定近路,這樣如果有意外,方便營地的轉移與求救。 但須離開民居及馬路 ,避免騷擾或者意外

治安:附近有求救地方或裝置(如村落及電話),勿太偏遠

裝置:其他裝置廁所、燒烤爐、桌椅等更理想

動物 :注意避免大型動物活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