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碩士學位>MPA>

MPA對中小銀行的影響

MPA 閱讀(8.7K)

MPA考核在2016已經實施,但實質上是試執行的一年,主要為銀行業逐步熟悉MPA考核的框架,考核略顯寬鬆。總體上,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和自律管理能力逐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是機構評估合格的最大障礙。據統計,我省去年評級C類的.機構中86%個體是因資本和槓桿指標不達標被一票否決。因而,高速廣義信貸擴張導致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槓桿不達標是導致評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長期來看,隨著基數抬高及理財規模增長放緩,預計後續MPA考核壓力會略微緩解。

MPA對中小銀行的影響

2017年一季度MPA評估是廣義信貸擴圍後的首次正式大考,由考核成績還沒對外公開,我們僅從市場和機構反映來淺析本次評估的影響。本次考核中,大型商業銀行各項指標均無壓力,我們重點關注近兩年快速發展的中小機構。

為使MPA考核達標中小銀行行主要採取了下述快速資產調整措施:

1)降低理財發行速度;

2)加大同業存單的投資力度;

3)壓縮票據融資;

4)壓縮非銀拆借及對非銀的買入返售;

5)壓縮低評級的債券投資;

6)贖回貨幣基金和委外投資;

7)資產代持出表;

8)發行私募ABS實現資產快速出表等。

從調整效果來看,總體上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3月份資產規模同比增速降到了近年的最低點,而受考核影響較小的大型商業銀行不降反升(見圖2)。

  圖 銀行資產規模同比增速

同比增速同時在考核時點附近,市場流動性緊張,其中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在3月31日創出了近期的新高(見圖3)。但市場整體執行穩定,沒有出現資產大幅拋售和規模性的踩踏的事件,說明央行對金融機構實際情況和調控節奏掌控比較到位。此外,金融機構在過去一年中積累的資產調整和與人行博弈談判的經驗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 同業拆借和質押回購利率

對中小銀行而言,考核時點的臨時的衝刺調整不但增加了交易成本,更對全行的經營計劃和戰略定位產生重大影響。

長期來看,提高資本充足率是根本出路:一方面通過股權融資和二級債融資等補充資本金;另一方面向“輕資本”轉型,即重點發展經濟資本佔用少的業務或配置風險計提少、較為安全的資產,如中間業務、零售業務、小微企業業務,同時理財業務向“淨值型產品+固定管理費”模式轉變。此外配合表內資產證券化等其他方式將不良資產剝離出表或直接變現資產,盤活存量、降低廣義信貸類資產增速也將成為應對MPA監管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