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會考>

會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歸納

會考 閱讀(1.02W)

會考語文考試中,文言文實虛詞的用法是很常見的知識點。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關於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歸納,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會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歸納

  之

  一、代詞

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

①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②陳勝佐之,並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④醒侯故使之問之。(《扁鵲見蔡醒公》)

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譯作“它”、“它們”或直譯事物名稱。

①學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②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狼》)

③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④鬼問:“汝復誰?”定伯誑之。(《宋定伯捉鬼》)

⑤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詞:

1、結構助詞,譯作“的”

①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讀孟嘗君傳》)

⑤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結構語氣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①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③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語氣助詞,湊足音節。

①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④頃之,賊二十餘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大鐵椎傳》)

4、結構助詞,提前賓語的標誌。

①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愛蓮說》)

②何陋之有?(《陋室銘》)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而

  一、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的`連詞,可譯為“又”“而且”“也”等,有時也可不譯。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表示承接關係的連詞,譯作“然後”“就”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②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③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3、表示轉折關係的連詞,譯作“但是”“然而”“卻”“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4、表示遞進關係的連詞。譯作“而且”“並且”或不譯。

①以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馮婉貞》)

②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③敏而好學。(《<論語>十則》)

5、表示修飾關係,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視其缶。(《捕蛇者說》)

③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6、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譯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②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他。(《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③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黃生借書說》)

  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2、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

②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土,士以故歸之。(《讀孟嘗君傳》)

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3、介紹動作行為所憑藉的條件,可譯為“憑、用、按照”等。

①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馬說》)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連詞

1、表目的相當於現代漢語裡的“來”。

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出師表》)

③故為之說,以俟夫人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④誠直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2、表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3、表並列或承接,因果關係。 ①屬予作文以記之。

  三、動詞:

譯為“認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