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會考>

會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複習重點剖析

會考 閱讀(2.4W)

文言文閱讀是對文言文知識的綜合考查,這種試題由於從橫向(字、詞、句、篇)和縱向(文章內容及批判繼承等)兩方面設計考題,所以試題關涉的內容比較豐富,題型變化也較多,相對於單項考查文言基礎知識的試題而言,難度更大一些。

會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複習重點剖析

文言文閱讀能力包括:①斷句停頓;②分析常見虛詞、關鍵實詞、重點語句的意思;③把握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④對不同型別的文言文能從文體特點上進行分析。考查的重難點是"整體感知文章(段)中心及內容。"

文言文複習備考的根本原則是:緊緊抓住課本,緊緊抓住閱讀,力求形成語感。文言文會考不同於語文其他知識點的考試,比如現代文閱讀與課文的聯絡是質上的而不是形上的,教學上以課本為例子形成能力,會考試題卻不是課本上的。而文言課文既是形成文言能力的例子,同時會考題的絕大部分又直接出自課本。比如,若考通假,必然出自課本;各種文化常識也必然出自課本;實詞的考查,絕大部分出自課本。所以,對文言文課文的學習總結非常重要。

常用實詞、虛詞,是會考考查的傳統考點之一。文言文閱讀能力提高的關鍵,是要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常用實詞、虛詞的常用詞義和基本用法,因為詞彙是構築語言大廈最主要的建築材料。近些年會考文言文試題,普遍注意了對文言詞語的考查。在文言語段的閱讀考查中,對文言詞語的解釋往往是一個必考的`重要內容。命題宗旨是既要考查對文言實詞用法、釋義的理解、掌握、識記,又不故意刁難,考一些生僻的詞語,或在選擇題中故意設定"干擾"項。從內容上看,對實詞的釋義考查較多,對用法的考查相對較少或難度較低。例如,近年來對詞的名動、意動、使動等用法已很少或基本不考,至少在答題過程中不要求指明是哪一種用法,而只需知道該詞在這一具體語境中是何含義即可。在複習備考中應立足於認真理解課文對文言常用實詞在具體語句中的用法釋義認真理解、掌握、識記,特別要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的現象,並做專項整理歸類

虛詞在文言文中的使用次數多、頻率高,如果不能較好地掌握虛詞的使用規律和意義,則必將影響到對文言短語、句子的正確理解,進而影響整篇文言文的閱讀。從命題宗旨和內容上看,重在考查虛詞的釋義,對用法考查較少且難度降低,也不強求說出該詞的詞性。國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大致可分四類:①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②起組合作用的,如"以""於""為";③起連線作用的,如"而""則""乃";④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常用文言虛詞數量不多,要熟練掌握它們的意義和用法,特別是"之""其""者""而""則""乃""且""然""以""於""為""也""乎""夫""焉"這15個文言虛詞。

由2002年各省市會考題可以看出,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這一考點,主要有直接理解翻譯、辨析選擇、判斷正誤幾種題型。考查的重難點是課文中核心句、文眼句、精彩句以及理解有難度或含有某種語法現象的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譯是在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正確理解詞義及文言句式,須掌握文言朗讀中的斷句停頓,能分析文言句式的特殊現象,領會句子的含義及所表達的感情。

理解、翻譯文言句子常見的知識點有:①恰當地朗讀停頓;②讀文譯句;③對譯句正誤的辨析。句子翻譯的總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的步驟是由"解詞"→"串意"→"順意"三步完成的。翻譯的具體方法有四種:①增,即對省略部分要增補出來;②刪,即對無實在意義(表語氣、停頓等)的文言虛詞刪去不譯;③留,即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人名、時間、專用名詞等)保留不譯;④變,即對與現代漢語習慣不同的句子採用意譯的方法。

加強對文言語句的理解和翻譯,還需要掌握常見的文言句式:判斷句、省略句(省略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主謂倒置)、被動句。總之,文言語句的翻譯,需要理解語句間的邏輯關係、語氣關係,弄清實詞含義、虛詞作用,發現詞類活用和通假,正確處理凝固結構和文言句式。但是,所有這些解題的技巧,都是建立在掌握文言知識、形成文言語感的基礎上的。

誦讀、理解、感悟文章內容方面的題型,會更側重於讓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填空題可能出現的題型有:對文段內容進行理解後,用原文填空;概括文章情節。選擇題可能會要求選出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或不正確的項。問答題可能會要求理解某句在文中的作用;歸納作者基本觀點;概括段意,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作者思想感情以及給予我們的啟示;比較閱讀等。今年還可能出現對文言文中某一人物形象進行評價的題型。近年來,會考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有些試題出現了開放性評述題,可作肯定性評價,也可作否定性評價,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文言文閱讀關於文章寫法的分析,包括了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有對文章結構的分析,如具體結構層次的安排,開頭與結尾,文章的過渡、照應等;還有對文章所採用的創作手法的分析,如託物言志、象徵、對比、襯托等手法;還有對修辭方法的分析等--主要會以選擇題或問答題的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