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公開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你瞭解糖尿病嗎

公開教育 閱讀(3.25W)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成為繼心血管,腫瘤之後排在第三位的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你瞭解糖尿病嗎

  一、糖尿病的定義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二、糖尿病的症狀

糖尿病症狀可總結為“三多一少”,所謂“三多”是指“多食、多飲、多尿”,“一少”指“體重減少”。

(1)多食:由於大量尿糖丟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需要補充引起食慾亢進,食量增加。同時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因而病人易產生飢餓感,食慾亢進,老有吃不飽的感覺,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飯,主食達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顯增多,還不能滿足食慾。

(2)多飲:由於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刺激口渴中樞,出現煩渴多飲,飲水量和飲水次數都增多,以此補充水分。排尿越多,飲水也越多,形成正比關係。

(3)多尿: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5000毫升,最高可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也增多,一二個小時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晝夜可達30餘次。糖尿病人血糖濃度增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出現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體重減少):由於胰島素不足,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其結果使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病人體重減輕、形體消瘦,嚴重者體重可下降數十斤,以致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同樣,病程時間越長,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顯。

  三、糖尿病的常見病因

1、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關:

(1)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2)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科學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麼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1)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餘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3)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後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4)生活方式改變: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於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

3、與妊娠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1)激素異常:妊娠時胎盤會產生多種供胎兒發育生長的激素,這些激素對胎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卻可以阻斷母親體內的胰島素作用,因此引發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週期是這些激素的高峰時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發時間。

(2)遺傳基礎: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將來出現2型糖尿病的危險很大(但與1型糖尿病無關)。因此有人認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與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關。

(3)肥胖症:肥胖症不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樣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危害

1、經濟負擔的加重(長期用藥)

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眾多的併發症)

3、心裡危害。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它有著急慢性病發症。

  五、急慢性併發症

在我國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積極的治療,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規的治療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療。糖尿病的發生率非常高,嚴重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歲,患糖尿病30多年卻無明顯的併發症,只是定期來住院調整藥物。這說明糖尿病雖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併發症和預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須打持久戰,用知識戰勝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併發症。它有急慢性併發症。

1、急性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滲綜合徵(老年人)低血糖合併感染。

2、慢性併發症可以累及多個器官。

(1)侵犯到腦.:可以引起腦梗塞。

(2)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殘或造成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

(3)累及到腎臟:可引起糖尿病腎病,最終可致腎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大家都知道腎臟是人體的排洩器官,一旦它壞了,小便是排不出來)只能靠透析來維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費也很大。

(4)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內障,視物模糊看不清東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而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5)周圍神經病變:可引起手腳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蟲子爬的感覺或腳上有踩棉墊的感覺。

(6)糖尿病足:也就是爛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一旦失去了雙腳就意味著日常生活是很難自理的。對這一點深刻體會莫過於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個針眼,一個很小的傷口,還有腳氣

  六、糖尿病診斷說明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葡萄糖的氧化發生障礙,機體所需能量不足,故患者感到飢餓多食;多食進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超過腎糖閾時出現尿糖,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帶走大量水分故引起多尿;多尿失水過多,血液濃縮引起口渴,因而多飲;由於糖氧化供能發生障礙,大量動員體內脂肪及蛋白質的氧化功能,嚴重時因消耗多,身體逐漸消瘦,體重減輕。這就形成了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

(一)確診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狀,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血糖≥11.1mmol/l。

2、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血糖≥11.1mmol/l應再重複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血糖≥11.1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時血糖7.8-11.1mmol/l之間,為糖耐量受損;如空腹血糖6.1-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均不診斷為糖尿病。

2、若餐後血糖<7.8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七、糖尿病的預防對策

糖尿病是一種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一般從餐後血糖升高到確診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時間。最初的餐後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療,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復正常。這足見糖尿病的早期預防是大有可為的,無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雖然現代醫學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尿病致殘或早亡,但其治癒還是很困難。因此,預防仍然是最關健的。關於糖尿病的預防,有關專家提出了“四個要點”:

1、“多懂點兒”

即知識預防。接受健康教育,學習糖尿病知識。何謂“多”?就是既要知曉家庭有無糖尿病史,又要知曉防治措施,還要通過經常檢測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點兒”

即飲食預防。何謂“少”?就是進食要留有餘地,不可一味滿足食慾,七八成飽即可。飲食儘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魚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增加膳食纖維,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誘發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險因素者注意體重、腰圍、腰圍與臀圍比值的控制。

3、“勤動點兒”

即運動預防。運動可以減少脂肪組織和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賴胰島素糖尿病的危險。適當鍛鍊還可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粘。目前公認,經常參加鍛鍊的人比不參加運動的人隨年齡增長髮生糖尿病的危險要小20%。經常參加“出點汗、喘點氣”的運動,最好每天半小時,每週至少5次。

4、“放鬆點兒”

即心理預防。避免精神創傷,提高心理應激能力,從而保證胰島素的正常分泌。

5.戒菸限酒,保證睡眠。

高血粘者必須戒菸,因為吸菸可使血管收縮,血粘加重。

  八、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1、飲食指導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療手段。合理的飲食有利於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教會患者根據自己的體重、身高、性別、運動量等情況計算飲食量,保證合理的營養,嚴格控制甜食,多吃纖維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食物,要根據血糖制定糖尿病飲食。

2、運動指導

“生命在於運動”任何人都需要運動,此病除應用藥物和飲食療法外,運動也尤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減輕體重,改善脂代謝,有利益預防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最後可增強體力及免疫功能以及減輕病人壓力和緊張情緒。糖尿病運動應因人而異,適可而止,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以有氧運動為主,醫療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體質好的可採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騎自行車等,年老體弱者可打太極拳或慢速步行,運動時間為20-60分鐘,每週3-5次,運動最好選擇在餐後1小時左右進行,出去運動要隨身攜帶糖塊,以免低血糖時備用。

3、用藥指導

向其講解藥物的劑量、用法及用藥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並介紹降糖藥的餐前餐後服用的不同型別,聯合用藥更應小心謹慎。對胰島素冶療的患者應告訴他抽取胰島素劑量必須準確,應在餐前半小時注射,必須按時進餐。瞭解胰島素的種類、作用、特點、儲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應。不管是口服降糖藥還是注射胰島素均應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由醫生調整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