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2016年大學聯考第二輪複習注意事項

大學聯考 閱讀(2.96W)

大學聯考第二輪複習就絕對不像一輪複習那樣按部就班了,複習前後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師往往會以專題的形式來進行復習。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顧一輪複習中所學到的基本知識,找到相關內容進行提前準備,抓住複習的主動權。那麼在大學聯考第二輪複習中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6年大學聯考第二輪複習注意事項

  一、重拾遺忘知識點

雖然經過一輪複習後,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但是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方面還是非常薄弱的。同時,由於一輪複習的知識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會慢慢遺忘,所以,在這個階段,就更應該回顧課本、學習筆記和糾錯本,避免知識點大量遺忘,儘可能地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二、搭建知識結構橋樑

大學聯考二輪複習將會加大橫向關聯內容的聯絡,其實就是前面所說的以專題形式來進行復習。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橋樑。

你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並不相同,別人的知識結構對你的幫助不大,所以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礎夯實,在牢固的知識基礎之上構建自己的知識脈絡。藉助理解記憶等方式調動複習的積極性,鞏固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有效的檢索體系,在需要運用知識的時候能準確、及時地提取出來。

  三、把學過的知識串成線

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把課本上的相關知識串起來,使課本上零碎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課本上的知識點就象一粒粒珍珠,散亂地堆在那裡我們是不好把握它的,如果我們能找到一根線把它串起來,它就成了項鍊,隨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們都能很方便地把其它的珍珠帶起來。

在這裡,貫穿前後的問題就是線,課本相關知識就是珍珠。在第二輪複習階段,我們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這些珍珠串起來的線,以及把珍珠串成項鍊的能力。

所以在二期複習階段,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能力。培養這種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後知識串聯起來的相關問題,這樣的相關問題我們能找到的越多,我們對課本前後貫穿的角度越全面,我們對知識點的把握就會越準確,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也就越全面。

在背誦的時候尤其如此,找到知識間的邏輯關係,也能幫助我們記憶大塊的知識:需要強調的是,不是按點記憶,而是按照邏輯關係一個大部分一個大部分的記憶。

  四、提高做題效果

在第二輪複習階段,要想提高做題的效果,學生必須多思考,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

1、多思考

在題目拿到手後,首先思考它屬於哪種題型,這種題型有什麼特點,審題時有哪些技巧,答題時有哪些基本要求。通過題型歸類、方法歸納,使每一個題做出收穫,使每一個題目都能給自己以啟發。

2、多比較

經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比較,看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識選擇和參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相差甚遠,一定要搞清自己錯在哪裡,是審題錯誤還是知識理解錯誤,是題型特點沒掌握還是答題方法不熟悉。弄清問題癥結在哪裡,然後下功夫解決這個問題,千萬不能只關注分數,只滿足於知道這個題目答什麼,而忽視自己不該忽視的東西。

3、多總結

多關注自己在做題中得到的經驗教訓,注意從個性中抽象出一般的東西來,自己總結出一些對自己答題有指導性作用的方法來。從心理調節到時間分配,從閱讀習慣到答題順序,從思維模式到語言組織,在平時做題時都要注意去觀察自己有無缺陷,並注意在做題時尋找克服這些缺陷的方法。

每天總結題型,這裡指的當然是輔導書之外自己的乾貨,因為輔導書畢竟不能事無鉅細,而通過我們自己的學習總會得出額外的結論,比如常作為壓軸題出現的數列題型,難度係數高的數列最後一總結,說白了就兩個型別,每個題型都有固定的套路,而這些在輔導書裡是找不到的,都是自己總結提煉出來的。

只要有不太明白的版塊,就要集中時間做一本只有該章節題目的書,在做題時不斷地總結,基本上一個盲點就可以突破了,印象深刻的是當時熱學題有時心裡沒底,其實就是沒掌握透,集中時間做完一本書並仔細總結之後,基本上熱學再無問題。此後遇到任何版塊的.問題都是如此解決的。

  五、進行典型題訓練

大學聯考黃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題法則,其實如果我們把大學聯考的方向把握準了,大學聯考的出題模式弄清楚,我們在平時的學習會很輕鬆。

不只是在數學、物理這樣的理科有典型題,文科的東西也是遵循這一原則的,比如語文的作文,一篇文章好的結構、好的句子,我們都可以用來模仿。

學習就是一個由模仿到駕馭的過程,我們在借鑑別人精彩點的同時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程,最終由量變到質變,使我們成為一個出口成章、才華橫溢的人,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多做典型例題的作用,很多學霸都深有體會:

一定要多做題,但又不要陷入題海戰術。對於數學這種學科,我覺得量變才會引起質變,如果不做題,成績不可能有提高。我經常做一些質量非常高的題目,比如說北京市各個學校的期末考試題,還有各個省份比較有名的學校的考試卷子。

數學這門課,需要多做題,我每學期都會把自己買的數學參考書做完。同時反覆看經典例題。

我的數學資料,每學期我都至少會做3遍,單元測驗前用鉛筆做一遍;期會考試(擦掉鉛筆)用鋼筆做一遍;期末複習再用紅筆查漏補缺訂正一遍!

國中高中的知識點並不多,應該先歸納方法再去解題,而不是靠做新題來尋找方法!只有通過經典例題掌握瞭解題方法才能夠舉一反三!

然後再利用老師佈置的試卷來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

  六、培養綜合能力

這個過程就是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個人所有的過程,即達到“聽得懂老師講的,沒了旁人指點,通過自己思考,也能解題”的要求,是一個培養考生“再加工”能力和綜合能力的過程,而這樣的要求正是與近年來大學聯考的改革方向、學生能力要求和命題思路是一致的!因此,如果二輪複習沒有掌握好,不僅三輪複習要求的速度和準確度將無法得到保障,而且很容易造成複習效果不佳,考生很有可能在大學聯考過程中出現“題拿到不知道如何下手”“題做不完”等狀況,成為考生的致命傷

  七、培養科學的應試習慣

這個方法往往是理性的,習慣則帶有感性的特徵。在平時作業時,由於時間比較充分,絕大多數學生可以理性答題。但考試時尤其是大學聯考時,由於有時間限制,特別是帶著一定的心理壓力應試,許多學生在答題時是靠平時積累起來的習慣答題,許多老師平時強調的東西根本來不及想。

比如我們平時講習題時如果問學生遇到“為什麼”應該從那些角度組織答案,學生都會加答“分析原因,說明意義”,可是一到考試,許多學生根本想不到這一點,他往往只能機械應對,頭腦中冒出一句答一句,把“分析原因,說明意義”忘到了九霄雲外,等到試卷拿到手裡看分數被扣了才又想起這句話。

所以在二輪複習階段,一定要注意把老師的要求轉化成自己的答題習慣,要形成一拿到試卷就不自覺地朝老師要求的方面去做的習慣,這樣才能真正讓平時積累起來的經驗在考場上發揮作用。

  八、形成考試體系,訓練解題思維

很多題型可以歸類挖掘共性,尤其是理科題型,題目和條件都有其內在的關係點的,一般的解題入手方法不外乎為順著題意來,或者以尋求的結果為出發點逆向推導,只有學會從題目本身尋找做題的入手點,或形成一定的解答思維步驟,才能在考場上適應任何題,立於不敗之地。

所謂的考試體系就是構建在考試時第一遍的做題思路,到這時候可以減弱我們研究題目本身知識點的比例,加強研究做題第一思維的比例,通過同類型套題來總結和調整第一次想的方向,及歸納其中解答的思維共性,能夠快速幫助我們獲取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