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動畫設計>

動畫構圖與透視

動畫設計 閱讀(1.03W)

動畫技術較規範的定義是採用逐幀拍攝物件並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技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動畫構圖與透視,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動畫構圖與透視

  第一節、構成畫面視覺導向的因素

畫面是作者通過表現某個主題思想,而進行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有組織形式的一種活動,創造出具有一定美感效果,帶有強烈思想感情,以此來打動讀者的心。是合理地按照物體的空間及人物之間的位置關係,把個別或區域性關係,融入到整體之中。在研究構圖之前,必須弄清楚構成畫面(即構圖)的一些基本元素是什麼? 以及通過個元素之間的巧妙組合,從而增強視覺語言性,使之構圖清晰一目瞭然。這種具有多樣性、複雜性、條理性的統一變化,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形成畫面張力與趨勢關係,及其視覺中心、 視覺流程方向形成。剖析動畫構圖結構,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提高駕馭構圖技巧能力。 阿恩海姆在他的《藝術視知覺》曾提到:“最成熟的藝術品,能夠成功的使其中的一切成份服從於以上主要的結構規律。 在完成這一步驟時,它並不是將現存的事物的多樣性,歪曲為千篇一律。而是通過不同的事物相比較,使它們的差別性, 更較清晰地顯示出來。”

一、畫面動力的張力

運動是指物體從某一位置,所形成的軌跡稱之為運動。電影或動畫片中的畫面與畫面之間閃動。產生運動感等,這些屬於運動。當我們看見電閃就會看到它總閃動不停,這種閃動不停,是由於眼部肌肉的應變造成的。上述各例所涉及到的運動知覺來源是什麼?

在靜態的繪畫、雕塑中見到運動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從繪畫或動畫設計作品中,既看不到物理力運動的結果,又看不到由這種物理力運動所造成的幻覺。但我們從中看到,有運動引起的視覺形狀向某些方向集聚式傾斜,就包含一種具有運動而引起而帶來的變化,而在畫面上代表有某種傾向性的“張力”。也就是說,在靜止的畫面上隱藏著由運動傾向性引起的“張力”,即不動形式中的“運動”。

有運動而帶來的張力與視覺又有什麼關係呢?弄清楚這一問題能幫助我們對構圖具有本質認識,能進一步理解隨運動張力的變化,演變出層出不窮畫面樣式。

運動的張力隨基本形不同,其“張力”的方向不同,它是隨著物體本身的形狀和空間定向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講運動方向與物體本身的構造骨架的主軸方向相一致,也就是張力沿著力的作用路線運動的。運動大體上是從圖象的中心位置向外發出來的。一般說,在一張畫面中視覺導向與運動的張力兩者互為一體並存,則是通過運動的形狀而演變各種導向流程關係。視覺是指眼睛對觀察客觀事物的感覺。導:是指導、引導、透導;向:指方向、定向。即眼所看到的事物,而引起的視覺活動,那麼通過畫面的視覺導向,是由靜態的視覺形狀,通過有序地組織,構成了反映主題的構圖語言形成。這種有序的組織,則由運動的張力作為基石,並通過視覺流程表述傳達。

  第二節 構圖的平衡

一、平衡

平衡是指畫面的視覺形狀、大小、色彩等要素,以某一點為中心作上下或左右量不同形的構成,取得一種整體上力的和諧,稱之為平衡。由此力成為組成畫面平衡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研究平衡前,還是對力的現象、力的作用下而形成不同的趨勢進行分析。

所謂的“力”是真正的力嗎?還是用來假設的比喻力呢?力假設存在於兩種形式:一種是物理現象的力,如牛頓定律“萬有引力”,這種力是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吸引力”。另一種是在繪畫作品中,由於視覺形體相互的作用,而產生心理上的力,這種現象並非存在與客體之中,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卻隱藏在畫面之中,既心理平衡。懂得這一原理,能有助於我們對動畫畫面平衡即構圖的理解。

當天平兩邊達到平衡時,是由於重量相等,而產生穩定平衡的結果。這種物理特性的平衡與知覺平衡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區別。當我們觀看芭蕾舞演員翩翩起舞的舞姿,當她腳尖直立在地面上時,產生的重力聚集在垂直線上,便產生平衡。這是力作用的結果。一個模特兒做出的姿態使畫到畫布上的樣式完全達到平衡是不可能,但只是通過相對應的其他介體,來產生平衡之感,這屬知覺平衡。

因此平衡是許多相對應形狀或基本要素構成的,要構成平衡在畫面中必須有一主導的力和次級地位的力,相互作用、牽引、回拉、制約著左右平衡。只有將這一綜合而富有變化的力,運用到動畫作品整體結構中時,畫面的平衡也就產生了。如圖誇張造型運動的趨勢向上為主導的力,箭運動的方向傾斜向下為次級的力,形成力的牽引、回拉。由於這種力的牽引、回拉巧妙的顯現出視覺中心。

二、重力與平衡

重力是產生平衡一個重要的因素,其原因是由於位置所決定的。在構圖中視覺中心部位所具有的重力就要比遠離主要視覺中心軸線。所產生的重力小的多。雜技演員在臺上表演獅子滾球,總是通過腳下的左右移動或手的擺動來調節平衡,這就容易理解重力的平衡關係。影響重力的關係還有,位於構圖上方的物體,其重力要比位於構圖下方的物體重力要大一些,同樣位於右方的物體要比位於左方的物體的重力要大一些。這種現象是由於人平常習慣於從左到右觀看景物或閱讀書籍所至。屬心理的效果。槓桿的原理同樣也告訴我們,在重力的作用下產生力的平衡效果,說明越是遠離平衡中心的重力越大。中國的傳統秤則是運用這一原理。當把重量的物體放置在秤盤上,移動秤砣便產生平衡。把這一原理同樣運用在動畫構圖之中,這就是說在畫面的空間中,物體離觀者越遠重力越大。影響重力的關係還有形狀大小,物體愈大其重力就愈大。由此在構圖中要周全的考慮到平衡中心的位置,及主題物與次要物體形狀、大小、比例、顏色等關係,而造成心理平衡。

三、方向與平衡

方向和重力一樣,同樣也能影響到平衡,在構圖中,不管任何物體,還是隱藏結構中的物體,都有各自重力對周圍物體的吸引。例如:一匹駿馬,當受到驚嚇時,騰空躍起,駿馬上的騎手隨之向後傾斜,這種傾斜就具有方向性。畫面中的平衡,靠馬的重心、支撐點、重力、方向等因素構成了平衡。再如畫面要表現體育比賽,當一群運動員向前奔跑,前方有一領跑者,那麼這一群運動員就受到了領跑者的吸引,而具有向前的趨勢。如圖,左右兩騎手在快速飛奔的馬上,重心分別向內傾斜,從而引導眾人的視線向畫面的視覺中心聚集 。馬運動的動態各異造型生動,有效地傳達了主題思想。

不管是橫式、豎式、弧線構圖,畫面中都有各自的骨架軸線,這些軸線一般都具有方向的力,例如安格爾畫的《泉》,畫面為垂直構圖,作者通過少女傾斜的舉罐,畫面重力向下,隱藏畫面的結構為由地面向上,經手舉罐方向垂直向下,在視覺上加大了讀者在畫面上停留的時間,從而鎖定讀者的視線。

第三節 視覺中心與導向形式

一、視覺中心

是指人的心理與生理的機能,按照視覺習慣的閱讀因素而形成的中心位置。通常是指畫面最受人們視線注意的區域,把主題或資訊安排在最佳的視覺流程的停留點,而起到最有視覺價值的位置,使主題更清晰,一目瞭然,給讀者產生強烈的特定的心理影響。

由於畫面的形式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其視覺中心的位置,截然不同。作者可根據畫面的形狀,安排視覺中心的位置。視覺位置不同,關注的程度不同,心理的感覺不同,其形式:

(1)視覺中心上與下

通常安排在畫面上部,形成最佳視覺區域。這種視覺中心的比下部視覺區域更引人注目,給人一種積極向上、揚升、輕鬆、愉悅之感。下部具有:沉重、下沉、穩定之感。

(2)視覺中心安排在左與右

左與右同人的習慣閱讀有關。一般講,左側比右側易吸引讀者,注目性高,當重心安排在左邊時,畫面會產生重力的心理負擔。為解決這一問題。適當的考慮右邊的空間增大些,一般講左邊感覺舒展、輕便、自由、富有動感。右邊侷限:拘謹、緊湊、穩重。這二種視覺中心的位置,並不是不變,而是根據,主題的內容,及畫面運動的方向選擇視覺的中心位置。

二、視覺流程

視覺流程是指畫面的一種運動形式,是視線隨著構成畫面的各種不同物體,及要素在畫面中所形成的一種運動內在的結構線。即運動軌跡,作者根據力運動的方向,重心與重力平衡,利用視覺移動規律,通過意圖與主題關係,合理的安排,有序的組織,誘導讀者從主到次依次觀看畫面內容的一條視線,故稱視覺流程線。這條視覺流程線也稱構圖的生命線,能迅速的接受閱讀、畫面、內容、資訊的全過程。通常視覺流程線並不是很清楚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而是隱藏在畫中的一條虛線。初學者往往忽略這條流程線,有經驗的動畫設計師非常注重運用上述關係,依靠形象與物體,形式與內容,相互有機的聯絡,渲染出畫面的氣氛。深入而仔細的分析構成畫面各元素的關係,達到隨機應變的能力,從而具有較高的組織畫面的能力,形成有條不絮、有節奏、有章法創造性的,將視覺流程線揉在到動畫創作之中。

三、視覺流程線內在方向運動的力

前面詳細談了視覺中心及視覺流程線在心理的作用和功能關係。那麼內在方向運動的力又是怎麼呢?即指運動方向的力,不管水平,垂直,弧線形,S型,流程線都具備畫面某一種裡的作用。當這種力與畫面裡基本形的形狀、大小等諸多要素合力,並於視覺流程線及主軸線形成同一種趨勢時,畫面內在的方向運動力就形成,視覺會沿流程運動的合力方向,作用著人們的視線,也就是構圖中要加強畫面的趨勢。如圖就是運用上述原理較好的範例。

四、視覺流程形式

綜合上述視覺流程的原理,其形式上是千變萬化,並蘊藏著無盡的玄機和魅力,動畫畫面構成的諸多種形式是作者以獨特的藝術敏感性,依據內容與形式,創造性的將人物及形象溶入到場景之中,使構成視覺導向脈絡清晰,畫面整體的力運動形式有主體旋律,因此就能更好的引導讀者的視覺線進行閱讀。視覺導向可以從物體的形狀定向,及構成關係而產生的心理效應,即感性與理性結合。從方向性力的作用程度來分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水平線導向流程:

水平線具有安定而平靜給人以平坦,廣闊之感。這種導向線在構圖中是常用的一種手法,能夠表現較寬廣的畫面,在運用中特別要注意形式上的變化,處理不當會單板不生動。視線會依橫式的水平線左右的移動。通常這種移動是依據人們觀賞一幅畫面時,總是習慣於從左向右依次掃描過去,而決定這種流程的方向。當把這種習慣看畫面方法作左右顛倒時,畫面之中的力也就改變方向。

水平線導向流程有兩種形式(a)從左到右。(b)從右到左。無論那種形式都要分割處理好因水平線組合而帶來面積上的大小變化關係,在水平線的運用中適度的增加斜線的關係,使畫面更富有變化,從而產生對比更具有穩定、恬靜、平緩之感。如圖:

2、垂直線形導向:

垂直線形導向,也是構圖中運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穩定性,高聳挺拔感。是一種強固的構圖形式,方向由下向上作導向或上往下流程。視覺依垂直導向的中軸上下移動。

垂直線形導向,即視線的定向由主軸確定的。這個主軸顯現垂直關係。畫面中,則是由大小、長短不一的垂直線,構成了垂直的主軸線,而顯得豐富變化。反之,由單一的主軸線覺得乏味單板,如圖:在構圖中,注意垂直趨勢線的運用時,切記考慮橫與豎的對比,在畫面中適當的參入一些橫線的關係,使畫面更有生機,但橫線不易過多,切易喧賓奪主。而破壞大的垂直趨勢。

兩圖都以天空作為背景同屬垂直導向,由於運用導向線方向不同,在心理上造成的感覺就截然不同。前圖是向上作流程線運動,作者通過主軸線的處理,將煙霧衝出畫面,增強垂直感。後圖是作向下流程圖畫面較好的.運用重力、形狀大小等關係,給人一種向下的趨勢畫面語言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