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綜合管理>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通用5篇)

綜合管理 閱讀(1.03W)

企業財務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企業財務管理圍繞利潤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這一經營目標湊集資金、進行資金投放並監督控制財務活動。在企業發展中處於核心地位企業財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歡迎閱讀。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通用5篇)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篇1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投資的決策和管理漏洞大。

目前,許多企業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車間式管理水平上,對投資決策管理重視不夠,甚至出現管理盲點。部分企業盲目鋪攤子、上專案,一味注重投入,忽視投資決策和管理,以至投入不能有相應的產出,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嚴重的還可能危及企業的生存。

2、資金管理問題多。

資金短缺是企業深感頭痛的事。然而實際上不少企業的資金不是缺在總量上,而是由於管理不善,致使資金迴圈不良。還有一些企業資金週轉困難的原因是賬太多,只注重將產品推銷出去,卻不重視資金的回收,使應收賬款越積越多,從而使企業資金迴圈不良,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困難。

3、費用管理不嚴。

有的企業短期行為嚴重,稍有積累便在非生產性上開支。

4、成本管理不到位。

許多企業對生產經營缺乏嚴格的科學管理,勞動無考核,物耗無定額,裝置無人管,成本不核算,考核無獎懲。不少企業對如何在生產過程中堵塞漏洞,開發副產品,力爭多產出不重視,造成浪費。

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1、更新財務管理觀念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已成為市場的主體,生存、發展和活力已成為當今企業的總目標,市場經濟要求企業生產經營者、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儘快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財務觀。樹立起自主籌資,自我約束觀念、資金成本和時間價格觀念、負債經營和財務風險觀念、償債觀念。還要加強財務指標的運用和分析觀念。要強化各項財務指標的科學運用,學會用指標來分析財務狀況,加強財務管理。

2、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企業實施預算管理是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預算管理的核心在於對企業未來的行為事先安排和計劃,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單位的各種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業按照既定目標行事,從而有效實現企業發展戰略。

預算管理應在對市場進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以目標利潤為前提,編制全面的銷售預算、採購預算、費用預算、成本預算、現金收支預算和利潤預算,使企業生產經營能沿著預算管理軌道科學合理地進行。年度預算編制後,根據實際情況,分解為月度預算,進行月度經濟活動分析,找出問題和生產經營的薄弱環節,也便於採取相應的對策。月度預算採取近細遠粗的滾動預算,這樣就可以時時把握企業全年利潤目標的動脈,發現不足,及時改進,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3、強化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首先要合理籌集資金,確保資金佔用和資金成本最低。另外還要考慮銀行貸款利率的變動趨勢,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的結構,以確保資金佔用和資金成本最低;其次要合理使用資金,加強資金使用過程的控制,這就要求一方面財務部門與生產、流通部門合理調撥,另一方面加強對現金流出的日常監控,實行資金審批報賬制度,以節約使用資金。

4、使用專業財務管理軟體

利用速達財務軟體提高財務業務效率(包括記賬、報告等),還能更好的進行財務會計工作(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等),節省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

5、實現企業財務與業務一體化

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管理環節越來越多,應將財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公司的所有生產經營領域,做到細緻人微,對每一崗位,每一項具體的業務都建立起一套相應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範,在實踐中狠抓落實,實現企業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財務管理和業務的協同發展是財務管理的最高層次,是業務和財務的完美結合。拓展財務管理的服務職能,把財務管理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每個細節。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篇2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受巨集觀經濟調控、煤炭企業去產能以及加大環保力度,煤炭企業持續低迷,大多處於虧損或微盈利狀態,在調控後期,如何突出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擺脫經濟環境困擾,通過財務管理創新儘早走出危機影響,迅速扭轉不利局面是我國煤炭企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20xx年以來,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煤炭企業去產能、調結構,市場供需失衡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煤炭價格也有小幅回升,但總體而言,煤炭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的矛盾依然存在,行業依然面臨利潤大幅下降、企業資金緊張、經營困難等困局。在相對困難時期,如何渡過難關尤其是財務難關,這就需要財務管理創新,將有限的資金管理好並盤活,通過財務槓桿等實現企業華麗轉身,等經濟形勢轉好後突飛猛進,迅速發展。

二、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財務人員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煤炭企業在財務人員管理上還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培訓少,工資待遇較低,人員學歷結構偏低,年齡結構不合理,崗位分工不優化等等,導致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上不去,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財務管理資訊化水平不高

資訊化建設硬體不足, 我國煤炭企業資訊化建設總體開展較晚,使得硬體裝置常常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各種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方式無法展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會計資訊化和財務管理一體化在我國煤炭企業的發展。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創新動力不足

我國煤炭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層對於企業發展重視較多,而對於財務管理工作往往忽視。各企業雖然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但是,執行起來確實存在差距。財務管理長期以來受到各種體制、思路、機制、技術和客觀環境的限制和影響,使得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總是停滯不前,在一些理念和管理方法方面總是趕不上時代的步伐。而沒有核心競爭力,不解決創新問題,我國煤炭企業很難可持續發展。企業綠色生產製度落實不到位,有的煤炭企業多次受到環保執法部門的罰款或停業整頓,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

(四)資金需求不均衡,資金管理問題較多

在經濟形勢發展不利時,企業往往缺乏資金,往往存在閒置資金,如何實現資金的有序管理是煤炭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由於煤炭企業分支機構較多,各企業資金需求也不一樣,如果不實行集中管理和核算,不能夠實現企業資金的集中利用,必然導致有的企業短時間內急需資金,有的企業資金過剩不知如何理財。資金預算管理問題較多,不能將預算管理納入財務管理的範疇,許多企業忽視了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有的企業也進行預決算,但只是報表上的資料,企業資金如何使用還具有隨意性,預算管理形同虛設。

(五)存在財務風險,財務預警機制需完善

煤炭經濟形勢近期仍不樂觀,在一些企業出現了財務風險,有的資不抵債,有的上市煤炭企業被證監會“ST”,這些問題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直接相關,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導致財務風險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從煤炭企業整體來看,大多數企業都不具有風險認識,認為國有企業不會破產倒閉,風險意識極低,這與財務管理的理念根本不相適應。

三、煤炭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建議

(一)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培訓,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財務管理既涉及會計知識,又涉及審計學、投資學等知識,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強相關理論與實務的專門培訓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的理論水平,定期組織和安排財務人員進行財務管理理論的學習,為財務人員之間的交流學習提供新的平臺,使其不斷優化和更新傳統知識結構,更好地勝任財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深入理論和實踐研究,將理論與實踐將結合,進一步掌握財務會計和管理學的相關理論體系,提高專業水平和職業判斷能力。

(二)加強煤炭企業資訊化建設,構建“智慧”財務

財務管理的資訊化,把財務人員從賬簿和報表中解放出來,使他們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可以對大量資訊和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為決策者提供第一手的財務資訊,使財務人員擺脫了加班熬夜的魔咒。企業管理者也從事務性的工作如審批和聽取彙報中解脫出來,能夠全神貫注的從全域性考慮問題,有效制定企業發展的戰略。要加強軟硬體配備,通過實施“智慧”財務工程,提高煤炭企業財務管理和分析水平,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智慧”財務模式執行後,財務資訊能夠做到及時準確,而且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影響,使決策速度有了明顯提高,而且決策失誤率大大降低,將煤炭企業的財務風險降到了最低水平。

(三)注重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加強財務創新

在企業內部制定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構建統一的財務核算和管理規範,為煤炭企業財務集中管理奠定基礎。下屬單位和機構全部實行ERP 統一管理系統,做到統一財務軟體、統一科目程式碼、統一會計政策。具體包括:統一的編碼規範,包括會計科目、進出口商品客戶、煤炭及其他產品的供應商編碼等;統一的各項制度,包括業務處理的規範化、業務流程的規範化、會計核算制度的規範化等。制定統一的基礎設定規範,所有下屬單位採用統一的基礎設定,實現整個企業基本資訊保持一致,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確保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正常執行。嚴格控制生產成本,改革工藝和裝置從源頭上實現清潔生產,在原有工藝基礎上,適當改變工藝條件,實現過程的優化控制,改變原料配方,換用高效裝置,改善裝置佈局和管線,開發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新工藝等來實現清潔生產,降低生產成本。

(四)以財務公司為載體,實施財務集中核算管理

在企業內部成立以財務公司為載體的資金結算中心,負責辦理內部資金融通和結算。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統存統貸、有償使用和閉路迴圈,對整個企業各子公司所使用的資金進行集中控制,統一調配。負責處理資金結算業務,並通過與銀行的聯網,及時與銀行進行互動與溝通,將企業閒置資金有效利用。煤炭企業通過建立以財務公司為載體的資金結算中心,是企業管理從傳統模式向科學管理轉變的重要標誌,這一重大舉措對企業資金管理實現良性迴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加大預算執行力度,通過預算管理實現財務計劃,最終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

(五)建立財務預警指標體系,有效降低財務風險

煤炭企業在構建財務預警體系時首先應遵循全面性原則,即構建的財務預警指標體系應全面反映預警物件各個方面的特徵。一個優良的指標體系應對預警物件的各個特徵不遺漏,能全面反映針對預警目的的企業的全部財務資訊。指標體系應該是完備的和充分的,從理論上講,建立的指標體系的數量要儘可能多一些才能達到全面性原則。指標體系設計時還要充分考慮各指標之間的內在關係,不能顧此失彼,但也不應使各指標所預警的內容相互重複。預警體系還要具有可操作性,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指標應易於測量與計算,各指標所需的資料易於獲得。同時,還要保證這些預警指標能夠客觀地反映總體特徵,而不能帶有主觀性。只有這樣,構建的指標體系對於財務預警來說才是實用和有效的,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篇3

《公司法》中闡明,企業財務治理權包括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與財務監督權。財務治理結構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治理權配置是財務治理結構的核心內容,隨著財產所有權的分解,財產主體由單一走向多元。多元的財產主體各方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獨立。如果各利益主體的關係處理不當,輕則影響企業財務資源配置的效率,重則關係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對於企業財務治理權的配置,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一、企業產權制度忽視了債權人這一重要的利益關係者

企業產權制度是企業財務治理權的基礎,但這一基礎忽視了企業財務治理權中債權人這一重要的利益關係者。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企業產權制度的演變主要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為業主制企業,即由企業主獨資並親自經營企業。業主制企業由於財務資本的相對欠缺以及對財務資本的過度依賴,而奠定了“財務資本僱傭勞動”制度的基礎,因而形成了“財務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的產權,因當時企業的規模小,又使企業主一身多任,即所有者、經營者遊動者合一。由於財務資本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因此財務治理權也歸業主所有。第二階段為合夥制企業,即由兩個或數個業主合資建立的企業。合夥企業雖然產權主體不再單一,但由於其所有者人數較少,所有者達到一致的協調成本很低,因而所有權與經營權尚未分離,財務治理權仍由所有者所有。第三階段為公司制企業,公司制企業的`基本特徵是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如果企業直接由所有者(股東)管理,股東之間相互監督、協調的成本很高。因此,股東們挑選出一個代理人,即經營者為他們管理公司,結果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公司制企業的財務治理權便分割為財務資本所有者與經營者兩個主體擁有,且經營者財務逐漸上升至主導地位。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雖然還存在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但企業的組織形式是以公司制企業為主。公司制企業的所有者包括國家、法人和個人,為了便於說明財務治理權主體,此處將所有者稱為出資者(因為企業財產擁有者包括債權人)。一般認為公司制的財務治理權屬出資者和經營者擁有,筆者對此持有不同看法,因為該觀點忽視了在企業利益相關主體中的重要一方——債權人,從數量上來看,企業的負債一般佔其全部資產的一半以上,這是眾所周知的。那麼,為什麼人們不認同債權人的財務治理權,即傳統的觀點認為,債權人在企業破產清算時享有比股東優先的受償權力,因而,債權人一旦將資金借給企業,就不應過問企業的具體操作,只有企業負債到期而沒有償還時,債權人才有權採取必要措施保護自身的利益。在這種觀點下,債權人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其借出資金的安全性很不到應有的保障。例如,企業可將其借入的資金投入到與債權人原估計的風險要高的專案中去,一旦成功,企業可獲得超額利潤,而債權人只能獲得預先約定的利息與本金,企業投資專案的額外風險並未給債權人帶來任何收益,這顯然是違背公平原則的。這樣,就會大大打擊債權人對企業投資的積極性,有礙於整個社會資金的良性流動。因此,必須使債權人也享有企業的財務治理權,特別是主要債權人。

在西方發達國家,主要債權人對企業的財務治理權已有所體現。例如,金融機構對貸款企業銀行存款最低餘額的限制;貸款協議中對企業償債能力的要求,如企業資產負債率的最低水平、流動比率的最低水平等。

綜上所述,享有企業財務治理權的主體應是:出資者、經營者、債權人。

二、在企業財務治理權的分配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利益主體的行為差異

出資者、經營者和債權人都是企業財務治理權的主體,但由於其在企業財務中的角色、地位、責任不同,同時其利益要求和承擔風險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其財務行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L、出資者的財務目標是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淨資產的增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有形資產增值,即出資者投資建立企業帶來的超過原始資本和無風險報酬之外能夠確認和計量的價值,它包括風險報酬和超過預期所實現的經營收益;其二,無形資產的增值,即出資人所投資的企業建立的無形資產所帶來的額外收益。由於出資者的財務目標是資本的增值,其對待風險的態度與其他財務利益主體是不同的。當企業發展較為順利,且資本市場較完善時,出資者往往會採取偏好風險的態度,因為冒險的成功可為企業帶來鉅額回報。當風險較大時,由於資訊的不對稱,出資者可以採用吸收負債方式籌資,由債權人分擔投資風險。出資者的目的是資本的不斷增值,其必然要求他們的代理人——經營者執行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的財務決策,這樣做可能導致經營者作出非最優化決策,以損害債權人利益為代價來增加股東財富。

2.經營者的財務目標並不完全與出資者一致,他們追求的是個人利益。經營者的個人效用函式主要包括報酬、閒暇和成就感三大要素,因而他們的財務目標與出資者在某些方面一致,在某些方面不一致。經營者受聘於出資者,出資者的目標是企業財富最大化,只要實現了這一目標,經營者便可獲得豐厚的報酬,這一點兩者是一致的。兩者不同的是,經營者作為人力資本的擁有者,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處於主動地位,他們希望自己的處境最優。在能保持穩定的收入時,他們希望獲得更多的閒暇時間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當經營風險較大時,會有兩種情況發生:其一,非風險偏好的經營者可能會擔心失敗,害怕失去工作而採取謹慎的態度,以致喪失獲取高額利潤的機會;其二,如果經營者是風險偏好者,其願意冒較大的風險,因為投資專案一旦成功,就能體現其個人才能,可獲得較高的社會聲望,萬一失敗,受損失的是出資者,經營者可換個地方或調換工作。上述兩種結局都是股東極不願意見到的。另外,在一般的情況下,如果需要新增資金,股東總願意以負債方式來籌集資金。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負債資金的“槓桿效應”,另一方面可通過負債比率來增加經營者的壓力,這些是經營者不樂意的。

3、債權人的目標是企業必須根據約定的期限和條件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對於企業的財務行為,債權人最希望企業採用穩健型的財務政策,這樣做既可保證企業的償債能力,又可大大降低企業的破產風險。一旦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債權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希望儘快地收回借出款項或發生盡小的損失,他們會不惜訴諸法律,這會使企業雪上加霜。在企業陷入財務危機時,只有那些主要債權人(借款金額大,還款期限長的債權人),才有可能關心企業的發展能力和盈利水平,他們可能為企業的債務重組提供方便,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又減少自己的經濟損失。

三、以出資者為導向,經營者為主導,債權人為輔助是財務治理權分配的原則

1、以出資者為企業財務治理的導向。我國在過去的計劃經濟下,國家控制了國有企業的主要財務治理權,企業只享有最低層次的財務執行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為了使政企分開,明確了國有企業的法人財產權和經營權。這時,有些人誤認為企業具有的權利就是廠長、經理所擁有的權利。在承包經營責任制下,國家幾乎完全放棄了作為出資者對企業所擁有的財務治理權,而是由廠長、經理們行使了應由出資者行使的權利,他們在管理企業時主要考慮自身(經營者)的利益,而忽視出資者的利益,更不顧債權人的利益,而企業的責任則由出資人(國家)來負擔。這樣,便從出資者控制財務治理權的極端走向了由經營者控制財務治理權的另一個極端。而這一現象的直接後果是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出資者是企業的所有者,他應主導企業的財務治理權,不能對企業的財務活動不聞不問,僅關心企業每期上交的利潤,放棄自己的財務治理權。出資者對企業的財務治理權具體可表現為:監督企業的財務活動;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重大投資專案的決策權;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的任命權等。採用的手法主要有:建立健全董事會制度;利用註冊會計師審計對企業進行控制與監督;選派財務總監(如深圳、上海、武漢等地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選派財務總監)。要注意的是不要干擾經營者的財務治理權,不要一放就亂,一收就死。

2.經營者是企業的財務治理權的主導。兩權分離後,出資者在企業外部行使其財務治理權,他不涉足於企業的日常財務活動。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法人是企業的財務主體,即企業的經營者具有企業的財務執行權和決策權(除重大的投資專案外)。作為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企業經營者,他在出資者、經營者、債權人這三者中處於與市場最近的位置,他對市場通常有比其他兩者更為敏銳的判斷。企業財務的主要部分就是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工作,而這些工作只有身處一線的經營者最清楚,如果凡事都要請示出資者就會貽誤商機,領取薪水的經理們在企業的高層管理中逐漸取代傳統的所有者已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特徵。

3、債權人在企業財務治理權中處於輔助地位。債權人也是企業財務治理權的主體,但僅涉足與債權人利益有關的財務活動。具體表現為,在與企業發生借貸行為時簽訂借貸合同,合同中除了借款金額、利率水平、還款方式與期限外,還應明確規定企業借入資金的用途,保證一定的償債能力,違反合同的賠償條款等。合同執行過程中,債權人還有權審查借款人的帳目,並委派專人不定期地對債務人的資金投放進行監督,確保借貸資金的安全。

有時,在一定的條件下,債權人也可處於企業財務的主導地位。當企業的經營者治理財務無效而導致企業面臨破產時,財務治理的主要權利會轉移到財務資產的所有者。對眾多的所有者,誰主導企業的財務治理權就要看誰的財務資本最多,誰承擔的風險最大。在股權分散且銀行資金較多時,往往銀行成了企業財務治理權的主導。即當企業出現財務危機時,主要借款的銀行作為債權人,可出面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活動,以保證企業不再發生損失,最好的結局是幫助企業走出財務困境。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篇4

現代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目的

近年來,我國的物流企業在快速的發展,物流企業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大,這給現代物流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現代物流企業要想能夠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就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問題。現代物流企業主要是從事物流活動的單位,它給市場上的服務物件提供需求,從而使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得以真正地實現。對於現代物流企業來說,財務管理工作顯得非常重要。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物流企業的管理目標為中心,對物流中各個環節的經濟活動進行管理,運用科學的手段來降低服務物件的商品成本,從而使得服務物件能夠獲得更大的價值。另外,現代物流企業要想實現財務管理的目的,就必須對資金的收入和支出進行合理分配,根據自身企業的性質,減少財務風險,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現代物流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① 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流企業發展比較緩慢,物流企業的資金管理方法也比較滯後,從而使得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效率。與此同時,由於物流企業缺乏科學有效的資金管理手段,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市場最新動態,也不能科學合理的調配資金資源,給物流企業的資金執行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另外,部分物流企業只是根據上級部門彙報的資金情況進行彙總,並沒有對各個部門的實際資金進行實時監督和規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② 融資較為困難

目前,隨著現代物流企業市場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物流企業如果不改變以往傳統的融資方法,就很可能面臨倒閉的局勢。物流企業要想有所發展,就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一般的物流公司都是中小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籌集大量的資金,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物流公司是很難滿足大量資金需求的。但是,根據目前物流企業的發展形勢來看,物流企業的信用情況較為一般,很多物流企業的融資都比較困難,而且金融機構對物流企業的融資成本定的都比較高,從而使得很多物流企業都無法進行較多的融資。

③ 財務監管不嚴

現代物流企業為了擴大自身的經營範圍,總是在其他各個地區都建立很多的分支機構,呈現出金字塔的形狀,由於分支機構比較多,管理起來相當煩瑣,無法對各個分支機構進行財務管理監控,從而使得這些機構的財務核算工作都不符合相關標準,甚至有的機構出現了一些財務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與此同時,很多物流企業的內控體系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缺乏財務管理的風險意識,從而使得下屬機構缺乏有效地財務控制。另外,很多現代物流企業普遍缺乏專業素質高的財務人員,這些財務管理人員也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並且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業務知識,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監督管理財務管理工作。

提高現代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① 進行全方位預算管理,重視財務管理

從目前我國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很多相關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都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現代物流企業要想保證自身能夠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就必須進行全方位的預算管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目前,流通問題對於所有的物流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流通主要包括貨物的流通、資金的流通等,因此,企業相關領導應該致力於對財務預算的控制,改變以往對資金收入和支出的統計和彙總形式,對財務具體的情況進行實時的控制,樹立財務監管的權威。同時,現代物流企業還應該制定並分解預算主要指標的建立,定期對市場做一個整體的調查,確立財務資產的收益率,把相關的指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從而提高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並明確每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從而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另外,要對全面預算目標的實現進行評價,通過一系列的評價結果能夠充分了解到預算執行的效果,一旦預算執行中出現了差錯,那麼就可以採用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從而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最終真正實現財務全面預算管理目標。

② 完善企業財務管理資訊化,加強財務監管力度

現代物流企業要想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下去,就必須保證自身朝著資訊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為了提高自身資訊化水平,物流企業應該根據財務管理的需要調整企業的財務管理功能,加大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投入水平,不斷推進財務資訊化軟體的發展。同時,物流企業還應該不斷優化財務機構配置,提高財務人員的資訊科技水平,從而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最後,現代物流企業還應該加強財務監管力度,相關領導要不定期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抽查,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從而保證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③ 精簡優化機構,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目前,很多物流企業都沒有一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從而使得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地發揮其作用,因此,物流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成立財務管理機構,精簡優化機構,從而保證財務預算、稽核等工作的有序進行。人才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物流企業也不例外,因此,物流企業應該定期對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讓財務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先進的財務管理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從而培養出一支具有較高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的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另外,還可以制定相關的獎懲措施和考核機制,對於表現良好的財務管理人員要進行適當的獎勵;表現工作差的員工要進行嚴厲的懲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④ 不斷開拓融資渠道

對於所有的現代物流企業來說,融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於物流企業自身條件的限制,融資一直以來都是物流企業面臨的難點問題。因此,物流企業就應該不斷開拓融資渠道,促進企業快速、持續發展。首先,我國相關政府應該降低信貸標準,不斷對信貸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其次,要對金融機構進行政策性引導,保證金融機構能夠給物流企業帶來資金支援;最後,物流企業也應該不斷引入大量的外部資金,與其他物流企業進行合作,從而達到開拓融資渠道的目的。

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篇5

一、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

1.資金問題

中小型企業的資金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制約中小型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型企業的資本實力不強,信譽較低,在資金的總量上優勢不強。在中小型企業當中,管理層對於財務管理的意識還是不夠明確,財務管理的重點在於營運資金的管理,忽略了企業的籌資、資金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大局觀不夠強。此外,中小型企業的可擔保資金以及可抵押資產有限,在業務上的收入增長不夠快,中小型企業的籌資較為困難,潛在的投資者對中小企業信任程度不夠,中小企業的籌資難度大。例如,河北某市民營中型現代冶煉企業中,雖然制定了發展戰略,但是其戰略只規劃了業務量,對於財務戰略其公司認識不足,致使企業資金籌劃、控制等方面存在缺失,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後勁不足。

2.政策體系不健全

在我國,國內對於中小型企業發展尚未建立全面的法律體系。首先,我國的法律政策還是不全面的,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少專門的政策支援,己經出臺的大多數政策都是基於政府對企業的管理,中小企業保護方面的政策不足。其次,我國關於融資、稅收、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多是根據大型企業來制定的,中小型企業的總數以及產值與貸款總額的比重並不協調,比例差異大,對於中小型企業的稅費專案中隨意性以及重複性較強,有的政府部門甚至將中小企業作為攤派費用的物件。

3.中小型企業的投資問題

中小型企業正處於一個發展的階段當中,有的中小型企業為了加快自身的發展,積極地採用各種方式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例如投資技術改造、投資開發新產品、更新裝置等。但是,中小型企業之中,優秀的財務管理人才較為缺乏,無法實際地將一些有用的手段應用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去,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管理手段無法實現,在投資分析以及市場論證的環節無法與市場環境吻合,使中小企業的投資出現問題,容易引發財務問題。同樣以某市冶煉企業為例,企業雖然制定了投資戰略,但是其戰略中投資方式單一、片面將閒置資金運用於高爐建設,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市場的緊縮為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4.中小型企業的財務控制問題

在中小型企業當中,財務控制力量較為薄弱是一直都存在的問題,中小型企業是典型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結合的企業模式,企業的投資者一般與經營者是同一主體,這樣的模式必然為企業的經營帶來不良的影響,在財務的治理上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嚴重。中小型企業大部分屬於高度集權的企業模式,在企業領導把握著高度的權利的條件卜,企業領導者的財務管理意識不強,水平有限,對財務治理的理論以及方法缺乏深入的認識,容易造成財務管理的混亂。以重慶某民營造紙企業為例,公司為了擴大市場,採用寬鬆的信用政策,財務控制不足,致使企業在擴充套件業務之後出現了大量的呆賬壞賬,企業發展受到極大阻礙。

5.財務人員的素質問題

中小型企業當中財務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在中小型企業當中,財務專業人員的配置不合理,高階財務管理人員稀缺,財務管理能力較低。而且,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是家族型企業,在人員結構上很容易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這些人沒有專業的財務知識,財務方面的隨意性主觀性較強,往往都是按照經驗來進行工作,企業中的會計資訊失真現象多發,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財務管理上容易出現問題。

二、加強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建議

1.營造良好的中小企業法律環境,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中小企業的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差,資金運作能力不足,發展較為困難。因此,政府應該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例如建立關於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體系、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延長商業銀行的貸款年限、鼓勵風險投資的進入、幫助中小型企業上市融資等。此外,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瞭解,運用稅收優惠來實現增收。

2.加強中小型企業投資的科學性

中小型企業的投資盲目性較強,為此,應該加強中小型企業投資的科學性,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中小型企業應該進行相關的可行性研究,結合現代的投資技術以及財務管理技術對新專案的投資風險進行考核,通過調查市場環境提高投資的可行性,防比投資風險的出現,進而加強財務管理。

3.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業的特殊性較強,在財務管理上有著自己的特點,在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時,中小型企業應該明確財務部門的職能,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加強會計核算,科學地節約成本。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可以從報銷制度、財產管理制度、應收賬款制度、成本分析制度、工資福利制度等方面下手,通過規範財務行為來規範財務管理,要建立相適應的財務控制機制,防止不規範的財務行為出現。

4.轉變財務管理觀念

社會經濟處於一個不斷髮展的階段當中,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不斷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經營管理中,中小型企業應該不斷地更新白身的財務管理理念,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發現白身的問題,結合現代財務管理經驗以及白身的特點來完善財務管理,要把強化企業財務管理的理念貫徹到企業的各個部門當中。

5.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財務人員是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單位,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應該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的重視,應該按照相關的法律制度對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行科學的設定,對於財務人員應該定期地組織相關培訓,強化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通過監督激勵機制來不斷提高企業的財務隊伍的水平,鼓勵創新,充分地發揮財務人員的能力。

三、結語

財務管理不論對於任何企業都是極其重要的,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財務問題,這些問題單靠企業白身是無法全部解決的,政府要不斷地對中小企業進行政策扶持,企業白身也要按照白己的特點加強白身財務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