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營銷管理>

內疚營銷:讓顧客更快樂

營銷管理 閱讀(1.27W)

根據以往的消費者心理學研究,引導消費者的積極情緒可以使其更多地關注購物的過程,進而刺激消費並帶來更高層次的滿意。但是,最近耶魯消費者研究中心的實驗發現,即使是最微小的內疚感也能放大隨後的自我縱容所帶來的快樂。例如,正在節食的人開始吃第二塊奶油蛋糕的時候,會倍感味美爽口;普通消費者購買一件心儀已久的奢侈品時,會感到格外興奮和快樂。

內疚營銷:讓顧客更快樂

內疚感使得消費者內心糾結,充滿矛盾,但同時也滿懷期待和快樂。內疚感讓東西變好吃了嗎?毋庸置疑!內疚感也擴大了消費者的快樂,同時讓他們更加願意為產品花錢。這是一種奇怪的矛盾心理,“欲說還休”演變成了有點“欲罷不能”了,人們在試圖抑制慾望的過程中反而提高了慾望的誘惑力。適度的內疚感無疑增加了期許,增添了刺激,帶來了格外的樂趣,悄悄地提升了消費者滿意度。

  享樂型產品更適合內疚營銷

現代的商業營銷更喜歡將此效應運用到各種商品售賣中,形成攻無不克的逆轉型消費。“越墮落越快樂”,這套營銷模式就是在消費者自我暗示的矛盾中找到縫隙,將他們欲說還休的消費慾望引發出來,使快樂因內疚而成倍增加。那麼,內疚營銷適合哪些產品型別呢?

因為只有個體才會產生類似的矛盾心理,所以內疚營銷只作用於個體,而非企業。從這個角度看,其適合B2C或C2C的模式,而不適合於B2B的模式。這些產品和人們的虛榮心、成就感等慾望需求密切相關。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人願意高價去購買高檔產品,從而導致這些商品實現了品牌溢價,隱藏在這背後的就是消費者的慾望需求。

適合做內疚營銷的產品本身就具有兩面性,導致人們在消費這些產品時存在矛盾心理。消費者在享受這些產品的同時,理性上又感覺應該節制。只有這種帶有一些負面作用的產品,才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內疚感。內疚感在一定意義上是對消費的阻礙,但利用巧妙得當,就能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增進銷售。

由此不難看出,一些和享樂有關的產品或行業更適合內疚營銷:和人們基本慾望有關的行業,比如食品、飲料、服裝、餐飲等;和人們複雜慾望相關的行業,比如化妝品、奢侈品、高檔服裝、高檔電子產品、高檔車等;存在一定程度禁忌的行業,比如香菸、白酒、遊戲、極限運動等。

  適度運用內疚營銷

內疚營銷其實是通過營造心理情境,製造心理落差,增加擺脫禁忌和束縛的衝動和刺激,從而起到拉動個體消費的作用。內疚營銷的合理適度利用,在促進消費的同時,讓人們感覺更快樂!在競爭激烈、營銷手段日漸趨同的今天,企業應該如何適度利用內疚營銷呢?

首先,目標客戶範圍可以再擴大一點。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內疚心理,稍微擴大目標客戶的範圍,將那些遊走於邊緣的但又真正有需求的客戶納入。比如,將巧克力賣給減肥者;讓LV包吸引一部分中產階級;將iPhone5賣給大學生。不能經常消費的群體並不代表不消費,定位的圈子擴大一點點,大的人群基數帶來的消費額其實很可觀。

企業可以根據人們的內疚心理,重新定位產品。例如,著名香菸品牌萬寶路起初將品牌定位為女性香菸時,銷量很小,幾乎無人問津。隨後萬寶路進行了定位調整,強調萬寶路的男子漢氣概,打造出一個理想的男子漢形象——一個目光深沉,面板粗燥,渾身散發著粗獷、豪氣的西部牛仔,在廣告中袖管高高捲起,露出多毛的手臂,手指總是夾雜著一支冉冉冒煙的萬寶路香菸。這種形象無疑撥動了人們的心絃,充滿了西部牛仔風情的畫面,讓人們有擺脫城市精緻文明迴歸西部粗野豪放生活的衝動。廣告暗示人們,抽萬寶路香菸能讓你更具率性本真、狂野氣質,抓住了人們內心渴望而又有所顧忌的心理,在矛盾中品味快樂。

其次,廣告語可以更具誘惑,充分地調動起人們的內疚感。有些企業的廣告已經巧妙地應用了內疚營銷。例如,“勁酒雖好,不要貪杯哦!”這句廣告詞,看似在提醒消費者不要多飲貪杯,其實充分勾起了消費者躍躍欲試的慾望。內疚營銷在國內廣告領域的應用還是個空白,企業應該去做一些有效的改變。

企業可以恰到好處地在廣告語中新增一些內疚因素。比如,一些提供奢侈享受的SPA護理產品,往往會在文案中強調“這將是一次愉悅的體驗”,其實不如表達為“這會是一次奢華到讓你感到內疚的體驗”更有廣告效果。而對於正在減肥的消費者來說,吃巧克力會是一種“自我縱容”,同時也會帶來雙倍的快樂,既然已經知道拿走廣告中關於“內疚感”的詞語會降低巧克力的吸引力,企業何必還要這樣做呢?

再次,在消費過程中,一點點的內疚感也會強化消費者的滿意度。有些快餐企業刻意強調自己的漢堡包含有蔬菜或者穀物,有助健康和膳食平衡,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這也許會降低漢堡包帶來的“內疚快感”。所以,不用刻意地強調自己的產品“健康無罪”,像漢堡包和甜品這樣帶來快樂的食品,需要店內“帶來內疚感”的圖片暗示,才能讓滋味更好。被譽為“垃圾食品”的油炸類快餐食品擁有數量龐大的消費者;容易上火的弊端並沒有阻止人們的.火鍋情節;賽車的危險性反而讓很多人痴迷不已;家長們對小孩玩遊戲的管制反而讓小孩對網路遊戲充滿了期待。一些小小的禁忌會增加快樂,所以存在難以迴避的負面因素的行業,只要不違背行業本質,大可不必對這些弊端進行百般美化,讓消費者有一點點內疚感會帶來更大的滿意度。

北京有家以辣著稱的特色餐館,充分利用了內疚營銷。店內提供不同辣度、品種各異的辣椒,而吃辣到一定程度的顧客,可以在餐館的牆壁上留名留言。這就大大刺激了食客們的“辣興”,即使平時不吃辣的人都躍躍欲試,生意極其火暴。

最後,企業可以運用內疚營銷來推廣品牌,詮釋個性。PRADA,一個世界頂級品牌,廣受上流社會名媛的追捧,其不僅是奢侈品的代名詞,也是無數女人心中的夢。PRADA非常注重品牌推廣,在其投拍的電影《穿PRADA的女王》中,就嘗試了內疚營銷。電影通過重要角色——著名時尚雜誌的主編米蘭達·普雷斯麗的演繹,折射出一個對時尚苛刻的女強人形象。影片播出後,有更多的人對PRADA更加痴迷了,因為這個角色很好地詮釋了一個女強人的形象——永遠別想看到我哭泣,即使我內心痛苦寂寞。電影同時暗示人們,不想做外表光鮮、內心寂寞的女強人,請遠離,你們承受不了這個壓力和痛。這種帶有挑釁意味的暗示,挑起了女人們的內疚情緒。因為在如今的男權社會,女性其實很想獨立撐起一片天空,即使要承擔很多壓力,生活不那麼完美如意。影片效果非常好,非常到位地詮釋了該品牌的氣質和個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的品牌打造其實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利用人們的內疚心理,直接作用於消費者內心深處真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