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物流管理>

電子商務在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創新

物流管理 閱讀(2.28W)

本文論述的是電子商務在企業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創新,提供給大家參考閱讀。

電子商務在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創新

電子商務作為網路經濟的核心必須以物流管理為基礎。電子商務活動中任何一筆交易,都是由四種基本的“流”,即資訊流、商流、資金流、物流所組成。物流過程具體包括運輸、儲存、配送、保管、物流資訊管理等各種活動。電子商務通過網路準確及時監控物流的運動。當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物流管理滯後,主要表現在物流的支付系統、配送系統和安全系統三個方面。電子商務推動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資訊化為基礎的,這種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轉較傳統方式更加資訊化、自動化、現代化和社會化,既減少庫存和資金積壓,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電子商務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技術條件和市場環境,為物流功能整合和物流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而分析電子商務支援下的企業物流特點,以及建立巨集觀和微觀雙控型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模式,就成為企業面對現代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一、資訊化是電子商務條件下企業物流發展的基礎

以資訊為導向,以電子商務為手段,開創現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題。通過發展資訊產業推動電子商務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創新,合理高效配製物流資源,推動我國資訊流、物流、商流合理組合。利用資訊網路化發展三大規律:(1)資訊科技功能價格比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2)資訊網路擴張效應的梅特卡夫法則(Metcalfe Law);(3)資訊活動優勢與劣勢反差強烈的馬太效應(Matthews Effect)。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和資訊化,開創新型物流產業。

資訊產業發展,推動電子商務下物流新技術發展的關鍵是: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網路優勢,建立能同國內和國際物流網相連結的物流配置中心;實現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專業化管理;物流資訊處理現代化管理;建立和強化有關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相關法規。物流資訊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

1、運用新的資訊科技,建設寬頻網域,提升完善資訊交換平臺,聯合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大力實施“1221”工程,即一個寬頻網,兩個平臺(市級電子商務平臺以及企業級電子商務平臺);21項資訊系統工程。逐漸改變企業商貿執行模式,促進經濟執行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物流資訊化包括商品程式碼、資料庫的建立和運輸銷售網路電子化管理。

2、建立電子商務物流資訊控制中心,實現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資訊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組:(1)集中控制功能;(2)運輸流程管理功能;(3)車、貨高度管理功能;(4)倉儲管理功能;(5)統計報表管理功能;(6)財務管理功能;(7)客戶管理功能;(8)客戶查詢功能。

  二、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物流管理中模式創新

通過電子商務最新現代技術實現物流管理資訊化。物流資訊化表現為物流資訊收集的資料庫化和程式碼化;物流資訊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因此要用電子商務推廣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術:條碼技術(通過掃描對資訊實現自動控制技術)、EDI技術(電子資料的交換和自動處理)、GIS技術(通過地理資訊系統實現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術(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實現物流配置國際化)。以上四大新技術的結合,將在物流供應鏈上建立一個高新的供應鏈整合系統。物流資訊能在開放供應鏈中實現物流的及時、準確的配置。同時還需要建立電子商務在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1、電子商務在企業內部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注:“業務流程再造”是指通過企業對現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進和設計組織流程,以使這些流程的增值內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內容最小化,從而有效地改善組織的績效,以相對更低的成本實現或增加產品對顧客的價值。流程是一系列跨越時間、佔有空間的連續有規律的活動,各個基本活動應緊密銜接,保證物流和資訊流的順暢通過,每項活動的銜接都應強調對價值的增殖作用。流程可分為核心作業流程和支援作業流程。核心作業流程包括企業的各項設計和生產的作業活動,以確保企業作業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時、準確執行的管理活動,以及提供必要的資訊科技以確保作業活動和管理活動的完成。支援作業流程主要包括設施、人員培訓、後勤資金等,以支援和保證核心流程的正常運作。要實現整體業務流程最優,而不是個別最優。“再造”的觀點即打破舊有模式,建立新的管理程式,實現管理理論的重大突破。經過綜合評價篩選出最基本的、關鍵的功能,並將其優化組合,形成企業新的執行系統。實施“業務流程再造”模式將使企業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增強企業活力,使企業將生產成本降低,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使企業更貼近市場,這種物流管理模式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物流管理模式,適合於在大中型企業集團內部,通過高新技術產業化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推動我國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觀物流配置模式。

2、電子商務在企業外部建立起最佳“企業物流管理代理模式”(注:“企業物流代理管理模式”是指物流管理社會化的物流一體化管理模式。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化、社會化管理創造了條件。提高物流管理的巨集觀社會效益是保證企業微觀“業務流程再造”模式正常運作的重要外部條件。不同企業之間的物流運作可以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代理完成,實現了物流管理的高階化和社會化管理的目標。這將是資訊化時代的一種新興產業。這種以企業物流管理為基礎的現代化物流管理體制模式是物流管理高階化發展的標誌。它將促使企業實現以“物流戰略”為紐帶的“企業聯盟”的形成,使物流從企業專業化管理中獲得巨集觀規模經濟效益。因而也代表著一國的物流管理水平,整體規劃水平和現代管理能力水平。我國目前在“綜合物流代理”領域仍是一個空白,因此是低成本高擴張發展巨集觀物流代理產業的大好時機。國內“物流代理管理模式”的發展,為中國入世後進入國際物流產業打下了重要基礎。)。根據這一模式建立起現代化的“物流配置中心”,實現地區物流合理配置和提高物流業的經濟效益,突破區域的侷限性,實現國內物流與國際物流高新配置,建立起有效的巨集觀物流配置模式。

  三、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相關法規

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於1996年通過《電子商務示範法》,主要包括“電子合同法規”,“電子商務稅收法規”,“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法規”。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完整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法規,相關法規的建立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需要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物流法規,即包括“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法規”的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法規,以推動我國物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儘快使我國物流業適應中國入世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