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重要性

普通話 閱讀(1.82W)

導語: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消除語言隔閡和交流障礙,有利於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提高交際效能和工作效率,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社會進步。

推廣普通話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國家,歷史原因造成的語言障礙,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一個統一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語言通用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種通用的語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標準語,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在我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決策後,商品市場繁榮興旺,流動人口數量增多,資訊交流空前活躍,這一切大大促進了普通話的普及。比如一億多農民工進城,對語言交流的需求客觀推動了普通話的普及。當然國家語言政策的引導推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推廣普通話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口流動和交流的條件。封建制度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社會生產方式一直維持著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狀態,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情況複雜,造成各地方言分歧。但工業的發展要求大市場的形成,其前提必須普及國民教育,而普及國民教育的重要條件則是語言和文字的統一。早在秦朝我國就實現了“書同文”,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實現“語同音”。

  推普工作大大促進了普通話的普及

近20年,普通話得到迅速普及。首先人們的語言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普遍認為普通話好聽、便於交流,以會說普通話為榮,自覺學習使用普通話。其次,社會語言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普通話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發揮主導作用,學校教學、廣播電視播音一般使用普通話,大部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公務活動中使用普通話。方言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越來越多的人既使用漢語方言或民族語言,也使用普通話,普通話已真正成為全國通用的語言。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普通話已經基本普及,會說普通話的人已達百分之八十,小城鎮會說普通話的人也達百分之三、四十,農村及邊遠地區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我國1982年制定的《憲法》中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00年國家又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在全國通用的地位,再加上開展大規模的推普周和推行普通話水平測試等措施,普通話正在全國各地逐漸普及。

應當說現在普通話正處於加速普及的過程中,但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特別是資訊化的需求來比仍有差距。一個是方言區特別是重方言區,縣鄉級小城鎮,貧困邊遠地區的普通話仍然沒有普及,另一方面就是廣大少數民族地區推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的任務依然繁重。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加大推廣普通話的力度,國務院批准,從1998年開始,每年九月第三週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今年已經是第六屆了。今年的推普周的主題是:“大力推廣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各地將舉行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今年宣傳週還確定了四個重點城市和地區,開幕式在蘭州,然後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再後是粵方言區的廣東省汕頭,閉幕式在武漢。推廣普通話另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從1994年開始推行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國家語委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普通話三級六等標準,與有關部門一起明確了某些行業的從業人員使用普通話的標準,並對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目前已有國家級測試員3000多人,省級測試員3萬多人,參加測試的有800多萬人。我們還明確了推廣普通話的四個重點領域,即以學校為基礎、黨政機關為龍頭、新聞媒體為榜樣、主要公共服務行業為視窗。通過這些措施,推普工作逐步前進。

  學校是普及普通話的重要陣地

學校是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在有方言的社會裡,兒童在家學的是方言。標準語的教育是在學校裡進行的。推普工作開展了這麼多年,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依然需要提高,尤其是在基層,許多教師的普通話說得不標準,造成學生也是一口誰也聽不懂的普通話。有的教師甚至直接用方言授課。“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但不少學校還將這僅僅停留在口頭上。1994年國家啟動了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按照《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規定,一般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應達到二級乙等,語文教師達到二級甲等。儘管接受測試的已經多達幾百萬人次,但“證書一到手,方言又出口”的現象還不少見。學校普及普通話的工作程序和質量,決定著全社會普及普通話的程序和質量,所以一定要抓教師普通話的規範。

語言是教師工作的載體。普通話的培訓一直是教師必不可少的一種職業技能培訓。教師這個行業承擔著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任務,當然也承擔著普及通用語言的任務。在孩子眼裡,教師的語言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正確的。所以在普及普通話這件事上,學校和教師都責無旁貸。

  推廣普通話是全社會的任務

推廣普通話目前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首先是語言觀念問題:一些地區、一些人的語言觀念不夠開放,對推廣普通話的意義和作用的認識亟待提高,特別是有些地方領導在思想上沒有重視起來,還沒有將推普列入工作日程,影響和制約了工作的開展。另外在客觀上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語言情況很複雜,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到各種因素制約,普通話推廣存在不少困難。從上個世紀初開始的國語運動提出統一規範語言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我們中華民族20世紀“語同音”的'夢想至今沒有實現。現在交通便利,廣播電視等媒體很發達,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提供了很好的客觀條件和強大推動力。我們希望能在21世紀的前20年裡解決這一問題。

推廣普通話不僅是政府行為,也是社會行為,應當充分發揮行政機關、群眾團體、學術機構、學校、媒體的作用,同時廣泛動員群眾參加,這樣才能更快地實現“語同音”。同時加強研究,用科學的方法加速推廣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消除語言隔閡

一個問題需要講清楚,有些人擔心推廣普通話會造成漢語方言和民族語言的削弱或消失,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語,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它是在方言基礎上形成的,又高於方言。漢語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地域語言,是為各方言區居民服務的,併為儲存地域文化發揮作用。推廣普通話是國家、民族的需要,是事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推廣普通話是為了克服方言隔閡,使方言區的人在自己的方言之外,多掌握一種更加規範、更加有用的語言工具,而不是要消滅方言,方言是不可能人為消滅的。方言的消亡是長期、緩慢的,有些強勢方言還會跟它所反映的地域文化一起長期存在。

就民族語言來說,《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都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國家還從政策、行政、司法、文教等多方面為民族語言的使用和發展創造條件。在民族地區推廣普通話,是為了克服語言障礙,使民族地區的居民在使用本民族的語言之外,多掌握一種全國通用的語言,從而有利於社會交際,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性。民族語言與它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將會長期存在和不斷髮展,這是我國語言生活和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