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廚師麵點>

菜餚勾芡種類技法詳細介紹

廚師麵點 閱讀(2.83W)

引導語:菜餚應該合理的勾芡 才能使菜餚的著色。味道 都以達到最好。而勾芡因為原料有變化。比如說適用於勾芡的就有綠豆粉 土豆粉 玉米粉。當然這些都是澱粉 而勾芡因菜餚的不同。操作的技法和芡汁的多次也不同。菜餚勾芡.有的菜餚因為口感清淡 色澤清爽。是要勻玻璃芡的。而有的菜餚則是要勾黃芡.紅芡等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詳細的講解勾芡的方法與勾芡的品種,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哦!

菜餚勾芡種類技法詳細介紹

勾芡也叫“著膩”、“著芡”,就是在菜餚將近成熟時,把調好的芡汁澆或潑在菜餚中,這是烹調菜餚時的一道重要工序。通過勾芡能使菜餚外觀色澤光潔,滋味醇厚,質地潤滑脆嫩。

1、作用

菜餚在烹調加熱的過程中,可溢位水分和營養成分,融合了調味品而成為滋味鮮美的湯汁,通過勾芡,就可使這些湯汁依附在菜餚原料上,將原料和湯汁融合在一起,使之成為湯汁濃稠、湯菜融合的佳餚。當然,在不同的'烹調方法中,芡還能發揮不同的作用。

勾芡後使湯汁更稠厚,能突出菜餚的主料。

芡汁包裹在原料的表面,使湯汁不至於滲透進原料之中,還能保持原料外香脆、內鮮嫩的特點。

芡的主要原料——澱粉中含有谷胱甘肽,又起到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所以勾芡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芡汁粘裹在原料表面,使菜餚顏色光潤不致乾癟。

由於芡汁的包裹,能減慢菜餚表面的熱量散發,起到保溫的作用。

  2、原料

芡汁的主要原料就是澱粉、水和調味料。澱粉的種類較多,各自的性質也有較大差異。

澱粉在烹調中通常叫做生粉。

綠豆粉:顏色潔白,勾芡後微顯青綠色,有光澤,黏性足,並有一定的吸水性。以此芡汁作原料,可使菜餚湯汁均勻,是極好的芡汁原料。

土豆粉:在烹調中最常用到,其吸水性、粘性和色澤與綠豆粉相似,而質地和光澤比綠豆粉還要好,也是一種很好的芡汁原料。

玉米(澱)粉:顏色淡黃,有光澤,粘性足,吸水性也很強。

番薯粉(地瓜粉):色澤暗紅透黑,粘性足,但無光澤,質量較差。

此外還有菱角澱粉、藕粉等,但應用較少。

  3、種類

按顏色分,可分為紅、黃、青、白、清、黑六種。不同顏色的芡汁,應用於不同顏色的菜餚,使其色彩和諧悅目,引人食慾。

 A.紅芡

按其紅色的差別,又可分為大紅芡、淺紅芡、嫣紅芡和紫紅芡等。

大紅芡:在芡汁中加入茄汁、果汁,適用於“果汁豬扒”等菜餚,紅芡則可用於烹調“圓蹄扒鴨”等菜式。

淺紅芡:以火腿汁為主,加入芡湯及蠔油、醬油等調料調製而成,一般用於“腿汁扒菜膽”等菜。

紫紅芡:將糖醋以1:1的比例和勻芡湯調製而成,適用於“姜芽鴨片”等。

嫣紅芡:將糖醋分量減少,調入芡湯中加芡粉製成,適用於“姜芽腎片”等。

 B.黃芡

黃芡也可以分為金黃芡和淺黃芡等。

金黃芡:在芡湯中加入芡粉、老抽醬油調製而成,適用於“油爆魷魚”及翅、鮑等菜式的烹製。

淺黃芡:芡汁中加入咖哩,適用於“咖哩牛肉”等。

 C.青芡

將蔬菜搗爛後擠汁,加進芡湯中調成,可用於“菠汁魚球”一類菜餚。

D.白芡

白芡也可分為奶汁芡、蟹汁芡和白汁芡。

奶汁芡:即在芡汁中加進鮮奶,適用於“奶油雞”等。

蟹汁芡:將蟹肉放芡汁中,加蛋白拌均勻,適用於“蟹汁鱸魚”等。

白汁芡:現將蟹肉弄碎,再放芡汁中加蛋白拌勻,適用於“白汁蝦脯”等。

 E.清芡

即不加入有色的調味料,純以本身清澈的芡湯勾芡。適用於“清蒸魚”等。

 F.黑芡

在芡湯中加進醬油、豉汁等調料,適用於“豉汁雞球”等。

按是否加調味品來劃分,可將芡汁分為:

加調味品的兌汁芡 由於多在碗中兌汁,故亦稱碗汁,適用於熘、爆、炒等旺火速成的烹調方法。因為快速烹調不易調準口味,芡汁中調味品所起作用極大。當然,對於慢速烹製成的菜餚,也有通過勾兌汁芡調味的,就要依據各地的烹飪習慣。因為兌汁中的調味料可有多種顏色,所以也可以用於菜餚調色。

不加調味品的水粉芡 較適合於以中小火慢慢製成的燒、扒、燴等烹調方法。因為這些烹調方法能夠較好地進入原料內部,勾水粉芡就是為了讓湯汁變黏變稠。

按芡汁的濃稠程度劃分,則分為厚芡與薄芡:

厚芡即濃芡,又名抱芡,因為濃稠,能裹住菜餚,所以在吃完菜後,盤內應基本無剩芡。按運用方式又可分為:

包芡:濃度較稠,芡汁能包裹住原料,主要適用於爆、熘、炒等菜,例如“火爆魷魚卷”。

流芡:濃度略稀,能夠讓湯、菜融合,主要用於燴、燒、扒等烹調方式,例如“三絲燴蛋”。

薄芡:濃度較低,按運用方式也可以分為:

琉璃芡:芡汁成琉璃狀,粘連在菜餚上,使菜餚光澤明亮,例如“八寶釀冬瓜”。

奶芡汁:又叫米湯芡,濃度較薄,具有主料突出、口味略濃的特點,例如“奶湯白菜”。

  4、方法

對於不同的菜餚不同的芡,勾芡的方法也有不少,常用的方法有:

A.淋

在菜餚即將成熟時,一面將芡汁緩緩淋進炒勺內,一面不停地將勺晃動,以使芡汁與菜餚的湯汁調勻,均勻地包裹在原料上,主要用於扒、燒等烹調方法,例如“香菇燒鯽魚”。

  B.拌

就是在鍋內菜餚接近成熟時,將兌好的碗汁倒進鍋內,經過翻炒拌勻,使芡汁掛在原料表面上。或先將已兌好的芡汁倒進鍋中炒熟,再將過完油將熟的原料倒進勺內翻炒均勻,也屬於勾芡中的“拌”法,也叫“臥汁”。拌多用於炒、爆、熘等烹調方法,故大都用兌汁芡,例如”糖醋里脊“。

 C.澆

在菜餚成熟後,另用鍋將芡汁調勻(有時也加上菜餚的原汁),迅速澆在已經成熟的菜餚上。這種芡通常用於大塊原料的烹調以及扒、炸等烹調方法,例如“檸汁珊瑚魚”。

在勾芡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幾點

首先,要靈活運用火候,如勾芡過早,則原料可能熟得不透徹;勾芡過遲,又會使菜餚過熟甚至焦糊,影響口味。特別對於拌、淋法勾芡,一定要在原料將熟的時候進行。

其次,為了確保菜餚色、香、味俱佳,特別是對於質地脆嫩的菜餚,菜品湯汁與所用芡汁的數量都要適當。湯汁過多則水分太多,使滋味不夠,且大量湯汁浸泡菜餚,也會影響其脆嫩口感。湯汁過少又會使菜餚芡汁勾得不均勻。

再次,烹製菜餚是不可放太多的油,否則使菜餚原料的表面過於滑膩,芡汁容易滑下原料表面,影響勾芡的效果。

最後,還要在勾芡前先確定菜餚的口味和色彩,因為勾芡之後一般都不在調味。

很多菜餚在烹製後期需要勾芡,但也有不少是不宜勾芡的;

1.味清爽的菜餚,如炒韭菜、蒜苗、綠豆芽等,芡汁會使其口感黏而不爽,而且味道過濃。

2.烹製時間較長,使調料能充分滲進原料中,湯汁也被蒸發的,則不需勾芡,如“乾煸牛肉絲”等。

3.蜜汁菜類也不宜勾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