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建築工程>一級建造師>

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案例分析題及答案2016

一級建造師 閱讀(1.03W)

  案例分析題一

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案例分析題及答案2016

  背景材料

某辦公樓工程,建築面積 82000 ㎡,地下 3 層地上 22 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距臨近六層住宅樓 7m。地基土 層為粉質粘土和粉細砂,地下水位潛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礎為筏板基礎,埋深 14.5m,基礎底板混 凝土厚 1500m,水泥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採用整體連續分層澆築方式施工。基坑支護工程委託有資質的專業單位施工, 降排的地下水用於現場機具、裝置清洗。主體結構選擇有相應資質的 A 勞務公司作為勞務分包,並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礎支援工程專業施工單位提出基坑支護降水採用“排樁+錨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總承包單位要求多提 出幾種方案進行比選。 事件二:地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澆築從高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在混凝土澆築完 12h 內對混 凝土表面進行保溫保溼養護,養護持續 7d。養護至 72h 時,測溫顯示混凝土內部溫度 70℃,混凝土表面溫度 35℃。

  【問題】

(1)事件一種,適用於本工程的基坑支護降水方案還有哪些?

(2)降排的地下水還可用於施工現場哪些方面?

(3)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及養護的不妥之處,並簡要說明理由或給出正確做法。

  答:(1)本專案為一類深基坑,支護方式只能是排樁或地下連續牆;由於深度較深且離既有建築較近,變形要求高,

必須增加內支撐或設錨杆;由於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如採用排樁需增加如止水帷幕的止水措施,並輔以 降水井(如

採用地下連續牆,無需考慮止水,僅需降水)。

(2)降排的地下水還可以用於:現場綠化、道路灑水降塵、沖洗廁所、車輛沖洗、基坑井點回灌等非生產性用水。 注:混凝土澆築、養護等為生產用水,均不正確。

(3)不妥之一:混凝土澆築從高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 正確做法:混凝土澆築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不妥之二:養護持續 7d;

正確做法:養護應連續 14d 及以上(含 14d)。

不妥之三:混凝土內部溫度 70℃,混凝土表面溫度 35℃,混凝土表裡溫差達 35℃; 理由: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期間,表裡溫差不得大於 25℃。

  案例分析題二

  背景材料

某建築工程,建築面積 145200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地下 3 層,地上 60 層,基礎埋深 18.6m,主樓 版厚 3.0m,底板面積 6036 ㎡,底板混凝土強度設計為 C35/P12,底板施工時施工單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採用溜槽 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並選定了某混凝土攪拌站提供預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澆築時當地最高大氣溫度為 35℃,混凝土最高入模溫度為 40℃;混凝土澆築完成 12h 後覆蓋一層塑料膜一 層保溫草簾保溼保溫養護 7d,養護期間測溫度記錄顯示: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 75℃,這時表面最高溫度為 45℃;監理 工程師檢查中發現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縫,經鑽芯取樣檢查,取樣樣品有貫通裂縫。

  【問題】

(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過程不符合規範的要求,是的基礎底板產生裂縫?正確做法應該是什麼?

(2)底板混凝土澆築前應與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做哪些準備工作?

(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澆築常採用什麼方法?採取這種方法是應注意些什麼?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麼?

  答:(1)以下這些做法是錯誤的:

混凝土入模溫度過高;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表面最高溫度的溫差超過 25℃;混凝土澆築完成 12h 後採用覆蓋一層塑 料膜一層保溫草簾進行保溼保溫養護 7d;混凝土澆築完後沒有進行二次抹面。 正確的做法: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8 第 4.1.27 條規定:混凝土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的差值不應大於 25℃,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差值不應大於 20℃。2)同時要儘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3)混凝土澆築 完成後應在 12h 以內覆蓋保溼保溫,4)防水混凝土養護期至少 14d;5)大體積滬寧圖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以減少 表面收縮裂縫。

(2)底板混凝土澆築前應與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做好混凝土澆築的責任分工,配合攪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適配工作,同時確定混凝土的罐車數量以及運輸交通路線等。

(3)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常採用斜面分層澆築分層振搗的方法,澆築時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搗時

從澆築層端開始逐漸上移。分層澆築時應保證上層混凝土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築完畢。並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 5cm,使上下層混凝土之間更好的結合。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並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和微膨脹劑,減小大體積混凝土體積收縮的影響,以降低混凝土開裂的可能性。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摻加適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 25℃以內),如降低拌合水溫度(加冰屑或 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晒等。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溫材料,並進行養護。

5)適當設定後澆帶,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也有利於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6)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7)可預埋冷卻水管,通過迴圈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帶出進行人工導熱。

  案例分析題三

  背景材料

某建築工程,基坑深 17m,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 10m 處,基坑支護採取地下連續牆形式地下連續牆深 35m。在施工 11#槽段時,鋼筋籠放入基坑,由於基坑內有大量沉渣,鋼筋籠不能放入坑底,造成此槽段 混凝土不能澆築,半夜趕上暴雨,致使此槽段塌孔。此槽段緊鄰正在使用城市主幹道,且主幹道臨近基坑一側鋪設有 軍用電纜。為使邊坡整體穩定,採取了緊急回填的措施。目前,工程地下連續牆已陸續完工,只剩 11#槽段,須制定此 槽段施工方案,以便下一步土方工程順利進行。

  【問題】

(1)此槽段施工方案制定時要保證哪個關鍵點?

(2)槽段土方開挖施工方案應選擇什麼形式?

(3)槽段施工過程中最需防範的是什麼?

(4)確保槽段施工時不出現管湧的措施包括哪些?

  答:(1)保證緊鄰道路槽段基坑邊坡穩定。槽段緊鄰正在使用的城市主幹道,且挨近基坑一側埋有軍用電纜。所以, 制定槽段施工方案時最重要的是保證槽段施工中基坑邊坡的穩定,以確保緊鄰槽段城市道路與軍用電纜不會產生沉降, 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後果。

(2)由於鋼筋籠還在槽段內,不適宜機械開挖,採用人工分層開挖,邊挖邊護壁。

(3)應防範管湧。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 10m 處,11#槽段施工方案選擇在保證基坑邊坡穩定的同時,須保證地下水不倒灌入基坑,以免造成基坑邊坡的不均勻沉降。

(4)確保槽段施工時不出現管湧的措施如下:

1)緊貼槽段施工一排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深度同地下連續牆。

2)緊貼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外側做兩排旋噴樁,兩側須與已建好槽段結構相連。深度進入不透水層下 2m 處。

3)在槽段裡側一個挨一個密打一排工法樁工法樁深度宜超過基坑作業層深度 4m。

4)土方開挖時,須在工法樁和護坡樁之間水平每隔 1.5m,豎向每隔 1.5m 進行可靠水平支撐。

5)工法樁外側做一排旋噴樁,旋噴樁高度在底下水位以上 2m 處,深度進入不透水層下 2m 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