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國富論第二卷讀後感作文

作文 閱讀(1.59W)

  物品積累的性質

國富論第二卷讀後感作文

物品的預先積累是分工的一個先決條件,如果沒有相應的食品衣物提前被積累,就養不活醫生戰士。分工越細,需要預先積累的物品就越多,包括各工種需要的裝置原材料等。

可將物品積蓄分為3類:流動資本,固定資本,消費品。

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都是資本,資本指可以獲得收益的物品。其他不可獲得收益的算消費品。流動資本可大致理解為貿易品與貨幣;固定資本可大致理解為生產性物品,比如生產用的廠房、裝置、土地等。注意,同樣是食物,在商販那裡算流動資本,在顧客那裡算消費品。消費品又可分為非耐用品和耐用品,前者比如食物,衣物,戲劇等,後者比如住房,珠寶,傢俱等。

通常,固定資本獲利離不開流動資本的參入,好比生產離不開原材料,而且流動資本常常會沉澱為固定資本,好比裝置也是貿易採購而來。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最終目的和結果,都是消費品的增加。所以,人民的貧富,表面因素是可供消費品的多寡,內在因素是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多寡。

  流動資本中的貨幣

斯密將流動資本分為貨幣,食物,原材料和製成品。他認為這當中,貨幣的性質有些類似於固定資本。第一是,鑄造貨幣(當時主要是貴金屬貨幣)及貨幣磨損都需要費用,好比維持裝置運轉需要費用一樣。第二是,貨幣的作用是幫助流通,並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財富,一國的流通貨幣總價值常常遠小於該國的財富,因為貨幣可以週轉。第三是,維持貨幣系統的費用若能節省,而又不影響系統運作,那這些費用就實質增加了財富,好比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節省裝置維持費用可增加利潤一樣。

正是從上面這些推理,斯密認為採用維持費用較低的紙幣好過維持費用高昂的貴金屬貨幣。當時的英國,尚沒有中央銀行和法定紙幣,流動的紙幣可近似看做是各傢俬人銀行發行的票據。

一傢俬人銀行,如果承諾隨時兌換其票據並按承諾實施,則人們出於其具有的商業信用,會願意流通其票據。銀行通常不會真的儲存票據等額的金銀貨幣(通常儲備不會超過五分之一,中國目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13%),因為總有大部分票據處於流通狀態。那節省下來的金銀貨幣維持費用便可用來進行其他生產性活動。

如果銀行濫發紙鈔,會造成兩個後果:第一是超過市面流通所需的部分,因在國內市場已無獲利機會,持有人會自動兌換成金銀流向國外獲利,這會造成該銀行的金銀儲備流失,多發的紙鈔又回到了銀行,還損失了金銀的維持費用,得不償失;第二是,如果市場發現某銀行的紙鈔超過了其能隨時償付的程度,其價值就會打折扣,或者轉而採用其他信用更好的銀行紙鈔,也是得不償失。

銀行只要保證自己的紙鈔,不超過沒有銀行的情況下,人們隨時保留在手頭上用於流通的金銀貨幣的總數,就不會影響經濟執行,社會節省了金銀維持費用,商人可通過合理信貸將這筆本來閒置的金銀幣用於生產。銀行通過採用對各商家進行信用評估等手段,保證其借款(貸的款就是銀行發行的票據)質量。某些激進的企業會鑽銀行的空子,斯密舉了“對開匯票”的例子,兩家公司通過相互開匯票,去銀行貼現獲取資金,再開新的匯票還舊賬,將這些套取的紙鈔用於投機,這明顯不屬於發行紙鈔的本意,而且投機獲利超過資金成本的機會非常之少,風險極大,如果不加以監管,會造成銀行的破產。

對於紙鈔取代金銀貨幣,斯密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金銀貨幣好比公路,有助於商品流通,但會佔用農田和工廠的土地,紙幣好比空中的公路,也有助於流通,但不會佔用土地,但由於在空中,更不穩定,需要更高明的管理技術。

  資本積累的性質

由於商品的價格由工資、利潤、地租組成,故一國的年產出必然以這三種形式分配給國民。這裡的工資、利潤和地租都指已扣除了投入成本的淨所得。很顯然,機器要繼續運轉,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原材料,維修費用和勞力,這部分不算淨所得。每年的產出中總有一部分需要繼續投入到這種必須的消耗中,這種消耗最終會流入“生產性勞動”中(有點類似成本的概念)。扣除了這部分的工資,利潤和地租就可以自由選擇,是進行擴大生產進入“生產性勞動”(這裡的概念與上一個略有不同,上一個類似成本,這個類似再投資),還是進入純消耗品的“非生產性勞動”,比如買衣物,看戲。

富國的產出中進入“生產性勞動”的資本比例較高(類似於生產所需投入的成本較高),而窮國的生產更多是靠天吃飯,投入很少。儘管富國的“生產性勞動”資本投入比例高,但因為富國產出的絕對值較大,其淨所得的比例雖然小於窮國(好比窮國的地主,靠天吃飯,需要的再投入少,賺的.大部分都是淨所得),但其絕對值大大超過窮國。

斯密認為,產出中投入“非生產性勞動”的比例過多,不利於該國人民維持勤勞的品格,助長了懶散,也不利於國家財富的積累。一是因為“非生產性勞動”的可積累性差,比如戲劇在表演的那一刻,價值就消散了,而機器可以再生產,創造更多價值。二是“非生產性勞動”過度依賴大資本家或達官貴人的施捨。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很少有一國的國民集體揮霍無度,個別人的揮霍或錯誤投資不會造成整體性的財富減少,倒是政府等公職人員的“非生產性勞動”,如果管理不得當,會損失一國財富,比如輕易發動戰爭,國內發生革命等。同樣是“非生產性勞動”,耐久性的消費又優於瞬時的消費,比如房產,珠寶,傢俱等好過衣物,食物和戲劇。

還有一部分資本間接用於“生產性勞動”,那就是借出收息(很少有人借錢純粹為了消費)。對這部分資本,只要規定一個合適法定最高利率即可,這個利率要略高於市場正常的借貸利率。定的過低,非但不會阻止人們借錢,還會增加借貸成本,因為增加了違法被查的風險溢價。定的過高,助長了某些激進企業家進行高風險借貸。

  資本的各種用途

資本指可獲益的物品,資本的投入有四個方向:投入到初級品的生產(類似於農業畜牧業的第一產業);投入到製造加工品生產中(第二產業);投入到貨物貿易中;投入到貨物零售中。前兩種是後兩種存在的基礎。

零售商除了為批發商提供了利潤外,只驅動了自己這個唯一的生產性勞動者。批發商除了為第一第二產業製造商提供利潤外,還驅動了運輸業和自己這兩類生產性勞動者。製造業除了為第一產業提供利潤外,還驅動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其獲得工資。斯密認為,資本投入農業,驅動的生產性勞動最多,因為需要的勞力多,而且回報多,比如扣除成本的地租可達產出的四分之一以上,製造業很少有這樣的回報率。

就資本的流通範圍來說,農業和零售業通常是本地化的,流通範圍較窄。製造業的工廠和勞工大多也是本地化,但原材料和產品不一定如此。當一國的資本不足以同時投向上述4個方向時,斯密以北美殖民地為例,認為投向農業,對本國的勞動性生產貢獻最大,其次是製造業。

就貨物貿易來說,同樣的資本,由於週轉速度的差異,國內貿易驅動的生產性勞動,高過外國消費品貿易,又高過純粹的海外貿易。比如國內貿易,一年資金可週轉四次,海外貿易只能三年週轉一次,有一半的週轉在海外完成,那相同的資本,驅動的勞動相差二十四倍。

但即使如此,斯密並不主張政策傾向某種貿易,因為海外貿易的存在,表明國內某產物超過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如果不進行海外貿易,這部分勞動將消逝。即使完全販運國外貨物,販運本身也是一種勞動。一國出現大量海外貿易,有時也側面反映該國國內的產出極為豐富。

雖然農業能驅動更多的勞力,回報率也更高,但當時歐洲的事實是,很多人靠製造業或貨物貿易發了財,卻很少有人靠農業發財。斯密將在第三和第四卷中解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