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會考語文作文應該注意什麼

作文 閱讀(3.28W)

作文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文成績的高低。作文是一個人思想水平、寫作技能、語言功力等的綜合反映,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毛病,都會影響整篇文章的質量。如同治病要對症下藥一樣,解決作文問題也要尋準突破口。下面本人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作文的審題、立意、選材和行文四個方面談談會考作文究竟應注意什麼。

會考語文作文應該注意什麼

 一、審題

審題,是對題目的意義、範圍和要求的審定。審題的過程,就是確立文章體裁、題材、中心和寫作的過程。這是作文的第一步,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否則將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尤其是會考的時候,考生因為要搶時間,臨場心理又十分緊張,為避免偏差,冷靜審題顯得特別重要。儘管會考作文命題有明文規定,在審題上不給考生設定障礙,但這並不等於說不需要審題。認真解讀,把握題意,是會考作文成敗的先決條件。

在審題方面,常見的問題有兩種:一是對題目的含義理解不準確。如“我們是初升的太陽”這一會考作文題中的“初升的太陽”,很明顯有比喻義,表明要求寫出中學生風華正茂、生機勃勃、熱情奔放的多彩生活,表現出他們活力的光芒優秀作文 專注寫作 ,青春的氣息。如果不能正確理解這一點,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又如“在______的影響下”中的“影響”,意思是對被影響者的思想或行為起作用,它與“幫助”、“教育”等的含義是有區別的。有些同學未真正懂得“影響”的意思,結果所寫的作文成了“在______的幫助(教育)下”。二是未弄清題義,沒把握住題目的要求。如“我和______”,很清楚是寫雙方的,而有些同學錯以為是寫“______”,成了“我的______”。同樣道理,“在______的影響下”,儘管文章觸及“被影響者”的變化,但內容很少,而大量的筆墨卻花在“影響者”身上,這就顛倒了主次。另外,還有個別同學因過分緊張或粗心,沒看清題目(包括要求)。這往往會導致文章內容與主題扣得不緊,嚴重的還會遠離題意,甚至文不對題。

所以在審題時,一定要注意四個明確: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明確文章的寫作物件,明確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明確選材的範圍。

 二、立意

審題完畢,就要根據題目要求妥善立意了。所謂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記敘文中,“立意”是確定文章通過寫人記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議論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論點。

會考作文的立意要求我們從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中選取鮮活的素材表達中心——表達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表達自尊自強自信自律的情懷,表達對“真善美”的讚頌與嚮往,表達對老師家長的尊敬與感恩,從而展示中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風采,歌頌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時代生活,抒發中學生純真豐富的情感,表達睿智深邃的思想。

對照以上要求,就會發現我們在會考作文中問題還是挺多的:其一,文章中心不明。很多考生在作文時,寫人往往只停留在他(她)做了什麼事,而不注意他(她)為什麼做了這些事;寫事往往只停留在敘述事情的過程,而不注意寫“事件”中包含的思想意義。其二,文章多中心。如有考生在寫“見到兒時的朋友”一文時,既寫了與朋友之間純真的友誼,又寫了黨的政策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還對現在農村中有些家長為了掙錢,早早讓孩?a href='' target='_blank'>雨⊙У南窒筇岢雋伺饋R黃惱攏腥鮒行模峁硎雒扛鮒行鬧荒蓯球唑訓闥羥場?/p>

所以,從立意的要求來看,我們在會考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鮮明。文章歌頌什麼,批評什麼,主張什麼,反對什麼,應旗幟鮮明,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二是要正確。會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對立意的要求是:記敘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議論文要“觀點正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實做到。三是要力求新穎、深刻、有創意。這是在前二者基礎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爭寫出新意,寫出深度,不要過多重複別人已說過多次的話題,不要就事論事、淺嘗輒止。還要注意立意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如有四位同學寫自己遊佘山的經歷:第一位寫了自己遊佘山的過程,毫無疑問是“流水賬”。第二位先抑後揚,先寫自己上山時的艱難,然後寫看到的佘山的美,進而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立意顯然比第一位有了進步。第三位從上山的路寫起,上山可乘纜車或沿石階上去,寫自己沿階而上的艱難,覺得山太高,爬不上去,最後克服困難終於來到山頂,欣賞到了山頂美景,這時卻覺得山並不高,由此體會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哲理,從而明白要想攀上高峰,必須作艱苦的努力,立意顯然更高。最後一位則寫自己在佘山的兩大景點(佘山大教堂和佘山天文臺)之間徘徊,因時間關係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景點,最後自己選擇了佘山天文臺,文章論述的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那就是作為當代中學生在神學與科學之間該如何選擇,立意同樣出色。所以,同樣一個題材,立意可以完全不同,寫作時,我們一定要善於從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出發,尋找新穎的角度去開掘事物的特點,探求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煉出正確、深刻、新穎的主題來。

 三、選材

五彩繽紛的人類社會,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有位著名的作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材料選得準,選得好,文章已經成功了一半。”考生寫作文應該注重捕捉生活的閃光點、挖掘生活的新鮮事。生活的閃光點、新鮮事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是靠我們平時的閱讀、生活的體驗和知識的積累獲得的。只要我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善於做生活的主人、寫作的有心人,善於學習新知識、接受新觀念、觀察新事物、研究新問題,善於觀察、深入思考、注重積累,就能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源”。當然,生活中驚天動地的典型事件並不多,這就要求我們多留意平凡的小事,注意挖掘事物的本質,探究事物的內涵,提煉其中的精華。如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事雖小,但小事中蘊涵著大意義。

我們在作文選材中常常會出現如下問題:一是材料陳舊。有些同學寫到老師往往就是挑燈備課或是帶病工作,寫到父母關心自己就是風雨之夜送患病的“我”上醫院等。二是材料單薄。有同學以老師一次補課來表現老師對學生的愛;以一個50分測驗成績來作為證明我“從來沒有”這樣悲痛的依據,其本意是以細碎小事來反映一種崇高品德,用普通瑣事來表現自己某種強烈情感,但由於材料過於單薄,結果往往達不到目的。三是編造材料,“借用”材料。部分同學由於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識,平時自己又不注重積累,不注意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結果就造成材料違背生活的真實,甚或出現完全抄襲或變相抄襲人家作文的情況。

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為在作文的選材上我們應注意以下一個原則、兩個方面。

一個原則就是緊扣主題選材。凡是跟文章主題無關的材料一律捨去,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大的材料,原則上也一概不用,材料儘量要典型。

兩個方面就是,一要注意選材內容的新穎,二要注意拓展並表現自己的知識面。在內容上,要讓自己的文章富於時代氣息,寫社會生活中的新事物;要寫真事,抒真情,寫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現實生活是紛繁複雜的,人們對事物的觀察、認識也不盡相同,怎樣選擇最佳的寫作角度呢?首先要開拓思路,多列角度;其次要反覆比較,選擇角度;最後要深入挖掘,確定角度。大多數中學生,所過的無非是平淡無奇的生活,接觸的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瑣瑣碎碎的“小”事情,確實沒有多少新奇的東西可寫,但我們要善於發現這些凡人小事中的閃光點,那麼,即使是老材料同樣也可寫出新意,也可以小見大。

譬如拿抱小孩來說吧,恐怕絕大多數同學都有過此生活體驗,但又有誰想到拿來作文呢?有一位聰明的同學卻想到了,她從陪表姐的孩子玩耍半小時而“累得精疲力竭,叫苦不迭”的體驗中,提煉出這樣一個頗有意義的中心:“由此,我想到了我小的時候,也一定是夠調皮的,爸爸媽媽也一定是這麼哄我,陪我玩,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的,這是多麼不容易啊!這時,我不禁吟起了孟郊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該怎樣來報答父母對我的撫養之恩呢?”作文的主體部分就是描述與表現孩子玩耍的情形,並不難寫;其所以成為一篇成功之作,在於她善於做生活的有心人,從這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中,發掘出了其中的意蘊。

 四、行文

作文的行文方面涉及文章的詳略安排、結構層次、過渡照應、首尾呼應,涉及文章寫作時的記敘順序、描寫方法、修辭手法和名言警句的運用等。由於涉及的內容眾多,在此不一一贅述,僅舉兩例加以說明。

譬如取捨要得當。有一同學寫“喜歡游泳的弟弟”,文章大部分內容寫其怎麼去學游泳的,又是怎樣逐漸愛上游泳的,但弟弟“如何喜歡”卻寫得很少。很顯然,文章就失去了平衡。

再如描寫要具體。有一同學寫早晨的校園是這樣寫的:隨著上課的音樂鈴聲,熱鬧的校園進入安靜之中。大樓裡不久就傳出了朗朗的書聲。再看另一段文字:隨著早自修的音樂聲鈴,原來像一鍋開水似的校園立刻變了樣。二樓的教室裡傳出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三樓的教室裡飄出了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還有王勃的千古佳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樓的教室裡則飛出了“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噢,他們在複習,此起彼伏的朗朗書聲合在一起,匯成了一首巨集亮美麗的樂曲。兩下一比較,高下自分。所以我們在描寫時一定要注意避免語句的空洞、生硬,描述儘量要生動、形象。另外,還需指出的是,我們有些同學在作文中過分追求內容的浮誇、文字的花哨,過分追求文章中語言的華美,從而堆砌詞語,結果往往給人以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之感,必須堅決杜絕此類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