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怎樣提高國小語文的作文能力

作文 閱讀(2.86W)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國小語文寫作指導教學中應把握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那麼怎樣提高國小語文作文能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怎樣提高國小語文的作文能力

  怎樣提高國小語文作文能力

  一、改善教學,激發國小生的寫作興趣

愛凶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國小生樂於學習的動力源泉,“留心觀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作文指導要從興趣人手。

(一)通過組織和指導國小生觀察、調查、閱讀等,幫助國小生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激發他們以文章的形式表達內心感受的願望。

(二)善於發現和肯定國小生點滴的進步,及時給國小生以鼓勵,樹立佳作典型,經常讓國小生享受成功寫作的喜悅,增強國小生寫好作文的信心。

(三)走近國小生生活,參與國小生的寫作活動。作文題目的命制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實際,要把命題命到國小生的心坎上,使國小生親其師信其道,激勵國小生愛作文。作好文。

(四)運用多媒體功能向國小生展示絢麗多彩的畫面,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國小生的寫作興趣,使國小生在一種虛擬而真實的空間裡,得到更真切的感受和體會。

(五)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改編課本劇。閱讀和寫作具有密切關係,讓國小生充分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對閱讀資源加以整合、拓展,將會極大地煥發國小生的寫作熱情。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後指導國小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國小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

  二、感悟生活,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寫作走出困境的必經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時時在意,處處留心,灃意觀察,磨練}lj發現美和真理的眼睛;我們要引導學生,善於把握思考方法,要多問為什麼,就能揭開事物的本質,瞭解事物的內在含義和稽核哲理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將自己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以豐富寫作素材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我仃J應鼓勵國小生多用自己的眼,多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生活越豐富,國小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內容就越豐富國家教育部頒行的《全H制義務教育語義課程標準》也強調作史教學要重視生活,從生活出發,感悟生活,用生活巾生動有趣的事來激發國小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國小生寫真實的事情,力求寫實,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三、重視閱讀,提高國小生語言修養與人文內涵

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才有神。”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國小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與他的知識面、認識事物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寫作技巧的掌握等等有密切的關係,我們要多鼓勵和引導國小生多讀名著和有內涵的書籍。引導國小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構思的,作品是如何表情達意的,作家是如何錘鍊語言,然後把精彩的章句畫下來熟讀背誦,這樣日積月累,寫作起來就能得心應手。增加國小生的閱讀知識,提高國小生語言修養與人文內涵。

  四、展現個性,鼓勵國小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做夢,喜歡想異想天開的事情,我們可以鼓勵國小生們把他們的這些想法記錄下來。例如有一位同學寫《森林王國之遊》,金絲猴當導遊,報酬是十五個蘋果,並且要預支五個,然後猴導遊就帶著作者去狼舞廳“與狼共舞”。作文想象豐富,也寫得情意盎然,其實這國小生不過是藉助成語“與狼共舞”和俗話“老虎的破鼓摸不得”,把舊故事寫出了新內容。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翅膀,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新性,也體現了一個國小生美好的願望和大膽的追求,這也是我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五、注重技巧,掌握基本的寫作理論和方法

國小生要想寫出優秀的作文,必須掌握基本的寫作理論和方法,教師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

1、讓題目亮起來。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讀者首先留意到的地方,一個好題目能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要擬好題目,必須指導國小生從文章的具體內容和體裁的實際出發,題目的含義和風格,都要與正文緊密聯絡,既要注意題目的簡明、突出醒目,又要具有獨創的風格,力爭使問題確切鮮明,生動活潑,意義深刻而富有文采。

2、讓開頭美起來。做任何事,開頭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常說:“先聲奪人,先入為主”,好的作文開頭也能在讀者的思想上起到這樣的作用。好的作文開頭應該言簡意明,設定懸念,催人深思,引人興趣的。

3、讓正文巧起來。教師指導國小生安排文章結構,要注意完整、嚴謹、勻稱、自然,還有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努力創新,避免程式化,在寫作時,要注意揚長避短,學會通過運用設定懸念、象徵、對比、抑揚、巧合等寫作技藝,使自己的文章文采飛揚。

4、讓結尾響起來。如果說好的開頭有“先聲奪人”之功效,那麼好的結尾更具威力。古人說“結尾如撞鐘”,這個鍾撞得好,就能喚起讀者共鳴,振奮讀者精神。作文的結尾,不管是百川歸一,還足餘意繞樑,不論是凱旋禮炮,還是點石成金,都要能結得住,“斷”得下,要能順其自然,水到渠成,起到深化主題,強化形象的作用。

  六、自我反思,培養國小生自改作文的習慣

偉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指出:“改與作文關係密切,改的優先權心該屬於作文的本人”,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要有計劃地培養國小生修改作文的習慣,可指導他們互相修改”,而自我修改作文既是一種糾錯和思維成型的心智活動,也是提高國小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它能激發國小牛的寫作興趣並能使國小生在不斷的修改中扶得寫作的技能,提高寫作能力。

  如何提高國小語文作文能力

  一、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在目前的國小語文教學中,大多學生只要聽到寫作文,就會感到心裡有壓力,不知從何著手下筆、寫什麼。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生作文是“寫話”和“習作”的性質。這就明確了國小生寫作的方向和目標。在學生已經學會或基本學會了用口語的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筆來說話,實現從口頭到筆頭的轉化,把寫變成了一種由內到外的自由傾吐,使學生對寫話有興趣,樂於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毫無拘束地寫下來,從而形成一種寫作主體“寫自己的自得之見,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筆,寫自己的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這樣就從心底裡排除了“作文難”的障礙,減輕了學生心靈的壓力,有利於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

  二、體驗生活,為作文提供素材

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最具生命個性的教學層面,是具有個性的學習主體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放飛情感、表明態度、實踐人生價值的體現。為此,作文教學要讓學生熱愛生活、敢於表達,給學生提供體驗生活的機會。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要積極讓學生參與――只有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到活動的氛圍,才能寫出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情感。如:可通過演講比賽、口頭講故事、手抄報比賽、報刊剪摘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內容可寫,有真情可表。

  三、加強閱讀,為寫作文打基礎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寫好作文,閱讀是基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和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加強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大量優美的詞彙和句式,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得到口語訓練和體驗,感受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謀篇佈局等方法和技巧,並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認識,從而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

閱讀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指讀語文課本上的文章。課本上的文章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和作文教學的好例子,我們應該充分地利用好這一資源。但是,要想使學生的見識更廣泛一些,就必須加大閱讀量,將閱讀向外延伸,即課外閱讀。由於國小生還不成熟,知識面比較窄,課外閱讀一般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生閱讀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文章讀熟讀懂,明白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中心的,切忌走馬觀花、囫圇吞棗。只有這樣引導學生多讀書,才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

  提高國小語文作文能力的方法

  1、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獲取一切知識的門戶;也是學生直接運用感官在實際生活中獲取第一手材料,獨立進行寫作的基礎教師指導學生實際觀察,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良好觀察力也是對學生進行寫作的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方面。這一訓練應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大體上可以遵循以下的步驟進行:

  1)、觀察事物的部分寫片斷

可以結合語文閱讀教學對日出日落、四季變化的描述,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日出日落的場景、四季景色的不同等。學生獨立寫作的訓練,也從組織學生觀察事物的部分寫片斷開始。這種訓練很有收效,同學們寫出的片斷有血有肉,生動感人,而且還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練習寫作的興趣。

  2)、觀察事物場景寫短文

觀察事物場景寫短文是在觀察事物的部分寫片斷的基礎上進行的。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多功能教室、海洋動物標本展覽等,引導他們實際觀察。組織這種觀察,教師在事前要制訂更周密的計劃,做好觀察前的準備。觀察前,也要把觀察目的和要求給學生講清楚,並要求學生觀察中做記錄,作寫的材料。觀察回來後,教師要啟發指導學生按觀察順序與重點整理記錄的材料,完成短文寫作,選擇其中寫得較好的在班級朗讀。

  3)、觀察日常生活訓練寫日記

在學生有了初步寫作能力的基礎上,到國小中、高年級,我就訓練與指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開始先要求學生寫週記,然後每週寫2至3篇日記,以寫觀察日記為主,寫自己日常生活觀察到的最感興趣的`事。最後要求學生每日寫一則。久而久之,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普遍都有明顯的提高。

  2、善用文字,舉例拓思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對於文字中出現的經典、精彩的語段,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覆“含英咀嚼”外,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進行仿寫。指導仿寫作文是國小生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這樣的仿寫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求學生在豐富的語感積澱下,“依樣畫葫蘆”操練語言,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抓住文章的精彩的片段進行練筆

國小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的有些內容選材非常精彩,有好多精彩的片斷值得學生去積累、去賞析。這些精彩的片斷的仿寫,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一條有效的途徑。

  (2)利用文章的結尾進行練筆

有許多的課文結尾意猶未盡,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或情感發展的方向發揮想象,對文字進行延伸。學生的靈性就會在這樣的想象小練筆裡飛揚起來。

學生的創造性是不可估測的,在他們清澈的童眸中蘊藏著許多個異彩紛呈的世界。“小練筆”雖寫作練習,屬語言的運用訓練,但對課文來說也是一種理解,是在運用中理解。

  (3)抓住文章的“空白”進行練筆

課文中的“空白”是指課文中某些內容有意不寫,或寫得簡略,敘述描寫留有餘地的地方。這種“空白”往往存在於詞、句、段、畫中,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我們可藉助教材中的內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思,以習作的形式把“空白”補充出來。這樣既充分利用了手頭教材,又能借助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激發學生習作的靈感和慾望,有利於降低習作的難度。

3、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是提高寫作技能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在課內學習的方法以外,更得益於課外。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訓練,並指導學生從好的文章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吸取好的寫作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就要求學生閱讀時要仔細全面,並對好的詞、句、段、篇等予以積累。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只有這樣寫作時才能揮灑自如。我們上語文課,學習別人的文章就是一種閱讀。別人的文章就是他自己的體驗與感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因此,引導學生從課本中感悟內容,體會思想,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是我們語文老師在閱讀課上最應該教給學生的。所以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理解內容,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麼這樣寫。老師的主導作用也就顯示出來了。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有效的。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發揮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教材的功能,將閱讀與寫作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提高國小語文作文能力策略

  一、培養興趣,讓學生有的寫

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慾望、衝動和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麼可寫。所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顯得尤為重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的形式方法多種多樣。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因此作文教學要聯絡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迴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只要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引導學生學著去寫觀察到的事物,用心寫出自己想到的感覺,學生會覺得想寫,有的寫了,這寫作的大門就已經向學生打開了。以後,寫作教學就能一路好走。

  二、多閱讀、多積累

詩人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還可以學習其中的句式章法,構造系統完整的文章。所以,在平時教學時,我做到:1.學生得法於課內:課本上的文章精讀,課上做詳細分析和指導。課本的文章不僅具有思想性,而且很有代表性和典範性。學生的認真學習,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擴大視野,更重要的是,通過精講,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和能力。如:在教學中,我重視對文中出現的好詞加以分析和比較,多問學生幾個為什麼,出現的好詞我會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用在這兒好?好在哪兒?換一個詞行不行?出現的好句,我就會和學生分析,這樣的好句為什麼精彩?把其中的關鍵詞去掉,句子的意思有什麼不一樣?感情色彩有什麼不同?句子可不可以換另一種表達方式?出現的好段,我會讓學生分析這個段落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模仿總分的表述方式,模仿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來描述事物,模仿按空間順序來介紹一個地點。

給學生充沛的時間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在學校,每週至少安排一節課為閱讀課。上閱讀課時,可以成立閱讀興趣小組,教師進行優劣搭配,並留出時間讓小組成員交流討論,暢談所讀的感受體會或把閱讀中認為精彩的片段部分讀給大家聽聽。還有摘抄好詞好句,針對好段仿寫一段話,寫一篇讀後感,製作資料卡等。

有了廣泛的閱讀,學生就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同時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使學生產生了語感,激發了靈感,有了語感和靈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寫作就成了輕鬆的事。

  三、多觀察、多思考

教師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緻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麼特徵,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慾望。所以,平時在教學中,我倡議學生寫文章要走近生活,多觀察,不要憑空捏造和虛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真實和自然。

如讓學生寫最喜愛的水果時,我讓學生對水果進行看看、聞聞、嚐嚐等活動。寫自然物時,就帶學生出校門,與自然界進行親密地接觸。寫社會現象時,讓學生用細心的眼光觀看,用發現的角度學會思考。正如福樓拜所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注意地去觀察它,以便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平時,還儘量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學生有一顆熱心,保持一份關心,寫文章就會有一顆“慧心”。學生參與的活動多,觀察的情形多,思考的事物多,自然積累的材料就多。那樣,寫起文章來自然就會有話可說,達到文思泉湧的境界,從而,文章寫得生動、具體、有血有肉。

  四、教給學生作文方法,落實作文指導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緻推敲的優秀範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並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鑑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

例如:在教學《理想的風箏》一文時,文中的對劉老師的外貌描寫部分,既寫出了劉老師身有殘疾的特點,又流露出了劉老師忠厚老實的性格以及對生活的執著追求。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描寫人物外貌時,既要抓住主要特點去寫,還應從外貌描寫中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課文通過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兩件事情來表現劉老師的身殘志堅,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明白寫人要選擇典型的事例去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要讓學生懂得作文就得按一定的順序寫,才能把內容寫清楚,給別人留下清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