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材料作文的結構

作文 閱讀(3.28W)

材料作文的結構

一.以故事開頭的材料作文的結構方式

陽光總在風雨後

導:由一個故事匯入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寓言:臺階上的條石和廟裡的神像,都是用從同一座山上開採的石料做成的。條石認為神像與自己都是石頭,人們卻踩著它去瞻仰神像,這讓它感覺非常不公平。然而神像平靜地告訴它:“這是因為你只捱了六刀,而我卻經歷了千敲萬鑿。”

聯:聯絡材料 & 提:提出觀點

就如材料中老者所種的胡楊樹,因為經歷了更多的磨礪,在逆境中將根深埋地底,所以才能在風雨來臨之時才得以存活。這兩則故事都告訴我們:陽光總在風雨後。

議:對觀點作簡單的議論,以做到承上啟下的自然過渡

或許風雨是殘忍的,經受風雨是痛苦的,但那是走向美麗成功的關鍵一步。就像是一個整天面對暗無天日的蛹,它要想見到陽光,聞到花香,它就必須經歷對身體的殘酷的磨練,擠壓使身體變得輕盈,最後破繭而出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成為飛翔於宇宙間的精靈尤物。

證 1 : 對自己提出的觀點進行分析論證,即運用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陽光總在風雨後,經歷過風雨,他們真正體現了人生的價值,最終留名史冊:孔子當初不被當權者理解和接受,思想不被人重視,於是他四處奔走,他廣收門徒,傳播自己的學說,修編《春秋》,最後終於在那個時代取得驕人的成就。他曾有過走投無路的時候,他也曾被誤認為是陽虎而險些喪命,當歷經曲折與艱辛,他最終成為儒家的創始人,為中國的文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證2: 陽光總在風雨後,經歷過風雨的陽光,他們讓生命散發出更加美麗的炫目的光彩:家喻戶曉的乒乓球選手鄧亞萍,因為身材矮小,根本不適合打乒乓球,但她十分熱愛這項運動,於是她在腿上捆上沙袋,負重練習,使自己的短腿不至於輕飄飄的無力,在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辛苦手。最終,她一次一次地站上奧運會女單冠軍的領獎臺,成為蟬聯冠軍,她所創造的神話,像是東方不落的太陽。正是這一路上的坎坎坷坷,訓練過程中困難的磨練,最終成就了中國體壇上的這位女英雄!張海迪,下肢癱瘓,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她同樣沒有選擇放棄,

硬是憑著她那驚人的毅力成功地學習了多種語言,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與翻譯家;貝多芬那個偉大的音樂家,在他事業的頂峰卻遭到雙聰的災禍,面對生命中

的這場風雨,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憑著自己對音樂的感悟創作出了令世人驚歎的交響曲,在音樂史上光耀千古。

結: 照應材料,強化觀點

沒有經過努力而想得到成就,那是懶人的神話。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是曲折的,是艱辛的,我們隨時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面對生命中的風雨,就如老者的胡楊樹一樣,不要害怕,更不要拒絕,因為——苦盡甘來,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二.一般的材料作文的結構方式

材料:一位青年去拜訪畫家門採兒:“為什麼我畫一幅畫只要一天功夫,可賣掉它卻花了整整一年?”“請你倒過來試試,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做一幅畫,興許一天就能賣掉。”門採兒說,後來事實果然如此。

請全面理解材料,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成功需要厚積薄發

引:恰如其分概括原材料

年輕人受門採兒指點後,茅塞頓開,他不再急於作畫,而是錘鍊畫技,取法名家,逐漸發現自己繪畫中的不足。對所要描繪風物,他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做到胸中有物然後再提筆做畫。終於小有名氣,最後成一代名畫家。

評:對材料進行簡單評論提出觀點。

探求年輕人成功的經驗,與其說他用一年或幾年時間做畫,再用一天賣出去,倒不如說豐厚的積澱使他一日成名。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這樣的啟示:無論做什麼事,必須在相關領域具備深厚的積累,才可能取得成功

證1:舉例論證

敘: 回顧幾千年的中國歷史,發現這樣的事例實在是不勝列舉。晉代文學家左思,離開家鄉遊學到京都,目睹京城的繁華,萌發了創作慾望。但他並未即刻動筆,而是深入觀察,認真體悟,精心構思,耗時十年,終於創造成功《三都賦》。此書一經刊出,便廣為流傳,富豪之家爭相傳看,以至洛陽紙貴。

議: 如果左思剛受觸動便匆忙動筆,必不會文思泉流,《三都賦》的創作也勢必歸由他人,當然更不會引起“洛陽紙貴”;

證2:舉例論證

過渡: 積土成山,才可能興起風雨;積水成淵,才可能誕生蛟龍;積善成德,才能夠具備聖心。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厚積而薄發。

敘:為寫作《資本論》,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院的圖書館裡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為編訂《本草綱目》,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歷時幾十年;為撰寫《紅樓夢》,曹雪琴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議:這些傑出的作品,彪炳史冊,光耀千年。而他們的作者也因為其深厚的知識積累,成為我們今人探求學問,走向成功的精神領袖。

結:強調觀點

積累是一個漫長卻不乏味的過程,正如我們的學習生活,積累知識是為更高的學業作鋪墊,積累經驗是為更好做人打基矗正所謂“厚積而薄發”。累成竹於胸前才能讓我們在任何情形,任何境遇中不會手足無措,相形見絀。

三.材料分析&例文

作文題:閱讀下面這句黃永玉給自己的畫作《螃蟹》所寫的解說,寫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麼是直著走的?

第一步:認真閱讀材料,提取重要資訊。

如何提取重要資訊?

一、抓物件

二、分主次。

三、抓關鍵。

四、辨是非。

五、查原因

一、抓物件。

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而且每個人都在故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那麼,我們可以從材料中的人物物件入手,有幾人就有幾個角度。如大家熟悉的`濫竽充數故事,文中涉及到三個人,南郭先生、齊宣王、齊愍王,我們抓住材料,從他們中任何一人的角度追問立意都可以。文字十分簡單,物件只有兩個,螃蟹、人。

二、分主次。

有的材料儘管一事多人,但有的人物只是議論的物件,在文中不起什麼作用,審題時,我們就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體與區域性,主要與次要的關係,儘量從重要人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本則作文材料中,兩個物件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樣重要呢?通過分析,畫作的標題是螃蟹,畫作的解說也只有螃蟹的語言,人在這裡只是螃蟹議論的物件,由此可見,材料的重點應該是螃蟹,我們應著重從審視螃蟹的角度來審題立意,那樣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單從人直立行走的角度來寫,就不夠貼切了。2006年大學聯考全國一卷中的材料作文也有類似審題問題:烏鴉學鷹刁羊,材料中一共有五個人物,老鷹、烏鴉、羊、牧羊人和小孩,其中,材料是圍繞著烏鴉的行為展開的,牧羊人和小孩都對烏鴉的行為有評論,都是重要人物,而其中的老鷹和羊,無行動無語言,不是值得議論的物件,如果從老鷹或羊的角度確定論點,就可能不切題了。

三、抓關鍵。

材料中往往有不同人物對事件評論的句子,如上例烏鴉刁羊中有“牧羊人說”, “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等等,我們要重點關注。另外,一些如“某某認為”,“某某想”之類的議論句,一些暗示作者觀點態度的詞語等,都很重要,抓住關鍵句立論將事半功倍。本試題只有一句話,“螃蟹:可也怪!人怎麼是直著走的?”這就字字關鍵,要反覆揣摩每個字,揣摩句子的語氣,揣摩螃蟹說這話四、辨是非。

一則材料,總會或顯或隱的包含作者或出題者的觀點態度,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或是中性的,揣摸作者或出題者的觀點態度,關係到審題的正誤和立意的方向。本則材料中,我們要思考,螃蟹的發問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抑或是無善無惡,隨意的?材料是肯定螃蟹的發問,歌頌螃蟹,還是否定諷刺螃蟹?或者無所謂肯定否定,只是陳述一種現象?聯絡螃蟹橫行的特性,聯絡平時人們對螃蟹橫行霸道的批評,揣摩畫家選擇螃蟹作為畫作題材的隱喻意義,我們可以認為材料是諷刺螃蟹,批評具有螃蟹惡習的一種人的,據此立意最切合題意。當然,你也可以堅持說材料沒有褒貶意義,或者說就是歌頌螃蟹的天真和敢於發問的,從這一角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如果是螃蟹覺得人直走的行為可笑,嘲弄人,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本來螃蟹有螃蟹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而螃蟹卻笑話人類,這是缺乏理解與寬容精神;進一步說,螃蟹腳多而無用,不得不橫行,費力費功,這在生物中本來就是後進和另類,現在卻反而笑直立行走的靈長動物——人類,那更是恬不知恥。現實生活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戴著有色眼睛看世界,對自己的可悲視而不見,對眼前的一切橫加指責,黑白混淆,美醜顛倒,榮辱不分,以不正常笑正常的現象還少嗎。據此,我們可以從批判極端利已主義者入手,提煉出論題和論點,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宣傳和確立正確的是非標準,要有正確的榮辱觀等。

第二步:選定最佳角度

上面的寫作角度和話題觀點都是從材料中提煉出來的,但有沒有最佳角度呢?當然有。所謂最佳角度,一是緊扣材料,緊扣作者或出題者思想傾向的角度,一是便於自己寫作的角度,即自己有較多的積累和感悟、有好的觀點和事例、容易出彩的角度。上例中,如果從批評螃蟹的角度寫,再聯絡到當今現實中的各種現象,那寫出來的文章將更加深刻。

第三步:聯絡歷史和現實,擬定寫作提綱

角度選好了,觀點提煉了,剩下是如何行文的問題。

“引、議、提、聯、深、結”是寫好供料議論文的六字訣。

引:就是引用材料。大學聯考中供材料作文,尤其是寫議論文,切忌開頭不引述材料,即使其他文體也不能整篇脫開材料。開頭不引述材料而在論證過程中使用,就把話題引子當成了論據,使讀者(評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據什麼提出來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見所給材料,你的作文與試題提供的材料就難以直接聯絡起來,會使人產生一種另起爐灶的感覺。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確使用材料,議論文一開頭即要引述材料,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

特別要注意的是,材料的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對原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材料的引用不可過長,三五句話,50字即可。也不可在文章一開頭即用讀了這則材料看了這幅漫畫之類的話代替對材料的引述,離開試卷即不知為何雲。這種為答題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較普遍的毛病,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議:是對材料中提供的資訊進行分析議論。如對人物關係的分析,對結果的預測,對原因的追問等,目的是為提出觀點作鋪墊。這部分也不能長,100字左右即可,不能舉例。

提:就是在前面議論的基礎上簡明扼要地提出論點。注意,論點一定要明確,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旗幟要鮮明,最好用判斷句,或祈使句。文字要簡煉,一兩句話即可。

聯:這是文章的關鍵。應從材料說開去,可聯絡歷史人物、歷史故事,也可聯絡現實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舉例,也可以反面證明;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文章水平的高低關鍵看聯的功夫。有的同學思維打不開,只知道就事論事,圍繞材料講了許多廢話,結果得不到高分。這裡最少要舉兩個例子,三四百字,或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側面地把中心論點闡述得深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