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華】歷史人物作文4篇

作文 閱讀(1.0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人物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歷史人物作文4篇

歷史人物作文 篇1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在我剛入學時便學會了他的一首詩:《石灰吟》。當時也不怎麼注意這首詩,在腦海中記住了名字和詩句就草草背下。此時,我只是知道于謙是一位詩人,對這首詩沒有一絲絲喜歡,並不能產生共鳴。

到了四年級,看了《明朝那些事兒》,看第一遍時看到了于謙竟是主角。不過我眼睛一目十行,才草草的明白了于謙的功勞。但,詩還是沒有使我產生共鳴。

看了第二遍,我開始細細閱讀。這時我才明白,于謙是如此偉大!

一個看似軟弱的文人,卻看淡生死,鎮定自若指揮。面對蒙古的軍隊,他本可以仗著自己文官的身份,將保衛祖國的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他卻並不這麼做。他承擔起了保護祖國的責任!

他,指揮著軍隊,向也先的軍隊發起猛烈攻擊,不僅保衛祖國,還將侵略者趕出中原外!

從這首詩,我看到了于謙的.一生。徐有貞的狡詐,朱祁鎮的天真,石亨的貪財……他做官清廉,兩袖清風。卻被“還鄉團”的一句話“意欲”。“莫須有”殺死了岳飛,“意欲”殺死了于謙。

他死後,平時懶得出奇的明神宗給他“忠肅”的稱號。但于謙所組織的北京保衛戰就足以證明。任何帝王都不足以到誇獎于謙的資格。明朝兩百年,于謙只有一個。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于謙對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

歷史人物作文 篇2

何謂行路者?行路者是登千山、嘗百草的李時珍;行路者是遊四方、立萬言的顧炎武;行路者是涉沙洲、闖天竺的唐玄奘。正因為他們的行路萬里,才有了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傳世,才有了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吶喊,才有了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影響。不嘗百草,何知藥性?不觀民生,何知疾苦?不經劫難,何悟佛理?正如古語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歸淺顯,只有自己親身閱歷才能獲得更加厚重的知識。

古人素來看重閱歷所獲得的知識。男子弱冠之後常要外出遊歷,以此獲得更多的學識和社會閱歷。文人雅士常交遊廣闊,遊歷四方。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新婚不久就外出遊學,可見歷練的重要性。

也因古代注重實踐之風,使中國古代科技往往具有實用性,是從生活生產的實踐中發明出來的.。戰國時期的魯班,在一次上山時,偶然被一種野草劃破了面板。他驚詫於野草的鋒利的同時,也發明了一種與野草外觀相似的工具——鐮刀。這便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實踐的運用。

實踐之風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便是主張“格物致知”的求學方法。王守仁等心學的思想家主張從本心去推究天理,但這種唯心主義思想終究是不科學的。清朝的光緒皇帝實有仁君之風,他關心民生疾苦,想如書上所寫的康熙帝那樣有文治武功。但最後《蘇報》刊登公然指責光緒的言論:“載湉小兒,不辨菽麥。”這便是因為光緒帝長於深宮,不瞭解百姓生活的艱難,無法深刻體會社會變革前夕的動盪不安。因此他成不了孫中山,無法挽救日益衰亡的清朝,只能在瀛臺含恨而終。或許直到那一刻,他才能去看一看自己曾經統治的江山。

雖然歷史沒有假設,但我們可以預見,如果他是一位行路者,他就能擺脫這種帝王的悲哀。這就像餘秋雨先生說的“完成了歷史的突圍”。中國歷史上,多少高官身居廟堂卻一心為私,尸位素餐而恬不知恥。反而貶謫之人多是憂國憂民,造福一方。這大概也是一種行路者在閱歷中完成精神的昇華。

行路難,在艱難中浴火,在浴火中焚燒,在焚燒中重生!合上書,帶上心靈去出行……

歷史人物作文 篇3

厚重的歷史長卷沉澱著中華文明的千年文化,而在這一頁頁黃紙上,總有一刻讓後人銘記心中。——題記

秦朝,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王朝,卻因為秦始皇與秦二世的暴政而迅速消亡。之後,便是長達數年的楚漢之爭。

公元前三世紀的一個晚上,烏江邊,天空黑壓壓的'一片,烏雲密佈,暗流湧動,月亮不知為何多在雲層下方不肯出來,可能是不願看到即將上演的這場鬧劇吧。遠處,傳來了漢軍的廝殺聲,近了,近了。慢慢的,整個烏江邊都佈滿了人影,地上早已被鮮血浸紅。此時的漢軍將士目光緊鎖著項羽的項上,只要拿到了它,便可高官俸祿,錦衣玉食。

烏江上,江水流動,江面有一人,一船,那人看著岸上孤軍奮戰的身影,不知焦急地在等待著些什麼。

岸邊那人影,搖搖晃晃,滿身瘡疤,遍體鱗傷。他手操長劍,即使步伐已經逐漸不穩,但依舊虎視眈眈的注視著前方。人群已把他包圍,即使這樣他還是想要殺出重圍,他早已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血,沿著他的額頭,流向頸上,流向手臂,再流向掌心,滴落在地。月色朦朧,江上霧起,船上的人只得焦急地等待著,看著地面早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鮮血。忽然,岸上那人走了過來,託付給船上那男子了一匹馬,又走了回來。

項羽把突然用力把長劍架在脖子上,奮力一揮,這一刻,他在回想自己的一生:

兒時,指著秦始皇的座駕,說了一句:“彼將取而代之”而震驚眾人。

青年,帶領著江東一帶子弟發起起義,反抗秦的暴政。

滅秦後,不甘屈居於劉邦座下,而與其對抗四年之久。

如今,當年成千上萬江東百姓隨自己而來,愛妃虞姬隨自己一生,現在只剩他一人。

讓他回江東東山再起?這當然能成功。但是,他是項羽,他的尊嚴和性格不讓他這麼做,只剩一句“我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一劍,是一代梟雄對生命的決斷,更是他項羽對自己一生不甘的結束。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翌日日早晨,只剩下一具睜著飽含不甘的雙眼的屍體。

歷史人物作文 篇4

夜空是那麼寂寞,黑漆漆的一片,什麼也沒有。路旁明明滅滅的燈,彷彿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但我知道天上有那麼多的星星為我照亮前進的大道,我心中有那抹光指引著我。不再彷徨。

杜甫篇有感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你年輕時的豪情壯志,遠大抱負。然而天不遂人願,你出生在太平盛世末期,玄宗已喪失了當年的雄心壯志,沉湎於美色,寵幸奸臣,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你由於李林甫的排斥和故意刁難,阻止你得到賞識,讓你無處施展你的才華,人到中年才得到一小小的職務,再加上兒子的死,你傷心欲絕。沿途間見老百姓疾苦,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詩句。

可是你為了心中的那點亮,即使經歷了那麼多的坎坷,你任憂國憂民,陸續寫下了《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了“國破山河在”的憂思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願望。

你一生坎坷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詩聖滿腹才華,得不到賞識。但你一如既往的憂國憂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我為你自豪,深深的敬佩你!

屈原篇有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你是楚武王的後代,身份顯赫,你又有卓越的才能,美好的品質。你有偉大的抱負,願意全心全意為百姓做事。你深受楚武王的信任,選賢舉能,改革政治,推行“美政”。前途一片光明。但由於寵妃鄭袖等人阻止楚懷王聽你的勸諫,只是楚懷王疏遠你,甚至放逐你。後來楚國被滅,你心中的那抹光熄滅,對前途感但絕望,雖然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你的死,你的選擇給後世留下了很大的爭議,你這一身讓人可敬可嘆,我深深地沉思著,在你帶給我的震撼中久久不能自拔,思考著人生的.意義。

同樣的憂思,相同的遭遇,類似的抉擇,最終的結局雖然都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但都為中華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指引方向。

一陣夜風吹來,吹散了夏日的幾許燥熱,拉回了我的思緒,我的心頓時清明瞭不少,重新找回了我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