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湖北大學聯考作文名師點評

作文 閱讀(1.08W)

“上善若水”真可以“任方圓”?

湖北大學聯考作文名師點評

今年大學聯考,湖北考生到底要寫什麼作文?大家都說是“上善若水任方圓”。甚至有媒體報道,某考生居然考前押中了此題。然後是“闡釋學”大行其道,有的媒體請了各方面的所謂專家、名人“審題”,一副努力闡幽發微的樣子,爭說著作文題中的無窮奧妙。

因為大家覺得其中有“無窮奧妙”,所以又說它“很哲學”。按照大小闡釋學家們的看法,“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哲學命題,“方圓”則是中國人傳統的人生智慧與人生哲學,在乎世界觀與方法論之間。兩層意思碰撞在一起,自然是“很哲學”無疑了。

“很哲學”的看法到底是褒揚,還是一種批評或者揶揄?說不清楚。哲學並不可怕,但如果是“很哲學”,意思大概就有些變味。我們的高中生除了死記硬背,到底學過什麼哲學?就算是學過某種冠以“哲學”之名的課程,其本質也不會是什麼哲學或曰智慧,而是別的東西。而在考試的意義上,它只是一堆抽空了內涵的概念及其相應的標準答案,學生要做的就是牢記之。

但我以為,大學聯考作文題帶點哲學味也不稀奇。有人說,法國大學聯考作文是“哲學作文”,比如2008年理科類大學聯考作文題是“藝術是否改變我們的現實意識”,文科類為“人們是否可以不受磨難而滿足慾望”,2010年文科類為“對於真理的追求是否可能沒有利害關係”。其實美國“大學聯考作文”的哲學味也未必遜於法國,看看“是出名的人幸福還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之類題目,就已一目瞭然。

湖北大學聯考作文“很哲學”顯然不是錯,相反通過大學聯考作文引導學子作點哲學思考,也算是“與國際接軌”。在現代社會,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教育的失敗。問題是,我們的“很哲學”只是貌似哲學,而實際上並不提倡真正的哲學思考。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結論在幾千年前就下了,極少有質疑的聲音。“上善若水”是結論,“任方圓”是智慧,唐代詩人顧況把兩者結合成“上善若水任方圓”,還是一個結論。我們要考生做的,是談心得、談體會,是對古人的智慧作出闡釋。

一道大學聯考作文題,已經暴露出中國教育的一個典型病灶:一切皆有結論,不引導獨立思考與質疑,急吼吼地向學生索取“學習心得”,實際上只允許對前人結論進行闡釋。

但哲學的真諦是探求真理,關鍵在探求,正是在探求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真知。值得我們玩味的是,西方很多著名思想家都參加過各國科學院的徵文比賽,徵文題目大多是一系列開放的問題,沒有結論。比如1753年法國第戎科學院曾以“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什麼?人類的不平等是否為自然法所認可”為題徵文,盧梭提交了《論人類不平待的起源與基礎》一文。甚至拿破崙也於1791年向里昂科學院提交過一篇論文,而里昂科學院的徵文題目是“要讓幸福深入人心,哪一種真理和情感最重要?”

《老子》五千言被我們視為“中華元典”,但它就句句是真理嗎?實際上,“上善若水”未必不可以進行反思,所謂“內方外圓”也有理由懷疑。至於“上善若水任方圓”,更是需要我們像盧梭那樣,進行個人化的思考。會不會有考生懷疑“上善若水任方圓”的合理性呢?如果有人懷疑了,閱卷老師會給他打個什麼等級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