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高中化學遠端培訓學結

工作總結 閱讀(2.15W)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聽了許多有特色的課,讀了許多有益的文章、資料,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高中化學遠端培訓學結

一、 比較清楚瞭解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重點

1. 建構有助於高中生全面發展的課程目標體系以往的化學課程過分關注知識與技能目標,忽視了學生運用方法解決問題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課程要求的“統一性”掩蓋了學生的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高中化學新課程立足於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方面較全面地闡述了課程目標,更好地體現了對高中生科學素養的具體要求,尤其突出了後兩方面在學生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科學探究能力”、“問題意識”、“與人合作”、“獲取資訊和加工資訊”、“反思評價”、“學習興趣”、“實踐意識”、“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責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標。結合必修模組和選修模組的內容特點,課程的內容目標更為具體,可操作性更好,對有關的課程內容分別從認知性目標、技能性目標、體驗性目標進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2. 確立了適應不同學生髮展需要的高中課程結構

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是高中化學課程的明顯標誌,它為志趣和潛能不同的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化學課程由若干模組組成,模組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絡。每一模組都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並圍繞某一特定內容,整合學生經驗和相關內容,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

3. 高中化學課程結構圖課程內容力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和人文性

傳統的化學課程內容過於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嚴謹性”,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與社會發展的聯絡、學生的學習與未來需要分離。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必修課程較好地體現了初、高中階段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銜接,不僅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組提供了基礎,而且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對高中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選修課程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總目標下各有側重,設定模組內容的線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現代化學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通過安排不同的課程模組、課程內容和學生活動,力求揭示課程的人文內涵,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4. 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與傳統高中化學課程的“接受”式學習相比,新課程積極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內容標準的“活動與探究建議”欄目中設定了大量的探究課題,引導學生運用觀察、實驗、調查諮詢、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等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結合有關的線索做出假設和猜想,自主設計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方案,藉助模型、圖表、反應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學變化過程,使學生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

5. 倡導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與傳統的輕視評價過程、關注評價結果的評價相比,化學新課程積極倡導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貫穿於化學學習的全過程中。提出了與新課程相應的3種評價方式,即紙筆測驗評價、學習檔案評價和活動表現評價。紙筆測驗將重點放在考核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學習檔案評價是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學習和反思的過程,學生可以從多方面收集檔案的內容;活動表現評價是在學生完成一系列任務(如實驗、調查、設計等)的過程中進行的,它通過觀察、記錄來分析學生在各項學習活動中的表現。

6. 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在各個課程模組中,突出強調了化學實驗的作用,並對實驗室建設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活動與探究建議中,許多案例涉及的文獻資料來源於圖書館和計算機網路,這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為幫助學生感受化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課程標準從多個方面選取素材、提出課題,但還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在實踐中還需充分關注學校的、社群的、工廠的多種資源,不斷地開發、優化和利用好這些資源。

7. 採用學分管理模式,兼顧各類學生的需要

化學新課程以學分來衡量學生的學業成就。學分由各科的必修學分加選修學分組成,如化學必修為4個學分,選修兩個學分,高中生修滿並獲得6個學分,即達到畢業要求。對學有餘力或對化學特別感興趣的學生,鼓勵他們進一步選修其他模組,但對選修課程學分作了一定的限制。建議有理工類專業發展傾向的學生,可修至8個學分;有志於向化學及其相關專業方向發展的學生,可修至12個學分。在大學聯考命題上,標準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一是標準是高校招生化學科考試的命題依據。二是化學1、化學2課程模組的內容是高校招生化學考試內容的基本組成部分。三是考試內容應對報考不同專業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報考人文學科或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3個模組;報考理工類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4個模組;報考化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6個模組。

二. 正確樹立高中化學新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礎而又能適應不同學生髮展需要的適應時代需要的可選擇的化學課程體系;強調化學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從化學視角看待物質世界,能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方法參與社會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建立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掘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改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現狀,幫助學生改變被動接受、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進行接受學習的同時,增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導 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學習主動探求,能互相交流討論、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 教師的主要工作是:瞭解學習需要和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導、幫助;創設學習情景,組織學習活動;提供學習工具,參與學習過程給予幫助、指導。師生要共同創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創造力的教學生活。

三. 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工作中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不再是教書的匠人,而應肩負起了解人。培養人的工作.教師不是學生的主宰,學生也不再教師的工作成績與效果的表徵。新課程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階段的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援、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教師不是教教科書,而是用教書育人;在課堂上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講解、傳授者,是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指導、調整者,教師的教學工作:瞭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導、幫助;創設學習情景,提供學習工具;組織學習活動,參與學習過程;傾聽學生髮言、發問;觀察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幫助和指導。師生要共同創造美好的有生命力、創造力的教學生活通過新課程的學習,我覺得作為教師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結合新課程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專業知識、對社會的認識水平提高,同時擴大知識面,提高資訊的獲取,加工和傳播水平。

以上是本人在學習期間對主要學習課程中有關新課程學習中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學習,使我們在思想上、準備上、行動上都對在以後新課程的到來有非常大的幫助。非常感謝學校給與我們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們將學習所獲紮實用於在今後的工作中。

高中化學遠端培訓學結 [篇2]

遠端研修平臺像一架雲梯,讓我不斷的向上攀登;研修平臺像一扇視窗,讓我眼界更加寬廣,教學思路更加清晰。自從參加網路遠端研修,我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理論知識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可以說通過學習,我深受啟發,教師新課程遠端研修活動,對澄清課程實施中的基本理念,提高對課程改革的認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網路遠端研修,讓教育專家與一線教師利用網路平臺進行交流和互動,對促進課程改革的有效性,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和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行為方式,建立網路教研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對選修模組的教學要求有了新的認識本次研修重點討論化學與生活和物質結構與結構,對這兩個模組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理念有了深入的學習。選修模組培養的是學生的化學專業素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有自主選擇的餘地,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模組,這樣既可以減輕某些同學的課業負擔又可以滿足另外一部分同學對學習化學的渴求。

二、對教材多樣化欄目的功能有了新的把握教材設計的欄目承載了三維目標的達成問題,它要求學生通過活動、探究、交流討論、實驗,能夠實現多-維目標的達成。從教師角度來說,欄目的設計有很多功能,從教學方[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url#]面,欄目首先引導教師教學方式的一種變革,也提供了教師應該做哪些任務,同時為創設情境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從學生學習角度來說,欄目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建構知識,提供了素材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同時它提示了學習任務,指明瞭學習方向。

三、對高中化學必修模組概念原理教學的問題有了新的想法通過專家以及實驗區老師的談話,我進行了反思,認識到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有以下方面需要改進:概念原理教學要抓住概念的本質,要讓學生對概念的本質認識到位;概念原理教學要關注概念的建構方式;概念原理教學要注意層次性,逐層遞進。

高中化學遠端培訓學結 [篇3]

2012年的遠端研修即將落下帷幕,其中有苦有樂、有酸有甜,在此用幾個關鍵詞表達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

一、感謝:

首先,感謝江西省教育廳的領導給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提供了能夠和專家、教師面對面的機會,我是一名化學教師,平時接受培訓學習的機會不多,通過這種遠端研修的方式,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很大有幫助;

其次,感謝各位專家、各位指導老師在百忙中,對我的指導,使我受益匪淺,自己對問題的認識有了較大的提高,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與優秀教師的差距,明確了自己尚需改進的地方。

最後,感謝各位學友們對我的支援,我們可能素昧平生,卻對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每個人給我一點幫助,我把所有的評論合起來,就是對我的整體評價,在此表示深沉的謝意,真誠地給你道一聲辛苦了。

二、忙:

把我每天的學習過程向大家彙報一下:

上午看視訊、記筆記;

下午查資料、做作業:首先認真研讀每天所學專題的文字材料,找出重點,聯絡自己的教學實際,關注平時教學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以便於在日後的工作中整改;然後做作業,提交作業;

晚上瀏覽新聞資訊、課程簡報,認真閱讀其他學友的作業等,並發表評論。

三、累:

由於每天長時間的看視訊、電腦,感覺眼睛很累,發脹、發澀、流淚、畏光,並且頸椎也很麻木,還有天氣太熱,食慾不振,感覺很疲憊。

四、收穫:

雖然又忙又累,但收穫還是最重要的,累,並收穫著。

通過專題的研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1、明確了化學反應原理模組和有機化學基礎模組教學的功能定位和教學特點、模組深廣度的把握;

2、明晰了化學反應原理模組和有機化學基礎模組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一般解決策略;初步解決了化學反應原理模組和有機化學基礎模組中的部分學科問題。

3、瞭解了進行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並能嘗試用此思路和方法進行教材分析;瞭解瞭如何將教材分析轉化為教學設計;體會到多元線索整合的教學設計策略。

4、瞭解了在認識化學反應過程中所蘊含的學科思想方法,瞭解到“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的學科思想方法在有機物教學中的體現,尤其是解決了有機合成中 “逆合成思想的學科價值”等學科問題;瞭解到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所應關注的問題及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一般思路。

5、瞭解到選題、命題中應注意的問題和基本程式;

6、體會到“以促進學生認識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化學反應原理模組和有機化學基礎模組中的教學實現,體會到促進學生物質性質認識發展的探究活動的設計方法;

7、瞭解到反應原理模組和有機化學基礎模組複習課應注意的問題;

8、明確了相關內容從必修到選修的層級發展;體會到基於問題解決的備課模式。

六、反思

在以後的教學,要加強有效教學,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創新教學模式,“教”要以“學”的需要為基點,課堂教學要變成“基於問題的解決”;

2、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出發點,把一切外在的影響因素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和主動進取的動力,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積極思維、主動探索、主動發展的習慣;

3、 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質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和教師的質疑,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探究;

4、教師和學生要成為學習的夥伴,協同投入對教材文字的活化,促成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對話、交往、互動。

5、每一節課要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有充足的認知收穫和科學感悟;要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充分調動“教”和“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既要重視有深度、有個性的合作交流,又要重視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思維品質,把每一堂課都變成充滿智慧挑戰的生命經歷。

課堂變,則教育變;課堂新,則教育新。

高中化學遠端培訓學結 [篇4]

為期十天的高中遠端研修即將落下帷幕,通過研修和上網交流,比較辛苦,但我認識了許多朋友,學到了許多計算機技術,收穫還是最重要的。專家們的課程深入淺出,大量鮮活生動的教學案例讓我們感到就在自己身邊。案例背後的思考與解讀,更是讓我們深受啟發、大開眼界,引起深層次的反思。專家們高深的理論見解,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各具特色的授課風格,也深深地吸引我,讓我敬佩之至。這種大空間的網路培訓,從傳統的培訓模式中走向網路平臺時,產生了極大新鮮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我們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有許多問題,困惑、思考、收穫很難有機會傾情表達,在這裡我們可以通過研修平臺共同與專家團隊、指導教師、所有線上的.上萬同仁們,一起進行交流、研討。專家、課程團隊、指導教師時刻關注學員的學習動態,進行適時引導,不斷地給予精神鼓勵,對每位學員的文章和作業進行及時點評,與學員展開心與心的交流,正是這些關注,鼓勵著學員自始至終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精力和飽滿的參訓熱情。下面結合這段時間的學習,談談我的收穫。

一、再看新課程。

新課程的結構與理念:傳統的化學課程內容過於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嚴謹性”,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與社會發展的聯絡,學生的學習與未來分離。而新課程則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較好地體現了初、高中階段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銜接,不僅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組提供了基礎,而且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對高中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選修課程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總目標下各有側重,設定模組內容的線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現代化學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通過安排不同的課程模組、課程內容和學生活動,揭示了課程的人文內涵,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教材編排較為靈活。從日常生活開始,研究有關物質性質,再把所學的有關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這不正是我們需要培養的能力嗎?知識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這樣的知識有何用處,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體現出現實生活離不開化學。圖文並茂,資訊量較大,有助於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教材的圖示、圖表,非常到位。對喚取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很大的好處。總的來說,教材的改革是成功的,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由於長期受舊教學體制的影響,一開始,我感到不適應,覺得沒有必要改,改去改來還不是那些知識點。但經過與新教材一年的磨合,我體會到新教材是把能力培養放在首位,以舊教材的知識灌輸有本質不同。但在教學中也感覺到,教材體系好是好,教書有信心,而我校的教學條件相對滯後,缺乏現代資訊科技的輔助和相關實驗藥品和儀器的支援,使教學在穿新鞋走老路中徘徊,再好的教學方法,只用“一塊黑板,一隻粉筆”是很難實施的;而教學思想的更新也只來源於媒體,沒有親身的感受,使得教師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摸著石頭過河。

現行教材在編寫中特別注意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從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化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提供了諸如處處可見的生動、活潑、主動的“生活中的化學”的學習材料與環境.因此,教師要在充分學習、利用、挖掘教材資源的基礎上,讓學生密切聯絡生活中的實際,交流彙報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化學”;在使用教材時,不要拘泥於教材中所呈現的具體素材,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學生身邊的化學資源,切實發揮教材的作用。當然面向學生生活、面向社會發展的化學教學生活化其基礎必須是以真實的生活為基礎的,如果是為了達到某個教學目的或是為了強化某個知識點而無中生有或謊稱虛報的,脫離真實生活的虛假資訊,將會導致學生對某一物質、某一現象或某一情況產生錯誤的認識和理解,最終會影響學生認識客觀世界,並對其造成妨害。

二.重視實驗培養能力,加強生活化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課本上的實驗有三類: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家庭小實驗。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驗現象,掌握化學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實驗基本操作的技能。學生實驗和家庭小試驗既可鞏固有關知識,又可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作為化學教師,人人都知道化學實驗的重要。但目前我校由於經費不足,實驗室器材和藥品嚴重缺乏;又新教材中出現不少新的實驗,有的無法準備,因而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無法開出。另外,現在我校使用多媒體裝置教學,教師可以下載實驗視訊。當前教師的演示實驗有很多變成了教師放錄影,講實驗,學生看影像,聽實驗。化學實驗室有點受人冷落。這樣是無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設生活化的化學實驗,讓學生親自做“自己”的實驗。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興趣,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身邊無處無化學;另一方面也可使學生在知道和理解化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清楚所學的知識能用於做什麼和怎麼做,認識化學的本質和價值。創設生活化的實驗可以選取生活和社會中的化學現象作為實驗內容,選取學生身邊的化學物質作為實驗藥品。通過這些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化學實驗,對於引起學生更好地關注身邊的化學現象、解釋身邊的化學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以學生身邊常見的化學物質作為實驗藥品,可以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化學並不神祕,就在我們身邊,這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他們進行實驗探究的興趣。家庭小實驗是一種生活化的實驗。學生在家庭中利用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用品作為實驗儀器和藥品,獨立完成。這類實驗儀器和藥品相對易得,實驗較為安全,操作並不複雜,但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實踐能力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既鞏固了知識,更讓學生感知化學就在身邊,體會化學的社會性。

三.必修與選修教材的銜接 ,注重生活化教學

高一化學必修1和必修2在各方面的知識都作“蜻蜓點水”似的介紹,為高二各選修模組留下許多知識和能力的“介面”,那麼,選修模組中安排了哪些知識?難度有多大?也是必需瞭解的。否則,容易造成隨意拓寬、加深,本應在選修模組中學習的內容,在必修時“一槓子插到底”,加重了學生負擔。由於受課時限制,實際上也不可能講得很清楚,甚至出現前面所述講得越多,接受得越少(課時不足),好像講得越清楚,學生實際越不明白尷尬局面。比如氧化-還原反應,必修1要求較低,對於氧化劑氧化能力,還原劑還原能力的比較,複雜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有關複雜計算等應在選修課程中讓學習能力強,對化學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進一步學習。再如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由於必修1中對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等內容沒有涉及,所以要求也是較低的。只要求學會強酸與強鹼的離子反應方程式,較難的也就是硫酸與氫氧化鋇的反應。如果把以往很複雜的離子反應讓學生訓練,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學生被搞糊塗。

四.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生活化,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在生活中的延續和補充,對於培養實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結合作能力,辯證分析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學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福祉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關乎每一個社會成員,當然也應當是作為未來社會公民的學生所關注的內容。因此,選取這些問題為綜合實踐內容,對於學生形成從化學的視角來解釋和解決現實中的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和社會問題,正確的認識化學科學的“兩重性”,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化學遠端培訓學結 [篇5]

我這次非常榮幸的參加了國培計劃《中西部地區高中化學骨幹教師培訓》,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機會。在這十天的學習中,我聽取了十三位專家、教授的十五場專題報告,併到衡陽八中、湖南師大附中現場觀摩兩堂優質課,特別是聽了華中師大博士生導師王后雄教授的《高中化學診斷學》專題報告,華東師範大學王祖浩教授的《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專題報告,對我的感受最深,使我對高中新課改有了更新的認識,也意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現將我十天來學習的心得體會向學校領導彙報。

在已過去的兩個月高一化學教學中,我並沒有認真領會新課改的意義和真正的內涵,在教學模式和對教材的處理上還是主要參照舊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通過這次學習後我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課程發展是人的發展,需要全員參與。認識到新一輪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力圖體現“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基本理念,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並且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從化學視角看待物質世界,能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方法參與社會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在對教材認識和處理方面,通過這次學習我發現高中化學新課程與原有老課程相比,在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堂教學、課程和教學管理、考試評價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課程,要不斷的更新自己教育觀念和知識體系,及時補充新知識,並對原有知識進行整合,更需要調整自己原有教學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節奏適應新的教育形式。新課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發生了巨大變化,知識體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新教材採取模組式教學,分選修和必修兩類,採取學分制,新教材共8個模組:必修的《化學1》和《化學2》是面向全體的,另有6個選修模組,學生可以根據的實際情況選修,在教材的選擇上具有靈活性。新課程要求給予學生、教師更多的自主空間,評價方式多樣化、習題型別多樣化、獲取資源的方式多樣化等,為突出新課程的開放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因此新課程表現出模組化、多元化和層次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以三條內容線索來支撐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和落實,體現知識的基礎性、時代性、多樣性和選擇性,要從生活走向化學,再從化學回歸社會,以高視

點、大視野、多角度、多層次地傳授知識和方法,將化學溶解於實際生產生活中,再結晶出來。化學新課程教學還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這就要求老師必須有效地選取和組織素材,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掌握好不同模組的教學內容上的深廣度,充分有效地體現新課程教學設計上的功能與價值,要求我們必須關注課標與教材的聯絡,關注教學素材選取與教學三維目標的落實,根據不同的教材和學情做出不同的處理,從整體上把握其共性與核心觀念的形成。新課程的化學教學要求教學思路必須要清晰,從實際生活引課,設計一連串驅動性問題,探究式的實驗輔導教學,遵循學生認知上的發展規律,發揮學生的求職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以教師為中心轉到以學生為中心上來,把以知識為中心轉到以能力為中心上來,把以學會為目的轉到以會學為目的上來;以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要把以說教為中心轉到以活動為中心上來。這樣才能把課堂變成“學堂”;把教師的講授過程,變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在教學方式上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讓他們自由、自主地討論和學習。在教學環境的創設上,要把課堂作為師生互動的舞臺,師生是平等的,要強調師生之間的交往、對話和溝通,師生共同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有了很大的收穫,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這次培訓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通過學習使我對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認識,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換代。通過這次培訓和現場觀摩,讓我有機會嘗試全新的教學模式,實踐自己的教學理念。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