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資訊科技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 閱讀(2.16W)

我校是一所地處城郊結合部的農村國小。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校始終屹立於不敗之地,發出耀眼的光芒。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隨著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我們的基礎教育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變革。隨著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空前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效率和主動性。

資訊科技工作總結

一、 與時俱進 更新觀念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為一所具有七十年歷史的學校,如何衝破傳統教育的禁錮,與時俱進;如何適應資訊科技時代的高要求;如何實現課程改革中教與學載體的時代變化、方式和條件的挑戰;如何完成內容的資源性整合,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我們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普及、運用資訊科技幫助教師更新觀念,探索以人為本,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的現代化教育途徑,以資訊科技對於開發創新潛能的作用為突破口展開研究,深入探討師生憑藉現代教育媒體發展創新能力的方法、途徑與模式,我們清晰地認識到:

(1)資訊科技的運用是新課程實踐中的一支勁旅;

(2)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與重塑教師形象成為未來教師的必然選擇;

(3)隨著網路教育的不斷衝擊,傳統教育技能需要重新認識,不僅要繼承,更加要發展;

(4)虛擬化的課堂情境不能脫離真實的師生生活;

(5)未來的課堂教與學必然是基於網路與技術的教學:

(6)教與學目的達成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宗旨。

我們通過多媒體軟體的開發,多媒體教學實驗,網站建設與網路教育,利用資訊科技開展研究性學習等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證明“一支粉筆一本書”的陳舊教學方法決不可能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新時期取得理想的教學成績,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和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教師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作科研型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讓現代教育技術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啟用學生潛在繁榮能力和深層的智慧,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實施“智慧教學”。很顯然,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強大動力,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 增加投入 改善環境

1、.現代化的硬體裝置

近幾年來,我校在局、街道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校長的正確領導下,現代化硬體設施建設已初具成效。現擁有學生電腦104臺,教師辦公用電腦22臺,多媒體投影儀13臺,其中移動多媒體2臺,常規投影機每班做到一機一幕,學校還為教師和學生配備了掃描器、燒錄機、錄音機、網路視訊直播系統、多媒體視訊採編系統、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等硬體資源。到目前為止,學校建有多媒體專用教室一個,學生用電腦房兩個。校園區域網的資源共享,使每臺電腦都可以連線到網際網路,充分做到了網上資訊的流通和教育資源的共享。

2、初具規模的校園網

資訊科技帶來了知識傳遞方式的多樣化,傳播途徑的網路化,傳播手段的現代化,傳播速度的高速化。20世紀90年代崛起的多媒體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標誌著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引發了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領域的歷史性變革,2002年9月,校園網落戶我校,本著“實用、節能”的原則,打造了幾個具有不同功能的資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1)教學管理平臺

在我校,大到學校各項“制度與細則”、“職能與要求”、“計劃與方案”、“總結與彙報”,小到各項會議通知,從討論、部署到落實都在網上執行,教師只要直接在電腦上點選,就能一目瞭然,增強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師“參政議政”的主動性。

下半年,為了貫徹落實市教育局《關於做好區縣中國小“校校通”工程評估驗收工作的通知》,圍繞《關於做好“校校通”工程評估驗收工作的通知》和《雨花臺區中國小“校校通”工程評估驗收工作實施計劃》,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嚴格對照市區驗收標準進行了精心的準備,認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資料,在校園網上建立了“校校通工程”欄目。十一月上旬,南京市“校校通”驗收組對我校“校校通”工程進行了嚴格的驗收。通過查、看、問、聽,對我校的“校校通”工程給與了肯定和讚揚。由於我們務實工作,開拓創新,準備充分,材料詳實,較好的完成了這項任務,得到區教育局和區電教館的充分肯定。

(2)資源積累平臺

為了合理使用資源,不使資源浪費流失,我們要求教師將自己製作的各(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類課件整理上傳到校園網“合作交流”上,作為資源積累平臺的一項主要內容,在校園網上實現共享。同時,我們還充實了老師們撰寫的各類教育教學論文、案例,方便教師們在網上進行交流和學習,讓更多的教師看到更好的東西,從而形成了良好的課改氛圍,共同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跟據區電教館的要求,我校正在將校園網上的教育資源進行整理,上傳到區管。

(3)教師展示平臺

幾年來,我校多名教師陸續被評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市、區優秀班主任、市學科帶頭人。多名教師在市、區組織的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在學校組織的“夕陽紅”、“奉獻杯”、“五四杯”等教學活動中,有多名教師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為了宣揚我校教師的個人風採,讓社會了解我們教師的實績,我校在“教師風采”中陸續對各位教師進行了介紹。

(4)學生展示平臺

本著校園網建設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宗旨,在本學期我們又新增了學生展示平臺“校園明星”,將學生的各類獲獎作品、成果在網上展示,如:學生電腦競賽獲獎作品展示、學生優秀作文展示、優秀繪畫作品展示等,不僅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網路上形成互動,還促進班級集體榮譽感的形成。

三、注重培訓 提高素質

1、教師的培訓

要實現教育資訊化,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是關鍵。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歸根到底還是人的現代化,沒有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沒有一支高素質、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再先進的裝置也是一堆廢鐵,採用現代教育技術也就無從談起。為此,學校以著力培養骨幹教師為突破口,採用請進來、走出去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等多種形式,使所有教師不同程度地、系統地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

5月27日下午,我校祝軍老師參加了區管組織的攝像及製片的專題講座,提高了專業水平。

8月14日到8月21日8天,我校分管資訊科技工作的校長、教務主任、資訊中心主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及網管教師冒著高溫在區電教館參加了資訊科技應用培訓,學習了網路技術的應用,雨花教育網站的應用和媒體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我校中層以上領導的資訊科技運用水平。參加培訓的各位老師均通過了考核。陳俊校長獲得優秀學員稱號。

我校還利用每月的一個週三下午的業務學習時間,集中進行了《如何向校園網上傳資訊》、《教育一線通的使用》、《簡單的課件製作》等培訓,同時採用多階段、多渠道、多層次地培訓方式,並結合學校每月的考核方案,要求教師每月至少要向校園網傳一條有價值的資訊,本校平均每月的資訊數達90條以上。同時要求每位教師結合自己一學期的教學內容,在學期結束前製作、上交一份課件。

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我校教師已掌握基本的資訊科技操作,會製作簡單的教學課件;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切實提高了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和本領。如今,資訊科技已在我校全面推廣,理論進修與資訊科技培訓有機結合,使我校出現了軟、硬體同步發展的局面。

在南京市第四屆中國小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暨第六屆中國小CAI優秀教案評選中,孔桂娣老師獲得二等獎,在我區舉行的資訊科技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祝軍老師獲得三等獎,區教師課件製作大賽中,我校有三位年輕教師參加了比賽,經過網上答卷、教案編寫、課件製作和說課四輪角逐,孔桂娣老師獲得了第二名、夏訓蓮老師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2、學生的培訓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家庭已擁有電腦,家用電腦的普及,為資訊科技教學奠定了物質基礎。為了滿足學生在資訊科技方面的需求,我校在一——五年級開設了資訊科技課程,幫助學生系統的進行學習。學生們積極踴躍,學習勁頭高漲,學到了不少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為了使資訊科技在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我校結合市、區資訊科技工作安排,積極參加“南京市2005年中國小生電腦運用競賽”活動,在這次競賽中,我校學生的電腦競賽作品取得了七個一等獎、十三個二等獎、六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四、確定課題 開展教研

通過對教師資訊科技的培訓,廣大教師認識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為了使現代教育技術深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是我校現在主攻的方向。

在教學中,我們利用網路,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學科教學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