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公共營養師技術工作總結範文

工作總結 閱讀(3.12W)
  公共營養師技術工作總結範文1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在幼兒園公共營養師的工作崗位上又邁出新的一步。首先,我清楚自己的工作責任巨大,作為一個幼兒園營養師要不斷的學習與研究,我制定的任何一個營養菜譜都直接影響幼兒的健康與發展,幼兒的膳食營養均衡了,才能更茁壯的成長。針對過去的工作經歷,我總結了一些經驗,當然也有不足之處,與大家一起分享與共勉。

公共營養師技術工作總結範文

3-6歲的孩子,屬於學齡前兒童,這個階段的孩子生長髮育有所減緩,但仍然處於迅速生長髮育之中,個性上更加活潑好動。心理上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歡模仿等特點,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所以營養需要特點:優質蛋白質、充足的能量、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注意粗細搭配)、維生素、礦物質。另外科學的飲食安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定點進食。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編寫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平衡膳食建議,特制定以下幾條作為依據:

一、平衡膳食攝入量:

穀類(米飯、麵條等)每日180~260克;蔬菜類每日200~250克;水果類每日150~300克;魚蝦類每日40~50克;禽畜肉類每日30~40克;蛋類每日60克;奶類每日200~300克;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大豆及豆製品每日25克;烹調油每日25~30克;糖果等少量。

二、平衡膳食的原則

1、多樣食物合理搭配

2、專門烹調、易於消化

3、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兩點)

4、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三、食物的合理選擇

1、穀物 :由於穀類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及油脂大都存在於麩皮和胚芽中,因此,給寶寶吃的穀物不應全部選擇精米、精面類食品。

2、蔬菜 :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素、維生素C、維生素A和鉀。此外,大多數還含有抗氧化元素,這些抗病物質也許能降低以後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給寶寶做飯時,應注意將蔬菜切小切細,方便孩子咀嚼和吞嚥。同時,還要注重蔬菜品種、顏色和口味的變化,從而鼓勵孩子多吃蔬菜。

蔬菜根據顏色深淺,可以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的營養價值一般優於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蔬菜,富含胡蘿蔔素,深色蔬菜還含有其他多種色素物質和芳香物質,可以促進食慾。

常見的深綠色蔬菜有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西蘭花等。常見的紅色、橘紅色蔬菜包括西紅柿、胡蘿蔔、南瓜等。常見的紫紅色蔬菜是紅莧菜、紫甘藍等。

3、水果 :水果提供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A和鉀。此外,多數水果還含有抗氧化元素,這些抗病元素可降低以後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水果能補充蔬菜攝入的不足。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和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而且水果使用前不用加熱,其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的影響。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因為果汁是水果經壓榨去掉殘渣而製成。思想彙報專題這些加工過程會使水果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發生一定量的損失。如要喝,最好親自給寶寶做,並且做完後馬上就喝。

4、奶類 :多數奶製品都富含強化牙齒和骨骼的鈣質,吸收率高,是寶寶最理想的鈣源。

給寶寶選擇牛奶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用含乳飲料來代替液體牛奶。含乳飲料不是奶,而是低蛋白、低鈣和高糖以及添加了多種新增劑的產品。選擇的時候要先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飲料”或“含乳飲料”的標註;其次看成分表,液體牛奶的成分表上只有純鮮牛奶一種,而含乳飲料的首要成分則是純淨水;最後通過看蛋白質含量也能辨別含乳飲料和液態牛奶,液態奶的蛋白質含量在2.3%-2.9%以上,含乳飲料則是奶粉加水、糖、香精、增稠劑及其他配料製成的。

5、肉類和豆類 :包括肉類和豆類,還有魚類、蛋類和堅果,這些食物能為孩子提供鐵、鋅和部分B族維生素。

中國學齡前兒童鐵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12毫克、鋅的推薦攝入量相同,富含鐵的食物有富含鐵的食品:動物全血,動物肝臟,肉類,蝦類,蛋黃,黑木耳,海帶,芝麻,大爪子,芹菜,莧菜,菠菜,茄子,小米,櫻桃,紅棗,紫葡萄等,促進對鐵吸收的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膳食中如加入50毫克的維生素C,便能將鐵的吸收率提高3~5倍.人體胃黏膜是吸收食物中鐵的主要部分,如果人體缺乏胃酸,鐵的吸收就會發生困難,所以,胃酸缺乏的人更應注意.;碘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50微克。中國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學齡前寶寶平均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很低,應適當增加攝入量,但大城市的部分孩子膳食中優質蛋白的比例已滿足需要甚至過多。

如果寶寶主要吃豬肉,建議調整肉食結構,適當增加魚、禽類,推薦每日攝入量30~50克,最好經常變換種類。

大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價值很高,但如果你的寶寶因為有豆腥味兒不喜歡吃,可以在烹調過程中採取適當的方法去除豆腥味。如將大豆磨成粉後與麵粉摻和製作糕餅,在炒黃豆前用涼鹽水把豆子洗一下等等。同時,要對寶寶解釋吃大豆類食品的好處。但注意不要逼孩子吃,以免產生逆反情緒。此外,也可以選擇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芽等給孩子吃。

兒童飲食中的脂肪結構應該和成人的差不多,也就是說,總熱量中來自脂肪的熱量不能超過35%,所以,你應該儘量限制孩子對黃油和人造黃油等脂肪的攝入。此外,別讓甜食把孩子的胃塞滿,要讓孩子儘可能多吃健康營養的食物。以上是我們的幼兒膳食制定參考,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嚴格做到了幼兒食品的營養質量,讓孩子們快樂的成長。當然我們也會遇到一些頭疼和不足的問題。曾經有位做媽媽的問記者:“30年前的父母與今天的父母有什麼不同?”記者答:“30年前的父母擔心孩子沒飯吃,30年後的父母擔心孩子不吃飯。”這句話道出了當代父母為孩子不愛吃飯而大傷腦筋的事實。經常看到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端著碗追在孩子身後,嘴裡唸叨著:“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孩子大多數會搖頭,如果偶爾吃上一口,家長便欣喜若狂。

吃飯是一種享受,是解決飢餓,吸收營養的最好的方式,為什麼到了孩子那裡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主要是由於家長溺愛的原因使孩子沒有養成好的進餐習慣。例如,有的家長總讓孩子不停的吃零食,孩子到吃飯時一點不餓他們怎麼會有食慾。有的家長愛在孩子吃飯時都逗弄孩子,或者看電視,使孩子吃飯時精力不集中,這也不利於良好進食習慣的養成。另外還有很多原因造成了孩子不願吃飯或挑食。所以,首先要解決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問題。

另外,目前中國兒童的營養狀況正面臨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存在營養缺乏的問題,尤其是VA、鈣、鐵缺乏較普遍。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孩子也面臨營養過剩或營養失衡所導致的肥胖問題。所以,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讓孩子吃的健康,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

我深知營養師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我一定努力學習和拼搏,做一個合格的公共營養師。

  公共營養師技術工作總結範文2

人的生命必須通過飲食來維持,人的生命質量和精神心理與飲食營養有極大的關係,人的智力、體力、學習能力、運動能力、康復能力、身高、體重也都與營養飲食有不可分割的聯絡。營養素攝入不平衡將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營養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合理營養即適合各種情況(年齡、性別、生理條件、健康狀態等)的食物、營養素供給量和配比。指通過合理的膳食和科學的烹調加工,向機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並保持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以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需要、維持人體健康的營養。合理營養的意義在於促進生長髮育,防治疾病,增強智力,促進優生優育,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營養素是指食物中可給人體提供能量、機體構成成分和組織修復以及生理調節功能的物質。根據現代營養學的研究,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分為7類,即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對這些營養素不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營養素之間還應有合適的配比。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更加註重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定義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並據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條標準:A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B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C善於休息,睡眠好;D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E能夠抵禦一般感冒和傳染病;F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位置協調;G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H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I頭髮有光澤,無頭屑;J肌肉豐滿,面板有彈性。由此可見,人們不再把健康等同於沒有疾病,反而保健的概念日益被人們廣泛接受,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營養就是生命體不斷地從外界攝取所需物質以維待生命活動的過程。人類通過營養維持生命、保證生長髮育,增進健康和完成各種活動。人類從胎兒開始直至死亡都離不開營養,人類體質的優劣與營養狀況有密切的關係。對人來說,營養就是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這些維持身體正常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所需的物質,叫做“營養素”。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人體系統。構成細胞的物質來源於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中的營養素,它們被身體利用,滋養我們體內的細胞。細胞健康無疑決定了人的健康。

目前已知的人體所需的四十餘種營養素,我們可將其細分為七大類: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主要來源於五穀類;二是脂類,其功能是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主要來源於油脂類(食用油、脂肪、堅果類);三是蛋白質,其功能是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主要來源與於魚、肉、豆、蛋、奶等;四是維生素,其功能是調節生理機能,主要來源於蔬菜、水果;五是礦物質,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補身體組織、調節生理機能,主要來源於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調節生理功能,主要來源是飲料、湯;七是膳食纖維,其功能是預防人體胃腸道疾病和維護胃腸道健康,來源於各種植物性食物。合理營養要求三大營養素供熱佔總熱能的百分比為蛋白質10%~15%、脂肪20%~30%,糖類(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構成各種酶、抗體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可促進生長髮育,維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滲透性,並供給熱能,缺乏時可致生長髮育遲緩、體重減輕、容易疲勞、迴圈血容量減少、貧血、對傳染病抵抗力降低、創傷和骨折不易癒合、病後恢復遲緩,嚴重缺乏時可致營養不良性水腫。脂肪可供給熱能,構成組織脂肪及儲存脂肪,供給必需脂肪酸(亞油酸),脂肪還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但脂肪攝入過多可致肥胖和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性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較多(魚類除外),植物油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棕櫚油、椰子油除外),飽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膽固醇量增高,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減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所以膳食中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S/P)以1∶1為宜,這樣既照顧到必需脂肪酸的供應,又可預防一些與脂肪營養有關的疾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的發生。碳水化合物是熱能的食物來源,有節省蛋白質的作用,可保證正常量的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以維持大腦活動、肝臟解毒和肌肉活動。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導致熱能不足,生長髮育遲緩,易於疲勞,攝入過多可致肥胖。膳食纖維為人體健康所必需,為人體內物質代謝所必需,不能由人體合成,只能由食物供給。鈣、磷、鎂、鉀、鈉等無機鹽是組成機體的必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人體組織中含量少於體重的0.01%的鐵、碘、銅、鋅、硒等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酶、維生素、激素、核酸有密切關係。

有資料稱,營養過剩和生活方式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各種致命和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都是人自己吃出來的。膳食結構不合理以及洋垃圾食品的入侵是導致文明病的發生的最大的原因。營養學老師告訴我們:“沒有一種食物能提供我們身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任何一種食物都可提供某些營養物質,關鍵在於調配多種具有不同特點的食物,組成合理的膳食。

各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特點,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營養。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是比較合理的,具有很大優點;以穀類為主,蔬菜相輔,低糖,高纖維。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開始傾向於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當前心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的發生率高與這種膳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類的合理膳食結構:底層為植物性食物,包括麵包、麥片、米、面等,每人每天應吃300--500克:第二層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別應吃400--500克;倒數第三層為魚、肉、禽、蛋類食品,每天應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和豆類食物合佔第四層,每天就吃奶類及奶製品在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最頂層為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營養學家認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攝的油量,按熱量計算應占總熱量的20%—25%,如:一個體重60公斤人,每日則攝入脂肪以50—90克為宜。

其一,要做到膳食結構要合理多樣。

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是以穀物為主,喜食雜糧。現在的健康觀念認為,在製作膳食的過程中應做到葷素、粗細搭配。粗細合用,保障營養,雜糧中的米麵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纖維素。多食用含維生素多的蔬菜、瓜果類,如蘿蔔、白菜、豆芽、杏仁、核桃等,多食用含有大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等元素的食物。因為其中的維生素C、抗氧化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軟化人體血管,清除有害的自由基,起到保護心肌的作用。適當吃些魚、牛羊肉、牛奶、豆製品,此乃蛋白質的來源。豬肉的比例要適當些。少吃鹽醃、油炸及熏製的食物,限制鹽、動物油、肥肉、動物內臟的攝入。健康的人體需要多種營養素,單一種食物難以全部滿足,只有多樣化,才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以維持人體酶的系統性,增加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其二,可以採取一些方法。

例如:學生

可以開展積極有效的營養知識教育,定期進行營養知識的專題講座、學校開設一些有關營養知識的選修課等形式,加強營養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很有必要。

建議:

a 營養是學生身體發育的先決條件,必須強化合理營養意識教育,增加科學營養知識,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改善飲食結構,提高學生飲食中的營養水平。

b 高校應努力創造適合學生身心特點而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形成寬鬆有序的業餘生活環境,提高學生耐受挫折及適應生活的能力,利用體育科學知識及相關科學知識教育,教會學生自我心理調節和心理放鬆的方法。

c 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健康與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學會自我醫務監督檢查手段,建立良好的健康觀念和健康行為習慣。

d 高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健康意識為目標,開設一些有關體育文化、體育鍛煉與健康的專題講座,進行體育知識、合理營養與健康教育的培訓。

五、總結

綜上所述,營養與健康息息相關。合理營養是健康的基石,不合理的營養是疾病的溫床。合理的營養可使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使成人精力十足,使老年人延年益壽,使患者早日康復,雖然有些疾病是由於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作用所致,但膳食結構不合理、肥胖、營養不均衡是其中特別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一定要改變舊的傳統。

  公共營養師技術工作總結範文3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在幼兒園公共營養師的工作崗位上又邁出新的一步。首先,我清楚自己的工作責任巨大,作為一個幼兒園營養師要不斷的學習與研究,我制定的任何一個營養菜譜都直接影響幼兒的健康與發展,幼兒的膳食營養均衡了,才能更茁壯的成長。針對過去的工作經歷,我總結了一些經驗,當然也有不足之處,與大家一起分享與共勉。

3-6歲的孩子,屬於學齡前兒童,這個階段的孩子生長髮育有所減緩,但仍然處於迅速生長髮育之中,個性上更加活潑好動。心理上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歡模仿等特點,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所以營養需要特點:優質蛋白質、充足的能量、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注意粗細搭配)、維生素、礦物質。另外科學的飲食安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定點進食。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編寫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平衡膳食建議,特制定以下幾條作為依據:

一、平衡膳食攝入量:穀類(米飯、麵條等)每日180~260克;蔬菜類每日200~250克;水果類每日150~300克;魚蝦類每日40~50克;禽畜肉類每日30~40克;蛋類每日60克;奶類每日200~300克;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大豆及豆製品每日25克;烹調油每日25~30克;糖果等少量。

二、平衡膳食的原則

1、多樣食物合理搭配

2、專門烹調、易於消化

3、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兩點)

4、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三、食物的合理選擇

1、穀物:由於穀類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及油脂大都存在於麩皮和胚芽中,因此,給寶寶吃的穀物不應全部選擇精米、精面類食品。

2、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素、維生素C、維生素A和鉀。此外,大多數還含有抗氧化元素,這些抗病物質也許能降低以後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給寶寶做飯時,應注意將蔬菜切小切細,方便孩子咀嚼和吞嚥。同時,還要注重蔬菜品種、顏色和口味的變化,從而鼓勵孩子多吃蔬菜。

蔬菜根據顏色深淺,可以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的營養價值一般優於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蔬菜,富含胡蘿蔔素,深色蔬菜還含有其他多種色素物質和芳香物質,可以促進食慾。

常見的深綠色蔬菜有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西蘭花等。常見的紅色、橘紅色蔬菜包括西紅柿、胡蘿蔔、南瓜等。常見的紫紅色蔬菜是紅莧菜、紫甘藍等。

3、水果:水果提供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A和鉀。此外,多數水果還含有抗氧化元素,這些抗病元素可降低以後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水果能補充蔬菜攝入的不足。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和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而且水果使用前不用加熱,其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的影響。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因為果汁是水果經壓榨去掉殘渣而製成。這些加工過程會使水果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發生一定量的損失。如要喝,最好親自給寶寶做,並且做完後馬上就喝。

4、奶類:多數奶製品都富含強化牙齒和骨骼的鈣質,吸收率高,是寶寶最理想的鈣源。

給寶寶選擇牛奶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用含乳飲料來代替液體牛奶。含乳飲料不是奶,而是低蛋白、低鈣和高糖以及添加了多種新增劑的產品。選擇的時候要先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飲料"或"含乳飲料"的標註;其次看成分表,液體牛奶的成分表上只有純鮮牛奶一種,而含乳飲料的首要成分則是純淨水;最後通過看蛋白質含量也能辨別含乳飲料和液態牛奶,液態奶的蛋白質含量在2.3%-2.9%以上,含乳飲料則是奶粉加水、糖、香精、增稠劑及其他配料製成的。

5、肉類和豆類:包括肉類和豆類,還有魚類、蛋類和堅果,這些食物能為孩子提供鐵、鋅和部分B族維生素。

中國學齡前兒童鐵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12毫克、鋅的推薦攝入量相同,富含鐵的食物有富含鐵的食品:動物全血,動物肝臟,肉類,蝦類,蛋黃,黑木耳,海帶,芝麻,大爪子,芹菜,莧菜,菠菜,茄子,小米,櫻桃,紅棗,紫葡萄等,促進對鐵吸收的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膳食中如加入50毫克的維生素C,便能將鐵的吸收率提高3~5倍.人體胃黏膜是吸收食物中鐵的主要部分,如果人體缺乏胃酸,鐵的吸收就會發生困難,所以,胃酸缺乏的人更應注意.;碘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50微克。中國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學齡前寶寶平均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很低,應適當增加攝入量,但大城市的部分孩子膳食中優質蛋白的比例已滿足需要甚至過多。

如果寶寶主要吃豬肉,建議調整肉食結構,適當增加魚、禽類,推薦每日攝入量30~50克,最好經常變換種類。

大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價值很高,但如果你的寶寶因為有豆腥味兒不喜歡吃,可以在烹調過程中採取適當的方法去除豆腥味。如將大豆磨成粉後與麵粉摻和製作糕餅,在炒黃豆前用涼鹽水把豆子洗一下等等。同時,要對寶寶解釋吃大豆類食品的好處。但注意不要逼孩子吃,以免產生逆反情緒。此外,也可以選擇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芽等給孩子吃。

兒童飲食中的脂肪結構應該和成人的差不多,也就是說,總熱量中來自脂肪的熱量不能超過35%,所以,你應該儘量限制孩子對黃油和人造黃油等脂肪的攝入。此外,別讓甜食把孩子的胃塞滿,要讓孩子儘可能多吃健康營養的食物。

以上是我們的幼兒膳食制定參考,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嚴格做到了幼兒食品的營養質量,讓孩子們快樂的成長。當然我們也會遇到一些頭疼和不足的問題。曾經有位做媽媽的問記者:"30年前的父母與今天的父母有什麼不同?"記者答:"30年前的父母擔心孩子沒飯吃,30年後的父母擔心孩子不吃飯。"這句話道出了當代父母為孩子不愛吃飯而大傷腦筋的事實。經常看到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端著碗追在孩子身後,嘴裡唸叨著:"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孩子大多數會搖頭,如果偶爾吃上一口,家長便欣喜若狂。吃飯是一種享受,是解決飢餓,吸收營養的最好的方式,為什麼到了孩子那裡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主要是由於家長溺愛的原因使孩子沒有養成好的進餐習慣。例如,有的家長總讓孩子不停的吃零食,孩子到吃飯時一點不餓他們怎麼會有食慾。有的家長愛在孩子吃飯時都逗弄孩子,或者看電視,使孩子吃飯時精力不集中,這也不利於良好進食習慣的養成。另外還有很多原因造成了孩子不願吃飯或挑食。所以,首先要解決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問題。

另外,目前中國兒童的營養狀況正面臨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存在營養缺乏的問題,尤其是VA、鈣、鐵缺乏較普遍。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孩子也面臨營養過剩或營養失衡所導致的肥胖問題。所以,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讓孩子吃的健康,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

我深知營養師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我一定努力學習和拼搏,做一個合格的公共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