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學校節能宣傳週活動開展情況小結例文

工作總結 閱讀(1.06W)

根據XX縣教育局安排,我校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現將本次活動開展情況小結如下:

學校節能宣傳週活動開展情況小結例文

1、6月6日,召開全校班主任工作會議,認真研究安排節能宣傳週工作;

2、6月11日,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珍惜生命之源,人人節水護水”。

3、開展“小行動、大能力——節能減排我做起”宣傳活動。組織學生自辦“小行動、大能力——節能減排我做起”黑板報、手抄報,營造濃厚的節能宣傳週氛圍。

4、開展廢舊商品回收利用宣傳活動。積極宣傳“資源有限、再生無限”的理念,引導學生形成綠色環保、迴圈利用的生活方式。

5、組織建立節約型校園。以建立節約型校園,積極開展各項宣傳活動,倡導全校師生廣泛參與節能節水實踐,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

為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校積極響應號召,圍繞春節、母親節、植樹節、中秋節、父親節等主題,積極開展“節日小報”活動。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學校遵循簡潔可行、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做了以下四項工作:

一、總體安排,精心策劃

為了加強對學生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學校成立了一支領導工作小組。由校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使每位學生對每期“節日小報”主題活動的每個要求都瞭然於心,對每項任務的細節情況和完成時間都清清楚楚。

二、展示與評價,深入瞭解文化內涵

開展創編“節日小報”展評活動,引導學生感受親情和友情,踐行文明、謙讓的禮儀規範,培養“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奉獻他人”的精神品格。通過展評、交流蒐集的節日資料,使學生了解節日文化、進一步深入瞭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認同感,激發民族自豪感。

“節日小報”的創作使全校學生積極參與,引導他們學習節日文化、蒐集節日資料,深入了各個節日的文化內涵,通過自編自創“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穫和感悟。

三、注重考核,保證質量

為了使“節日小報”活動有序進行,學校建議將優秀作品向全班交流展示,優秀作品參加學校展評,學校在校園展板中展示,結合其數量、質量評選“節日小報”主題活動優秀集體。作為評選優秀班集體、班主任考核、爭創溫馨教室的依據之一,以保障節日小報工作質量的提升。

幸福和成功地生完了龍鳳胎,剛從家庭迴歸工作,突然感覺自己和社會脫節了,和工作脫節了,特別是和綜合實踐這門學科脫節了,一下子就感到了強烈的緊迫感和滯後感。記得生雙胞胎之前就一直參加著XX區“向日葵”綜合實踐工作室的研究活動,雖不是工作室的成員,卻感受著工作室濃濃的學科研究的氛圍,每一次的參與就增加一份對工作室成員的羨慕,羨慕他們有章老師這麼好的`領銜人的指導和幫助,羨慕工作室裡有這麼多傾心盡力的夥伴,羨慕他們的成長這麼迅速,讓自己每一次的參與都收穫頗豐,再也按挨不住加入工作室的急迫心情,寫了申請,馬上就得到了章老師的熱情歡迎和鼓勵,心中倍感溫暖。就在加入XX區“向日葵”綜合實踐工作室不久,恰逢XX市楊靜娟綜合實踐名師工作室也啟動了報名申請工作,帶著強烈的緊迫感和滯後感、希望得到更多的實踐和鍛鍊的我,還是帶著先前的那份申報區工作室一樣的迫切心情,在校領導和老師的極大支援和鼓勵下,毅然決然地投出了我那份誠摯的申請表,同樣得到了領銜人楊老師的首肯,終於在迴歸工作後又開始了我綜合實踐學科專業成長的研究之路。

一、幸福的同課異構和異課同構:

這一學期,市工作室定我在6月上研究課,主題、課型不限,而區工作室的研究主題定在了採訪指導課型,關注採訪中的小組合作。於是,兩個工作室成員輪番上場,每月都有老師執教研究課。

對於區工作室成員來說,同一課型,每人都要上,怎麼上?同課異構是對工作室成員一個巨大的挑戰,是挑戰也是歷練,更是成長。3月的研究活動中,黃瑾老師立足於讓學生現場就小組研究內容,向聽課老師進行現場採訪,之後對採訪情況進行反饋,對初學的三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具採訪指導的有效性。蔣玲老師則立足學習如何約請,練習模擬約請,故意給學生設定障礙,讓學生在現場思考如何調整策略,成功約請,有梯度的設計,紮實而精到的指導,讓人耳目一新。

兩位老師拋磚引玉,為我們本學期的“小組合作下的採訪”研究開了個好頭,接著在4月的研究活動中,吉麗娜老師抓住採訪時的提問要有針對性這個點,展開指導與交流、學習與體驗。而徐慧娟老師則引導各小組學生對不同的採訪物件進行現場採訪,並從一個小隊的現場採訪中習得經驗,交流收穫後,讓這一小隊隊員作為觀察員和小老師的身份注入其他小隊展開二次採訪,在反饋交流時,及時抓住學生不會記錄這一資源進行有效指導成為本節課最大的亮點。5月的研究活動中繼續跟進研究,施曉紅老師的《採訪會設計》和萬里老師的《採訪會整理》正好形成了一個採訪的前沿後續的系列,一個側重採訪前期的設計,一個側重採訪後期的整理,給了我們很多思考的空間。一學期的同課異構——對採訪指導課型的探索和研究,讓我們的收穫頗豐。

對於市工作室成員來說,我們採用的是異課同構的方式,一個成員要上研究課,把教案初稿上傳至工作室部落格,其他成員提建議,群策群力,合作備課,帶著思考與學習、研究的心態走進課堂。錢麗娟的《水果技能大比拼》、居莉丹的《diy創意報紙時裝》、張小亮的《我們的畢業典禮》、徐青的《採訪初體驗》、李霞的《實地考察》和《小筷子 大學問》,每一課的建構過程都給了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和觸動,學習到很多。

6月的研究活動中,終於迎來了我的課堂教學,應該說在前面工作室成員一月月的實踐探索和研究之後,我該如何展現我的採訪指導的教學,壓力是很大的,有了夥伴的前行和引路供我借鑑,有楊老師、章老師當面的出謀劃策,一次又一次的網路、手機遠端指導和開課前的試教建議,我終於成功地執教了三年級的《排球規則探究》,課堂已經完全擺脫了為採訪而採訪的枷鎖,讓學生直面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採訪解決實際問題,迴歸採訪這種方法的實際運用和價值體現。與上學期我在西林片協進組執教的採訪指導課相比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提升和飛躍,這一切我想都源於這學期幸福的同課異構和異課同構,讓每一個工作室成員對如何更有效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明確了前進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找到了研究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