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如何增強創業意識

職場 閱讀(6.01K)

院系: 班級:

如何增強創業意識

姓名: 學號:

摘 要:隨著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普及教育,國家取消了對大學畢業生的包分配政策,由大學生直接面對用人市場,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社會各方關注和幫助當然十分重要,但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大學生提高自己的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則是當務之急。下面,我們圍繞這個當務之急和同學們共同學習探討。

關鍵詞: 現狀; 意義; 途經

一、當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的現狀

(一)創業熱情漸漲,創業意識欠佳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高新科技的發展和國家政策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援,有效地激勵了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行業,特別是國際創業浪潮的興起,如比爾蓋茨等“創業英雄”對當代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很強的示範作用;楊致遠、張朝陽等的“創業神話”在大學生創業潮流中產生了廣泛的“明星效應”。如今,雖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有創業的衝動和熱情,但是,真正具有創業意識,並走上自主創業之路的大學生卻很少。

1.被動性。目前,在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中,很少有人把創業作為一種理想的職業選擇。許多大學生自主創業,往往是就業壓力下的被動選擇。

2.片面性。不少大學生或把創業看得高高在上,認為只有高科技、高資本才能托起創業的朝陽;或把創業看得一文不值,認為是下崗工作才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或把創業同各種素質鍛鍊混為一淡,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

3.盲目性。對市場和自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斷,盲目追趕創業的潮流,成為大學生的又一個時髦。一方面,有的大學生把創業作為攀比、競爭的手段,而不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或是否具備了創業的成熟條件,“趕鴨子上架”;另一方面,又有一部分同學在創業方面的選擇上,缺少對市場的深入調查分析,一味追求熱門行業。

(二)關注就業形勢,就業能力不足

大學生一進校,通過媒體、老師、師兄師姐等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後,即非常關注自己今後的就業問題。而造成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真正困境,是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

1.就業觀念滯後。畢業生中或被動應聘而不主動出擊,或選擇大城市而放棄中小城市和基層,或只看重當前的待遇而忽視今後的發展,或強調專業對口而失去就業機會,或就業期望值偏高而與就業現實相沖突等等。

2.專業能力不強。一方面,部分高校專業設定與市場脫節,忽視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致使畢業生的專業素質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學生不重視專業學生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導致“書到用時方恨少”。

3.求職能力欠缺。求職能力包括資訊獲取能力、自薦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面試技巧等。一些大學生基本的待人接物能力不太具備,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不自信、羞於開口、不尊重他人、不善於交流、個性強不合群等問題,面試的成功率較低。

4.就業心態不正。就業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而非短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而部分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表現出焦慮、浮躁、從眾、依賴、自卑、自負等心理。

二、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的意義

(一)提高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當前,要從根本上解決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問題,以創業促進就業的途徑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流選擇。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作為知識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要靠創意成功。以創業促進就業,從而解決就業和失業問題的歷史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到了當代大學生身上。

(二)提高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是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向

高校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勞動者為已任。在高校招生激烈的競爭下,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的規模、質量和發展前景。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的高低,不僅決定了個人的生存和發展,實際上也決定了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是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向。

(三)提高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是大學生實現理想和價值的階梯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以培養出色的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為目標,練就過硬的就業能力,從而為自己找到理想的生存發展環境,進而達到服務社會和實現自我價值的統一。

(四)提高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是促進社會繁榮穩定的需要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提高其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實現充分就業和成功創業,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社會繁榮與穩定,並且為社會經濟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三、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的途徑

《如何增強創業意識》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