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增強國中語文課堂活力

校園 閱讀(1.1W)

一節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有所獲,就要把課堂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如何增強國中語文課堂活力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討論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時強調“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的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著名教育學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範圍裡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為此,我在教學中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

在教學《五柳先生傳》一文時,我播放典雅優美的古曲《蓮》,將陶淵明的畫像投影在大螢幕上,迅即抓住學生的心,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一個個露出沉浸在審美享受中的笑容,對畫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此時,我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陶淵明的作品,比如《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讓大家對陶淵明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伴著優揚的古樂盡興朗讀,初步感受文章的內容。接著,我用“激將法”讓學生覺得學習本文不過是小菜一碟,丟擲“互動列車”的教學模式。(課堂猶如列車,每個教學環節都是一個小站,在駛向知識殿堂的行程中,師生、生生互問互答,互相啟發,充分展示語文魅力及個人才華,共同營造出良好的互動氛圍。)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經歷“新鮮→享受→興趣→好勝→接受挑戰→嘗試、探究→成功→獲得成就感”的心理歷程,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層主旨,教學效果良好。

  二、充分討論,讓學生在大膽的嘗試、探究中學習。

如何學好語文?對教師而言,《大綱》強調“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而新課標認為學生是關鍵,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甚至可以讓學生去“標新立異”去“異想天開”,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讓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

在教學《五柳先生傳》的過程中,我儘可能地讓學生扮演了課堂的主角。首先,通過讓學生“買票”上“互動列車”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預習情況。接著,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再請其他同學來幫忙解答,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啟發,達到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學習過程中既有分組的小討論,也有全體同學的大討論,儘可能地讓學生做到動嘴讀、動手劃、動腦想,促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嘗試、探究,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這樣,在相同的時間裡,學生的發言機會、鍛鍊機會就變多了,討論出來的問題也就比較完整,比較詳細了。

  三、擴大閱讀量,拓寬學生的視野

使用課本的初意是為了給學生的學習以示範、引路,這只是“一掬水”,課本之外,還有大量可涉獵的“江河湖海”。但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卻似乎割裂了課本和課外,多講或只講課本,少講或不講課外,切斷了“一掬水”和“江河湖海”的關係,使學生讀書的天地狹窄了,視野侷促了,胸襟和精神都變得萎頓、小器。

光靠學教材、聽講解就能學好語文的學生十分罕見,語文“拔尖”的學生,十有八九卻都是得力於課外閱讀。這個普遍現象(各地、各校幾無例外),難道不足以使我們備嘗辛苦卻勞而少功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們認真反省、深思嗎?

“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也就說,對課堂教學而言,指導學生進行課本外的閱讀是十分重要的。經典,名作,有興趣的好書,或應讀、可讀之書等,都可以盡興去讀,越多越好。特別是讀經典一流名著,和“大師”直接“對話”,使學生在全人類所共同創造的優秀文化遺產中盡情徜徉,玩味、思索並汲取、消化,其好處將終生受用不盡。然而要讓學生課後讀書,如果沒有“興趣”是絕對不行的,所以,一個語文教師一定要能把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煽得旺旺的,能點燃起他們“興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歡語文,個個迷戀於讀書。因此我給學生準備了《慎處》一文,希望能聯絡課堂內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相信並尊重學生,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學習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免會有差錯、失誤,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如何對待很重要。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一旦喪失自信心,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對語文學習當然也就提不起興趣了。在我檢查預習情況時,學生答錯了,我不責怪,而是說:“沒關係,我們的這趟列車有個特點,那就是可以先上車後買票!” 一句玩笑,不但活躍了氣氛,而且減輕了學生的壓力。果然,幾分鐘後,她搶答了一個頗具挑戰的問題,為自己掙了個滿堂彩。這個事例告訴我: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正地活起來。

《大綱》強調“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這個話題雖然老了點,但肯定不會過時。我準備《慎處》一文時,除了考慮聯絡課堂內外、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還有一個意圖: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讓學生想想如何為人,如何處世,因為五柳先生的境界畢竟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論述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滿堂灌”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慾,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