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如何管理好80和90後的員工

職場 閱讀(1.52W)

當今時代,80、90後不可逆轉地湧入企業,逐漸構成企業發展的主力軍。所以知道管理80、90後員工的方法已經勢在必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80和90後的員工管理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管理好80和90後的員工

  80和90後的員工的管理方法

一、 企業文化要人性化

面對80、90後員工,中國企業需要反思傳統的企業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業文化:

一是,信任文化:企業間各種關係應以相互信任為核心,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二是,快樂文化:80、90後員工的職場觀念是: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三是,開放文化:企業對內應建立開放、民主的管理平臺,把問題放到桌面上交流。

四是,平等文化:80、90後員工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歡彼此平等與尊重。

五是,獨立文化:80、90後員工說:“工作時全身心投入,回家後就不想工作的事。要不,多累啊。”企業需要改變上下班不分的習慣性思維,給他們以獨立的空間。這有利於幫助80、90後員工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矛盾。

二、企業培訓要得體化

80、90後員工認為,員工與企業之間是純粹的僱傭關係。因此,企業對他們的培訓不僅僅是技能,更重要的培訓內容是責任心、忠誠度、職業操守及企業文化引導等。奧克斯空調營銷總經理鄭巨集偉接受採訪時說:“2007 年我們提出了3380人才戰略工程,即在三年內培養380名中高層幹部。培訓流程是,先去市場、召回、培訓、考評,再放入市場、再召回、再培訓、再考評,最後進行深層次的實戰案例培訓,培訓老師都是我們各領域的優秀代表。一年以後,選擇優秀的進入我們的人才儲備庫,再進行過程監控與管理,三年內我們的中層和基層管理隊伍將呈現年輕化,80、90後逐漸接棒。”但切忌洗腦型培訓,因為80、90後員工對此很反感:“都是聰明人,忽悠我會不知道?”

三、應對跳槽要職業化

80、90後員工跳槽相對比較頻繁。這對企業和管理者都是一個考驗,就看你有沒有胸懷去接受。管理者必須要有耐心,不要一味譴責他們,因為人都有一個成長過程;對他們要寬鬆,用職業化的方式去約束他們。同時,80、90後員工要合理定位,一旦確定後就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因為頻繁跳槽,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中國網通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鑑:公司員工基本上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平均年齡近30歲。一方面,做好員工的職業指引:入職前做一個月的封閉式培訓,接著採用輪崗方式進行半年的工作體驗式學習,再區分他們的職業傾向。另一方面,營造信任溝通、進取熱情和業績承諾的組織氛圍,建立起溝通渠道和工作坊,讓員工各抒己見和快樂工作。因此,不用打卡機,也很少有人遲到,而且離職率僅有3%.

四、溝通方式要平民化

他們崇尚參與,而不是自外而內的灌輸與命令,與80、90後員工的溝通方式確實有待改變,否則將困難重重。為此,關鍵要把握好兩點,說真話,千萬不要打官腔;尊重他們。具體做法:一是,管理者應調整傳統過於含蓄的習慣性表達方式,選擇直接溝通方式,不過於拐彎抹角。二是,溝通開放式。如微軟公司的溝通機制採用“開門政策”,企業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談任何話題。三是,多用集體討論式溝通。如微軟的各級管理者做決定前鼓勵員工充分發表見解,並聽取他們的意見,以確保決策的有效執行。四是,與80、90後員工的溝通習慣同步,採用一些新式的方式,如電子郵件等工具溝通。五是,不要發號施令般去溝通,可採用尊重、關懷、平等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

五、壓力管理要專業化

80、90後員工說:“我們大學畢業即失業。”他們承受的工作和社會壓力並不小,但外界卻指責他們抗壓能力差。因此,企業和管理者有必要做好他們的壓力管理。作為管理者,一要關懷他們,二要理解他們,三要包容他們,四要對他們有耐心。同時,可以採取有關措施:提供職業培訓,幫助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專業指導,幫助他們做好心理調節;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幫助他們調節工作情緒;保持更大的包容心和耐心,允許他們適當犯錯,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幫助他們學會處理人際關係,讓他們扮演好不同的社會角色等。

六、情緒管理要理解化

80、90後員工往往因小情緒多而成為管理的“麻煩製造者”,要是處理不好,則容易“雞飛蛋打”。一定要運用情商,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文化環境,尊重、體諒、瞭解他們。因此,管理者應加強管理技巧的運用,多采用鼓勵性而非譴責式的管理方式。如:多引導、以朋友身份談心、誇獎等;以教練、家長、老師、同事、朋友等多重身份相結合加以正確引導。同時,管理者不要一味地要求他們來適應自己,而可以採取主動的姿態去適應他們。但適應不是遷就,而是原則性地開放與融合。

七、工作獎勵要即時化

80、90後員工的自尊心與成就感都比較強,而且沒有耐心長期等待公司未來可能變化的獎勵。80、90後員工的思想很簡單:你給我多少錢,我就給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給予我再做。這就出現了給予與付出之間的時間差。在這個環節中,高層管理者要調整的是自身,而不是80、90後員工。管理者要適當調整原有的馬拉松式激勵方式,要把即時獎勵、即時兌現常態化。

八、日常管理要彈性化

80、90後員工容易接受凸顯個性風格的工作方式。因此,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採用以結果為導向的自由式管理方式,限定工作總量,不硬限工作時間。如IBM公司最早實行彈性工作制:員工每月不需要天天朝九晚五,只要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專案就行。

九、凝聚團隊要漸進化

80、90後員工的獨立性比較強。因此,團隊建設就成為管理者的一道難題。為此,可以借鑑諾基亞公司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採用虛擬團隊做法來弱化等級觀念;二是,由傳統的單向管理向雙向管理模式轉變,讓作為下級的80、90後員工有機會管理上級。如:替上級解圍、徵求上級意見、與上級建立友誼並贏得信賴、恰當地讚美上級等;三是,因勢利導,讓80、90後員工的個性能適當彰顯,提高其集體參與度,以凝聚團隊精神

十、管理機制要透明化

80、90後員工希望公司的制度完善和透明。因為在他們看來,完善與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減少被老闆盤剝的機會,這樣的公司才值得信賴。因此,公司應制定明確的工作責權利,並按透明的績效考評方式去執行。同時,公司還應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關係,因為80、90後員工的態度是:“你給我多少工資,我就做多少事,多餘的我願意就做,不願意也沒有義務貢獻。”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專業化與職業化。

  90後的員工管理技巧

首先,80、90後大多為獨生子女,都是溫室裡的花朵,並且他們成長在現代化社會的轉型時期,物質資源豐富、更新換代迅速、社會思潮多樣化、推崇個性。在工作中,他們並不會心甘情願地跟著規定和流程走,他們希望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希望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嘗試不同的方法。因此,一般而言,80、90後員工都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創新性以及興趣導向性。

其次,自尊心強、蔑視權威也是80、90後員工的典型特徵,表現中工作中便是職業成熟度比較低。在他們犯錯時,如果對其進行嚴厲批評,往往會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不僅聽不進批評,還可能做出更過激的行為,他們寧可失業,也不願容忍自己的價值被忽略。

最後,80、90後員工當前都還比較年輕,他們雖然自信、聰明、有活力,但畢竟缺乏必要的經驗和技能,社會閱歷尚淺,偶爾出現工作失誤是在所難免的。這並不能說明80、90後員工能力不足,不能就此忽視他們的潛質。

  管理員工的方法

一、重在觀念

以前那種把管理職務當官來看,將員工當作工具,封建家長式的作風應當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員工的個人價值,理解員工的具體需求,適應勞動力市場的供求機制,依據雙向選擇的原則,合理地設計和實行新的員工管理體制。將人看成企業重要資本,是競爭優勢的根本,並將這種觀念落實在企業的.制度、領導方式、員工的報酬等具體的管理工作中。

二、設立高目標

留住人才的關鍵是:不斷提高要求,為他們提供新的成功機會。人人都希望獲勝,熱愛挑戰是優秀員工的普遍表現,如果企業能不斷提出更高的目標,他們就會留下。作為一個管理者,你要認識到在員工成長時,他們需要更多的運用自己的頭腦來幫助企業並被認可的機會。所以你必須創造並設計一些挑戰機會以刺激員工去追求更高的業績。只有當員工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能夠得到不斷的支援,能夠不斷地學到新的東西,他們才會留下來並對企業更加忠誠。

三、經常交流

沒有人喜歡被矇在鼓裡,員工會有自己的許多不滿和看法,雖然其中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所以,員工之間、員工和領導之間需要經常的交流,徵詢員工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傾聽員工提出的疑問,並針對這些意見和疑問談出自己的看法——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能接受的?為什麼?如果企業有困難,應該公開這些困難,同時告訴員工企業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要記住——紙是包不住火的,員工希望瞭解真象。

四、授權、授權、再授權

授權是我們認為在管理中最有效的激勵方法,授權意味著讓基層員工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意味著你信任他,意味著他和你同時在承擔責任,當一個人被信任的時候,就會迸發出更多的工作熱情和創意。所以,我們建議不要每一項決策都由管理人員做出,完全可以授權的事不要自己去做,管理人員要擔當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教練。

五、輔導員工發展個人事業

每一個員工都會有關於個人發展的想法,並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聰明的做法是為每一位員工制定一個適合於個人的發展計劃。我們建議在日常談話中,在評估員工業績時應經常詢問員工,他心中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麼,並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方法以支援員工的職業生涯計劃,然後盡力培養、扶植他們。那種不針對員工具體想法和需求,把教育和培訓一股腦地拋到員工身上的做法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