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我院學生工作幹部赴廣東山東考察報告

職場 閱讀(3.12W)

2011年5月12日-20日,我市教育局組織“平涼市中國小校長、教育行政幹部高階研修班”赴北京、山東考察學習。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聆聽翟博、王定華、郭振有三位專家的講座,到北師大二附中、山東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三所學校聽課、觀察、探訪、交流,感觸頗深,收穫很大。

我院學生工作幹部赴廣東山東考察報告

一、樹立正確“三觀”,確保師生成功

教育觀:教育即人學。教學觀:一切的“教”都服務於“學”。學生觀:學生是教學第一資源。凡有學習發生的地方都叫“課堂”,凡是學生的需要都是“課程”。教書的最高境界是發動自學,最好的老師是推動自學。

新課改的生命線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這條生命線的理想境界是:學校和課堂應當是一種生態環境,學生是這種生態環境中最具有生機和活力的鮮活生命體,他們有情感、有慾望、有思想、有追求、有個性、有尊嚴。教師也是這種生態環境中的生命體。教育教學活動應當是生命體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溝通和生命融合。課堂應當講求課堂生態。教師應當把學生看作是一片風景,以賞景之趣、愛景之心展景之韻,並通過愛的奉獻和生命的付出,撫育風景更優美。

不同的意見可以自由地發表,不同的個性可以得到張揚。課堂是有生命的課堂,生命是千姿百態的,生命是有潛能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是有強烈表現慾望的。只要讓生命釋放出潛能,讓生命充滿活力,就會讓

生命充滿成就感、幸福感,厭學就會變為樂學,負擔就會轉變為責任,學習過程就會充滿快樂。

教師是支撐學校發展的中流砥柱,打造一流的名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根基和保證。根據各階段教師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競賽活動,讓教師快速成長,為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在學校內部實行“低職高聘”,讓能力強、成績突出的教師提前進到高一級職稱,以調動廣大教師的進取心和成長的慾望。這種“按績優職”的低職高聘作法,能有效提高教師“爭上游、創佳績”的積極性。引導教師由經驗型向專家型、學者型轉變,要讓教師成為生生不息奔騰的河流,讓教師具有自主學習、更新知識的能力。提高創新力和執行力,大力培養和使用青年教師,發現和培植學者型教師,在實踐中打造專家型教學領導幹部,壯大專家隊伍,引領學校沿著課改的方向健康發展。

二、打造高效課堂,推動學校發展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效率有兩個支點:一是教師把握教材的能力;二是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科學決策,認真按教育規律和大學聯考規律辦事。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堅持一切有利於學生髮展、一切有利於大學聯考的原則。

考練落實,應重在實效,課改中所提到的減負,是減輕不必要、耗時低效的負擔,減少重複無效的練習,並不是不要考練,不要作業。考試與作業是否落實,仍然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心中有學生,課堂有互動,任務有測評。一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尊重,學生的創新探究能力得到落實,學生真正的“動”起來,從行動到思

維徹底的“動”起來。二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實現多元互動,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激起思維的浪花。三是測評層次、梯度、目的要求明確,具體有效,除了教師的當堂達標測試、跟蹤測試,還有學校的驗收測試。學生學習由任務佈置、過程實施、結果驗評形成一個完整的執行系統。

三、優化校園文化,追求社會滿意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係、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範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強化科學管理,建立隴上名校

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堅定不移地推進課程改革,靠素質教育贏得大學聯考。增強憂患意識,克服小富即滿的思想,用成效檢驗工作,驗證能力。正視社會對高中學校教學質量的較高要求,戰場上以成敗論英雄,工作上以成效論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高中學校最終都要落腳在大學聯考的質量和數量上。評價重點轉移到看提高、看轉化、看名優上來,不僅要把好學生教好,也要把邊緣學生甚至差生轉化好。

科學管理,調整理順機制,完善各項制度。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創設關係理順、各司其職、運轉高效的機制,有約束和激勵的各項制度作保障,大家都認真遵守並堅決落實。要加強計劃管理,學校、級組、學

科教師都要根據學校教學實際制定詳盡地實施計劃,計劃要具體到每一天,層層把關稽核,嚴格實施工作計劃,使教學工作有條不紊。要制定科學的質量評價辦法,拓清高中入學時的生源情況,明確目標任務,加強全過程管理。要實行集體創優制度,鼓勵學科集體、班集體整體創優,繼續堅持對學科備課組和班級協作組的綜合評價。

《我院學生工作幹部赴廣東山東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