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

職場 閱讀(2.02W)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1

在20世紀80年代時,由於山上樹林遭到過度砍伐和過度放牧,位於內蒙古南部的赤峰市克什克騰旗xxx鎮原來綠綠蔥蔥的山嶺被剔光了頭或被剝光了身子,一片黃色沙漠眼看就要形成了。這時在內蒙古自治區退耕還林多個試點已經實行了兩年的退耕還林政策,這一春風吹到了克什克騰的xxx鎮。xxx鎮從xx年開始貫徹執行“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方針,把政策落實到人、到戶、到地塊。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舍飼養畜相結合,變革畜牧業的傳統方式。

xxx鎮政府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把耕地分為三個等級,第三等為貧瘠耕地。通用國家補錢補糧並提供樹苗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退耕還林,禁止農民在山上放牧,改遊牧為舍飼。退耕的主要是第三等貧瘠地,即使用來種地也長不出多少糧食。國家規定,農民退耕還林一畝地就補20元和200斤糧食,保證農民的`溫飽問題。這個補助政策在xxx鎮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退耕還林的農民從中都得到了好處,生活有所改善,所以都很支援這一政策。據xxx鎮政府提供的資料,他們在xx年退耕造林8257.9畝,xx年至今退耕造林3602畝。同時還通過提供樹苗鼓勵農民開荒造林。xx和xx年兩年共造人工林1100畝。所造的人工林主要是扁杏、落葉松和黑松。扁杏主要用於生產杏仁露,而落葉松和黑松都是很好的木材。但是落葉松比黑松要早成材。承包的人工林的農民經過申請後可以砍伐木材並出售後補種樹苗。這也成為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內蒙古退耕還林工程質量得到國家評估調研組肯定,評估調研組通過對自治區退耕還林工程的實地抽樣調查,認為工程質量很好,實施效果也很好,專案區內林草覆蓋率達到了70%,種植模式因地制宜,符合內蒙古的實際。

沒錯,退耕還林是個好政策,它既保護了生態,又為農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和機遇。但是xxx鎮的退耕還林仍存在一些問題。這裡的山與土地雖然沒有變成黃色沙漠,但卻變成了“綠色沙漠”。xxx鎮原來的主要天然樹種有槐樹,楊樹,樺樹,榆樹,柞樹,落葉松等,但推行退耕還林,荒地造林後,人工林樹種極為單一,以扁杏,落葉松和黑松等經濟林為主。槐樹,榆樹都成為旅遊區裡重點保護的古樹了。紫色的柞樹只能在很高的山頂部分能看到,山腰與山腳都已經沒有了。由於落葉松成材快,農民都知道它好成材,也喜歡種它,估計以後有趨勢種植更多的落葉松。

這裡的山與土地雖然沒有變成黃色沙漠,但卻變成了“綠色沙漠”。從外觀上看,xxx現在的山嶺綠油油一片,都是繁茂的樹林。但走進去一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都是“綠色沙漠”。所謂“綠色沙漠”,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生態學博士解焱是這樣定義的:指大面積的人工樹林,其構成樹木種類單一,年齡和高矮比較接近,十分密集,林下缺乏中間的灌木層和地表植被。綠色沙漠裡面存在許多問題:

一這樣的樹林生態狀況很脆弱.由於缺少天敵對害蟲進行控制,森林很易發生蟲害,而且一旦發生蟲害,又極易造成大面積的破壞。在xxx鎮的人工林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蟲害,主要是松毛蟲。而由於現在人工林樹種單一,樹林缺乏健康生態系統所需要的異質性。這些異質性包括物種組成的異質性、空間結構的異質性,年齡結構的異質性以及資源利用的異質性等等。這些異質性為多種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機會和條件,因此有利於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人工林樹種單一,無法為大多數的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處,相應的物種數目也減少,當地的野生動物,如狍子,狐狸從以前的經常見到變成現在的偶爾見到。聽當地農民說,種了人工林後,鳥也變少了。每年都松毛蟲多得成災。松毛蟲的天敵主要有赤眼蜂,灰喜鵲等。灰喜鵲在當地也有分佈,但是數量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每年的蟲害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2

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的安排,應德國瓦爾道夫市政府的邀請,以民政部人教司濮潔同志為團長,由民政部、部分國家級社群建設實驗區及重慶、長沙兩所學院領導、專家、學者組成的赴德國社群發展培訓考察團一行17人,於20xx年9月1日至25日對德國社群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25天的培訓學習考察,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培訓考察的目的

1、瞭解德國社群發展的情況。

2、實地觀摩考察他們的成果。

培訓考察團在德國期間,先後拜會了法蘭克福社會福利局青年社會福利部,黑森州社會福利協會,黑森州體育聯合會、聯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國民事救助管理協會、德國聯邦社會福利聯合會、勞動者撒瑪麗亞協會、慕尼黑自然保護協會、巴伐利亞州勞工、福利法規及家庭與婦女部、德國聯邦家庭、退休者、婦女、青少年部等行業管理部門和政府機構,先後參觀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群、威斯巴登市養老院、德國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護與環境綠化協會、聯邦民事服務局及屬下的社群康復中心等機構。

德國方面還按照我們的培訓計劃,安排了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德國的體育俱樂部與全民健身運動、德國的兵役制度與社會福利體制、民事保護與事故預防、志願者與勞動保護、德國的家庭問題與家庭政策、勞工問題、非政府組織在社群層面的作用等講座。

這次培訓考察活動,德國方面給予了我們熱情周到的安排,使這次培訓考察得以順利進行,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達到了增進相互瞭解的目的。

二、德國社群發展簡況和基本經驗

這次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和我們的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差異,地方政府的設定及職能情況也不同,但是,德國從俾斯麥首相開始實行了對外開放,特別是二戰以後實行改革發展的目標,確實對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德國經過改革把國家建設成為經濟實力比較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原因固然很多,但從社群發展和地方政府功能與體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國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對完善我國政府功能,推進社群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基層社群社會管理體制,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鑑作用。

(一)明確各級管理許可權,把地方政府建設成為有活力的一級政權

德國是一個典型的聯邦制國家,它的政府體系由聯邦州和地方(市、鎮)三級政府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聯邦與州之間沒有上下級隸屬關係,但聯邦高於州的地位,州與地方的關係是地方自治較高的單一制,德國民眾對政府的理解是:有權徵稅的官方組織。巴伐利亞勞工局的介紹比較清楚:在政府管理許可權上實行分權制,憲法逐項列舉了聯邦的權力,沒有列舉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據州議會的特許行使權力,這樣,各個層次政府之間的職責明確,在規定的範圍內,地方政府有較大的自主權,並有比較完善的`確保地方自治的法律體系,我們考察的法蘭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些都與他們政府能夠有效發揮其職能作用直接相關。儘管如此,德國還在不斷地進行著改革。據法蘭克富福利協會介紹,針對法蘭克福是全德國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多元化社群的特點,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點是應知道社群內的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怎樣使政府少管一些,多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和市場的作用?經過論證,確定了降低市場部分的稅率、繁榮商業、增加服務和工作崗位等,明確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為向經營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政府購買服務,如:黑森州威斯巴登養老院,是勞動者社會福利協會主辦的,建立這個養老院,私人投資了90%的資金,政府投入了10%的資金,投資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給了這個養老院。政府發給老人養老福利金,老人就到這樣的養老院交錢(養老金),由養老院向這樣的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養老院方面只計成本,不贏利,所收費用只夠養老院的開支,政府對這樣的社會福利事業免稅。在黑森州向這樣的福利院有500多個,老人都是用政府發放的養老金到這些機構養老,這實際上就是政府購買服務。

(二)不斷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基層管理體制

德國的地方政府體制從實際出發,各地千差萬別。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鎮之間相互獨立、自治的結構,市、鎮都是州的分治區,鎮雖然處於某個市的區域內,但並不意味著它在行政上從屬於某個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間,只有執行事務範圍的不同。在行政區劃上,市與市之間、鎮與鎮之間,以及市、鎮之間大小相差懸殊,除三個直轄市和州一級,一般說來地方政府的組織形式,由州議會以法律規定,但有的具體問題也由各地方政府通過選民投票,根據本地情況來決定。

(三)把能讓社會辦的事情儘可能讓社會去辦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這是德國部分專業人士的看法,這種觀點未免偏頗,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對的。德國各級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門外,存在著各種門類的

非政府組織、社團組織、非營利性機構等,它的職能比較單一,主要是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務,這些組織起到了溝通政府與社會不同利益團體的聯絡和拾遺補缺的作用。同時,德國還是一個社會保障服務網路化較健全的國家,在各級政府拿出資金髮展公共福利事業的同時,把握資本主義社會私有經濟發達的特點,採取各種辦法,從民間籌集大量資金,利用私有經濟、社會團體、非營利機構、志願者服務等,與政府結成夥伴關係,共同辦好社會福利事業。如:慕尼黑自然保護協會這樣一個機構,它就是政府放手讓他們從事綠化和自然保護這樣一項工作,而這個機構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的資助,把這樣一項本該由政府承辦的事情辦得有聲有色,既減輕了政府的壓力,又調動了這些非營利機構的積極性,還使得政府與公民之間的矛盾通過這樣的“緩衝帶”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決策的透明度

德國為了鼓勵民眾參與社會事務,採取了一些公開形式,一是議會會議公開,會議場所設有專門的民眾席,允許旁聽,也可組織參觀聯邦議會;二是通過電視、報紙等公開政府及其官員的情況;三是政府辦公公開,上網即可查詢有關政府運作的情況;四是重大事務預先告知民眾,並舉行聽證會,讓民眾發表意見等,尊重民意。同時,通過各種社群組織,反映情況,開展社會工作。

(五)地方財政有較大的自主權、稅收體系完善

德國地方政府的財政開支和舉辦公益事業經費來源由稅收保證,任何人都交稅,買東西也都交稅。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獨立的稅務機構、稅種分開。這為政府提供足額的社會公益事業經費和福利資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時社會強制保險為社會積累了強大的資源,每一個人都有了必備的資金保障,並有20xx多個法律來保障社會保障資金的正常執行。

三、德國社群發展的經驗給我們的啟示

德國社群發展的經驗為我們現階段的社群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1、黨和政府的強有力組織和推動在社群建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充分利用這個推動力,抓好當前的社群建設。

2、社群內各單位、機構、團體的協作力有利於社群資源的充分開發,也有利於社群凝聚力的形成。

3、社群內部組織的統合力關係著社群建設工作是否按照社群的發展方向有序的運作。

4、社群居民的拉動力關係著社群建設的成敗。

5、居民社群意識、參與意識的培養是社群建設初期的關鍵,也是社群建設過程中一項長期的任務。

6、社群內中介組織的培養是社群建設的重要環節。

7、社群工作隊伍,特別是社群志願者隊伍的培養是關鍵。

8、社群活動有效開展必須依託於設施、環境、管理和人的有機協調。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3

根據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市農業局《關於組織我市有關縣(市)、鄉(鎮)、村負責人和農業科技人員赴日本進行“一村一品”運動創農產品“精品名牌”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考察培訓的通知》(宜府外會〔20xx〕1號)檔案精神,應日本靜岡縣日中農林水產交流協會的邀請,由市外辦、市農業局共同組織的宜昌市赴日韓“一村一品”考察培訓團,於20xx年9月5日至16日赴日本和韓國進行了為期12天的考察學習。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此次考察團共16人,其中縣級幹部6人,農業系統幹部5人,鄉鎮書記鎮長4人,市外辦領隊兼翻譯1人,由宜昌市伍家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永和和宜昌市外辦專家科科長袁新民分別擔任團長和祕書長。主要學習考察了日本靜岡縣農業“一村一品”運動的成功經驗和韓國濟州道柑橘產業發展情況,實地參觀了靜岡縣柑橘試驗場、靜岡市清水區農業協同組合(簡稱農協)、日本最大的柑橘選果包裝線、日本農產品及農資超市以及濟州暖地農業研究所柑橘科,訪問了日本和韓國果農,並與日本和韓國柑橘界有關專家進行了座談和科技交流,加深了考察團成員對日本“一村一品”運動的瞭解,對日韓以柑橘產業為主的農業情況有了一定認識。

二、主要收穫

(一)日本農業“一村一品”運動

日本的“一村一品”運動起源於大分縣。大分縣位於日本西部,海拔高度0—800m。人口12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農戶年平均收入400—5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29—36萬元)。一村一品運動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一村只種一個品種的作物或生產一種農產品,而是指一個村至少要有一個市場上知名品牌的農產品,目標是農戶年均收入達到7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51萬元)以上。

“一村一品”運動的核心內容是:要以自主自立的精神,根據本地特點,發揮本地優勢,因地制宜,反覆鑽研,富有創見,最大限度地挖掘潛力,從而創造出高質量的,創日本第一的,市場面向世界、創地球牌商標的,有本地特色的農產品(包括工業產品、旅遊觀光產品),並培養出一批年輕有為,振興地方經濟的帶頭人。

“一村一品”運動得到了國家、縣、市政府的補貼,其目的是要把農民發動起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的收入,在搞一村一品運動之前,農民比較貧困,通過“一村一品”運動,搞活了經濟,提高了農民收入。農協對“一村一品”產前、產中、產後進行服務的體系,是“一村一品”快速發展的保證。

各市、町至少要創造出一個有特色的產品,當然也可以是“一村二品”或“一村三品”也無妨“二村一品”或者“三村一品”。本地情況如何,怎樣科學的規劃品種、確定規模,採取哪些先進技術,都要絞盡腦汁思索。選對、選準、選定以後,就由政府出面統一規劃,規劃一經批准實施,便不得輕易改變。

(二)日本農協的發展概況及成功經驗

1、日本農協的歷史沿革。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製定了《農地改革法案》,實行農地改革。1947年日本頒佈了《農業協同組合法》,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農協的特殊地位。從1947年到1950年,在不到三年時間裡,日本各地的基層農協都建立起來了,全國成立的基層農協約有4000餘個,有99%以上的農民都加入了農協組織。

2、日本農協的工作範圍。農協工作範圍十分廣泛,既有農業生產資料、生活用品的採購和農業公共設施建設,也有農產品的收集、加工、貯藏、保鮮、銷售;對農民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經營技能的繼續教育培訓;對連鎖農業倉庫的經營、家畜、家禽、水產品市場的設計和建設;運輸、建築設計的企劃和工程監管,海外農協組織的建成和拓展。用日本《環境農業新聞》報主編、發行責任人成瀨一夫先生的話來講,日本農協從搖籃到墳墓全都涉足。

3、日本農協的主要職能。日本農協是根據《農協法》由日本農民交納會費成立的一種民間組織。其工作職能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指導農業生產。農協對農民的生產指導非常全面,包括生產技術的教育培訓、生產計劃的'安排制定、新品種的改良和更新、種植業結構調整、技術標準應用等。

二是集中銷售農產品和採購農業生產資料。幫助農戶集中銷售農產品、促進農產品及其生產資料的流通是農協最重要的日常工作。農協銷售的農產品包括大米、蔬菜、花卉、水果等;銷售的方式有超市銷售、批發市場銷售和直接銷售。農協為減少生產資料流通中的環節,降低生產成本,根據會員的需要,組織農用生產資料的集中採購,由農協統一與生產廠家訂貨,再分售給各會員。對入協農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農協也組織統一購買,可以享受廠價或批發價。通過集中採購,使入協農民得到了實惠。

三是信用合作。日本的法律規定農協可以自辦信用事業。日本農協金融活動的主要特點是:不以營利為目的,旨在為農協全體成員服務;資金主要用於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兩大領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同國家的農業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配合。

四是社會福利和保險。日本農協建立了風險基金制度,號召會員發展互助協作精神,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並確保農民由於意外災害或事故遭受損失時能得到一定補償,提高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日本農協的福利事業包括醫療保險、婚、喪、嫁、娶等各個方面。農協組織農民參加保險,有的還建立自己的醫院,為農民的健康提供保證。還投資興建許多農民婚喪等大事所需的基礎福利設施,為農民提供服務,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

4、日本農協發展的條件。一是法律保護。日本早在1947年就頒佈了《農業協同組合法》,並在60年代又進行重新修訂。這是日本為促進和保護農協的發展而制定的專門法律。明確規定了農協不同於經濟團體和政治團體,是特別法人;承認農協自主經營權和民主管理權,以保證不受行政干擾,確保農民的經濟地位,規定農協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經營團體,是服務機構,農協各種事業所獲收入歸農協成員所有。二是政策支援。體現在日本各級政府制定的農業政策、稅收及金融政策等方面。堅持以經濟手段調整農業,而很少使用行政命令的辦法。如政府在新品種推廣、農業基地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及產品加工裝置建設、穩定蔬菜生產等方面都是通過制定相應的補貼政策來完成的,不僅使政府的計劃得以實現,也保證農民得到實惠。在扶持農協開展信用事業上,各級政府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確保農協資金來源,有國家貼息貸款、縣政府的無息貸款及農林漁業金庫貸款等支援。在稅收政策上,規定農協各種稅收均比其他法人納稅稅率低10個百分點左右。三是農民的積極參與。日本農協把分散農民組織起來,共同組織生產,進入市場為宗旨,不以盈利為目的,堅持服務第一,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擁護。農民踴躍參加農協,服從農協的指導,保證了農協發展有堅實的基礎。這在農協成立之初表現得最為明顯。只是在進入90年代以後,由於受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影響,加之日本農協本身的一些原因,才使農民對農協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

5、日本農協的組織形式。日本農協是靠自己獨特的組織原則和經營原則組織發展起來的特殊法人。其原則主要有自願加入、民主管理、協作、限制出資配額、促進教育發展和剩餘資金分配等。日本農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由各基層組織推薦,並經全體會員選舉產生的總代表大會。由總代會選舉產生理事會和監事會,再由理事會選舉產生農協最高領導層。理事會及領導成員的工作受監事會的監督檢查。日本農協自上世紀90年代實行改革後,原來的“市、町、村一都、道、府、縣一全國”三級組織體系改為二級,把都、道、府、縣聯合會併到中央,並將基層農協進行合併,擴大農協的規模和實力。按照農協的改革方案,日本基層農協到1999年已減少到1580個,到20xx年,又減少到1040個。全國中央會下設生產、生活、總務及金融四個委員會,分別與都、道、府、縣中央會的農協經濟聯、共濟聯、福利聯和金融聯進行對口聯絡,都、道、府、縣農協只對市、町、村農協進行業務指導,是一種聯合協作的關係,不具有行政命令權,從而保證了基層農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日本農協的會員分為正式會員和準會員。正式會員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準會員不從事農業生產,只靠出資通過農協做生意。準會員不享受正式會員的權利,也不承擔正式會員應盡的義務。

農協的工作經費除了會員交納的會費外,主要靠收取農產品交易手續費作為補充,日本農協的農產品交易量佔日本全國農產品交易量的80%,手續費大約是交易額的8。5%,然後按一定的比例,由中央全農協會分配給縣市農協會分會。其次,日本國家的有關經費也通過農協分配給農民使用。

(三)日本柑橘產業情況

目前,日本柑橘面積約6萬公頃,總產170萬噸左右,面積和產量10年來基本穩定。其中溫室種植面積約佔1/10。其主栽品種有日南1號、青島、大津4號、清見、不知火、太田椪柑、春見等。我們重點考察的靜岡縣,柑橘年產量15萬噸,約佔全日本產量的10%,90%為青島溫州蜜柑,臍橙已逐漸退出日本桔園。日本柑橘不能自給,每年進口柑橘鮮果約60萬噸,主要進口產地有美國、巴西、南非和澳大利亞等。

日本先進的柑橘栽培技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合理密植。儘管土地資源有限,日本桔園栽培密度一般控制在21至40株之間,最多不超過60株,桔園行間寬闊,便於機械通行操作。二是節水灌溉。所有的桔園都安裝了自動灌溉系統,過去大多為噴灌,現在則以滴灌、微噴為主。三是實行桔園生草栽培。四是應用反光透氣膜覆蓋,以降低土壤溼度,提高土壤溫度,改善下部果實著色,從而提高果品的含糖量。五是機械化程度高。在抽槽、施肥、防蟲治病等生產環節均實現了機械化操作。六是重視設施栽培。日本的設施栽培柑橘基本上都是冬季加溫型,最早的從9月份開始加溫,溫室柑橘在6月份上市,但生產成本較高,售價十分昂貴(每公斤約合人民幣70元)。

(四)韓國濟州柑橘產業情況

韓國柑橘面積2.3萬公頃,產量78.9萬噸,其中99.9%是在濟州島。按產量構成,88.7%是早熟溫州,9.6%是普通溫州,其他佔1.6%。

20xx年,濟州柑橘總面積22048公頃,其中南濟州郡9189公頃,北濟州郡5127公頃,西歸浦市5085公頃,濟州市2647公頃。柑橘總產量595591噸,其中南濟州郡260374噸,北濟州郡122821噸,西歸浦市149614噸,濟州市62782噸。柑橘栽培農家31233戶,其中南濟州郡13199戶,北濟州郡7375戶,西歸浦市8386戶,濟州市3782戶。

設施栽培的面積由1990年的30公頃,上升到20xx年的520公頃,20xx年達到1000公頃,14年增長了30倍。設施柑橘總產達到25903噸。成熟期基本達到週年供應,露地栽培的在10—12月上市,大棚避雨栽培(無加溫溫室)的2—3月上市,大棚加溫的在4—10月上市。加溫最早的在11月以前,果實在4—6月成熟,加溫在12月1日到12月12日的,果實在6—8月成熟,12月25日到元月底加溫的在8月中到9月上市,元月21日以後加溫的成熟期在9月中到10月上市。

韓國的設施栽培與日本相比,基本上是依靠農戶自己投資,與日本75%來自政府投資形成鮮明的對比。對農戶的調查發現,加溫溫室種植溫州蜜柑最大的開支是燃油開支,一般需要加溫200天,一畝大棚需要燃油8噸,如果按每噸3500元,則燃油成本為2.8萬元/畝,按照他們的生產水平,畝產可以達到4噸,每公斤果實的燃油成本達到7元。溫室栽培的柑橘果園門口為3000—4000韓元/公斤,摺合人民幣24—32元/公斤。零售價格約為5000韓元/公斤,摺合人民幣40元/公斤。據農戶反映,一般50%的收入為利潤。

三、思考與建議

1、借鑑日本農協發展的成功經驗,積極推進我市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通過考察,聯絡我市實際,我們感到在農產品供應日益國際化的今天,我們必須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個有一定生產規模,具有相當經濟實力,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新的農業合作組織,而日本農協則不失為一種可供借鑑的農業組織形式。這種組織應具有為成員服務,保護成員利益,培訓示範和互助合作的職能。這種在農民自願、合作、互助、民主管理基礎上成立的合作組織,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將會有力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要抓好試點,選擇工作條件好,農民認識水平高,領導重視的地方建立專業合作組織示範基地,著重在組織性質、地位、服務功能、執行機制等方面開展試點工作,還要在政策扶持上加以探索和推進,形成一套完整、規範的運作方法。

2、學習引進柑橘設施栽培技術。通過這次考察,看到了日本和韓國的農業勞動力的老化現象,農業已是他們的夕陽產業,這將為我國未來的農產品出口提供機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高收入階層的出現,在4—8月成熟的溫州蜜柑應該有市場。目前的生產成本,特別是燃油成本很高,生產出來的果實價格較高(按我國目前的價格測算,生產1公斤的成本在15元左右),因此,目前大量種植加溫溫室蜜柑市場還存在問題。採用避雨栽培(無加溫溫室)將晚熟雜柑(如不知火等)延遲到2—3月採收的技術,目前值得引進和推廣,將大大提高柑橘種植效益。建議在我市先行試驗示範,成功後再逐步推廣。

3、注重我市農業技術人員(骨幹)的培訓。考察團成員一致感到日韓兩國先進農業技術及重視農業技術人才培訓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鑑。建議市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進一步重視我市農業技術骨幹的學習培訓工作,擬定培訓和研修計劃,安排培訓經費,定期組團赴日韓等發達國家學習考察。同時,應經常邀請日本和韓國專家來宜開展學術交流和指導。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4

一、調研目的

(一)高中類學校原先制定的三年(或五年)發展規劃的及規劃的情況。

(二)學校制定新一輪發展規劃,好發展性評價(年度性評價)工作。

二、調研背景及

(一)背景。從年起,我市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在的基礎上,從今年起,發展性評價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向高中類學校。在徵求學校意見的基礎上,4月中旬,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的通知》。解與高中類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的情況,經分管同意,由分管帶隊了本次對高中類學校實施發展性評價的調研活動。

(二)。就本次調研的目的、安排、人員組成、調研專案及的安排以《關於高中類學校發展性評價調研的通知》的提前告知學校,要求學校。期待調研預期目的。

三、調研內容與程式

(一)三項內容。學校原發展規劃的及情況;學校學習檔案後對制定三年或五年發展規劃的安排情況;學校對發展性評價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二)三個程式。實地每所高中類學校,分別每所校長的專題彙報;檢查核實學校原規劃的情況;與學校班子交流,發展性評價工作的事宜。

四、調研的情況

本次調研學校共9所,普通高中5所(含民辦1所),中等職業學校4所(含民辦2所)。

調研,各學校原發展規劃時,對預設的規劃與細化成的年度情況。江中學教科研工作了重大,獲省二等獎。中學梅城校區被評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改建了田徑場,新建了學生公寓與教師辦公樓,裝修了教學樓,正在新建科技綜合大樓,大大了師生的工作學習環境與辦學條件。壽昌中學改建了田徑場,新建了綜合大樓,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教育頗豐。中學江校區“生本德育”,其教研科獲市一等獎、省二等獎,大學聯考了歷史性新。育才高中努力辦學規模,規範化管理程度,連續兩年學校管理考核為二類學校。江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被為省級示範專業和實訓基地。乾潭職業高中幼教專業進口旺,出口暢。先鋒職業學校高職類大學聯考成績整體上揚,進步幅度大。霧江職業學校本校,努力克服自身發展,同樣也了的.成績。

五、對下一步各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的建議

鑑於各學校發展規劃期限的情況,育才高中原發展規劃實施將了一學年,下一步是仔細對照發展規劃預設的年度工作,學年度自評工作。市教育局學校自評情況督查與。

8所高中原發展規劃均已到期,在回顧總結原發展規劃所的成績與經驗的基礎上,發展性評價工作的應制定新一輪發展規劃上。學校發展規劃主要包括四大的內容:學校情況及分析;學校發展整體及體系;學校發展的實踐措施;學校發展的保障機制。各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和自身,要依據基礎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等要素,教職工科學制定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辦學思想,體現學校、教師、學生髮展的學校發展規劃和分年度計劃。教職員工座談會,其意見與建議。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經教代會並在學校公佈後上報市教育局備案,市教育局與檢查。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5

一、本次考察我們所瞭解的德國職業教育

1、德國的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升學就業的主要渠道。

德國的學制一般是孩子三歲進幼兒園,六歲入國小,國小學制是四年,國小後實行第一次分流,多數學生一開始升入國中,就初步確定了今後就業升學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較明確,國中畢業後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據不同職業的要求和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而定。

職業教育是每個職工的終身教育,即培訓——就業——再培訓——再就業。勞動就業部門既管理就業、救助失業,又管理培訓工作;德國高中學生需學2-3門外語,完成學業方可進入大學,高中生上大學所佔比率僅約佔30-35%,其餘學生選擇高等職業學校,比率65-70%以上。

德國的教育體系,既使絕大部分學齡兒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項職業教育訓練,直接掌握一門技術,被企業僱用,同時又能提供有志於繼續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2、“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德國職業教育最主要的特點,也是德國推行職業教育最成功的關鍵。

在德國,約有70%的職校屬於“雙元制”。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和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形式。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國中)畢業

證書,之後,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為一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

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學員或定期或分期在企業裡接受實踐教育、在職校裡接受理論教育。職校大約60%是專業課程,40%是普通教育課程。

企業的技能培訓是“雙元制”的主體。企業的培訓按照聯邦教科部和有關專業部共同頒佈的培訓條例進行。德國經濟部公佈的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有93個大類、371個職業。各專業部分別制定相關職業類別的培訓條例,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安排以及考核辦法等,並會同聯邦教科部共同頒佈實施。各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並付諸實施。

職業學校的教育是服務於企業培訓的,職校的教學任務主要是以專業理論來輔導和提高學員在企業中的'實踐培訓成果,並加深和補充普通教育的任務。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協會負責。考核內容分為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種。通過考核的學徒工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為該崗位上的合格技工。

3、學校既不需要為生源發愁,也不需要為學生就業去考慮。

德國企業根據產業需要招收員工,對新招收的員工,企業必須依法送至職校學習培訓。這是企業為社會應盡的義務(如果企業不招收相應數量的培訓生,則必須向政府繳納相應的費用,由政府出面為社會培養這樣的培訓生),

學生在學校時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或三個月進行在校的理論培訓,在企業時則為學徒身份,由企業進行管理,每週3~4天或三個月,學習期限為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

4、培訓專案由國家訂立,學校培養國家認可的職業,而不能自己另立專案。

德國是16個州聯邦制國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體系,為使職校培養的人才國家通用,職校培訓專案由國家訂立。學校都培養國家認可的職業,而不能自己另立專業和培訓專案。考察中我們瞭解到,

德國的職業教育在學校名稱、培養目標、專業設定、學制長短、辦學條件、經費來源、教師資格、教師進修、考試辦

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5、德國對職業教育從業人員的要求嚴格。

德國對職業學校教師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職業學校教師最低學歷為大學本科,有教育學背景,有一門專業,至少有2年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經驗。准入的過程是:經過國家考試合格,到學校任教2年(試用期);

2年試用期內,既有教學實踐培訓,又有專業進修;試用期結束再經過國家考試,合格者進入學校成為正式教師,政府終身僱用。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6

應歐洲商業聯合會的邀請,我率團於xx月xx日至xx月xx日對法國、英國、比利時進行了考察。出訪期間,會見了英、法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和歐洲商業聯合會負責人,對部分大型商業企業進行了考察。

一、關於政府對商業網點規劃的管理。

英、法都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商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兩國政府都對商業網點規劃十分重視,把這項工作作為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商業自身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是有專門的政策法規。法國早在1973年就制定了以管理城市規劃和商業配置為宗旨的《魯瓦耶法》,1996年時任主管商業的國務祕書拉法蘭(現任法國總理)進一步嚴格商業規劃管理,修訂出臺了《拉法蘭法》,把需要報批網點的最低面積由400平方米調整為300平方米,並要求法國各省制訂商業網路設施圖,將所有現有商業網點收入圖中,幫助決策。英國沒有商業規劃的專門法律,主要是通過議會形成規劃政策,1996年出臺了《城鎮中心及零售業發展規劃指導政策》,20xx年修訂為《城鎮中心規劃政策》,對零售、交通、旅遊、休閒等使用土地作出規定,開設佔地面積xx平方米以上的商業設施都要報批。

二是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法國商業網點規劃由國家和省兩級商業規劃委員會負責。國家商業規劃委員會由四名政府成員及四位經濟界人士組成,祕書處設在法國財政與經濟部的商業、手工業及服務業司。省級商業規劃委員會由省長負責組建,由主管省長、省議員、商店所在地市(鎮)長和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方面的代表組成。英國也是兩級管理機構,國家級機構設在副首相辦公室,主要職能是制定規劃的指導性政策(規劃範圍限於英格蘭),以指導地方具體規劃,並協調建設部門和商業部門的意見,進行xx平方米以上商業專案的審批。地方按區設立機構,英格蘭分9個區,每區有相應的管理機構,負責具體規劃及審批。

三是有合理的審批依據。審批專案時主要考慮:

(1)商店稠密度,即專案所在區域的人口數量、商店數量、住宅及辦公樓情況。

(2)專案的實施能創造多少就業崗位,對現有商店的衝擊可能減少多少就業崗位。

(3)競爭狀況,在存在競爭對手的前提下,一般不允許任何一家商業企業(含分店)的當地市場份額超過25%。

(4)專案是否是新型業態,其建築風格是否協調,服務設施是否完備。

(5)專案是否會引起消費者住所、交通路線的改變,不允許導致交通堵塞。家樂福集團當年和法國第二大零售商普美德斯合併時,因在一些地方市場份額超標,被要求出讓了二十幾個商店。

四是有嚴格的審批程式。法國新建、改建和擴建營業面積300平米以上的食品商店及1000平米以上的非食品商店,必須向所在地省級規劃委員會申請,六票中四票贊成即獲通過,申請如被否決可向全國委員會上訴,如再被否決還可向最高行政法院上訴,進行終裁。英國規定,不論商店面積大小都需要符合規劃。開設面積2500平米以上的商店,地方規劃部門須向副首相辦公室申請,副首相辦公室調查瞭解並協調規劃和公平競爭部門意見後,三週內給予批覆。兩國對內外資商業企業在規劃審批上政策相同,沒有專門針對外國商業企業的政策規定。

二、關於動物疫情及危機處理機制。

英國是畜牧業大國,也是動物疫情多發國,多次發生瘋牛病、口蹄疫、雞瘟、豬瘟等疫病。特別是20xx年大規模暴發口蹄疫,英國本土發生2030起疫情,肉類消費大幅度下降,人們不敢外出就餐和旅遊,甚至連教堂都不敢去,對英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農業收入減少20%,旅遊業損失49億英鎊,gdp減少0。2%。當時,英國由政府相關部門高官組成直接對首相負責的機構,主要採取劃定疫區、捕殺、掩埋、焚燒、消毒、隔離、限制活物流動等措施,共宰殺6245萬隻動物,政府耗資31億英鎊(其中補償費14億,政府支出17億)。

英國政府認為,大範圍的疫情將影響農業生產和國際貿易,可能會對社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產生巨大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將有損於整個國家的可信度,其危害可與恐怖主義相提並論。他們認為,應對動物疫病,一是要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二是要對疫情做出科學的風險評估;三是要及時劃定疫情區域,進行隔離和處理;四是制定演習計劃和步驟;五是要制定清晰的戰略思想;六是資訊暢通至關重要;七是發現疫情要立即行動,嚴防擴散。

20xx年,英國建立了新的疫情應對組織機構、預警機制和具體的應對措施。在組織機構上,英國建立了由相關政府部門部長組成的內政危機委員會,在內閣常設內政危機祕書處。戰略層面,平時由負責疫情的內閣大臣、首席獸醫官、有關專家、顧問負責制定應對戰略;戰術層面,發生重大危急事件時,由內政危機祕書處負責召開內政危機委員會高官會,處理危機事件,協商採取統一行動;操作層面,由國家疾控中心和地方疾控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工作。

英國衛生部和農業部均負責食品衛生和疫情處理,但其職能根據“生”“死”分開的原則劃分非常清晰。動物養殖期間的防疫檢疫由農業部負責,動物屠宰及動物製品的.檢疫由衛生部負責。因為動物疫情容易在屠宰場被發現,衛生部門檢疫人員一旦發現疫情,立即向農業部報告。

目前,英國已建立較完備的預警機制和應急措施,並將應急演習列入行動計劃,20xx年6月將進行一次全國性演習。一旦出現大規模疫情,英國將立即啟動相關控制措施:一是隔離傳染區;二是停止動物在全英國流動;三是撤消出口許可;四是考慮緊急接種疫苗;五是24小時內對發病疫區動物全部進行捕殺,48小時內對接觸疫區的危險動物進行捕殺;六是對靠近疫區尚未擴散地區的動物進行觀察;七是關閉疫區交通要道;八是禁止在農場附近進行焚燒。

三、我們的體會和建議。

這次考察雖然時間不長,但由於直接訪問了負責具體業務的法國經濟部國務祕書、商業司司長,英國副首相辦公室首席規劃師,英國貿工部貿易司司長和負責商業規劃、公平競爭、企業併購的官員,農業部負責食品安全的官員,不僅探討政策法規的指導原則,而且交流具體操作層面的經驗體會,針對性強,收穫很大。

1、儘快出臺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法規。

加強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工作,不僅有利於我國商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完善商業功能、滿足群眾消費需求,也有利於減少入世後對我國商業企業的衝擊。幾年來,我們一直在促進這項工作,特別是商務部成立後加大工作力度。目前,直轄市、省會市和計劃單列市的規劃任務已經完成。地級市的規劃正在制定中。為了把規劃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我們已經起草完成了《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條例》,力爭在今年底徹底開放國內商業之前出臺。

2、加強部門協調,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要進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但在現行的政府管理體制下,這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扯皮問題時有發生。我部作為管理國內外貿易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食品流通中的安全問題,同時又必須協調好同其他部門的關係,形成合力。建議:一是我部重點做好流通中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規、標準制訂工作,食品安全執法主要由工商、質檢、衛生、農牧等部門進行;二是我部重點做好食品流通安全工作中跨部門事項的綜合協調,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充實“三綠工程”;三是我部重點做好食品市場質量安全的監測工作,向各有關執法部門及時、準確地反映食品安全資訊,向生產者提供市場需要的優質安全食品資訊;四是我部重點做好流通企業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工作,減少流通環節的“二次汙染”。

3、借鑑國外經驗,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管理商業的模式和手段。

我國在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當中,社會上普遍認為商業作為競爭性行業應該徹底放開,政府商業主管部門不應再進行任何審批。目前我國開設商業企業,新建或改擴建立項由規劃建設部門審批,營業執照由工商部門審批,不需要經過任何商業主管部門。從英法等發達國家的經驗看,這完全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在實踐中已經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黨的十六大指出:政府的基本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商業網點規劃完全可以起到調控商業和經濟良性發展、防止市場壟斷維護公平競爭、協調商業和其它行業相互促進、保持經濟和社會均衡發展等作用。商務部的組建,不僅應該在內外貿一體化方面進行探索,也應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管理商業的模式和手段方面進行研究,更好地發揮商業引導消費、促進生產、擴大內需、提高生活質量、拉動經濟增長、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功能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7

為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數字市政建設的新路子,學習借鑑目前國內較為優秀的住宅小區在綠色、環保、節能設施方面的經驗,受市政處鄭處長委託,在王書記和高處長帶領下,我們一行十一人於20xx年4月17日至4月25日對廣州、深圳、杭州、蘇州、上海等先進城市進行考察調研。通過考察學習,我親眼目睹了XX市數字市政建設的巨大成就,親身感受了這些城市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其發展思路之新、經濟實力之強、村居環境之美、文明程度之高,無不使我受到極大的震動,不僅找到了思想認識、工作思路、發展措施等方面的差距,也激發瞭解放思想、幹事創業、搞好城市建設的積極性。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城市特色之處

(一)XX市數字園林市政建設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數量巨大,型別繁雜,隸屬多門,尤其是錯綜複雜的地下管線,就像巨大的地下“迷宮”,成為城市管理中的“盲點”。為解決制約城市發展的城市管理問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市政園林公用事業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決策能力,XX市市政園林局於20xx年7月正式啟動了“數字市政”建設。

在XX市政園林局“數字市政”資訊系統管理大廳內,一個巨大顯示屏上清晰地展示了一幅XX市的電子地圖。工作人員只要在外面的操作間裡輕擊滑鼠,在這幅地圖上面就可以深入看到各類地下管線的立體模擬圖、道路地形圖、截面圖等圖形,進一步還可以詳細檢視城市路網、管網等市政公用設施狀況資料和相關的管理資訊。廣州“數字市政”資訊系統建立之後,使許多市政建設、管理、搶險等遇到的難題迎刃而解。以前,自來水公司當接到自來水管爆漏事故之後,往往需派人找圖紙或現場摸查一番,才能確定關閘位置,因而影響了搶修。而“數字市政”卻可以在數秒之內為搶修人員確定應對哪個閘進行關閉,事發點影響範圍多大,將搶險時間縮短,減少造成的損失。另外,在通訊、煤氣、電力等管線鋪設與搶險方面,“數字市政”也將可以提供強大的支援和協助。據介紹,廣州“數字市政”已經列入了市政園林“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它將通過“以用促建”的方式,分層次、分步驟實現持續建設實施和發展。目前“數字市政”已集合了數萬份全市自來水、煤氣、道路、橋樑、排水管線、園林綠化等專業圖紙及資料資訊,具備了資料儲存、資訊共享、資訊展示、服務訪問以及安全保護等各項業務功能。

XX市政園林局表示,未來“數字市政”將根據具體的實際資訊基礎條件和實際應用需求,逐步實施對城市市政設施進行實時的全方位監控,諸如監控交通、管線等城市運營安全等,並結合模擬模擬技術,在城市執行保障和安全抗災等方面為城市決策提供科學指導。同時,在園林綠化、路政養護管理方面,也將進行系統升級,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預計今年7月份,系統升級完畢,預期能達到養護、工程全程跟蹤的效果。

(二)道路、公園綠化體現了大手筆、大氣魄

突出地方特色,追求大空間、多品種、高密度的綠化效果是這些城市的共同特點。街道、公園等到處都是密密麻麻、色彩豐富的大小樹木,在全面增綠的同時,突出種花特色,林下配置了各種灌木和花草,形成了河邊有林、林中有樹、樹下有花、花下有草的立體綠化格局,同時綠地內設定了遊憩步道,其間點綴各種雕塑和園林小品,發揮其觀賞和休閒功能。

(三)立交橋、高架橋綠化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

行走在人行天橋或是行駛在高架橋上時,我們發現了眼前的另類風景:綠葉和花朵出現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立體空間裡。廣州在人行天橋、高架橋上做綠化是近一兩年內的.事情,到如今,人行天橋、高架橋都披上了綠裝,它們成為XX市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簕杜鵑成為立交橋、高架橋綠化的功臣。高架橋綠化由於環境的不同,植物的選擇也有特定的標準。一般情況要求能下垂、易成活、不嬌貴、花期長,特別是要能夠適應廣州地區的氣候。現在XX市立交橋、高架橋綠化絕大部分都是採用簕杜鵑,它們的最長花期可達半年。看看現在立交橋、高架橋上的紅花、紫花片片,不僅讓人覺得賞心悅目,更讓每一個到廣州的人充分體會“花城”美譽的由來。

(四)天台、屋頂綠化吹綠城市空間

近年來,隨著廣州的“熱島效應”日益明顯,市民對在天台、屋頂等綠化“盲點”鋪草種樹的關注度漸高。目前廣州的屋頂綠化形式有三種:(1)全屋面覆土種植的花園形式屋頂綠化,許多賓館、酒樓多采用此法;(2)大小喬木、灌木均用樹池,與小片草坪相結合;(3)盆栽。屋面上全部用大小花盆、花槽,擺齊放滿。擺放佈局靈活,根據需要可以隨時改變。一般市民家庭多使用這種方式。屋頂綠化除美化城市外,還對降低“熱島效應”作用明顯。有研究報告顯示,當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時,綠地即有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當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0%以上時,熱島面積可減少75%左右;當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時,熱島效應基本被控制。

(五)住宅小區綠化展現大都市特色

廣州、深圳、上海等城市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造就了其四季溫差不大,熱帶以及亞熱帶植物都能長期生長,小區的環境佈置得心應手。最難能可貴的是上海的仁恆河濱花園的小區景觀也是千姿百態,仁恆河濱花園的苗木品種多達250多種,苗木的高度、蓬徑等指標都非常到位,很好地做到多品種、多層次、多規格、多季節的有效搭配,整個小區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好的生態環境不只是小橋流水、綠樹紅花,生態是一種人與自然的交流,人與建築的交流。仁恆河濱花園會所採用下沉式院落,其地下一層的一側預留足夠的空間用於採光通風,大大節約了能源。

從我們所考察的住宅小區來看,這些開發商普遍重視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住宅和居住環境的品質,而上海仁恆河邊城小區在這方面更為突出。上海仁恆河濱花園小區總體規劃佈局力求大部分住宅單體擁有最佳的景觀視野,良好的通風條件,充分發揮大環境磅礴的氣勢,營造內涵豐富文化底蘊的生態型內部空間。小區以綠化、水景、庭院、小品相結合,隨空間形成多層次景觀。廣州東浦海景花園小區以屋頂綠化方面更為突出,屋頂綠化作為一種不佔用地面土地的綠化形式,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因XX市民素有養花種草的習俗,窗臺邊、陽臺上甚至屋頂天台,凡能擱下一盆花的地方都被隨手“插”上了綠。

二、思考與建議

在廣州、深圳考察綠化時間雖短,所經過的道路不多,但城市道路綠化充足的綠量和豐富的綠化景觀層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過參觀考察,我深深認識到搞好城市建設,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彰顯人本精神和城市特色,必須圍繞城市產業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必須同步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縱觀我市城市綠化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近幾年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結合參觀考察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一)數字園林市政建設。XX市市政園林局不管是從管理體制還是管理範圍與我們都很接近,對我們的數字市政建設有很好的借鑑意義。XX市數字市政系統主要由燃氣、供水、園林、路橋、排水六個專業子系統組成,分別由燃氣處、供水處、綠化處和公園處、工程處和管理處、汙水辦分管,其中燃氣處和供水處現已獨立。數字市政系統採用圖文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提供從市政設施管理、市政工程管理、安全生產管理、行業資訊管理、養護計劃管理、工程計劃管理到行政審批、投訴管理、行政處罰、統計報表等全系列功能,大大減輕了工作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結合地理資訊科技和電子報批技術,建立一個面向廣大市民服務的網站平臺,採用圖文一體化的方式,通過網際網路及時釋出市政各類政務資訊,向廣大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各類行政審批服務,接收市民的建議和投訴,擴大與市民的互動和交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為建立“責任型、服務型”政府創造條件,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基礎。為加強和廣大市民的交流、溝通與互動,“數字市政”整合多方資源建立了統一的、規範的市政園林系統8383呼叫中心,廣泛接受市民的諮詢、建議和投訴,熱忱為市民排憂解難。

(二)擴大綠化規模,以鄉土樹種為主,力求樹種的多樣性。在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和搭配上,注意根據各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做到適地適樹、科學合理,避免盲目性。同時,在搭配上也注意考慮近期效果與遠期效果的兼顧,適度提高苗木的規格和種植密度。使生態功能與景觀功能密切結合,喬、灌、草合理搭配,引入“綠量”的概念,使設計做到景觀層次豐富,並使“綠量”增大,讓有限的綠地的生態效能得到充分釋放。以市區主幹道為重點,適當引進一批四季開花、色彩豐富的樹種和花卉,及時補栽一批高大喬木,進一步完善季相變化,增加綠化層次,提高綠化品味。進一步完善綠地植物配置和栽植結構,使街道綠地成為錯落有致、疏密相間、搭配自然、季相豐富的林蔭大道。

(三)道路、公園綠化除了生態功能、景觀功能,有條件的要兼顧市民休閒使用。我們經過的幾個立交橋,綠化景觀頗有特色。有在橋柱上做有文化藝術繪畫和浮雕設計,成溫立交橋兩邊的橋墩上,畫著一個個川劇臉譜,橋洞下邊各有一個小露臺和公共廁所,最近的建築和立交橋的距離在100米以上。立交橋下的公共綠地,建成市民休閒娛樂的小廣場。公園小品除了有裝飾功能、美觀功能,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成蔭大樹下為了庇護樹池中的小草,在樹周圍修建了一圈椅子,既美觀、大方又方便遊人休閒使用,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得淋漓盡致。景觀遊憩型幹道的植物配置應兼顧其觀賞和遊憩功能,從人的需求出發,兼顧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統性來設計可供遊人參與遊賞的道路。

(四)見縫插綠,全城加綠。除了新建道路同步建綠外,另一項重要舉措就是見縫插綠,全城加綠。我們在廣州、深圳等城市市區路邊所見,無論一小塊街邊角落、牆邊、甚至是地鐵工地圍欄邊,都種植綠化植物。立交橋下除了種植一般的陰生植物外,大量較高的喬木從橋間伸出橋面,車在立交橋上行駛,也能感受綠意盎然,綠化可謂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五)屋頂綠化。屋頂綠化作為一種不佔用地面土地的綠化形式,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它的價值不僅在於能為城市增添綠色,而且能減少建築材料屋頂的輻射熱,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推廣,形成城市的空中綠化系統,對城市環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屋頂綠化植物能極大地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屆時從高處望下去,建築物的屋頂各具特色,對樹立城市的良好形象會有積極作用。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8

在20世紀80年代時,由於山上樹林遭到過度砍伐和過度放牧,位於內蒙古南部的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鎮原來綠綠蔥蔥的山嶺被剔光了頭或被剝光了身子,一片黃色沙漠眼看就要形成了。這時在內蒙古自治區退耕還林多個試點已經實行了兩年的退耕還林政策,這一春風吹到了克什克騰的×××鎮。×××鎮從xx年開始貫徹執行“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方針,把政策落實到人、到戶、到地塊。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舍飼養畜相結合,變革畜牧業的傳統方式。

×××鎮政府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把耕地分為三個等級,第三等為貧瘠耕地。通用國家補錢補糧並提供樹苗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退耕還林,禁止農民在山上放牧,改遊牧為舍飼。退耕的主要是第三等貧瘠地,即使用來種地也長不出多少糧食。國家規定,農民退耕還林一畝地就補20元和200斤糧食,保證農民的溫飽問題。這個補助政策在×××鎮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退耕還林的農民從中都得到了好處,生活有所改善,所以都很支援這一政策。據×××鎮政府提供的資料,他們在xx年退耕造林8257。9畝,xx年至今退耕造林3602畝。同時還通過提供樹苗鼓勵農民開荒造林。xx和xx年兩年共造人工林1100畝。所造的人工林主要是扁杏、落葉松和黑松。扁杏主要用於生產杏仁露,而落葉松和黑松都是很好的木材。但是落葉松比黑松要早成材。承包的人工林的農民經過申請後可以砍伐木材並出售後補種樹苗。這也成為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內蒙古退耕還林工程質量得到國家評估調研組肯定,評估調研組通過對自治區退耕還林工程的`實地抽樣調查,認為工程質量很好,實施效果也很好,專案區內林草覆蓋率達到了70%,種植模式因地制宜,符合內蒙古的實際。

沒錯,退耕還林是個好政策,它既保護了生態,又為農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和機遇。但是×××鎮的退耕還林仍存在一些問題。這裡的山與土地雖然沒有變成黃色沙漠,但卻變成了“綠色沙漠”。×××鎮原來的主要天然樹種有槐樹,楊樹,樺樹,榆樹,柞樹,落葉松等,但推行退耕還林,荒地造林後,人工林樹種極為單一,以扁杏,落葉松和黑松等經濟林為主。槐樹,榆樹都成為旅遊區裡重點保護的古樹了。紫色的柞樹只能在很高的山頂部分能看到,山腰與山腳都已經沒有了。由於落葉松成材快,農民都知道它好成材,也喜歡種它,估計以後有趨勢種植更多的落葉松。

這裡的山與土地雖然沒有變成黃色沙漠,但卻變成了“綠色沙漠”。從外觀上看,×××現在的山嶺綠油油一片,都是繁茂的樹林。但走進去一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都是“綠色沙漠”。所謂“綠色沙漠”,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生態學博士解焱是這樣定義的:指大面積的人工樹林,其構成樹木種類單一,年齡和高矮比較接近,十分密集,林下缺乏中間的灌木層和地表植被。綠色沙漠裡面存在許多問題:

這樣的樹林生態狀況很脆弱。由於缺少天敵對害蟲進行控制,森林很易發生蟲害,而且一旦發生蟲害,又極易造成大面積的破壞。在×××鎮的人工林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蟲害,主要是松毛蟲。而由於現在人工林樹種單一,樹林缺乏健康生態系統所需要的異質性。這些異質性包括物種組成的異質性、空間結構的異質性,年齡結構的異質性以及資源利用的異質性等等。這些異質性為多種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機會和條件,因此有利於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人工林樹種單一,無法為大多數的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處,相應的物種數目也減少,當地的野生動物,如狍子,狐狸從以前的經常見到變成現在的偶爾見到。聽當地農民說,種了人工林後,鳥也變少了。每年都松毛蟲多得成災。松毛蟲的天敵主要有赤眼蜂,灰喜鵲等。灰喜鵲在當地也有分佈,但是數量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每年的蟲害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9

一、黨政重視。實現供養保障制度化

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連續6年,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市委明確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始終把“五保”供養作為“一把手”工程。作為全市惠民行動和民生工程重點專案,作為災後恢復重建的重點工程,切實做到領導精力傾斜、工作部署到位、財力保障落實、督促檢查有力。市委書記蔣仁富連續兩年親自主持召開敬老院建設與管理現場會、五保供養工作會,明確指出:五保供養工作不是辦不辦得到問題,而是想不想得到問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為不為的問題,要求把敬老院辦得最好,辦成全一流。市長李靜親自修改完善五保供養配套檔案,落實人、財、物保障。市、區縣相關領導多次深入敬老院實地調研慰問,解決問題。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狠抓五保供養工作。市縣鄉三級政府都建立了定期研究五保供養工作制度。全市民政系統也建立了五保供養工作“一票否決”制度。

二堅持政策傾斜。建立健全五保供養人力財力保障制度。全市六個區縣分別成立了敬老院管理中心,建立人財保障制度。市政府先後兩次出臺檔案。增加工作力量,專責指導敬老院建設和管理。建立農村敬老院工作人員聘用制度,根據集中供養人數相應配足工作人員,並納入區縣人員編制控制數統一管理。將五保供養配套資金、敬老院執行經費和工作人員工資等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確保按時足額到位。相關部門就水電氣和電視收視費用減免等作出明確規定,支援敬老院建設和執行。同時,建立了供養標準和工作經費增長機制,促進了農村敬老院的正常運轉和良性發展。

三整合各類資源。完善五保管理辦法,形成齊抓共管長效機制。民政部門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規範審批程式,加強敬老院配套設施建設與管理,強化工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財政部門快速落實各項經費,保證按時足額撥付;衛生部門積極研究制定五保物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方案,實施傾斜政策,緩解五保供養物件醫療經費不足的困難;新聞媒體切實加強五保供養工作宣傳,為做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各級政府充分動員社會力量,為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募集資金、物資,不斷改善五保物件生活條件。

二、科學定位。確保基礎設施標準化

近兩年。僅20xx年一年就新建、改擴建127所上規模、上檔次的敬老院,全市共投入5.1億元推進敬老院建設。形成了佈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網路。

一科學定位。按照《農村敬老院等級達標試行標準》中一級敬老院標準,高起點規劃。立足“建設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確保敬老院建設水平20年不落後”總體定位。高起點規劃設計敬老院,並提供四套初設方案供區縣參考。各區縣聘請設計人員實地勘察,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具體方案,並召集相關部門專家進行統一會審把關。條件具備的區縣,不僅為五保供養物件設計了標準化住房,還為農村空巢老人設計了集客廳、餐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等為一體的'標準套房,為建設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整體推進。敬老院建設所有專案實行統一招標,高質量建設。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工程質量全部由監理公司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管理。同時,市政府明確要求各區縣規劃建設部門切實履行質量監管責任,為每個工程落實1名質量監管人員,全程跟蹤監督。採取典型引路、倒排工期、進度半月報制度等辦法,整體推進敬老院建設進度,確保了按期竣工。

三立足需求。全市從五保物件的需求出發,高標準配套。為將敬老院真正打造成五保物件頤養天年的幸福家園。高標準配套生活用品、娛樂、健身等各類裝置設施。特別是體現老有所為方面,按每張床位不低於0.05畝的標準,為每所敬老院留足生產用地,既讓五保物件在力所能及的勞動中鍛鍊了身體,也保障了發展院辦經濟需要。

三、創新模式。力促管理服務人性化

全市各級本著“一切為了五保物件。大膽探索,一切服務五保物件”人本理念。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切實讓五保物件“進得來、住得下、過得好”

一以規範化管理目標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創新,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是實現敬老院規範化、標準化的重要基礎。總結經驗基礎上。編撰印發了市農村敬老院標準化管理工作手冊》建立16項敬老院管理制度,分類明確9類人員工作職責和7類人員考核標準。積極探索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市委、市政府開展了十佳敬老院”十佳敬老院院長”十佳敬老院護理員”評選活動,樹立全市標杆,敬老院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良性管理機制。

二以滿足院民基本需求為落腳點。讓他吃得舒心。根據季節合理安排飲食,規範日常管理。一是從院民飲食生活抓起。每餐注重營養搭配,葷素搭配,儘量滿足每位院民味口。二是從院民身心健康抓起,讓他活得開心。每年為五保物件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立健康檔案,定期檢查身體,確保“病有所醫”切實關心院民心理需求,讓他感受到敬老院這個“家”溫暖。三是從院民安全抓起,讓他住得放心。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早、中、晚不定期的查房巡視,做好來人來訪及工作物件、供養物件外出登記等。要求院民統一佩戴寫有敬老院名稱、供養物件名字、院長聯絡電話的身份卡,避免院民外出走失。

三以構建全新用工形式為著力點。始終堅持“養事不養人”原則,提升隊伍素質。一是從改革用工制度和分配製度入手。工作人員一律實行聘用制和績效掛鉤的分配製度。二是精心選用那些有才能、樂意奉獻的人擔當院長。三是強化培訓。對所有工作人員通過以會代訓、以老帶新、跟班培訓等形式,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後掛牌上崗,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

四以發展院辦經濟為切入點。也是適合農村老人生活習慣、身體鍛鍊的重要載體。各敬老院充分利用院內生產經營用地床均不少於0.05畝的優勢,提升自給能力。院辦經濟既是敬老院發展的補充。積極組織有勞動能力的院民,開展蔬菜、水果等生產活動,選擇易於掌握的養雞、養豬等養殖業和適宜老年人的手工業等作為多種經營專案,基本做到院內蔬菜自給、肉食自給、部分生活日用品自給。同時,積極抓好拓展服務,充分利用院內閒餘房屋,為空巢老人提供有償服務,並採取購買服務形式向社群養老、居家養老提供專業的指導、服務等,將敬老院逐步發展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五以散居五保物件為關注點。採取多種形式切實關心照顧好散居五保物件生活。一是逐步統一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通過定期走訪慰問、生活補貼等形式,實現供養均衡。針對全市2266名散居五保物件。努力改變分散供養標準偏低的現狀,使兩者在綜合保障水平上趨於均衡,做到形式有別、標準一致。二是全面改善散居五保物件住房條件。採取部門、鄉鎮結對幫扶形式,積極為他改善居住條件,確保散居五保物件居住安全舒適。三是切實做好散居五保物件服務工作。通過敬老院工作人員定期上門服務等方式,將服務向分散供養物件延伸,使其得到應有的生活照料。

回顧過去。但仍存在集中供養水平不平衡、敬老院人性化基礎設施不足、管理和服務不夠規範等問題。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認真學習兄弟市州好的經驗做法,站在新的起點,全面加強民政工作,提升服務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10

一、本次考察我們所瞭解的德國職業教育

1、德國的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升學就業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告訴我們,他們的學制一般是孩子三歲進幼兒園,六歲入國小,國小學制是四年,國小後實行第一次分流,多數學生一開始升入國中,就初步確定了今後就業升學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較明確,國中(五年或六年制)畢業後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據不同職業的要求和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而定。較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必須以接受過較低層次的職前教育為基礎,並應有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經過職業教育的人員,既可利用已經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長期從事相應的職業,也可接受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在從事新的工作。職業教育是每個職工的終身教育,即培訓——就業——再培訓——再就業。勞動就業部門既管理就業、救助失業,又管理培訓工作;各行業協會、各同業公會、各州政府、各企業為實施《職業教育法》各司其職,政府實行巨集觀管理和協調組織工作。

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還告訴我們,德國高中學生需學2-3門外語,完成學業方可進入大學,高中生上大學所佔比率僅約佔30-35%,其餘學生選擇高等職業學校,比率65-70%以上。

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相當於我國的“中職”,校長在回答我們問詢時說:“我們的學生畢業後也可以上大學,但只能進入對口的專業,即不能進綜合性大學,只能進技術學院(高職)。”他還介紹說,德國人特別喜歡職業學習,高會考上大學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學習三年再讀大學。

德國的教育體系,既使絕大部分學齡兒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項職業教育訓練,直接掌握一門技術,被企業僱用,同時又能提供有志於繼續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2、“雙軌制”職業教育,是德國職業教育最主要的特點,也是德國推行職業教育最成功的關鍵。

在德國,約有70%的職校屬於“雙軌制”。所謂雙軌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和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形式。接受雙軌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國中)畢業證書,之後,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為一個雙軌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學員或定期或分期在企業裡接受實踐教育、在職校裡接受理論教育。職校大約60%是專業課程,40%是普通教育課程。

企業的技能培訓是“雙軌制”的主體。企業的培訓按照聯邦教科部和有關專業部共同頒佈的培訓條例進行。德國經濟部公佈的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有93個大類、371個職業。各專業部分別制定相關職業類別的培訓條例,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安排以及考核辦法等,並會同聯邦教科部共同頒佈實施。各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並付諸實施。作為學徒工,企業發給學生每月500-600歐元的生活費用。

職業學校的教育是服務於企業培訓的,職校的教學任務主要是以專業理論來輔導和提高學員在企業中的實踐培訓成果,並加深和補充普通教育的任務。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雙軌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協會負責。考核內容分為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種。通過考核的學徒工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為該崗位上的合格技工。

據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介紹,在巴伐利亞州,約有70%以上的國中畢業生直接進入企業中的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技術培訓,同時進入各類相應的職業學校學習基礎知識。這種體制,有利於培養出既懂理論又有動手能力的生產技術工人。

近年來,在德國又出現了另一種培訓形式,即跨企業培訓。學生在接受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的同時,每年抽出一定時間,到跨企業培訓中心接受集中培訓,作為對企業培訓的補充和強化。

按照德國聯邦政府職業教育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企業內的職業教育經費完全由企業自己負擔。職業教育學校的教育經費由國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擔,通常是州政府負擔教職工的工資和養老金等人事費用,地方政府負擔校舍及裝置的建築與維修費用和管理人員的工資等人事費用。

3、學校既不需要為生源發愁,也不需要為學生就業去兜售什麼,因為法律法規完善了職業教育的管理和執行。

德國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完備。相關法律法規有《職業教育法》、《企業基本法》、《青年勞動保護法》《培訓員資格條例》等。企業根據產業需要招收員工,對新招收的員工,企業必須依法送至國立職校學習培訓。“企業根據產業需要送出培養物件,企業會找上門來。對於不瞭解我們學校的企業,學校才安排去做點宣傳,讓它們知道我們的學校。”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校長如是說。

4、培訓專案由國家訂立,學校培養國家認可的職業,而不能自己另立專案。

德國是16個州聯邦制國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體系,為使職校培養的人才國家通用,職校培訓專案由國家訂立。學校都培養國家認可的職業,而不能自己另立專業和培訓專案。職業教育,都針對整個經濟政策而言,作為國家經濟範疇,巨集觀的。

考察中我們瞭解到,德國的職業教育在學校名稱、培養目標、專業設定、學制長短、辦學條件、經費來源、教師資格、教師進修、考試辦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同時還設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監督、司法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在內的職業教育實施監督系統,使職業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規完善了職業教育的管理和執行。

5、從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看德國職校的2個組成部分:“正規部”和“準備部”。

漢堡共有50所國立職業學校,其中19所是工業產業技術學校,其中5所學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業方面的。

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建於1870年,是漢堡最為古老的學校之一,它發端於船舶油漆工的培養。該校現有61個班級,1343位學生,70名教師(其中專職教師50名、非專職教師10名、從其他學校來兼職的10名),45個授課點(教室),6個計算機教室,1個自學中心(利用電腦等做功課),1個餐廳實習點,1艘港口實習船。

國立職業學校一般都包含“正規部”和“準備部”2個部分。

該校“正規部”有港口、倉庫、船廠三個領域的專業,承擔著為漢堡360家企業培養學生的任務。學生都由港口和造船類企業與學校聯手培養,學制3年至3.5年。三個領域,各設一個科長,科長與企業有聯絡、溝通。

港口領域培養11種與港口有關的職業,如:倉庫管理技工、倉庫經營技工、倉庫搬運技工、倉庫包裝技工······“倉庫”行業在漢堡很重要,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一年為港口培養701人,包括港口船長(內河船長)等人才。

造船領域的專業有:船舶結構機械工(船定單800條船、600條為與朝鮮訂購)、板金工(智力不是很發達的學生)、造船工(主要建造體育用船遊艇等)。

該校還培養來自鐵路、銀行等單位需要的保鏢、保安、安全人員。

學校生源來自全國各地,但需要他們的企業都在漢堡。

學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時間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集中一段時間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或分期每週2天在校上課,3天在廠裡工作。定期與分期,根據企業需要決定。這是典型的德國職業教育“雙軌制”,一軌在用人企業,一軌在國立學校。

企業都想知道學生在學校裡學些什麼,學校也想知道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的情況。因此,學校主管部門的教師常常到360家工廠去了解情況,並聽取對教學的要求。

該校“準備部”為紀律差的、學習差的學生就業做準備,學生自己還不知道從事何種職業,學校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明確專業。德國中國小12年教育制,紀律差學習差的學生,後2年到準備部,由學校幫助他做就業準備。

職業準備教育的學生還在學習期內,由學校情報中心推薦過來。學校努力培養,2年後推薦,讓其能就業。如果找不到工作,學校把他們交到勞工部,勞工部把他們當作失業人員登記。

職業準備部在建設工地也有教學點,學習泥瓦匠等。

職業準備部還在監獄設有教學點,幫助失足青少年及社會成員作出獄後的就業準備。

職業準備部的學習採用專案制,讓學生在學習專案過程中形成興趣(學生都有特強心理)。學校還對他們加強現實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當然,對有些學生,學校對其無能為力。

6、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見聞。

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高階服裝設計師。

這所學校已有100多年曆史,校舍歐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宮殿,當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護單位。該校創辦之初只是為宮廷貴族夫人服務,指導她們各種場合的服裝搭配、著裝禮儀,培養她們設計製作自己喜歡的各類服裝的情趣。現在,她是一所只要願意人人可以免費進來的學校,學生只需買些材料。

為了培養高階服裝設計師,教學不僅僅停留於二維,還進行塑泥人、剪裁、服裝、造型設計等三維動手實踐,通過製圖製版、立體剪裁、造型設計,培養動手能力。學校還經常為學生提供參觀時裝展覽、參觀博物館等活動,學生參觀的視野從本城、本州、本國,一直到米蘭、羅馬等地。我們一一參觀了學生正在動手操作的課堂(與其說是課堂,不如說是工場),參觀了學生完成的服裝創意設計的展示室。學生的作品,樣式豐富多彩,構思新穎獨特。這些作品,曾由藝術總監送至製衣廠的服裝設計部作為廣告展示。

據介紹,服裝設計學習過程中,教師常常通過專案組織學習,圍繞一個主題、一項任務,把學生組織到一起。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並充分展示自己。

7、德國對職業教育從業人員的要求嚴格。

考察中,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校長、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對我們都有如下介紹:德國對職業學校教師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職業學校教師最低學歷為大學本科,有教育學背景,有一門專業,至少有2年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經驗。准入的過程是:經過國家考試合格,到學校任教2年(試用期);2年試用期內,既有教學實踐培訓,又有專業進修;試用期結束再經過國家考試,合格者進入學校成為正式教師,政府終身僱用。月收入為3500歐元,與其他學校教師工資基本相同,也與高校助教基本相同。(高校教授月收入約4500歐元)

“職業學校教師必須幹過這一專業才能執教此專業,唯此,學生學習才有信心。我們學校教師都有職業頭銜,均是漢堡市行業技術學會成員,參與各種考試命題、立法……還到博覽會做產品專業介紹。”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校長以強調的口吻對我們說。

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的教師,大多畢業於藝術院校,且有造型設計經歷,有位上海師大藝術系畢業的服裝設計碩士、高階服裝設計師張女士,在此已執教15年。我們進入教室時,她的學生正在以“我”為題設計姿態各異的造型。

8、學校的管理系統簡潔,人員精幹。

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擁有60多個班級、70多名教師、1300多名學生,管理系統只有一名校長,一名副校長,下設4個部門(正規部、準備部、協調科等),各部門一名負責人。每週校長與四個部門負責人舉行例會,佈置具體工作。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的管理系統大體也如此。

二、德國職業教育特點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1、同生產緊密結合。相對於學校制職業教育,雙軌制職業教育更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並使之得到了確切保證。

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下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而且所接受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裝置和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進行,從而減少了費用並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這樣有利於學生在培訓結束後隨即投入工作。

這使得以培養生產第一線實際操作人員的職業教育真正成為受企業歡迎的教育。雖然我國目前也非常重視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但學校制的培養模式客觀上使學生遠離了生產第一線,而集中安排的生產實習又不利於學生及時將所學理論同實踐相結合。

2、企業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大企業多數擁有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人員。沒有能力單獨按照培訓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職業培訓的中小企業,也能通過跨企業的培訓和學校工廠的補充訓練或者委託其他企業代為培訓等方法參與職業教育。

除學校與企業密切結合外,還發動社會力量(包括同業公會、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共同關心和支援辦好職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擔義務,推動職業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3、在雙軌制職業教育體制下,由於學生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中學習,使得學生和企業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大大降低了培訓後失業的風險。

這對我國多年難以解決的對口錄用問題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4、同我國現行的偏重系統理論傳授的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相比,以崗位要求為培訓目標的雙軌制職業教育更受企業的歡迎。以工人技術等級考核標準的要求為培養目標並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體系,應當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5、重視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

進門難,要求嚴,待遇高是德國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主要特點。通過激烈的競爭,他們的職教師資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質,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這對我們的師資隊伍建設有普遍的借鑑意義。

結束語:德國的職業教育發達,早有所聞。德國的產品,結構合理,加工精密,外觀講究,質量上乘,效能優異,這是他們重視職業培訓、員工持證上崗,人人關心質量的結果。德國產品質量之所以馳名世界的祕訣正在於此。據說農民也要持證上崗,因為他們農民使用的主要農具,早已不是鋤頭、釘耙,而是各種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耕作、施肥、除蟲、灌溉、採收也已採用一整套科學的辦法,多數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種養殖業、種植業也按照先進的種養方式來完成,未經培訓的人難以勝任。在德國,不論擔任那一種工作,完成那一種任務,“資格”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資格”,絕大多數是靠職業教育來實現的。普通教育、基礎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他們更重視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成人教育也是職業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的“資格”,決不是單純的一種學歷文憑或證書,除一般的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應用,有動手能力。因此,在德國各行各業都重視職業,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11

一、基本情況

10月29日下午代表團到達全羅南道後,考察訪問了光州農協園藝花卉批發市場、新世界農產品超市;拜訪了全羅南道農業技術院,雙方就下一步農業技術交流合作進行了商談,並出席了該院舉辦的“全羅南道農業博覽會”,參觀了茶葉試驗場等科研、試驗基地,製茶廠及大韓茶園。

11月2日代表團到達漢城後,受到了韓國“全國農業技術者協會”熱烈歡迎,與姜春成會長、林甲默部長及企業家代表進行了會談,並就下一步的合作及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考察了可樂洞南大門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在全國農業技術者協會農業技術振興館,舉辦了“山東省農水畜產業投資說明會”;參觀了在大田舉辦的“農機種子展覽會”,與新東物產滴灌設施製造商代表進行了交談;考察訪問了韓一飼料株式會社和農機制造廠——明星株式會社。

二、主要收穫

這次訪問雖然時間較短,由於我們準備充分,韓方安排周密,考察內容比較豐富,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一)通過考察訪問,對韓國農業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通過幾天的深入細緻考察,廣泛接觸了各方人士,對韓國農業的生產、科研、加工流通等方面有了初步瞭解,農業生產水平較高。韓國與我省地理位置相近,氣候相似,是一個多山國家,耕地資源相對緊缺,現有農民約420萬,佔總人口的9%,人均耕地1.2公頃,主要農作物為水稻、果品、蔬菜、茶葉等。韓國農業具有顯著的特點:(1)農業機械化、專門化程度高;(2)建成高收入觀光農業圈,以栽培規模花卉、蔬菜等大棚和玻璃溫室為中心,綜合經營果園、農產品等;(3)農產品流通暢通;(4)重視農民培訓和農業技術教育。特別在農業設施裝備水平上,比我們高出許多。設施栽培方面,普遍採用了標準骨架、專用薄膜覆蓋栽培,微滴灌溉,機械施肥、噴藥等。

農業科研推廣體制較為完備。韓國非常重視農業科研推廣工作,將農業科研推廣人員列為國家公務員系列,工作經費由國家負擔。訪問的全羅南道農業技術院,主要進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研究、推廣和對農戶的技術培訓、指導等,內設試驗研究局、技術普及局2個局,7個課,5個試驗場,共有工作人員178人(屬國家公務員)。該院在花卉、茶葉、蔬菜、果樹等新品種、新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並在技術普及和對農民的教育培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院一年一度舉辦的“全羅南道農業博覽會”,是全面展示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一次盛會,也是全羅南道農業名優特新產品的展覽展銷會。應柳仁燮院長的盛情要求,作為出訪禮品的山東裕華集團“雁來紅”冬棗,在博覽會的顯著位置進行了展示。作為政府為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民服務的形式,博覽會為來自全道各地參展的企業和農戶免費提供展位,費用有政府解決。

農產品加工流通體系較為健全。韓國的加工流通業比較先進。考察的寶城茶葉加工廠,除生產茶葉外,還加工生產茶飲料、茶系列生活用品等,產出效益大幅度提高。例如該廠生產的茶飲料,每公斤原料價格6000—8000韓元,可加工成1000罐茶飲料,每罐茶飲料出廠價200韓元,市場價600韓元,加工效益非常可觀。參觀的可樂洞農產品批發市場,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日交易量8000噸,日成交額90億韓元。該批發市場交易方式先進,農戶生產出產品後經過初步加工包裝運到市場的不同交易區域,市場則通過競價拍賣的方式分售給中介商進行銷售。通過這種先進的交易方式,既把農民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實現了優質優價,也為農民進入市場提供了有效載體。

與此同時,通過與韓方人員座談交流,瞭解到韓方有關人士在我國加入WTO後,普遍擔心我省農產品會大量進入,對韓國農業形成衝擊,希望我省農產品儘量在國內尋找市場,不要過多地向韓國出口。加之客觀上韓國人口少,地域狹小,市場需求有限。因此,今後我省出口韓國的農產品不會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糾紛可能還會不斷出現,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我省下一步與韓國農業經濟合作,重點應該是加大技術、資金的引進合作,鼓勵韓國企業來我省投資辦企業。

(二)廣泛接觸交流,全面宣傳山東農業

戰樹毅廳長先後在全羅南道農業技術院和韓國農業技術者協會多次與韓方人士進行座談交流,贈送了《中國農業年鑑》、《山東省農業對外合作專案》彙編及重點推出了20個招商專案。在全羅南道期間,先後會見了全國農村振興廳廳長、全羅南道知事,與全羅南道農業技術院柳仁燮院長、試驗研究局金相喆局長進行了多次會談交流;在漢城,韓國農業技術者協會官員及部分農業團體代表20多人聽取了戰樹毅廳長作的題為“山東農業及對外經濟合作”專題報告。戰樹毅廳長全面宣傳了山東農牧水產業發展現狀及在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科教興農、標準化生產、市場開拓等五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詳細介紹山東省與韓、日、臺經濟貿易合作情況,闡述了國家在農業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方面的有關政策,分析了我國加入WTO後,對中韓雙方農產品貿易的趨向和利弊,回答了與會代表提出的問題,並就下一步在農業技術交流、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提出了意見建議。微山縣農業局劉澤湘局長、山東裕華集團楊志國副總經理分別介紹了有關情況。投資說明會得到了韓方人士的一致好評。

(三)相互交流,為今後的雙方合作奠定了基礎

雙方經過多次會談交流,在板栗、花卉、冬棗、茶葉等領域技術合作與交流達成初步意向;與韓國全國農業技術者協會在農業技術、資訊等方面進一步合作,促進雙方農業的共同發展,互派技術人員等方面達成了意向。

11月4日,代表團拜訪考察了許多在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及農業機械、設施、投入品及在我省投資的生產企業,並與有關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韓一飼料株式會社,是韓國規模比較大的飼料加工企業,在天津市設有合資企業,與微山縣農業局就利用微山湖蘆葦原料加工飼料達成初步意向,韓方確定派駐天津的代表近日赴微山縣考察;日信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是韓國最大的塑料薄膜生產企業,佔全韓薄膜生產量的30%,年銷售收入1000億韓元,15%的產品出口到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已在我省陽谷縣投資建廠,戰樹毅廳長與該企業鄭喆壽社長就幫助該企業在山東進一步發展多次交流;明星株式會社,是韓國農業機械製造企業,李寅鉉代表理事會向代表團介紹了企業的生產及與在我國投資的情況。他經常來我省考察,對山東的農機市場非常熟悉,希望與山東進行合作。

三、幾點啟示

啟示一:必須大力推進農業國際化程序。加入WTO後,我省農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從考察韓國的農產品市場看,韓國的蔬菜、果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普遍較高,有的產品是我國國內市場價格的'3-5倍,高的甚至達到10多倍。

農產品批發市場部分農產品價格

單位:人民幣元/公斤

品種大米土豆圓蔥西紅柿白菜蘋果西瓜

價格32.9103.53-655-89

這對我省的農業發展將是很好的機遇。對其他國家和地區而言,我省的蔬菜、果品、畜產品等也具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因此,我省必須大力推進農業經濟國際化,繼續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認真研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需求特點,及時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探索建立農產品出口加工園區。採取針對性更強的營銷策略,在鞏固日本、韓國、東南亞、港澳臺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歐美、獨聯體、中東、非洲、南美等市場,力爭農產品出口有大幅度提高。

啟示二:必須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按照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企業化運作的要求,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強農產品標準體系、質檢體系和動植物疫病防治體系建設,整合資源,健全完善質檢中心、質檢站等,從生產、加工、流通環節抓起,嚴格質量監控和檢查把關,確保我省農產品生產有標準,質量有保證。

啟示三:韓國農業生產水平比較高,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比較發達,值得我們學習借鑑。農業廳作為農業主管部門,也應當努力轉變職能,積極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式,加快改造我省的傳統農業。進一步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實行集中與分散招商相結合、綜合與專業招商相結合、直接與代理招商相結合,有目的、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農業招商引資活動。健全農業招商引資專案庫,利用國際招商網路定期公佈重點招商專案。

鄉鎮退耕造林考察報告12

植物檢疫隔離溫室是我們此次赴歐盟考察的一個重點,通過對英國農業部中央科學研究院、蘇格蘭作物研究院、國際園藝中心等研究機構及荷蘭溫室公司、法國瑞奇公司等大型溫室製造企業的考察,我們對歐盟植物檢疫隔離溫室的設計建造有了全面的瞭解,現將有關技術內容報告如下:

一、歐盟檢疫隔離溫室的基本情況

每個隔離溫室間都有獨立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溫室間的作業系統設在通道內的外牆上,可根據工作需要設定溫度、溼度、壓力、光照等專業引數,溫室群的中間通道也有自己的控制系統。每個隔離溫室間還可選擇在正壓、負壓或者常壓下開展工作。為保證隔離效果,除對進出隔離溫室的人員、攜帶物、水源、空氣有著嚴格的規定外,有些特殊的隔離溫室間還採取其它措施,如安裝密碼鎖、設定進出入口緩衝隔離間、間內安裝消毒設施等。一些溫室裝有報警裝置,在特殊情況下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二、隔離溫室進出空氣的處理

隔離溫室按工作性質的不同可實現正壓環境、負壓環境及常壓環境。壓力控制是在溫室密閉的前提下,通過改變進出風量而實現的。為防止昆蟲、花粉、孢子等從通風口進出隔離溫室,隔離間的進出風口加有嚴格的控制部件,以保證達到檢疫或科研工作的要求。

(一)進風口

(二)出風口

出風口一般設定在隔離溫室間的屋頂頂部[如圖5所示]。如圖三所示。出風口內設有變頻調速風機一臺,最上層是防雨罩,出風口的過濾層同樣要2~3層,最外一層是網紗防護層,防止異物進入,內層是過濾層,過濾網的孔徑要根據隔離間工作壓力來確定。當工作間設為正壓環境時,過濾層孔徑為200μm,若工作壓力為負壓環境時,過濾層孔徑為5μm。

(三)隔離溫室間正負壓的實現

對一個密封間而言,進風量大於出風量時,室內就形成正壓,反之,進風量小於出風量時,室內就形成負壓。歐盟的隔離溫室正是通過調節進出風口的風量來控制溫室隔離間的壓力,而進出風量又是由計算機自動控制實現的。正負壓的壓差可按工作要求而設定,通常控制在±5~20pa之間(注:1pa=10—1mm水柱氣壓)。

(四)過濾網孔徑大小的確定

為防止昆蟲及微生物等進入,各類隔離溫室均在進出風口設定過濾裝置,一般昆蟲的直徑都在200μm以上,因此設定200μm孔徑的過濾網,對防止昆蟲的進入是很有效的。另外,花粉或者菌類孢子直徑一般在8μm左右,在進出風口設定5μm的過濾網[見圖6]可有效防止它們進入。

三、隔離間廢水的處理

檢疫及相關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由於可能含有病原或蟲卵等,是不允許隨意排放的。根據不同的情況,歐盟對隔離溫室中產生的廢水,一般採取以下兩種處理方法:其一是針對農作物研究中產生的大量廢水的處理。具體做法是,在隔離溫室內建立獨立的廢水回收處理迴圈系統,將工作中產生的廢水集中收集後,通過專用密封管路泵入消毒罐,然後加熱消毒處理,殺死有害生物,過濾後經過水泵打回隔離溫室供迴圈使用;其二是對檢疫過程中產生少量廢水的處理。一般是將檢疫過程中產生的少量廢水集中收集,經消毒處理後,在隔離溫室內自然蒸發。以上兩種方法的共同點都是不讓廢水排出室外,杜絕有害生物隨水流傳播。[圖9為廢水集中處理高溫消毒裝置]

四、檢疫過程中固形物的處理

在歐盟的考察中發現,經檢疫的農作物植株、種塊等是各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的載體,檢疫過後必須及時處理。處理的過程中產生的固形廢棄物、殘渣、皮屑等垃圾要集中包裝,並通過專用通道車集中運輸,最終送到焚燒爐或高溫消毒釜(135℃)長時間處理。[圖8為固形廢棄物處理爐]

五、隔離溫室設施中的通道及緩衝隔離間

在連棟的溫室群中,各隔離間有著不同的作業任務,工作環境也不相同。為了防止互相干擾,工作人員進入每一隔離溫室間時,必需首先進入溫室通道,然後才能逐一進入隔離間工作。溫室通道的入口還設有緩衝隔離間,其大小為4平方米左右。緩衝間內、外各設一道帶有密碼鎖的門,這兩個門的設定是特殊的,進門時,除要輸入設定的密碼外,還要待兩個門同時處於關閉狀態時才能開啟其中一個門。工作人員進入通道的第一道門後,第一道門必須關閉才能開啟第二道門。同理,若外出時,必須開啟裡面的門,進入緩衝間且關閉裡面的門後,才能開啟門出去。在緩衝間還設有警報裝置,若某一道門開放時間過長,警報器會自動報警提示關門。

在蘇格蘭作物研究院,緩衝間內安裝了紫外線殺菌裝置,並在隔離溫室進口處配備消毒腳墊,對進出入人員進行腳下消毒。用於植物基因研究的溫室隔離間,除第一個緩衝間外,還在進入溫室通道後還增設了第二緩衝間。

六、檢疫環境中的自動控制設施

歐盟的檢疫溫室都通過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根據具體工作的要求可對環境的溫度、溼度、氣壓、光照進行自動調控。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就建在隔離溫室間的通道里[如圖10所示]。一般在溫室群的每一個隔離間,均設有溫度、溼度、氣壓、光照的感測器,訊號傳輸電纜將引數傳給計算機,計算機就可在人為規定的工作範圍內進行控制。

七、建議

根據赴歐盟考察隔離溫室的情況,結合我國實際,我們對北京檢疫隔離場的設計作了調整,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隔離檢疫溫室的基本功能區

除隔離檢疫溫室外,還設定了隔離檢疫輔助區域,作為隔離檢疫溫室的配套保障設施。它包括檢疫廢水處理室、檢疫廢棄固形物處理室、計算機房(包括辦公室)、視訊監控室、配電室、倉庫和裝置間。這些輔助區域與隔離檢疫溫室連成一體,它們彼此既是密封的,又是相通的,是檢疫區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隔離檢疫輔助區域總面積268平方米,隔離檢疫溫室群使用總面積94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975平方米。

(二)隔離檢疫溫室需增加的設施

考慮到北京與歐盟在氣象條件、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在借鑑歐盟隔離檢疫溫室設計建設經驗的'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北京的實際情況增加一些歐盟沒有的設施。北京的緯度雖然比歐洲高,但冬夏季之間溫差要比歐洲大許多,因此在考慮隔離檢疫溫室冬季升溫的同時,還要考慮溫室內夏季降溫的問題。具體的解決辦法是在隔離間內安裝空調,由於隔離檢疫溫室不象一般生產型溫室那樣,可隨意開窗,因此空調的製冷功率起碼要比同等面積的其它建築加大一倍。據測算,其單機制冷量要達到2匹左右,僅此一項電耗就超過100kw,再考慮其它的用電因素,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為減小製冷用電,有必要增加外遮蔭設施,降低太陽能的輻射影響。同時,加入外遮蔭網後,還可防止冰雹的危害。

為滿足檢疫溫室的隔離要求,溫室進出風口由外到內要安裝普通網紗、200цm、5цm三層濾網,並安裝變頻風機,通過控制進出風量來調節溫室內氣壓。考慮到一些特殊的檢疫要求,可在部分溫室隔離間進出風口加裝消毒處理裝置,如紫外線消毒殺菌裝置以及高溫處理裝置。這種特殊的實驗間,不必多建,整個區域設定一至兩間即可。

為加強對整體環境的監控,我們建議增加視訊監視設施,完善檢疫監控手段,用於此項建設的費用大約接近80萬元。

(三)檢疫隔離溫室的結構及效能要求

根據國內溫室的通用尺寸,我們將每個隔離間設計成4米跨4米開間,簷高3.5米,脊高4.5米。溫室鋼樑骨架採用熱浸鍍鋅處理;外覆蓋材料選用5mm浮法玻璃;外部裝飾採用專用鋁合金固定,並選用抗老化橡膠條密封;底部周邊設定370mm厚條形基礎,內牆採用240mm厚條形結構,牆體高度為1米,上表面設鋼筋混凝土壓頂、立柱吃力點加註預埋鐵;在簷高3.5米以下安排內遮蔭裝置,外側安裝分體制冷空調機;溫室內除門一側外,另外三側碼放實驗用苗床及工作照明燈;溫室內溫度、溼度、壓力等通過計算機自動控制,感測器安裝在簷高下方,控制裝置設在門外通道上。溫室一律使用鋁質平開門且帶密碼鎖。溫室間以連廊相接,連廊兩端各設一間4平方米的緩衝隔離間,緩衝隔離間內外兩道門具有互鎖功能。緩衝隔離間除設密碼鎖外,還設有報警裝置,以保證特殊情況下工作人員的安全。連廊內設有獨立的進出風口及自動控制裝置。

為了滿足特殊檢疫工作的要求,可在原有溫室設施基礎上選一至兩個隔離間,對其進行進一步隔離,建造第二緩衝間,並對其進出風口在原有基礎上加裝紫外線殺菌消毒裝置、高溫處理裝置,以滿足深度隔離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