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讀《傾城之戀》的人生感悟

語錄名言 閱讀(3.29W)

看《傾城之戀》應該是從電視裡開始的,如今,學了文學的專業,書中又隆重地厚新增幾許筆墨,看著一段悽美的感情,最終無可奈何地淹沒在炊煙而單薄的歲月。我不經地想為自己來一段唱詞,為自己身後的這個有些太平的盛世做個感激。

讀《傾城之戀》的人生感悟

我欣賞白流蘇的勇氣、執著、優雅、恰到好處的感性、與常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觀。她是一個封建的大家族裡逃脫成功的自由女子,本是個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可現實的殘酷總是就那麼讓人有些無法適從。雖然說是在流言蜚語趾氣高昂的時期,她也未曾想過要忌諱什麼。或許,她早就看透,在那個只會助長人性自私的年代,即使是現實不允許個人主義的存在,風聲易水寒、硝煙馬蹄亂,誰還會有多餘的精力去應付、去理會時勢的人情世故。我並沒有認為流蘇是個自私的女子,反而會她義無反顧的壯舉有些瞠目結舌的驚喜。在白公館呆著的時候,她向勢力摳門的嫂子們有過妥協,或者說是向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屈服過,想以此來證明自己本是個深閨家秀。直至最後無法忍受了,才會做出與柳原赴港的“荒唐”舉動。這個女子,恰似中國淵源流傳的文化,有種寧願玉碎,不為瓦全的傲然品行。

我會想起故事中那場淺水灣的戰爭,驚嚇後的流蘇擁被坐著,側耳傾聽著窗外那悲涼的風,她知道那附近灰磚砌的那一面牆,一定還屹然站在那裡。我徒留的幾個疑問一直困擾不休,那一堵牆究竟會指代什麼?是她與柳原那沒有上保險的但依舊羨煞旁人的愛情,還是她離家在劫後餘生中對當初自己堅信的那種希望的一種肯定。我不太懂得這些,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張愛玲經歷得多了,看的雜了,她的玲瓏心思我興許怎樣都琢磨不透。但是我情願自己會把這樣的慶幸當成是一種珍惜,珍惜眼前所擁有的,至少她還是期待著想做個平凡的夫妻,卻只怕他們的情深緣淺,一炸一轟,什麼都會沒了。那些問題或許說開了,不過就是個天真女子在守衛愛情,說得難聽了,就是保全自我,塗個今後溫飽,有些地位、權勢,也不枉離家出走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然而,在愛情的世界裡,誰有是最終禍首,也許沒人能給出答案。身為一個泛泛之輩的讀者,我們盡力去明白作者寄託的那些憂思,足以。只是,待到自己親身經歷了,再回首,在戀念,也未嘗不是件樂事。

曾經,三年時間的痴迷,讓我覺得自己只是在現實和夢幻之間小憩一場,某一天某個時辰突然醒來,發現自己仍然還是那隻不受觀賞的小鴨子,孤零零的呆在圍欄邊上,仍然是迥然一身。那個球場還在,那個讓我愛情萌芽的校園也還在,而你早已飛越千山,到達我遙不可及的地方,不知是安家成室還是依舊是一人笑面春風。漫長而曲折的三年,成就了一個他,也成就了三年後一個讓人殘愴怛悼而有些成熟的我。他無需記得什麼也未曾記得什麼。春江花月夜,我沒有說什麼睚眥之辭,來悼念我不成氣候的戀情。相比起來,我是該有些自行殘穢,或許是我這人生在凡人家裡,原本就沒有流蘇那樣大家的風範,做不出驚濤駭浪的舉動。然而,即便是我如此想風風火火瘋狂一次,繁瑣的家裡也是經不起我半點折騰的。但是,這並不能抹殺我對流蘇的肯定,對窘迫的.我而言,她依舊是個奪目光彩的傾國傾城的難得女子。只是如今,她這番舉止只能成為我以後實踐工作的一種箴言。勇敢、不屈、以及宛如童話的浪漫知性。

張愛玲的人生,她的一切就如同自己所言,難堪的華袍長滿了蝨子。雖然逃開了使自己低到塵埃裡去的胡蘭成,與賴雅的結合依舊沒能阻止她反覆改寫那些支離破碎的童年往事。她拒絕和所有親人聯絡,唯獨和好友鴻雁傳書,最終在絮絮叨叨中,完成了對這個世界的匆匆若失的宣告。大抵如此,她的小說才也都是蒼涼之美的主調,即使過程是多麼繁華多麼凌亂,終究也將是虛矢的末世情緒與世俗慾望的掙扎來結束。她自己說她的母親對於她而言,是遼遠而神祕的。而對我來說,張也是這麼一個人,讓我在白紙黑字的世界裡痴迷。或許人到中年,便可以用之前經歷的種種來預設未來,我佩服張,她未到遲暮之年便可做出如此準確的預測。我想她或許對自己的將來是早已瞭如指掌的,所以才會毫不謙虛,在自己的文章中點寫這麼一句令人感慨萬分的話來。我不知道也不確定,幾年之後,當我也歷經過一些分分離離,我能不能像張一樣毫不顧忌。但至少我被張感化了,我知道該如何去堅持一種夢,如何去排優解難,如何懷戀過去如何應對將來,如何逍遙自在如何不被世俗打擾。至少學會某種堅持,是不可否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