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現代詩歌賞析方法

語錄名言 閱讀(2.12W)

一、利用已知,調動儲存

現代詩歌賞析方法

“已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試題提供的,如題幹要求、標題、作者、寫作題材範圍、寫作時間、註釋等;二是考生個人的,如對作者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閱讀經驗,對所寫的題材、寫作背景的瞭解,以及修辭知識、寫作知識,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象徵、對比、襯托等手法的理解,詩歌的傳統、風格、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經驗。

目前現代詩歌鑑賞題題幹要求多是逆選,這有助於考生利用三項正確選項理解詩意;標題、作者、時代、題材、心境及各種有關知識這一“已知”要密切聯絡課本學過的內容(如99年《我愛這土地》,就應聯絡《大堰河——》),教師補充的內容,自己課外學過的內容。這樣積極把自己的經驗儲存調動起來,為下一步仔細體味作準備。

二、把握意象,體味詩情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包含著主觀思想情趣的具體形象。如《我愛這土地》中的“鳥”、“土地”、“河流”、“風”、“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事物,即為意象。詩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數直接抒情,大多數都要為情感抒發找個可代表、可象徵、可寄託的具體的“象”。要體味詩情就必須解開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須在利用已知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詩歌的風格、情感基調。詩人描寫的圖景是與其思想感情和諧統一的,美景當然流露喜愛之情,但情哀之時美景含淚,如“感時花濺淚”;心涼之時美景卻又倍受詰問,如“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裡的意象“花”“紅藥”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體味詩情,首先要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從想象中體味形象,對詩人的想象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體驗。讀《我愛這土地》,順著詩句,把自己想象成一隻小鳥,體味喉嚨為什麼會“嘶啞”,愛國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因為這首詩的形象的核心是一隻不懈地為土地、河流、風和黎明歌唱,死後連羽毛都奉獻給土地的多情鳥。讀詩的全過程,想象活動都是圍繞著這隻鳥的形象展開的,對於詩歌中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把握,是通過對這隻熱愛土地的鳥的想象而獲得的,離開了想象將一無所獲。

體味詩情,還要善於在詩歌的抒情中寄託情思。詩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詩情,就要把詩歌所提供的含蓄的東西“泡”出來。就是說,要把詩人由繁雜的生活現象加以精煉概括的東西,還原到它原來的狀態中去。如《金黃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內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體味詩情,要能從含蓄中咀嚼出真味。優秀的詩歌總是避免這鋪直敘。詩人只是含蓄的點撥你,然後給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要善於咀嚼、尋找並最後判斷詩人所提供的形象背後所蘊含的情思,鑑賞活動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黃金的稻束》是寫母親的美麗還是寫母親的疲倦?咀嚼出這一點對第10題的d項的判斷有很大的作用。

最後,體味詩情,不可忽視詩歌感情的兩個作用。一是動力作用,詩人把最真、最美的濃烈情感融入詩中,使詩歌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2000年春京皖卷的《雷》。二是線索作用,當然要準確的把握意象、體味詩情,還要利用選項進行推敲。

三、品味語言,挖掘詩美

詩歌難於解讀,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語言上。詩歌的語言不同於一般的記敘描寫性語言,更不同於一般的議論說明性語言。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個性化的,比一般的語言更含情,它的表達往往是非直陳式的、反常化的。

非直陳式的,是指詩歌語言多通過比喻、用典、象徵等方式表達語意,從而使人感到含蓄、朦朧、多義。如《就是那一隻蟋蟀》就用《詩經》的典,“蟋蟀不僅是客觀自然中的物體,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們民族共同的心理狀態,反映我們中國人共同的血緣和共同的文化”。

反常化主要指詩歌語言的跳躍使得句與句不像其它文體一樣連貫、符合語法規範與邏輯思維規律。《金黃的稻束》對中心意象“金黃的稻束”在視覺與聽覺兩種感受截然不同的描寫,就體現了語言的反常化。

鑑於詩歌語言以上的特點,在品味時就要善於從簡約中猜測主題,從跳躍中填補奧妙。

四、瞭解設題,發現障礙

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逆選題錯誤項的設題技巧而言。歸納此類題的一般設題技巧,及早發現選項障礙,對於答題是有幫助的。一般說來,此類題設題障礙主要有:曲解字句;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無限拔高;魚目混珠;故意反說。

(1999年題)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執著的愛。

b.關於"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

c."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這兩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兩句詩中"我",指喻體"鳥"而不是指詩人自己。

2000題: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雷 (杜運燮)

隨著陸陸續續的閃電警告:他們來了!

陣陣風都傳播著到來的確訊:他們來了!

每一葉片每一枝條都遙指著:他們來了!

每雙眼睛在渴望,每張嘴在顫動:他們來了!

越過一張又一張被撕掉的樹葉標語,他們來了!

越過一個又一個監獄的鐵窗,他們來了!

越過一條又一條報紙上的捏造訊息,他們來了!

過一堆又一堆難忘的血淚,他們來了!

為著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聲,他們來了!

為著慘絕人寰的最底層的掙扎聲,他們來了!

為著迴響在無數街道和炕頭的怒吼聲,他們來了!

那就是衝破冰凍嚴寒的春雷歡呼聲:他們來了!

1948年於新加坡

a.詩歌第二節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自然圖景轉向40年代中國社會的政治黑暗,以四個“越過”表明“雷”來勢的不可阻擋。

b.詩歌第三節重在表現“雷”滾滾而至的目的,並把“雷”從實寫升格為一種消滅壓迫和剝削的解放的象徵。

c.最後一句中“衝破冰凍嚴寒”幾個字,意在承接詩歌第一節春雷到來前自然界的種種徵兆和反應。

d.以“隨著”“越過”“為著”起始的三節詩,既隱含“雷”到來時由遠及近的動態,又逐步揭示了“雷”作為人民解放象徵的寓意。

(2000年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9-10題。

金黃的稻束

鄭敏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裡,

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穫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裡,遠山

圍著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裡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裡"一句涉及的時間,從全詩看,除了"秋天"外,還隱指"暮色"降臨之前。

b."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把"皺"與"美麗"並列,寓有謳歌母親的勞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c."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的詩句中,"你們"指詩歌的主要形象"金黃的稻束"。

d."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實際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內容。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歌以"金黃的稻束"為中心形象展開聯想,通過稻田、路上、天空、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傳達一時間性的主題---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詩歌賦予"金黃的稻束"以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消極、"靜默"無言的聽覺感受,意在利用兩者的不協調,把關注點從外在畫面轉向內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黃的稻束""收穫日的滿月"等形象都具有圓滿意味,但詩歌未寫獲日的快慰和滿足,卻引人思考勞動者母親的"疲倦"。

d."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體,應該是美麗的母親,而不是如雕像一樣站在"秋天的田裡"沉思的"稻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