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2.37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研體會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

八角明德國小張國雄我有幸參加了神池縣南關學校組織的語文教研活動,收穫頗豐。在這些活動中,我聽了有針對性的評課,對教學模式的實踐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第一,學習目標的確立與陳述要時刻關注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中是教師“教”,所以只有教學目標。而在新課程指導下,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應該是學生“學”的主戰場,確立學習目標自然從學生角度出發。在呂老師的課上,她用“我能發現”“我能學會”“我喜歡”來表述學習目標。

第二,出示任務的時候給學生明確的學習方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環節是課堂的核心環節,所以學生應當在可操作性很強的方法的指導下去進行,這樣即有利於學生學習,也更有利於教師在巡視時候及時發現問題。學習方法的出示可以靈活,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去探索,總結學習方法。

第三,規範學生展示交流時的語言。

因為學生交流的隨意性比較強,容易導致其他學生分心走神,所以規範的回答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梳理自己的思路,讓展示交流環節更有效。

第四,導課部分既要回顧舊知,又要激發興趣。

學生的學習是個連貫的過程,所以在激情導課的時候,教師應當遵從這個規律,幫助學生把這個環節連線起來。但也顯現出一些不足。例如在展示交流環節,教師又迴歸到以往教學一問一答的模式中,而且教師主導太強勢了,佔據了學生自己展示的機會。再如,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出示內容一樣,學生容易混淆兩者。最後的檢測與目標的完成沒有達成一致性,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

我通過學習,結合我校,把我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把握常規、注重實效

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並運用知識,感受知識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活動,而沒有實效。課堂上給學生創造機會。如:說話要講標準的普通話、寫字要正楷字,做好學生的模範。

二、投入情感,激發興趣

專心投入為何我的課堂收益不大?有的老師試著從學生的情感出發,以情感投入,嘗試著賞識和關心學生,以“三個帶進來”優化教學氛圍。

1、把激情帶進課堂;

2、把微笑帶進課堂;

3、把歡樂帶進課堂。

三、優秀的教師,必備以下幾點

1、教師大方得體,要有感染力;

2、教師語言的基本功要紮實,口語交際要流利;

3、教學設計要圍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讓學生動腦子學習。

四、我們要提高教材分析能力。

拿到一堂課,我們並不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教材只是給我們一個參考,我們要對教材進行詳盡的分析,分析教材的地位,抓重難點,對教材進行教學設計的重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讓學生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要提高教學設計能力。

在教學設計中,特別是情景引入,這往往是最難的,此外,教學設計的過程也很重要,我們要站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去看學生,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往往一個好的教學設計,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願學。

六、要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例如,在課堂教學上,能否做到知識表述科學、準確,思路清晰、有條理;對教材內容是否處理恰當;在教學中能否多方向、多層次的思索問題、開展教學,思路開闊,能提出多種假設、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等,這些都是身為老師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教學能力。

七、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

如果一個教師口頭表達準確、簡潔易懂,文字功底好、能寫一手好板書結構好,再加上充分恰當運用身體的位置、姿勢、動作與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學內容,運用實驗裝置、錄音機、電視機、幻燈機、投影儀、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等進行教學,往往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這次連片教研活動,調動了老師們實踐的積極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更需要深挖教材,在把握好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設計好學習目標。同時學習任務也要細化,以點帶面,精心設計,在日常教學中提高自己的素質。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2

無論是蕭瑟的寒風還是飄舞的飛雪,都在向我們傳遞著一個資訊,這個學期正在漸漸接近尾聲。回顧這漸行漸遠的一學期,腦海中浮現出來的詞彙是忙碌、忙碌、忙碌……迎不完的檢,創不完的文,唱不完的歌,培不完的訓……好在我們三語組個個都是過關斬將,披荊斬棘的鬥士。無論學校委派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攻堅戰,我們都能有條不紊地各個擊破,過程也許艱辛,但我們的信念只有一個:輕傷不下火線,努力完成任務!

一、認真鑽研新教材

三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新編的教材。無論是在課程設定上還是在編寫理念上都有所創新,而這種創新該如何把握才能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秉著對教育負責的態度,我們三年級教研組積極參加部編新教材的現場培訓、網路培訓。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培訓學習,我們更加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舊的不能順應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因而我們努力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深入瞭解學生,認真鑽研教材教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力求做一名更合格的教育者。

二、加強常規管理

自從每週一次的組內教研時間有了保障,我們便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秉持著每次教研都要解決一個難題的信念,我們積極發言,認真探索,雖然有時會因為一個知識點或因為一種教學方法而各抒己見,甚至爭論地面紅耳赤,但也正是這種簡單純粹的執著,讓我們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每週一次的課例研究我們也從不鬆懈,調課、聽課、評課,每一位老師都在成長的道路上執著堅守。

翻看老師們的聽課記錄,我們早早地就完成了學校規定的聽課次數,更有半數以上的老師聽課記錄多達五十次以上。

三、積極參與學校及區內活動

凡是學校舉辦的活動,我們三語組都積極組織,認真參與。以本學期的語文教師基本功比賽為例,我們組八位老師,有三位都積極備戰了基本功比賽,這一比例在全校來看也是為數不多的。王攀玲老師更是作為基本功比賽的評委,和我們一起走在了基本功的賽場上。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結束的港區小語複習教研活動中,王攀玲老師還以培訓講師的身份,為全港區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奉上了一堂精彩的網路直播複習指導課。

十一月份港區舉辦的朗誦比賽,我們組的《我的南方和北方》節目衝出重圍,代表我校進軍港區總決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劉曉霞老師的高度認可。

除此之外,青年教師成長報告會,黑板報,文化牆,班隊會,佇列隊形比賽,我們無一不認真教研,精心準備。

四、努力保持組內教學特色

除了完成學校任務,我們三語組還在努力保持著自己的組內教學特色。而我們今年所主抓的兩項就是練字和閱讀。

學期開學之初,王攀玲老師拿出了一個練字本給我們欣賞,當我們得知本子上那蒼勁有力的字型出自一位二年級小朋友之手時都忍不住嘖嘖稱歎。從那時起,練好鋼筆字的決心便在三語組的八位老師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我們利用寫字閱讀課,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利用週末,利用家長的監督,利用自拍練字小視訊……我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幫助孩子們練字。如今半年過去了,這顆種子從未停止過成長的腳步,三年級學生的字型也整體有了可喜的進步。

閱讀活動,這是我們組做得最紮實,也是最值得我們驕傲的工作了。學期初,我們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課本,和課標,鑽研教材,從第一頁認真研讀到最後一頁,從課本中找出本學期需要同學們跟進閱讀的課外書刊。經過搜尋、查詢、篩選、探討,我們最終挑選出了五本適合三年級上冊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目。選出書目之後,我們立即自發組織召開家長會,動員家長為學生們購買圖書,建立閱讀打卡群,成立家委會,自行記錄、監督和統計每日閱讀打卡情況。當學生們慢慢跟上了閱讀的節奏後,我們又趁熱打鐵,每月舉辦一次閱讀活動,三年級閱讀推薦課、三年級閱讀手抄報比賽、三年級講故事大賽,看著孩子們在活動中收穫了成長與快樂,我們亦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只是由於後來學校活動較多,原計劃的最後一次三年級話劇比賽被擱淺。不過,正是有了遺憾,我們也更有了改進的動力。

過去的這一學期,我們三語組通過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最高的熱情,踏實、勤奮地完成了每一項工作,很榮幸我們由起初的相遇、相識,慢慢相知並最終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戰鬥力的整體。在新的一學期裡,我們將繼續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奮勇前行!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3

本學期,我積極參加教研組的活動,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課改的新經驗,新方法,我學會了挺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國小語文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

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集體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現、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夥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其重點,一是提供互動式的學習平臺,也就是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機會。;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後,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理論聯絡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通過聯片教研活動,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東西,收穫頗多。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對我來說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學習,使我們明白了“優質高效課堂”把課堂分為課前、課內、課後三步;課內探究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等基本環節來完成。課堂上,改以往的教師“一言堂”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起到組織、示範、引導作用。通過學習,我個人對“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有了深刻的認識,實施探究性學習,使課堂教學變“一人講”為“大家談”,變“一人做”為“大家探”。

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放開手腳,大膽探索,不斷體會、不斷反思、不斷感悟,讓自己的課堂更高效。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4

讓我歡喜讓我憂的“生本”

初次接觸“生本”一詞,我是歡欣的,從聽週一貫先生的講座《語文課堂的求本之道》開始,我就渴望用生本的理念來指導我的教育生涯。我也以為這樣的一陣改革風是抓住了根本的,聽到生本倡導者郭思樂教授在鳳台的講座,我覺得教育的春天已經來臨了。

學校成了生本教育的基地,我成了一名“生本”老師,有了一個不一樣的稱呼。在對待學生上,我當然要“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了。當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時候,我享受到了他們學習的快樂。在學習第一課《山中訪友》時,孩子們暢所欲言,在對課題

進行解讀時,有孩子丟擲了一個問題,他說:“既然作者訪問的這些朋友都是山中的一些景物,為什麼不給‘訪友’加上引號,表示特殊含義呢?”孩子們思考著,爭論著,最後終於明白了作者已經把這山中的一切當做了自己的好友、知己,他和這些景物已經融為一體,因而不用打引號。看來,孩子們特別喜歡提問題,有時提出的問題也正是課文的關鍵點呢!問題即學習,這是我一向的主張。但是,孩子們的問題太多了,我經常用一節課也沒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只能帶著遺憾下課。這樣我的課常常上不走。有老師提醒我,六年級了,還是要抓住關鍵期,他們是要迎接考試的。是啊,面對我的這一群學生,我有幾多無奈在心頭。我還是驚喜地看到了生本課堂發生的變化,有許多孩子樂意展示自己,小芳是個文靜的孩子,在我以往的課堂上總是默默不語,現在,她也經常來談自己的觀點;小鐘是個調皮的孩子,課堂上經常管不住自己,現在的他,常

常拿著自己的小發現找到我,告訴我他發現的樂趣;林是個表達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但是現在,我們常常聽到他的質疑,多麼會思考的孩子啊!這樣改變著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那天上《草叢的村落》,在寫字環節,我請上了青桐,平時愛龍飛鳳舞的他,黑板上居然能工工整整的寫字。當他寫完“烘烤”這個詞後,同學們進行檢查,發現了他的火字旁的點寫成了捺,青桐自己改正過來了。我也認為沒有錯誤了,這時,有孩子的聲音傳來,老師,“烤”字的右下邊寫錯了。“錯了?哪裡錯了?”我驚奇不已,我請那個孩子上臺板書,其餘的孩子和我一樣認真地看著,當這個孩子寫完後,一陣爭論聲傳來,有認為寫對的,有認為寫錯的,我讓孩子們開啟書進行對照,原來,那個孩子真的寫對了。我也一陣汗顏,告訴同學們:原來,馬老師這麼多年來也是在錯誤地書寫“考”字,今天這位同學可是我的“一字之師”啊。寫對的孩子們可得意了。回到辦公室,我告

訴我的同事,讓他們也來寫寫這個字,六個人中,只有一個人寫對,看來,很多時候,孩子們也會成為我們最好的老師呢!

在我的課堂上,我有時會感到自己的多餘。學生之間探討一個問題,我常常隱身在後面,我能做的就是給這些上臺的孩子鼓勵並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指導。再不見我那精心的引導,再不見我動情的演說,再不見我精彩的設計……我有時感到自己再沒有精彩而言,而學生是不是就是如此的精彩呢?或許我的期望高了一些,作為兒童,他們總是探討著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有時會跑到另一個方向去,我常常會費力地往這個正道上拉一拉,可效果卻不甚理想。我又想是不是可以讓孩子們就海闊天空地說,無限地發展他們的語言,當我再次細查時,發現課堂並不是所有孩子的課堂,十多個小組中,有的孩子想上臺,可還有的孩子不想上來,互相責備之聲傳來;有的小組孩子們合作好,每節課

他們都舉著小手,可是這樣的組也是屈指可數的。依然有許許多多沉默的面孔,那麼照這樣發展,也就只鍛鍊了一部分學生的能力了,我感到很是迷茫。我聽到的課中,看到的是孩子們的表達,那麼,生本教案該如何寫呢?是不是我只需要設計前置小研究就行了呢?看了“生本教育網”後,我依葫蘆畫瓢,寫了一節課的設計,一點兒也不滿意。成立小組後,每個孩子都有了一份責任在裡邊,可主人翁的意識他們還沒有,每個人不盡責,該如何落實呢?相關的評價機制、激勵機制,有的孩子在乎,有的學生無所謂: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什麼時候,我才能看到林立的小手,聽著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我來,我來。”不是資料的堆積,不是自我的表述,應該有思維碰撞的火花飛舞。讓我歡喜讓我憂的生本課堂,我該如何走近你?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5

近期,我參加樅陽縣教育局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學教研公開課活動,聆聽不同年級、不同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當我聽著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有的老師在教學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 ,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實現了師生角色的轉變。 幾位教師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不僅有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共同學習的義務,而且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權利。

四、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自主合作。這些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式,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由領悟學習方法、運用學習方法到將學習方法融會貫通,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專題性、綜合性學習引起重視,加強這一類學習的研究與實踐。這類學習更具綜合性、探究性,也更富於挑戰性。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培養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這些課教育學生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素質教育之首。這些課能關注學生的生活,教育學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 。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6

Part1

通過加強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20xx年11月30日上午在**學校舉辦**縣中國小教研(送課到校)活動,我有幸代表**國小參加此次活動。通過參觀校園文化,進入教室實地聽課等活動,使我對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無不感到震撼。

聽課的教室是在**學校勵志樓一樓,勵志樓:寓意說明,勵志:奮發志氣,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學校。活動通知要求的是8點30之前到達,我們一行人8點鐘就已經到達了

Part2

正式上課之前,**縣教研室教研員**老師對同學們發放了導學單。邀請學生自主朗讀導學單上的課文,同學們朗讀後,彭老師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們瞭解了課文《陌上桑》(節選)的背景資料,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順課文。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以及課文內容的含義,再由各學生小組討論文章所描寫的內容可分為幾層涵義,並邀請各組展示自己的討論結果。通過提問學生:從哪些地方讀出羅敷之美?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最後彭老師通過出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圖片這一拓展延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文言文教學,根據語言文字去想象。彭老師通過導學案教學,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間時,在教官的帶領下,學生們井然有序地排隊做課間操。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中國小生來說是一生的“財富”。

第二堂數學課是由**縣第四國小**老師主講,孫老師能以例貫穿課堂教學,引發學生思維、討論,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並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情境,為學習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實施恰當,教學效果較好。

End

最後,由**縣教體局**局長對參與教研活動的全體老師,給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局長的談話結束後,每位老師通過聽課開闊了眼界,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更加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任重而道遠,應不斷學習、提高以完善自身,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7

教師要想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離不開教育教學研究的。我們學校就特別重視教研活動的開展,先後開展了教師讀書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活動等有利於教育教學的教研活動,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我收穫很多。

一、教師讀書活動的收穫

“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高萬祥老師曾這麼說過,從他的話中我們能感受到讀書的重要,對於一個語文老師來說,要讓自己的學生愛上你的課,要讓學生從心底中佩服你,那就必須多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

現在是科技創新的年代,資訊年代,教師如果不學習是很難勝任教師一職的。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做一個新型的學習型的教師,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二、學習新課程收穫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絡,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

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教師磨課活動收穫

幾年來我們學校一直堅持磨課活動,雖然上課的老師和聽課的老師都比較辛苦,但我們也得到不少收穫。

1、精心設計探究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教師自身的問題設計也非常重要。問題設計得好,就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較好地展現課堂中教與學、疏與密、緩與疾、動與靜、輕與重的相互關係,讓課堂波瀾迭起、抑揚有致。

2、抓教學過程細節。

往往老師備課時,只抓大環節以及大環節中的主要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小環節。殊不知一堂課的每個大環節都是由小環節組成的,如果忽略了小環節的設計,又怎能很好的完成大環節呢。在磨課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

3、努力創造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

《課標》中明確提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給孩子們足夠自主學習時間,並且鼓勵他們合作、

探究,從而形成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化“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重要的參與者,老師和學生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更容易完成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4、發揮教師的示範引領

在磨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如果注重了朗讀、板書、學習的方法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學生就會從中學到老師身上的優點。所以,我覺得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學習其他教師的優點,讓學生更多的從中獲益。

總之,我們在教研活動中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了。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將繼續積極參加,爭取收穫更多。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8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七月,我有幸參加了木洞片區首次語文教研活動。教師們紮實深厚的基本功,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地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引起了我對教學的思考:

一、以讀為主,讀中悟。

葉聖陶先生說過:“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我在教學中也進行了嘗試,可結果並不是很成功。這次聽了冉老師的課,她用“三讀”的方法,讓學生以讀為主,自讀自悟,結果學生既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又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輕鬆而愉快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原來冉老師為學生的每一次閱讀都提出了正確、合理的閱讀要求:一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說說本文主要講了什麼?(讓學生大概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二讀:默讀課文,課文給我們介紹了玻璃家族哪些新成員,他們各自神奇的地方在哪裡?邊讀邊勾畫,找關鍵詞概括他們的神奇之處。(既閱讀的任務,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又有學法指導,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三讀:

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對話)

2、提示:找到角色,合理分工,抓角色神態、表情、動作,注意角色語氣。(在閱讀要求中默默地交給了學生朗讀課文的技巧)。

三次閱讀帶著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層層遞進。正因為有了冉老師的正確引領,學生們才能在短時間裡自讀自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給學習方法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又一處值得學習的是他們的課堂教學中都默默地滲透著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題目的理解、詩意的理解、課題的質疑、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等方面都交給了學生方法。其中連老師對“題”字的理解給我很深的啟發。平時我在教學中遇到這種情況,只要學生說出了字的意思,我只會追問:“你是怎麼理解的?”學生回答後就予以表揚,並沒有繼續讓學生尋找更多的理解字詞的方法。而連老師卻為孩子們歸納了看註釋、查字典、善於提問、上網查資料、多讀等多種理解字詞的方法,供學生今後的學習中運用。

三、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

在課堂中,教師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及時、準確的激勵性評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冉老師的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很會發現”、“真會觀察”、“真細心”、“找的很準確”、“要是在朗讀時加上動作,就夠好了”……不僅僅是學習好的同學能等到她的表揚,幾乎每一個參與學習的孩子都能等到她準確的稱讚。正因為如此,她的課堂上孩子們總是那麼踴躍的發言,課堂氣氛是那麼的活躍。可見,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可真不小!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次活動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他們的優點指導我今後的教學,他們的不足之處也提醒著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真是不虛此行!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9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裡,我們教師總是用盡心思地講解,也要求學生認真地聽講,可每一次語文測試後,都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張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目的簡單與否,決定了測試結果質量的好壞。望著試卷上的紅叉叉,無不令我們語文老師頭疼,心急;無不使我們的學生煩惱,恐懼,從而造成了“閱讀難,難閱讀”的局面。

閱讀理解能力是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語文能力,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擺脫“閱讀難,難閱讀”的困擾呢?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知識學習,受到了一些啟示,並總結如下:

一、重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1、課前預習課文,初知文章大意。

做好課前預習是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上課前,語文教師可適當地佈置預習提示,讓學生通過認真預習,知道課文大概講了什麼內容,能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對於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語文工具書來解決,或者聯絡上下文的內容,與同桌或小組討論。還要求學生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多悟,這樣既鍛鍊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2、啟發學生讀中感悟,關注學生的讀書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閱讀理解能力是以感悟,體驗為基礎的語文能力。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一篇文章多讀,讀熟,我們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內容。閱讀教學時,學生讀書的方式有多種,但我們要多訓練學生“眼到心到”的默讀,因為默讀只能用眼睛看,並要求做到邊讀邊思考,而且還要有比較快的速度。所以學生讀文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把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讀通,讀懂。讀完課文後,想想課文講的是什麼,並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讀後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膽地說出來。由於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不同,對於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悟,多說,多交流自己的個人感悟。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字對話的過程,通過讀說練來與語文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3、課後分小組輔導,鞏固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如果單靠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利用課後時間,佈置一些同步閱讀習題,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小組,讓他們一起閱讀短文,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說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學生讀完一篇短文後都說說讀懂了什麼,然後再由優秀的學生來總結內容,因為學生的語言更易於被學生接受,更易於被學生聽懂。這樣,優秀的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學生的思維也由此被薰陶,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解答題。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學生的閱讀量僅侷限於語文課本的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現實上,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讀書是枯燥無味的,對讀書提不起什麼興趣。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除了平時有意識地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外,還可嘗試以下的方法:

第一,同步推薦書籍。

在語文教學時,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結合課文中的“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一句話和課後的資料袋,推薦學生讀《城南舊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讀《城南舊事》的一小片段,讓學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兒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還可以利用《回顧﹒拓展》中的“課外書屋”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

第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國小生是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的,因此,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使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例如:開展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猜謎語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閱讀的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如在教學《晏子使楚》,可佈置學生自己找夥伴,自導自演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還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0

20xx年3月5日著名教育專家李元昌教授來我校指導“主題教研”,我有幸聆聽了他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李元昌教授在農村教學29年,在這29年的教學生涯中,從一名普通的教師到教研員乃至於成為農村教育家,憑著是對教育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十幾年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和積累,紮紮實實的為農村做實事,讓我感受很深。為農村語文教育李教授真正做到了,吐盡人生萬縷絲,奉獻人生無限愛。

報告會上,李元昌教授就主題教研的提出、主題教研的內涵、主題教研的意義目的、主題教研的研究方式、主題教研的組織形式和主題教研的優勢等六個方面的問題,為大家作了富有前瞻性的講解,李元昌教授擺事實、講道理、深入淺出、語言幽默,讓我們從中有所啟示。在實際的工作中,李老師所講的問題確實影響了我校主題教研活動,比如,我們在工作中只是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求質量上的提高,教師缺少內在的發展動力,教師之間缺少合作研究,探索的精神,即使是搞教研也是走形式,沒有認真的去研究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由此我們必須從小處作起,不能好高騖遠,紮紮實實的去研究,去總結,才能不斷的提高。

校長是學校主題教研的領頭羊,重視主題教研,引領教師的主動發展,應該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石。所以,主題教研首先是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問題,然後才能確立學校,個人的教研主題,在確立主題時,還要考慮到是不是教師最棘手的教學問題,是不是真實的問題,是否有潛在的價值,解決後能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問題的設計還要有解決的可能性,所選的問題通過校本主題教研活動能得到解決或區域性解決。主題教研的方式積小改為大改,以小題換大題,化大題為小題。破小題通大題,這樣降低了難度,教師容易操作,從小處做突破口。也容易把握,容易出成果。

主題教研有很多優勢,最大優勢是,通過一個教研主題,將一校、一個基地全學科教師聯結在一起。一個教研主題,將學科所有教師連線在一起,在主題教研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向前的拉力。能使多數教師由被動向主動轉,調動教師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激活了教師內在的研究潛能,提高教師教研意識、科研能力的效果,實現促進學校整體教師素質提高的目的。主題教研好和教研、科研有密切的關係活動,是將教研、科研自然結合的一種方式。利用科研的形式,裝進教研的內容。按著科研的流程完成教研的任務,形成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良好發展態勢

聽完李教授的報告後,感悟,搞教研並不難,就看在教學中是不是個有心人,能不能發現問題,並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像李元昌教授說的那樣:“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大膽地去嘗試,與教師搞好合作,一定會探究出好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1

新學期伊始,春意盎然,我們育紅博愛國小全體語文教師一行,於20xx年3月5日前往綿陽市實驗花園國小參加“綿陽市國小語文教師培訓會”。通過為期一天的學習培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肩負的重任和希望。在培訓期間,我始終懷著熱情,積極學習,聆聽大家的發言,用心領悟教研理論觀念。在分組討論時,和本組教師相互討論,共同切磋,以提高自己的語文教研水平。

這之前我承擔著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雖然在工作中勤於學習,勤于思考,但是我們平時的教研工作面侷限於本校的聽課和評課,所以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有了侷限性。這次聽了鞏建華老師和曾洪軍教授兩位教育專家講座後,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處都有教研題材,隨時都可以進行課題研究,而不只是侷限於老師上的40分鐘課堂上。

聽了涪城區進修校鞏建華老師的《多重視角下的教師成長》和西華師大學院曾洪軍教授《如何提高國小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講座,我收穫頗多。我記住了鞏建華老師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可以在你的手下成才。還明白了曾洪軍教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對我今後的“怎樣提高有效課堂的課題研究”的教學工作作了很好的指導。

通過學習,我深知要想搞好國小語文教學,就必須長期地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的幸福指數,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讓孩子在學習體會到幸福,而不是刻板地學習,痛苦地學習。

通過學習,怎樣才能更好的做好語文教師這項工作?結合鞏建華老師和曾洪軍教授的講話,我認為:

第一,要認真學習當代教育科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斷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進行觀察和思考。這樣,才能有新的發現和新創造,才能從豐富多 彩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探索、揭示出新的規律。

第二,要愛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愉快學習,健康成長。

第三,教師重視閱讀,重視教師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學習方法,教會學生閱讀,閱讀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在今後,我將牢固樹立對大語文的教學,重視閱讀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重要性。學習鞏建華老師自己培養快樂孩子的十二招,努力進取,多學習,為語文教學改革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2

參加了教研組的活動,我學會了挺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國小語文低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語文教師優秀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展示的平臺。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現、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夥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

其重點:

一是提供互動式的學習的平臺,也就是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機會。

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後,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理論聯絡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今年11月12日,市國小語文教研員培訓會如期而至。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盛會,大家相聚一堂,研討交流,倍感收穫頗豐。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學習的內容與形式都很豐富。

首先,聽取了丈八丘國小董春玲校長的報告,大家都深深為董校長勤奮敬業的精神所折服。她獨特的辦學特色,於細微處見真諦,於平凡中見偉大,思路超前,理念先進,精神不倒,永不言敗。由此我深感到:

一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丈八丘的成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一定要更新觀念,加快發展,自主發展,有思路,有想法,有目標,有夢想。

二是紮實推進教科研團隊建設,培養優秀教師團隊,以教科研促發展。應該說我們的起點要比他們高,我們的條件要比他們好,我們可以跨越式發展。因此要著力建好四級教科研網路,真正做到校校有課題,人人有課題,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再有,敬愛的市國小語文專家陳中傑、李玉華老師的講話,是我今後工作前瞻性的指導。從他們的講話中使我更清楚的明白了教研員的角色,教研員是新課程理念的傳遞者,承擔著對一線教師的培訓任務。雖然面對嶄新的課改理念,使我們和一線教師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教研員對於新課程理念的態度、理解程度,卻將直接影響著一線教師對新課程的執行力度。

總之,此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去思考作為教研員的角色定位。作為教研員要在不斷學習中更新觀念,創新學科教研工作思路,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超前的意識,發現、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在教育教學指導工作中,營造民主的氛圍,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堅持以師生的發展為本,為實施素質教育盡職盡責。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3

11月27日上午,很榮幸參加區組織的國小語文教研會,主講人為XX國小王亞麗老師。短短的兩個多小時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來談談自己學習時的一點所思所感。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王XX老師列舉的習作教學,國小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從剛開始的只能寫三四行,到最後能寫將近兩張,讓學生有話可說,知道怎麼去寫。她把作文也製成導學案的形式,列出教學目標、習作要求、教學過程、執教特點。雖然這樣學生寫出的作文可能會千篇一律,但是遇到類似的作文題目,他們會把之前寫過的加以遷移。每個年級的訓練點也不同,《語文課程標準》把國小低年級的寫作稱為寫話,把中高年級的寫作稱為習作。寫話屬於寫作的啟蒙階段,而習作是寫作入門和練習階段。三年級只需要把一段話或一件事情寫明白,語句通順。四年級在此基礎上要把一段話寫的有層次,對作文有感知,該怎麼入手。五、六年級要教到學生心裡去,多創設活動作文,創設體驗式的教學情景,教師要中規中矩的教。作文不能憑空想象、閉門造車。今後我在作文的教學中先模仿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感觸較深的是王XX老師講解的二十四字教學模式下的語文課。列出了語文課的模式:閱讀感悟、基礎達標、設問導讀、精讀感悟、鞏固練習、拓展練習。其中需要我深思的是設問導讀和精讀感悟,說來也很慚愧,除了自己理解的表面意思,沒有更深層的去理解設問導讀和精讀感悟之間的關係。

通過王XX老師兩個多小時的講解,給了我們一個引子,指明瞭一個方向。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我們將在不斷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當中獲得前進的力量。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生機和活力,與時代發展同行!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4

《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科學性說明文,文章的內容雖然淺顯易懂,但是緊跟時代步伐,洋溢著時代的氣息,讓學生在思想上熱愛科學,認識到科技的力量之強大。縱觀趙君華老師的整堂課,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堂紮實、自主的語文課。趙老師的課如一縷春風吹進我們的心田,是那樣的清新自然。教師嫻熟流暢的語言,巧妙大氣的教學環節無不體現了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沒有太多的修飾,沒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就如海邊的風一樣樸實。

其一:語文味濃,理念超前。什麼是語文意識?王崧舟是這樣定義的:所謂語文意識,就是關注文字“怎麼寫”、“為什麼這麼寫”的意識。“怎麼寫”是“話語形式”問題,“為什麼這麼寫”是“話語意圖”問題。“話語形式”涉及什麼呢?“話語形式”涉及遣詞造句、謀篇佈局、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語法結構等問題,簡言之就是語感問題。而“話語意圖”又涉及什麼呢?“話語意圖”涉及言語動機、交際目的、語言環境、文體特徵、語言風格等問題,概言之就是境感問題。光有語感沒有境感,那是小語文;光有境感沒有語感,那叫空語文。所以,一個稱職的語文老師應該既有良好的語感素養,又有良好的境感素養,既能夠關注話語形式又能夠關注話語意圖。這才是圓融的、完滿的語文意識。

趙軍華老師所執教的《呼風喚雨的世紀》語文意識極為強烈。在課堂上,他老師始終都在強調“語文意識”這四個字,而這也是我們語文課的一個宗旨。在課的一開始,趙老師就把語文意識這四個字書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後來的詞語教學和句子教學中,趙老師也都在滲透這個語文意識,如教學詞語時,他出示了上下兩組詞語: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祕

程控電話、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

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兩組詞語,說說自己有什麼發現。通過老師的點撥,學生髮現這兩組詞語都是四個字組成的,第一組是動詞加名詞,是人們發現的,第二組是人們發明的。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知道了20世紀有哪些發現和發明,更讓學生從語文的角度學習了詞語。在句子教學時,也著重引導學生從句子的言語形式上去關注、體會,從而讓學生得出這是一句排比句,並進一步提出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讓學生體會排比句的作用。而課的結尾更是簡潔明瞭,引用了唐朝詩人岑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樣的詩句不但概括了20世紀的發明與發現之多,更讓學生感受了祖國語言的精妙。

其二:目標明確,落實到位。本課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的特點用詞準確,趙老師在教學中,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很自然地滲透說明文用詞特點,突出教學重點。教學中,趙老師帶領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如剝筍般層層深入,學生通過朗讀激發了對二十一世紀的讚美和熱愛,實現情感目標。聽了趙老師的課,能夠明顯覺察到這堂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三維目標明確,落實到位。如第一課時的認知目標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新詞的意思。讀通讀順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瞭解和感受,提出有疑問的地方。第二課時的認知目標是深入理解課文,感悟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能區別“發現”與“發明”,並能運用。過程與方法的指導這一目標趙老師也體現得很明顯,通過查字典,聯絡上下文,與同學老師交流等方法理解詞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情感與價值觀的落實更是巧妙。這是一篇科普文章,駱老師帶領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如剝筍般層層深入,學生通過朗讀激發了對二十一世紀的讚美和熱愛,在學生情感的高潮處抓住契機引用居里夫人的格言,然後問學生:“我們國小生要實現夢想,要做些什麼?”彷彿把學生從遙遠的夢境中拉到現實中,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現在要做的是什麼,把理想、空談化為動力和實際行動。

其三,把握精確,輕鬆駕馭。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把握對每個環節都把握精確,輕鬆駕馭課堂。如板書的形成,當學生學習了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後,汪老師問“是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學生說是發明、發現。教師很自然的把科學、人類與“發明、發現”之間的關係板書展示給學生,簡單明瞭。又進行“發現”與“發明”的區別教學。先讓學生說說兩詞的區別,然後選詞填空運用,最後結合板書汪老師讓學生先在黑板上找找,你認為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這一環節從具體到抽象,從生動到概括,從理解到運用,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豐厚紮實。

其四,設計巧妙,樸實無華。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趙老師卻能把它上得生龍活虎,情感飽滿。如在揭題後理解“呼風喚雨”一詞時,教師問學生:“看到‘呼風喚雨’你們想到了誰?”學生馬上說想到了神仙,想到了法力。教師問:“都有哪些神仙?”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紛紛舉手發言。接著教師讓學生說說在課題中“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馬上讓學生查字典理解意思,培養了學生利用工具書的好習慣。又如在理解“因特網、程控電話、原子核”等詞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讓學生更能形象地理解,印象深刻。在品讀課文時駱老師抓住“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中心句以點帶面,環環相扣。讓學生深入感受二十一世紀確實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把朗讀結合起來,通過美讀來進一步感悟課文所蘊藏的情感。在品讀課文時趙老師抓住“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中心句以點帶面,環環相扣。特別值得學習的是,隨著學生的思路在學第四段的同時,以點帶面方式推進教學,學習第三段內容。另外,汪老師在注重課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填動詞:( )月球,( )天體,( )深海,( )奧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用詞的準確性。真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啊!另外,趙老師在注重課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明白作者是用什麼方法表達的,這種方法有什麼好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佈局謀篇的能力。真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啊!總之,趙老師的這堂課相當成功。如果說有什麼缺憾的話,我感覺趙老師與學生的親密度不夠,。其實有時要深入學生中,才能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時摸摸孩子的頭都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和表揚。另外,學生髮言的總是那麼幾個,教師關注的面還不夠廣。

語文教研體會心得15

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也為探討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我有幸參加主題教研,聽後真是受益匪淺,為我今後語文教學(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指明瞭方向。現把本次聽課體會總結如下:

一、張老師講授的精讀課文——五年級的《落花生》,優點是:

1、設計情境匯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她問學生你們喜歡吃花生嗎?喜歡吃什麼樣食品的花生,然後出示了各種花生食品的圖片,這樣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進而匯入了新課。

2、在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時,她先讓學生提前預習,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

3、在分析課文時,能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感悟。另外,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字、詞、句、段來理解課文內容。如:重點字“播種”的“種”。重點詞語:“居然”,重點的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重點段:第第1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

4、注重了本課寫作方法的教學。課文《落花生》採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薛老師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也向學生指出了什麼是借物喻人的寫法,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認識,為今後學生閱讀和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劉老師講授略讀課文——《母雞》,她這節課的優點是:

1、她先讓學生讀閱讀課文《母雞》的略讀提示,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去閱讀。這樣,學生就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閱讀提示”中共有兩項要求:認真讀一讀,看看他寫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再比較一下,兩篇文章的寫法各有哪些特點。崔老師緊緊抓住這兩項要求來教學,既抓住了教學重點,又使教學簡單扼要,就不會搞成精讀課文的教學。

2、在引導學生感知課文中所寫的母雞的特點時,緊緊抓住了作者對母雞態度的兩個關鍵詞語“一向討厭”和“不敢再討厭”,分別交流了母雞兩方面的性格特點,可謂是提綱挈領。

3、比較了《母雞》和《貓》兩篇課文各有哪些特點,崔老師用課件出示了一個表格,分別從“篇章結構”“作者情感”“寫作特點”“表現動物的手法”和“語言特點”五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了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了兩篇文章的寫法的異同。這是本篇略讀課文教學最有價值的所在,為今後學生作文練習積澱了知識和方法,同時為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4、拓展延伸,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這點很值得提倡,把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

三、郝老師的精讀課文——《釣魚的啟示》,她這節課的優點是:

1、由於課文的題目是“釣魚的啟示”,奚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含有“啟示”一詞的句子,再理解“啟示”的內容——“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直奔課文的重難點,就抓住了理解整篇課文的關鍵,也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

2、引導學生體會了課文中“我”和“父親”的兩個人物的感情變化,理清了課文中人物感情發展變化的線索,也就讓學生體會到“我”對那條大鱸魚的放棄並不是主動自願的,而是在父親的強迫下才放棄的,說明了父親對“我”的教育是嚴格的,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家長的教導的。這一點的教學對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奚老師這一環節設計得也非常好。

3、在學生理解了課文中“父親”對“我”成長的重大作用之後,讓學生寫出“我”對父親感激的話,水到渠成,自然會結合文字寫出自己想說的話,也就達到了讀寫結合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魏老師講授的略讀課文——《秦兵馬俑》,她這節課的優點是:

1、板書課題後,先解釋“俑”字的意思,解決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再讓學生欣賞“秦兵馬俑”的圖片,使學生對“秦兵馬俑”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抓住了課文中的三個關鍵詞語——“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來依次感知、理解相應的段落,既體會了秦兵馬俑的特點,又感悟了課文的寫法,簡約有效。

總之,通過語文學科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研討活動,使我明確了這兩類課文的教學方法,為我將來進行這兩類課文的閱讀教學指明瞭方向,極大地提升了我的語文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