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精選學習培訓心得體會4篇

心得體會 閱讀(1.63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培訓心得體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學習培訓心得體會4篇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七月份我參加了廣陵區教育局組織的校長暑期培訓。培訓期間,四位校長的國外學習考察的心得交流,讓我對基礎教育國際化有了新的認識。

教育國際化指的是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如在課程的國際內容、師生的國際流動與科研的國際合作等諸多方面互相借鑑、互相滲透的一種發展趨勢。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如在學生、教師、科研工作者等人員方面,以及教育計劃、教學觀念、授課方式、教學方法、課程設定、科學研究等方面,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它是以實現人的國際化為目標,以具體多樣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載體,是不同國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相互學習、交流與合作的過程。

基礎教育階段,我們大部分學生是以大學聯考為努力目標,很多知識到了大學後就棄之不用,為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令人惋惜。同時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很少接觸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教育,這一方面幾乎是空白,教育理念的轉變是勢在必行的。

在基礎教育領域,我認為國際化教育的倡導是必然的,其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學習書本上的文化知識外,還應重點培養學生對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現在有很多考試名列前茅的考生,綜合能力卻很一般,就是在素質教育上出現了偏差。而在國際上,這種培養創造力的素質教育,作為目前最先進的教育趨勢,早已走在我們的前面。

教育國際化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其實就是基礎教育國際化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思維更加開拓更加創新,要把我們的關注點往外看。往外看關鍵就是外面有什麼好的東西能夠值得我們借鑑的,而且能夠紮紮實實落實在我們課堂教學裡。

當我們談到教育國際化也好,教育創新也好,我們更多強調的是我們要用一種我們的孩子能夠願意採用的一種方式,最後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使得我們一線的這些教育工作者他們能夠不那麼的累,真正的在享受我們自己所搞的一片教育事業。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最基層,能夠參加這次全國培訓班,我感到非常榮幸,雖然在基層工作這麼多年,但參加這樣高層次、高規格、高水平的集中學習,這還是第一次,因此,自己倍加珍惜,全心投入,嚴格要求,緊緊把握,力求學有所得,學有所獲。這次集中學習,雖然時間比較短,但安排的學習內容非常豐富,學習期間,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學者的授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對我們更好地把握當前社會形勢、掌握工作理論、提升工作能力、全面做好基層司法行政工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方向。各位領導的講話,高屋建瓴,站在全國和全域性的高度,為我們基層工作的改革和發展,理清了思路,指明瞭方向,明確了目標,使我們對基層行政工作的改革發展堅定了信心,進一步增強了自覺做好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進一步開闊了工作視野。這次培訓班,在加強理論和業務工作指導的同時,也為我們縣級行政工作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結識了許多來自全國基層工作一線的同行,並通過加強相互間的交流,學到了各地先進的工作理念、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也讓我們在交流中,開闊了思路,達成了共識,對進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全面改進各項業務工作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促進作用。三是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意識。通過學習和交流,使我對基層工作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基層工作處於化解矛盾、推進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特別是在當前矛盾凸顯期和社會問題高發期的新形勢下,做好基層工作,使命光榮,任務艱鉅,責任重大。作為一名最基層局長,一定要切實增強責任感,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為推進和諧穩定社會建設努力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通過此次學習培訓,無論是在提升基層工作的理念上,還在三項重點工作的全面把握上,無論是在基層工作機制方法的創新上,還是在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上,都感覺收穫頗多,獲益匪淺。理念指導工作,認識引導行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這次集中學習作為加油站,作為工作事業新的起點,以更高的境界,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和更實的作風,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奮發有為,努力工作,為不斷開創基層工作新局面貢獻力量。

具體工作中,主要是把握好三點。一是要牢記使命。工作直接關係著社會和諧穩定,關係經濟健康發展,關係著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基層,要切實增強使命感,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對人民高度負責,對崗位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做好基層各項工作,切實承擔起推進當地事業健康向前發展的重任。二是要服務群眾。“利為民所謀方能固本,情為民所繫才可厚根。”無論是人民調解、法制宣傳,還是法律服務、社群矯正工作,都必須堅持遵守“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工作原則。如果脫離群眾,離開群眾的參與、支援與配合,工作將難有開展、難有作為。近幾年來,我們開展了“法律服務便民”一系列活動,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務質量,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繼續保持同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不斷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深入到群眾中,想人民群眾所急,幫人民群眾所需。三是要打牢基礎。維護社會持續和諧穩定,關鍵在基層,重點在基礎。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固根本、穩全域性的重要舉措,以硬措施落實硬任務,努力把維護和諧穩定的基礎打牢夯實。堅持抓基層,深入推進鎮村兩級調解組織規範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基層的矛盾調處控制能力;著重打基礎,著重在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具體執行上建機制,推動“三調聯動”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懈抓隊伍,積極穩妥推行調解員持證上崗、等級化管理和聘用等制度,不斷增強隊伍新活力。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我是一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今年有幸參加了培訓焦作市師德。自培訓以來,我認真聆聽各位專家的講座,順利地完成了相關課程的學習培訓。通過這次學習和培訓,對於剛剛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的我,培訓是及時的,收穫是豐厚的,意義是重大的!學習完了以後,我對自己今後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談談我參加本次培訓的收穫和體會。

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是比較明顯的,很多人認為,“德育工作可有可無,只要學習好,成績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實不然,因為只有培養出有良好品德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因為要培養出能遵紀守法、有禮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識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教育,我們應該走出誤區,既要重視智育,更要重視德育。

通過本次培訓,讓我體會到了這一點,德育工作是我們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於社會的發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對於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們要抓好德育教育,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個工作內容。面對不斷髮展而又繽紛複雜的現代社會,面對越來越不聽話的青少年,我們的.教育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德育還沒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更應該重視我們的這一項工作,腳踏實地地把它做實做細。

總之,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們的孩子,傾注愛的心血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連綿秋雨擋不住學習的熱情,颯颯金風迎來了收穫的序曲。9月15、16兩天,我和十餘位教育同仁共赴鄭州,參加了“聚焦核心素養,呈現統編教材實踐”名師創新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聆聽了薛法根、魏星、李偉忠等全國著名特級老師的課堂教學及講座,收穫滿滿,受益多多。

抓好關鍵問題,精彩句式反覆練習。這是李偉忠老師講授《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帶給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李老師講到“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這句話時,讓學生反覆讀,同時,要求他們聯絡生活實際,將原句變換成“的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的花。”這樣的句式,讓學生改寫。有孩子寫的是:“長長的絲瓜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黃色的大花。”有的孩子寫的是:“彎彎的牽牛花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蘭色的小花。”孩子們在舉一反三的練習中,既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也掌握了語言表達的技巧。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語文課習慣了老師的分析,少了孩子的練習,於是語文課堂成了老師的一言堂,老師喋喋不休,學生昏昏欲睡,課堂瞭然無趣。李老師的課堂,讓我們感受到:只有讓孩子參與其中,課堂才更生動。

引導孩子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哪怕他們提出的問題並不理想。這是黃國才老師的課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黃老師講授的是《“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在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中,這篇文章是一組人物描寫中的一篇,主要從人物肖像、語言等方面刻畫了王熙鳳乖巧機靈、聰明能幹、有權有勢、善於逢迎等性格特點。黃老師一上課就能孩子普及了很多“紅學”知識,包括相關考證,對於那些愛讀書的孩子來說,這些講述真的很有趣味,但如果對《紅樓夢》不太瞭解,可能聽來也是一頭霧水。在設計問題時,黃老師的問題是:“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結果出現了短時間的冷場,接著有學生提出了問題,但都被黃老師否定——要麼太簡單,要麼被認為沒價值。黃老師一直強調,課堂教學要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生思考。可是,學生往往達不到我們期待的高度。讓學生主動提問題,學生提問的多半是很簡單的或者沒什麼價值的。正因如此,我們往往懶得給他們提問題的時間,而是直接把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拋給他們。可是這樣以來,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批判精神,卻來越不會思考。我的想法是:即使學生最初提出的問題沒意義也要鼓勵他們多思考,一點一點慢慢引導,強化訓練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那怕他們最初提出的問題真的毫無意義。如果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完美,又能給出完美解答,那要我們老師做什麼呢?

讓孩子慢慢長大。這是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帶給我的啟示。薛老師給大家帶來的課是二年級的《風娃娃》,他的課不急不徐,不故作姿態,通過一遍一遍的指導朗讀,到最後達到了讓學生嘗試複述課文、改編故事的效果。他講得透徹,學生學得起勁兒。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個小女生怎麼也說不好,薛老師就連續她練習了三遍,至少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薛老師說,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把五分鐘時間用在一個學生身上有點浪費,是對這個孩子而言,她可能受益終身,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能力得到了鍛鍊,自信得到了提升。你這一節課用五分鐘的時間你關注了這個學生,下一節課可以花幾分鐘時間關注另一個需要指導的學生。讓他們一點點進步,一點點長大,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關注。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嫩芽,你要為它澆水施肥,守望它,慢慢長大,直至根深蒂,固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葆有耐心,守得初心,才能靜待花開。

姜樹華老師和沈玉芬老師的課,都涉及到了資源整合,講一篇文章的同時關聯到相關的文章,既能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又能達到舉一反三的鞏固效果。劉雁華老師講授的寫作課《石榴》更是接地氣,在讓孩子們看過一個範文之後,又讓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石榴的顏色、外形,內部結構,並品嚐石榴的味道,進而對《石榴》進行詳細的描寫。每寫其中一個部分,劉老師都找同學展示,且讓同學們評出誰哪拿個詞用得好,哪一句話用的好,並說出好在哪裡。這樣的生動有趣的寫作課,孩子們如何不喜歡?

聆聽名師的授課,查詢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如何指導孩子進行有效的習作練習,如何讓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這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摸索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向名師學習,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向教育專著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相信我們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完美課堂,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並在此過程中,修煉自己,成就自己。